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IL-6、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军 何冰 李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26,529,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或不伴IR的患者,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TNF-α、IL-6、NO,并分析...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或不伴IR的患者,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TNF-α、IL-6、NO,并分析高血压IR与IL-6、TNF-α、NO的关系。结果:高血压伴IR者TNF-α高于正常及高血压不伴IR者,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高血压伴IR者IL-6水平高于不伴IR者;高血压伴或不伴IR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NO与IRI无相关性。结论:TNF-α与高血压IR的发生有关;NO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与IR无关;IL-6与高血压及高血压IR的发生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冰 王伟 +1 位作者 李书琴 韩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8-419,422,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糖尿病类型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4年60例妊娠期糖尿病,20例1型糖尿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糖尿...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糖尿病类型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4年60例妊娠期糖尿病,20例1型糖尿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糖尿病孕妇及胎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随血糖升高而增加。同类型的糖尿病孕妇及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不全一致。结论:加强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应给予不同的治疗建议以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母婴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波 韩萍 刘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8,共2页
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MSII)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的疗效差别,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所用的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 (P<0. 01 ),血糖达标优于MSII组(P<0. 01)。在糖尿病病人围... 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MSII)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的疗效差别,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所用的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 (P<0. 01 ),血糖达标优于MSII组(P<0. 01)。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应用CSII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高血糖,尽快达到靶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使糖尿病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高糖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脏清道夫受体B1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莉 张锦 +3 位作者 周一军 彭扬 刘聪 孟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肝脏SR-B1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进正常食C57BL/6J小鼠10只、进高脂高糖食8周小鼠5只、进高脂高糖食16周小鼠10只,测定血脂、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及肝脏SR-B1蛋白表达。结果:①高脂高糖食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肝脏SR-B1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进正常食C57BL/6J小鼠10只、进高脂高糖食8周小鼠5只、进高脂高糖食16周小鼠10只,测定血脂、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及肝脏SR-B1蛋白表达。结果:①高脂高糖食16周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C)、FBG明显高于正常小鼠(P<0·05),其胰岛素水平与正常小鼠无显著差异(P>0·05)。②高脂高糖食小鼠肝脏SB-B1表达高于正常动物,16周强于8周的小鼠。结论:糖尿病小鼠肝脏SR-B1表达高于正常小鼠,血清HDL-C降低可能与肝脏的SR-B1蛋白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受体 清道夫B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与腰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阎宁 +2 位作者 徐晓光 刘英敏 李书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8-559,共2页
随机调查沈阳地区289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年龄和绝经年限,身高、体重、正位腰椎BMD,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腰椎L2部位BMD低于其它部位,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各部位BMD有下降的趋势,绝经后前6年间腰椎各部位BMD下降较快,以后下降减... 随机调查沈阳地区289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年龄和绝经年限,身高、体重、正位腰椎BMD,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腰椎L2部位BMD低于其它部位,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各部位BMD有下降的趋势,绝经后前6年间腰椎各部位BMD下降较快,以后下降减慢,并且相对而言L2的BMD下降速度高于其它部位。以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为协变量,经协方差分析显示各绝经年限L2及L3部位BMD有显著差异。提示对绝经后妇女应注意绝经后的前6年的腰椎BMD变化,特别是L2部位的BMD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骨密度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脑肠肽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波 杜洪艳 王文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1-491,共1页
应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病人血浆中的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结果证明脑肠肽P物质和胃动素的变化在糖尿病胃肠病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肠病变 脑肠肽 P物质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玲 尚晓静 +2 位作者 厉平 王贵新 岳桂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3种糖调节受损状态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差异。方法: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31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孤立空腹血糖受损(I-IFG)组、孤立糖耐量减低(I-IGT)组和联合糖耐量减低(C-IGT)组。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胰岛... 目的:研究3种糖调节受损状态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差异。方法: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31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孤立空腹血糖受损(I-IFG)组、孤立糖耐量减低(I-IGT)组和联合糖耐量减低(C-IGT)组。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胰岛素抵抗程度;静脉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胰岛素一相分泌量和二相分泌量。结果:I-IFG、I-IGT、C-IGT 3组葡萄糖输注速率(G IR)与NGT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5,P<0.01,P<0.01)。I-IGT、C-IGT组胰岛素一相分泌量明显低于NGT组(P<0.05),二相分泌量明显高于NGT组(P<0.01),I-IFG组与NGT组无差别。结论:I-IGT、C-IGT组既有胰岛素抵抗,又有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I-IFG组仅有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浆中TNF-α、NO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东 王艳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0-601,共2页
