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7-200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毒及中毒咨询电话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敏 刘淑英 王玉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附属第一医院急性中毒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式,并对中毒控制与咨询中心的咨询电话做以总结报告.方法:对1997年9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6年间所有来急诊科的中毒病人和同时期我们中毒控制与咨询中心所接收的咨询电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研究附属第一医院急性中毒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式,并对中毒控制与咨询中心的咨询电话做以总结报告.方法:对1997年9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6年间所有来急诊科的中毒病人和同时期我们中毒控制与咨询中心所接收的咨询电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间,来急诊科的中毒病人共有3 836人,男女比1:1.5.咨询电话病例1423人,男女比1:1.急诊科中毒病人20~29岁占35.5%,30~39岁占26.2%.咨询电话中二者为24.9%和19.4%.在急诊科毒物种类镇静催眠药占30.3%,其次是一氧化碳占14.6%、杀虫剂占14.3%;咨询电话中,前3位是杀虫剂占39.9%,镇静催眠药占9.7%、一氧化碳中毒占6.0%.6年来,在急诊科,镇静催眠药中毒逐年下降,杀鼠剂中毒则明显增加,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62.4%),79.6%是口服中毒.结论:本报告提供了附属第一医院急性中毒的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式,它对今后国家制定政策和采取中毒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0年中国4所医院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的耐药现状 被引量:69
2
作者 王辉 朱家馨 +4 位作者 刘勇 陈文昭 谢秀丽 徐英春 陈民钧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 :调查近期我国 4所医院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耐药现状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Etest法测定 1999— 2 0 0 0年来自全国 4家医院分离的 5 5 3株肺炎链球菌、2 61株流感嗜血杆菌及 61株卡他莫拉菌对常用抗生素... 目的 :调查近期我国 4所医院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耐药现状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Etest法测定 1999— 2 0 0 0年来自全国 4家医院分离的 5 5 3株肺炎链球菌、2 61株流感嗜血杆菌及 61株卡他莫拉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s) ;并测定 916株流感嗜血杆菌、10 1株卡他莫拉菌中 β内酰胺酶的产生。 结果 :对于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耐药株 (PRSP)为 13 .8% (中介的为 12 .1% )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 95 .6%~ 10 0 % ,85 .1%的PRSP株 (MICs,0 .0 94~ 4 μg/ml)对头孢曲松敏感 ( 0 .0 16~ 0 .5 μg/ml)。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高达 62 .9%~ 77.4 %。 10 .3 %的流感嗜血杆菌和 91.1%的卡他莫拉菌产 β内酰胺酶。对前者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的敏感率为 97.1%~ 10 0 % (MIC90 为 0 .0 16~ 4 μg/ml) ,阿奇霉素的敏感性为 88.8%。所有的卡他莫拉菌对上述 7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在中国 ,PRSP及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的发生率较低 ,但卡他莫拉菌的产酶率较高。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对这 3种菌保持很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ETEST法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3年《中国药理学通报》被引分析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华 霍保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从文献引证的角度透视《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hineseMedicalCitationIndex,CMCI),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载文被CMCI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 目的从文献引证的角度透视《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hineseMedicalCitationIndex,CMCI),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载文被CMCI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所载文献质量较高,作者群的地域分布范围较广,已形成具有独立风格和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体系。结论《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不仅是我国药理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医学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被引分析 中国药理学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类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秀萍 翟宁 +1 位作者 耿龙 宋芳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4-616,共3页
