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晓隆 徐洪斌 +3 位作者 张阳 濮伟 朱英明 杜长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泪小管断裂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眼睑前叶切开 弯针法 ,眼睑全层切开 弯针法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结果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治愈率 ,眼睑前叶切开 弯针法为 6 8.4 2 % ,眼睑全层切开 弯针法为 5 7.1 ... 目的 :探讨陈旧性泪小管断裂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眼睑前叶切开 弯针法 ,眼睑全层切开 弯针法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结果 :陈旧性泪小管断裂的治愈率 ,眼睑前叶切开 弯针法为 6 8.4 2 % ,眼睑全层切开 弯针法为 5 7.1 4 %。结论 :眼睑前叶切开 弯针法 ,眼睑全层切开 弯针法治疗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眼睑前叶切开-弯针法 眼睑全层切开-弯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石磊 濮伟 +2 位作者 归冬梅 高殿文 陈晓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建立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培养的简便方法并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学变化。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取下的前囊膜分割成小碎片,吸管转移至培养瓶底部进行原代培养,7—10d后常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观... 目的:建立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培养的简便方法并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学变化。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取下的前囊膜分割成小碎片,吸管转移至培养瓶底部进行原代培养,7—10d后常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活体细胞的增殖活动和形态学变化。结果:人类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存活并传代,但是其生存能力与供体年龄有关。传代后期细胞发生纤维化改变。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对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宏伟 陈晓隆 黄永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对于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冷冻及冻干保存兔角膜片分别复水及复温后 ,与新鲜角膜同时行内皮细胞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琥珀酸脱氢酶 (SDH)的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 3组酶活性的差异。结... 目的 :探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对于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冷冻及冻干保存兔角膜片分别复水及复温后 ,与新鲜角膜同时行内皮细胞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琥珀酸脱氢酶 (SDH)的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 3组酶活性的差异。结果 :3组样本ATPase及SDH酶组化染色均呈阳性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间AT Pase和SDH酶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 (IO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可使离体角膜组织保持一定的活性。与新鲜及冷冻角膜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存 冷冻干燥法 真空 角膜内皮细胞 酶组织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T-bet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丽坤 才娜 +2 位作者 朱英明 周晶 贾晓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18-822,共5页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感染小鼠眼球以后转录因子T—bet在小鼠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T—bet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0^6空斑单位(plague forming unit,PFU)...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感染小鼠眼球以后转录因子T—bet在小鼠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T—bet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0^6空斑单位(plague forming unit,PFU)·L^-1的HSV-1 Mckrae毒株接种于BAIB/c鼠的角膜上建立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后的第1d、3d、7d、10d、14d、21d及28d,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mL,提取淋巴细胞,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的临床变化,组织学检查角膜的病理改变;用ELISA法检测T-bet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BALB/c鼠的角膜接种HSV-1后的1~5d,角膜擦拭液中均检测出HSV-1复制,表明小鼠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裂隙灯显微镜观察:HSV-1感染鼠的角膜后,小鼠均患了急性角膜上皮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其中81.7%(49/60)的小鼠自感染病毒后10d起开始出现角膜基质炎改变,表现为灶状角膜基质混浊,局部角膜新生血管化,角膜基质内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角膜基质混浊逐渐进展,在病毒感染后的第14~21d达到高峰。RT-PCR检测的数据显示:未感染HSV-1的对照组小鼠的外周血中不表达T-bet mRNA;HSV-1感染小鼠的早期即可诱导T—bet mRNA在小鼠外周血中的表达,并且表达持续存在;T—bet mRNA表达的高峰时间(10~28d),位于角膜基质炎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ELISA法检测角膜提取物中的T-bet蛋白显示了相似的结果。结论 HSV-1上调T-bet mRNA在小鼠外周血中的表达;T-bet的表达与角膜基质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T-BET 外周血 角膜基质炎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隆 杨宏伟 +2 位作者 刘哲丽 徐成海 王德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观察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的内皮细胞活性。方法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后 ,检测内皮细胞密度 ,存活率。