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及体外肿瘤细胞株的DNA甲基化及基因表达的实验,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状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应用RT-...本研究通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及体外肿瘤细胞株的DNA甲基化及基因表达的实验,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状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应用RT-PCR检测DAPK基因在白血病细胞及正常骨髓细胞中的表达;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细胞株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从第二轮巢式MSP扩增出的随机产物中挑选2个随机引物,交予专业机构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APK基因在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标本中均有表达,DAPK mRNA在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中表达平均值为0.61±0.40,低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52.94%(9/17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DAPK mRNA表达降低或缺失,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数据为41.18%(42/102);细胞株U-937显示基因表达正常,HL-60表达缺失;10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中33例存在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2.4%(33/102);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中8例存在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8/17);7例正常人骨髓标本DAPK启动子区均为非甲基化;细胞株U-937 DAPK启动子区非甲基化,HL-60 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ALL组与AML组患者骨髓细胞DAPK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均呈显著负相关(ALL组r=-0.855,P<0.05;AML组r=-0.343,P<0.05),提示两者有密切的关联。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DAPK基因启动区甲基化与其mRNA的异常表达或失表达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EB病毒阳性患者的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75例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EB病毒(Epstein-...目的:探讨EB病毒阳性患者的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75例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者为病例组,60例EBV阴性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EB病毒RNA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Bcl-2、c-myc蛋白表达及EBV-EBER情况,分析EBV阳性的胃DLBCL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结果:EBV阳性组在临床表现、年龄、性别、起源、细胞形态等方面与EBV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cl-2、c-myc蛋白表达方面,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HOP方案治疗下,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相比,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5.1个月和31.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生于胃DLBCL患者中,EB病毒感染对临床表现、瘤细胞的起源、形态、蛋白表达等方面无明显影响;EB病毒阳性的DLBCL患者并不局限于老年人;R-CHOP治疗下EB病毒阳性患者的预后比EB病毒阴性的患者预后差。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