目的 :探讨HLA DRB1、DQB1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0 0例正... 目的 :探讨HLA DRB1、DQB1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0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 5 2例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DRB1 0 4 0x DQB1 0 30 1、DRB1 0 4 0x DQB1 0 4 0 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30 7、0 0 0 33。HLA DRB1 15 0x DQB1 0 6 0 2单倍型频率明显降低 ,P值为 0 0 2 0 1。在 38例皮肌炎组中 ,HLA DRB1 0 4 0x DQB1 0 30 1、DRB1 0 4 0x DQB1 0 4 0 1、DRB1 0 70x DQB1 0 2 0 1、DRB1 12 0x DQB1 0 30 3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P值分别为 0 0 2 92、0 0 0 15、0 0 4 5 0、0 0 192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 1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DRB1 0 70x DQB1 0 30 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P值为 0 0 14 1。结论 :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发病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HLA-DRB1 DQB1基因单倍型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蛋白β3亚单位825C/T多态性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付凌雨 金辉 +1 位作者 时玥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联系。方法检索国内有关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CC基因型为暴露因素,CT/TT基因型合并为非暴露因素,合并OR...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联系。方法检索国内有关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CC基因型为暴露因素,CT/TT基因型合并为非暴露因素,合并OR值为0.79,95%CI为(0.66,0.94),P<0.01;以TT基因型为暴露因素,CT/CC基因型合并为非暴露因素,合并OR值为1.14,95%CI为(0.93,1.14),P>0.05。结论我国汉族人群GNF3基因825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存在关联,CC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核苷酸多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2003年引文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华 霍保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9-891,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药理学通报》(下称该刊)引文引用规律及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找出我国药理学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从而为该学科研究人员查阅文献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逐篇统计该刊2001~2003年间刊... 目的了解《中国药理学通报》(下称该刊)引文引用规律及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找出我国药理学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从而为该学科研究人员查阅文献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逐篇统计该刊2001~2003年间刊载的847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结果引文率为85.24%,篇均引文11.02条,主要的引文类型分别为期刊(94.88%)和图书(4.90%),普赖斯指数42.72%,自引率3.81%,被引用频次前30位的中外文期刊的文献引用量占总引用期刊文献量的30.14%。结论该刊涉猎文献范围广,引文类型以英文期刊为主,引文的外文语种结构较为单一,研究引用文献比较滞后,文献老化速度较慢,期刊引文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科技期刊 引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汉族人群WNK4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志军 杨志勇 +4 位作者 李妍 吕晶玉 石景璞 李岭 赵彦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06-707,711,共3页
目的探讨东北汉族人群WNK4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35例健康正常对照人群血样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A589S多态,结果经测序验证,同时检测所有人群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基因... 目的探讨东北汉族人群WNK4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35例健康正常对照人群血样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A589S多态,结果经测序验证,同时检测所有人群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基因型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GT和TT基因型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密切相关(P=0.041,0.032)。结论WNK4基因A589S多态可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K4基因 多态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中国15所教学医院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启文 王瑶 +30 位作者 徐英春 陈民钧 王辉 胡云建 倪语星 孙景勇 俞云松 孔海深 何林 吴伟元 叶惠芬 杨银梅 胡大春 秦海燕 季萍 朱震宏 任健康 张利侠 孙自镛 朱旭慧 童明庆 赵旺胜 梅亚宁 刘勇 张智洁 段穷 李丹 刘蓬蓬 王晶 韩丽霞 谢秀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监测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15所教学医院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非重复的1 357株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 目的监测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15所教学医院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非重复的1 357株医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美罗培南(97.6%~100%)、帕尼培南(79.8%~98.4%)、亚胺培南(64.9%~98.1%)、厄他培南(91.3%~97.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2%~97.4%)、头孢美唑(82.1%~97.0%)和阿米卡星(89.9%~93.8%)。肠杆菌属细菌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美罗培南(98.7%)、帕尼培南(96.4%)、亚胺培南(95.4%)和阿米卡星(85.7%)。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92.0%~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1%~99.1%)、阿米卡星(89.0%~94.3%)和头孢吡肟(86.2%~93.1%)。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头孢美唑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微生物 肠杆菌科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HLA-Ⅰ类基因单倍型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韩秀萍 翟宁 +2 位作者 耿龙 潘静坤 宋芳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3-404,409,共3页
