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脂蛋白(a)和D-二聚体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艳敏 李慎贤 +3 位作者 毕国荣 彭扬 李慧 何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清脂蛋白(a)[Lp(a)]和血浆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92例老年TIA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3组,所有病例在起病24h内检测血清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观察72h内头CT或MR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清脂蛋白(a)[Lp(a)]和血浆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92例老年TIA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3组,所有病例在起病24h内检测血清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观察72h内头CT或MR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TIA患者血清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组Lp(a)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高于A组(P<0.01),而且C组高于B组(P<0.05),重型TIA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TIA各组Lp(a)与D-二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Lp(a)和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可以对老年TIA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脂蛋白(a)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清除剂对大鼠实验性脑血管痉挛的脑血流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滕伟禹 田力 +2 位作者 隋韵声 高岩 张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羟自由基清除剂1,2-烟酰胺丙烷(AVS)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量(CBF)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作大鼠SAH模型,48h后经静脉方式分别持续给予SOD...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羟自由基清除剂1,2-烟酰胺丙烷(AVS)对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时脑血流量(CBF)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注血法制作大鼠SAH模型,48h后经静脉方式分别持续给予SOD或AVS各1h,通过Laser-Doppler血流仪动态观察用药前后CBF的变化(%CBF)。结果与SAH组比较,SOD组CBF逐渐增加,至1h时为131.25±3.29(P<0.01);AVS组CBF无明显改变。结论SOD能够快速增加CVS时的CBF,AVS无类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自由基 脑血流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诺帕明对低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乃静 谷秀 +1 位作者 李伟 李胜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地诺帕明对低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低氧大鼠暴露于10%的氧浓度,分别于24h和48h测定AFC、总肺水量(TLW)。10-5mol/L地诺帕明单独及分别与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β2...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地诺帕明对低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低氧大鼠暴露于10%的氧浓度,分别于24h和48h测定AFC、总肺水量(TLW)。10-5mol/L地诺帕明单独及分别与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β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钠通道阻断剂氨氯吡咪及Na+-K+-ATP酶阻断剂哇巴因混合后灌注到正常及10%的氧浓度48h大鼠的肺泡腔内,测定AFC的变化。结果:大鼠暴露于10%的氧浓度24h后AFC(18.70%±3.19%)与正常大鼠AFC(17.50%±2.66%)比较没有明显变化;48h时AFC(8.59%±2.60%)明显降低。地诺帕明能明显增加正常及低氧大鼠AFC,10-5mol/L特布他林与10-5mol/L地诺帕明对低氧48h大鼠AFC的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地诺帕明增加AFC的作用能被阿替洛尔完全抑制,不能被ICI-118551抑制。氨氯吡咪和哇巴因分别使地诺帕明对低氧大鼠AFC的作用降低了31%和51%。结论: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地诺帕明通过调节Na+-K+-ATP酶及钠通道的活性增加低氧肺损伤大鼠肺泡液体清除能力,促进肺水肿液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地诺帕明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与离体肺模型肺泡液体清除率的比较
4
作者 李乃静 谷秀 +1 位作者 何平 李胜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在体与离体动物模型肺泡液体清除率。方法将Evans蓝(0.15 mg/mL)标记5%白蛋白等渗生理盐水溶液及特布他林、氨氯吡咪混合后分别灌注到在体与离体大鼠肺内,根据灌注前及孵育后白蛋白浓度的变化计算肺泡液体清除率。结果在体... 目的研究大鼠在体与离体动物模型肺泡液体清除率。方法将Evans蓝(0.15 mg/mL)标记5%白蛋白等渗生理盐水溶液及特布他林、氨氯吡咪混合后分别灌注到在体与离体大鼠肺内,根据灌注前及孵育后白蛋白浓度的变化计算肺泡液体清除率。结果在体和离体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在15 min内差异无显著性,30 min离体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是在体大鼠的83%,1 h离体大鼠肺泡液体清除率仅为在体大鼠的60%。氨氯吡咪分别使在体和离体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降低了54.3%和50.4%,特布他林分别使在体和离体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增加了49.7%和44.5%。结论虽然离体肺模型肺泡液体清除率低于在体肺模型,但两者对于药物的反应都是相似的。肺脏离体短时间内,可用于肺泡液体清除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肺泡液体清除率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