结果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复水后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 (2 339± 2 0 5 .73)个 /mm2 ,存活率 78.5 7... 目的 :观察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的内皮细胞活性。方法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兔角膜后 ,检测内皮细胞密度 ,存活率。结果 :真空冷冻干燥和保存的兔角膜复水后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 (2 339± 2 0 5 .73)个 /mm2 ,存活率 78.5 7%。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冻 角膜 内皮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在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鼠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丽坤 张劲松 +1 位作者 陈晓隆 杨宏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协同刺激分子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1)接种于BALB/c鼠角膜上建立单纯疱... 目的研究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协同刺激分子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与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1)接种于BALB/c鼠角膜上建立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stromalkeratitis,HSK)动物模型,分别于角膜接种病毒前和接种病毒后的第1d、3d、7d、10d、14d、21d及28d,用毛细管取小鼠的左眼眼眶静脉窦血1mL,提取淋巴细胞,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1、B72、CD28、CTLA4的表达水平;同时,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鼠角膜的临床变化。结果HSV1感染鼠的角膜后,小鼠均患了急性角膜上皮炎,并于感染后1周内痊愈。86.7%(78/90)的小鼠自感染病毒后第10d起开始出现角膜基质炎改变,典型的表现为灶状角膜基质混浊,局部角膜新生血管化,炎性细胞浸润。角膜基质混浊逐渐进展,于3周时达到高峰,4周时开始修复。鼠在感染病毒之前,外周血中表达微弱的CD28mRNA,不表达CTLA4、B71及B72mRNA。鼠感染病毒后,外周血中CD28、CTLA4和B71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B72仍无表达;CD28在HSK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达水平较高,在疾病愈合过程中表达减弱;B71表达的高峰时间是病毒感染后的3~21d,以稍低的表达水平平行于CD28的表达。结论在鼠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发病过程中,协同刺激分子CD28/CTLA4:B71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在诱导CD4+T细胞介导的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中起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协同刺激分子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夏丽坤 高殿文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CTLA-4Ig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复发性HSK的BALB/c鼠模型,经紫外线B光照射角膜诱导HSK复发;使用CTLA-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观察其对复发性HSK的影响。结果:注射CTLA-4Ig的小鼠,复发性HSK的... 目的:研究CTLA-4Ig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SK)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复发性HSK的BALB/c鼠模型,经紫外线B光照射角膜诱导HSK复发;使用CTLA-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观察其对复发性HSK的影响。结果:注射CTLA-4Ig的小鼠,复发性HSK的角膜混浊程度及角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减弱,外周血中CD4+T细胞减少了92.8%。结论:CTLA-4Ig通过阻断B7:CD28/CTLA-4协同刺激途径,抑制了CD4+T细胞的增殖,阻止了复发性HSK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IG 基质型角膜炎 病毒性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巩膜穿通伤的显微缝合及其他治疗
8
作者 陈晓隆 高殿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49-151,155,共4页
对19例角巩膜穿通伤采用显微缝合技术处理伤口,所有的患眼都取得了良好的愈后。作者认为:所有角巩膜裂伤均应行显微缝合技术处理伤口。脱出的虹膜完整、无明显污染、伤后36h内,用抗菌素冲洗后仍可还纳。伤口在角膜周边部者,伤后虹膜炎... 对19例角巩膜穿通伤采用显微缝合技术处理伤口,所有的患眼都取得了良好的愈后。作者认为:所有角巩膜裂伤均应行显微缝合技术处理伤口。脱出的虹膜完整、无明显污染、伤后36h内,用抗菌素冲洗后仍可还纳。伤口在角膜周边部者,伤后虹膜炎症轻、损伤不严重,为防止虹膜前粘连,术后可缩瞳。本文提出了判定角巩膜裂伤缝合术后创口愈合标准,即根据创口瘢痕的宽度、创口对合情况及有无虹膜前粘连分为优、良、可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巩膜穿通伤 显微缝合 创口愈合标准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分布变化对角膜曲率的影响
9
作者 张阳 聂庆珠 +1 位作者 马崇泽 盖春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21-223,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上下方角膜缘上皮非对称性损害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 将兔的 11 1点方位的角膜缘上皮保留 ,其他方位角膜缘在外围保留 0 2mm宽的上皮带 ,其余上皮全部刮除 ,造成角膜上下方干细胞储备的差异。采取角膜地形图测量、组织学... 目的 研究上下方角膜缘上皮非对称性损害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 将兔的 11 1点方位的角膜缘上皮保留 ,其他方位角膜缘在外围保留 0 2mm宽的上皮带 ,其余上皮全部刮除 ,造成角膜上下方干细胞储备的差异。采取角膜地形图测量、组织学等方法观察角膜形态变化。结果 角膜中央区出现锥形凸起 ,锥形凸起处屈光值 (5 7 2 5± 2 73屈光度 )比术前角膜对应点屈光值 (5 2 2 3± 1.91屈光度 )明显增大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组织学观察角膜锥形凸起处有代偿性增生的上皮细胞团。结论 角膜中央代偿性上皮增生可以显著地改变角膜曲率 ,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布异常是造成角膜中央上皮代偿性增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干细胞 角膜曲率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遗传性角膜混浊伴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两例报告
10
作者 张阳 孙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角膜混浊 角膜缘干细胞缺陷 合并症 先天性虹膜基质发育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