目的 :探讨HLA A、B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A、B等位基因。结果 :与 2 7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 目的 :探讨HLA A、B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A、B等位基因。结果 :与 2 7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 5 2例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A2B5 1、A2B5 6、A32B1 3、A32B6 0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380、0 0 30 9、0 0 30 9和 0 0 2 5 3。在 38例皮肌炎组中 ,HLA A2B1 8、A2B5 1、A2B5 6、A31B1 3、A32B1 3和A2 6B1 3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且P值均小于 0 0 5 (0 0 4 0 6、0 0 336、0 0 1 4 4、0 0 4 0 6、0 0 1 4 1、0 0 4 0 6 )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 1 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A2 4B76、A32B6 0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P值均为 0 0 4 90。结论 :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发病及皮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HLA-A、B基因单倍型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寻常型天疱疮与HLA-Ⅱ类基因单倍型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耿龙 翟宁 +2 位作者 韩秀萍 牛红喜 宋芳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7例中国东北汉族PV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测定,进行单倍型分析,并与9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7例中国东北汉族PV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测定,进行单倍型分析,并与9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组中单倍型DRB1140x-DQB10503、DRB1140x-DQB10201、DRB1120x-DQB10503和DRB1140x-DQB10302的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寻常型天疱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HLA-DR DQ 单倍型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公正审视我国医改
11
作者 郑凤春 于润吉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医改 公正 客观 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附13例报告) 被引量:6
12
作者 温锋 郭启勇 +3 位作者 廖伟 张军 卢再鸣 刘兆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评价急诊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3例患者 ,其中剖宫产术后出血 7例 ,人工流产术后出血 3例 ,宫颈妊娠 1例 ,侵袭性葡萄胎 1例 ,宫颈癌放疗后外伤出血 1例。 13例均实施急诊超选择... 目的 :评价急诊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3例患者 ,其中剖宫产术后出血 7例 ,人工流产术后出血 3例 ,宫颈妊娠 1例 ,侵袭性葡萄胎 1例 ,宫颈癌放疗后外伤出血 1例。 13例均实施急诊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和弹簧钢圈 ,2例术中并行子宫动脉化疗药物灌注。结果 :栓塞术后所有病例立即无活动性出血 ,12例成功 ,1~ 3天后阴道内完全无流血 ;1例失败 ,栓塞术后 2 0min再次出现阴道内大量流血而行急诊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诊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快速、安全、微创、可靠、有效且并发症少 ,又可多次应用 ,应该作为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首选方法 ;并且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妇产科疾病 大出血 盆腔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中国ICU患者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7
13
作者 邢娟 章仲恒 +117 位作者 柯路 周晶 秦秉玉 梁宏开 陈晓梅 刘文明 刘忠民 艾宇航 王迪芬 王秋卉 周青山 张福森 钱克俭 蒋东坡 臧彬 黎毅敏 黄晓波 曲彦 谢颖光 许东琳 邹志强 郑祥德 刘建波 郭丰 梁亚风 孙强 高红梅 刘阳 常平 程爱斌 杨荣利 么改琦 孙昀 王晓蓉 张怡 熊旭明 于健 孙荣青 李志伟 袁世荧 宋云林 高培阳 刘海燕 张朝辉 吴允孚 马标 郭强 山峰 杨明施 李海玲 李圆菲 鲁卫华 王磊 钱传云 王智勇 林建东 张汝敏 万鹏 彭志勇 龚裕强 黄林喜 伍国宝 孙洁 邓义军 师东武 周立新 周发春 石秦东 郭晓东 刘雪燕 武卫东 孟祥忠 李连弟 陈炜炜 李树生 万献尧 曹志新 张安 古利明 陈炜 吴京兰 周丽华 张震环 翁以炳 封永顺 杨春丽 冯永健 赵素民 佟飞 郝东 韩辉 付宝才 巩传勇 李志平 胡琨琳 寇秋野 张晗 刘洁 樊楚明 周新 陈秀梅 孙俊丽 周学军 宋斌 孙诚 赵丽芸 董兴鲁 张琳琳 佟大为 潘志国 蔡常洁 王东浩 董英俊 龚园其 吴志松 孟新科 王平 李维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ICU收治患者的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方法对国内116家医院的118个ICU内的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以2017年4月26日0时所有在ICU内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4月25日(即调查日)的营养实施... 目的了解国内ICU收治患者的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方法对国内116家医院的118个ICU内的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以2017年4月26日0时所有在ICU内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4月25日(即调查日)的营养实施和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及患者的28 d临床转归情况。结果调查共收集病例1953例,女631例(32.4%),男1306例(66.9%),缺失16例(0.7%);年龄(64.1±19.3)岁(1950例)。