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病人,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分析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TNF-α、NO的关系。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病人TNF-α高... 应用HOMA-IR指数,对高血压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病人,采用放免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分析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TNF-α、NO的关系。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病人TNF-α高于正常及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者,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成正相关,高血压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NO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TNF-α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NO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因子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邱阳 胡海地 +2 位作者 张锦 翟秀岩 吴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在糖尿病坐骨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采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K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3个月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MK表达较对照组增多(P<0.01)。6个月时MK表达下降,...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在糖尿病坐骨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采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K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3个月糖尿病组大鼠坐骨神经MK表达较对照组增多(P<0.01)。6个月时MK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MK可能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期因子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艳军 刘香 +1 位作者 林艳 李士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7-588,共2页
探讨糖尿病合并内脏神经病变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变化及发生机制,观察莫沙必利对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疗效。B超观察胆囊体积、最大收缩率。结果糖尿病合并内脏神经病变组病人的胆囊体积明显增大,胆囊最大收缩率明显减低;莫沙必利治疗后胆... 探讨糖尿病合并内脏神经病变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变化及发生机制,观察莫沙必利对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疗效。B超观察胆囊体积、最大收缩率。结果糖尿病合并内脏神经病变组病人的胆囊体积明显增大,胆囊最大收缩率明显减低;莫沙必利治疗后胆囊排空功能较前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胆囊 内脏神经病变 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2-653,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 (G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胰岛素抵抗 (IR)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正常妊娠组 (对照组 )及GDM组血清TNF α、空腹血糖 (FBS)、空腹胰岛素 (FINS)、胎盘生殖激素在妊娠前、后期的变化 ,并计算HOMA I...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 (G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胰岛素抵抗 (IR)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正常妊娠组 (对照组 )及GDM组血清TNF α、空腹血糖 (FBS)、空腹胰岛素 (FINS)、胎盘生殖激素在妊娠前、后期的变化 ,并计算HOMA IR。结果 :两组妊娠前、后期相比 ,血清TNF α、HOMA IR值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胎盘生殖激素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与对照组比较 ,GDM组妊娠前后期血清TNF α、HOMA IR值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胎盘生殖激素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TNF α与HOMA I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NF α是妊娠期IR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TNF-Α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作者 杨生 陈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6 3例及正常健康人 30例 ,根据 2 4h尿白蛋白水平分组 ,测定血清瘦素 ,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及体重指数 (BMI)。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瘦素水平...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6 3例及正常健康人 30例 ,根据 2 4h尿白蛋白水平分组 ,测定血清瘦素 ,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及体重指数 (BMI)。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 2型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 ;并且 3组中女性均高于男性 ;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 ;血清瘦素水平与Ccr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 ,血清瘦素水平受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莉 彭扬 +4 位作者 刘聪 王艳军 吴波 刘英敏 韩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5-336,331,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年限与股骨近端BMD的关系。方法 随机调查沈阳地区285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调查其年龄和绝经年限,测量其身高、体重、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有下降的趋势,随... 目的 探讨绝经年限与股骨近端BMD的关系。方法 随机调查沈阳地区285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调查其年龄和绝经年限,测量其身高、体重、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有下降的趋势,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下降速度减慢,并且相对而言Neck、Ward’s区的BMD下降速度高于其他部位。以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为协变量,经协方差分析显示Ward’s区BMD与绝经年限具有显著相关,而其他部位无显著相关。结论 对绝经后妇女应注意绝经早期的股骨近端BMD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绝经期 妇女 股骨 骨密度 BMD 雌激素 体重指数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孕次、产次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莉 王艳军 +1 位作者 刘聪 刘英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5-197,177,共4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孕次、产次与腰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204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孕次、产次、测量其身高、体重及正位腰椎B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各部位BMD逐渐降低。孕1-2次及产...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孕次、产次与腰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204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孕次、产次、测量其身高、体重及正位腰椎B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各部位BMD逐渐降低。孕1-2次及产1次者的腰椎各部位BMD高于其他,并随着孕次和产次的增加BMD逐渐降低。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年限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孕次与第二腰椎(L2)、第三腰椎(L3)、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L2-L4)呈显著负相关(P<0.05);产次与第二腰椎(L2)、第三腰椎(L3)、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L2-L4)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孕次及产次后,绝经年限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P>0.05)。调整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限后,孕次、产次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限、孕次、产次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仍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孕次、产次与腰椎BMD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绝经年限 孕次 产次 腰椎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病人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赜 刘聪 +1 位作者 姜秋艳 孙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2,共1页
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药物(二甲双胍)干预,1年后复查。降低体重是改善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干预措施;对老年人单纯生活方式需因人而异,综合治疗。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