患者GCS、SOFA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76±4.35)分(1749例)、(5.65±3.52)分(1783例)、(17.14±7.31)分(1792例)。28 d临床转归存活1483例(75.9%),死亡312例(16.0%),失访+缺失158例(8.1%)。除身高和体重(P=0.000)外,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临床转归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53例患者中,胃肠功能评估为正常或轻度损害占73.7%(1440例),中-重度损害占10.8%(210例),衰竭占1.7%(33例),13.2%(258例)的患者未做评估。截至调查日,69.4%(1356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内营养(EN),36.4%(711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外营养(PN)。调查日有营养摄入的患者1720例(88.1%)。1953例患者中明确有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3次/d且量≥500 ml/d)等胃肠道不耐受表现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8%(93例)、5.4%(105例)、0.9%(17例)、8.7%(170例)、27.5%(538例)和4.3%(84例)。在1270例使用EN的病例中,明确存在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耐受症状的分别占3.2%(40例)、4.3%(54例)、0.8%(10例)、4.4%(56例)、26.9%(341例)和5.4%(69例)。入ICU后24 h内开始EN治疗的患者占22.4%(437/1953),48 h内开始的占38.6%(754/1953),72 h内开始的占46.6%(911/1953)。患者入ICU后3 d总热卡(EN+PN非蛋白热卡)达标率为12.9%(78/607),7 d总热卡达标率为18.7%(189/1010),14 d总热卡的达标率为23.0%(305/1325)。入ICU后3、7、14 dEN达标率分别为9.9%(60/607)、15.0%(151/1010)和18.6%(246/1325)。结论目前我国ICU内的绝大多数患者均接受了营养治疗,其中EN的使用率明显高于PN;但EN的开始时间和达标情况仍不理想,且实施营养治疗时未能体现个体化差异,营养治疗的细节仍需要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病房 胃肠道耐受性 营养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颖 王静艳 +1 位作者 王玉梅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39,142,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对各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9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对各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9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项指标在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和肝硬化组的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值且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项指标在各肝病组的平均阳性检出率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以HA的检测数值和检出率为最高。结论:4项指标均可不同程度的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肝纤维化检测指标,而其中以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Ⅲ型前肢原肽 层粘蛋白 Ⅳ型胶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姜俊 麻宏伟 +5 位作者 戴晓梅 张立军 吕俊峰 牛国辉 郭然 吉士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44例CDH先证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先证者...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44例CDH先证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CDH患病率(2.68%,0.45%)显著高于对照组亲属(0.11%,0.13%),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5.441(3.440 ̄188.150)、3.453(1.135 ̄10.502),患病率先证者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对照组亲属。先证者一级、二级、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67.88±5.12)%(、48.53±11.06)%(、31.82±42.89)%,三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1.74±4.62)%。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9(2 2.116 ̄5.556)、4.877(3.623 ̄6.566)。结论:CDH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遗传因素在决定CDH的易患性上起重要作用,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是CDH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 危险因素 遗传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CT灌注成像在肺内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秋实 郭启勇 +3 位作者 苏惠群 张伟 陈培青 岳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876-87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肺内肿块性质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4例肺内肿块患者(恶性 2 1例 ,良性 8例 ,炎性 5例 )行多层CT同层动态扫描 (欧乃派克 3 5 0mgI/ml、总量 5 0ml、速率 5ml/s ,延迟 11s扫描 ,扫描速度 4... 目的 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肺内肿块性质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4例肺内肿块患者(恶性 2 1例 ,良性 8例 ,炎性 5例 )行多层CT同层动态扫描 (欧乃派克 3 5 0mgI/ml、总量 5 0ml、速率 5ml/s ,延迟 11s扫描 ,扫描速度 4层 /0 .5s、周期 1.5s、共扫 3 0s)。利用FUNCTIONALCT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获得主动脉和肿块的时间 密度曲线、肿块血流灌注参数值 ,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肺内恶性和炎性肿块的时间 密度曲线有明显的上升支 ,达峰值后走行平缓 (恶性 16例 /2 1例 ,76.2 % ;炎性 4例 /5例 ,80 .0 % ) ;良性肿块曲线走行平坦 ,无明显上升 ( 8例 /8例 ,10 0 .0 % )。恶性肿块的灌注值、峰值高、峰值高比值和平均通过时间均明显大于良性肿块 (P <0 .0 1) ,此四个参数间呈两两正相关 ;灌注值与到达峰值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为肺内肿块的诊断提供定量的功能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块 灌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与无水酒精治疗腹部囊肿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卢再鸣 郭启勇 +4 位作者 刘兆玉 廖伟 林爱军 温锋 王秋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CO2 与无水酒精作为囊肿固定剂的疗效差别。方法  14 2例 15 9个囊肿 ,其中肝囊肿 81例 86个 ,肾囊肿 3 8例 41个 ,多囊性疾病 11例 19个 ,卵巢囊肿 12例 13个。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囊液后 ,注入固定剂CO2 或无水酒... 目的 观察比较CO2 与无水酒精作为囊肿固定剂的疗效差别。方法  14 2例 15 9个囊肿 ,其中肝囊肿 81例 86个 ,肾囊肿 3 8例 41个 ,多囊性疾病 11例 19个 ,卵巢囊肿 12例 13个。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囊液后 ,注入固定剂CO2 或无水酒精。随访并比较症状缓解程度、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结果 CO2 与无水酒精作为囊肿固定剂在缓解病人临床症状和复发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而在副反应与并发症方面 ,CO2 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水酒精组。结论 ①CO2 作为肝肾囊肿的固定剂具有和无水酒精相类似的作用 ,且更为安全。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固定术是治疗腹部囊肿 ,缓解多囊性疾病临床症状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无水酒精 治疗 腹部囊肿 疗效 比较 囊肿固定剂 肝囊肿 肾囊肿 多囊性疾病 卵巢囊肿 超声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通液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清 赵岩 +1 位作者 王玉 蔡爱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大剂量通液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率。方法:对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堵塞的32例患者(59条输卵管),先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常规剂量通液法治疗,无效者再行大剂量通液法治疗。结...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大剂量通液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率。方法:对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堵塞的32例患者(59条输卵管),先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常规剂量通液法治疗,无效者再行大剂量通液法治疗。结果:32例中经输卵管插管常规剂量通液14例(26条)通畅,18例(33条)不通,占55.9%。经大剂量通液法治疗后,14例(28条)通畅,4例(5条)不通,占15.2%,与常规剂量通液法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经随访,术后妊娠8例。结论: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大剂量通液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能提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通液法 输卵管性 不孕症 宫腔镜 超声波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评价左心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高波 郭启勇 +2 位作者 岳勇 侯阳 雷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以磁共振为对照,应用64层螺旋CT(M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MSCT成像技术和屏气法MRI电影技术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MSCT在冠心病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20例,均自愿参加。全部病例均行心脏M... 目的以磁共振为对照,应用64层螺旋CT(M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MSCT成像技术和屏气法MRI电影技术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MSCT在冠心病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20例,均自愿参加。全部病例均行心脏MSCT和MRI检查。结果MSCT和MRI两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相关性高,r值=0.72~0.92。MSCT所测EDV、ESV、SV和MM值较MRI偏大,MSCT所测EF值较MRI偏小。结论本研究显示64层螺旋CT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与3.0T磁共振两种方法各指标之间相关性高。一次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晓欣 李晓晗 +2 位作者 李娜 张淑兰 陆景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研究Ki67抗原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表达的规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非典型增生各30例,子宫内膜癌9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包括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各15例,观察Ki67... 目的:研究Ki67抗原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表达的规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增殖症及非典型增生各30例,子宫内膜癌9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包括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各15例,观察Ki67抗原在不同内膜病变及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Ki67抗原在分泌期内膜中几乎没有表达,在增生期内膜中有弱表达;在增殖症及非典型增生中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而且Ki67抗原的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级别的升高及淋巴转移的存在而增加。结论:Ki67抗原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密切相关,抗原过度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KI67抗原 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