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并发卡氏肺孢菌肺炎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娟 李洁 李丽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卡氏肺孢菌肺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22例临床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军 陈颖 +3 位作者 李艳 王柏勋 于锦香 何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987年5月至2009年4月确诊的22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3±13.3)岁... 目的: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987年5月至2009年4月确诊的22例PP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3±13.3)岁。主要临床特征为贫血者19例,乏力17例,骨痛15例,发热9例,出血9例,体重下降7例,肝肿大7例,脾肿大11例,淋巴结肿大7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盆腔积液2例,双下肢浮肿3例。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白细胞升高(68.2%)、贫血(86.4%)、血小板减少(86.4%)、M蛋白、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ESR增快和血清尿酸升高常见。骨质破坏常见。多种常规化疗方案均难以达到或维持长期临床缓解。10例予常规化疗方案,其中1例一过性CR、6例PR、3例进展;1例常规化疗联合沙利度胺,获得CR长达7个月;3例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或沙利度胺均获PR;2例因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以及心功能不全,不能化疗,分别生存1、4个月;1例未开始治疗即死亡;5例放弃治疗。结论:PPCL在临床特点上兼有急性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且更加倾向于急性白血病,预后极差。新药硼替佐米在PPCL的靶向治疗中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及沙利度胺有望提高对PPCL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白血病 硼替佐米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魏鑫 徐赢东 何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对初治、缓解和复发3个阶段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急性非淋...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38例(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对初治、缓解和复发3个阶段患者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APL)与其他类型白血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初治组(38例)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1),缓解组(26例)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2,P>0.05),复发组(8例)D-二聚体的水平再次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P<0.01)。患者初治时D-二聚体的水平与缓解后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8,P<0.01),复发时D-二聚体水平再次升高,与缓解时相比差异明显(F=25.20,P<0.01)。APL组初治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明显,与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9,P<0.01),缓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D-二聚体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曲艺 高然 +1 位作者 苏楠 李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65-316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P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出血与神经症状多见。确诊时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治疗转归,旨在提高TTP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TP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以皮肤出血与神经症状多见。确诊时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异常"三联征"者占94.7%,三联征伴发热及肾脏病变"五联征"者占42.1%。检验指标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破碎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 844(654~6 725)U/L和5.7(2.0~14.4)%,均有所增高。血浆置换(PE)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为85.7%,早期死亡率为14.3%,复发率为33.3%。复发者加用环孢素A和(或)长春新碱后再次完全缓解。结论 TTP女性多见、多无诱因,"三联征"为其突出表现,血清乳酸脱氢酶及破碎红细胞计数升高具有重要提示意义,PE联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复发者应选择细胞毒类或烷化剂等免疫抑制剂强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临床特征 血浆置换 免疫抑制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红系造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卫国 于锦香 +1 位作者 张丽君 翟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并纯化人类外周血CD34+细胞,在体外与TNF-α一起培养,测定红系、非红系细胞扩增倍数及集落形成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TNF-α抑制暴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形成及血型糖蛋白A(GpA)的表达,增加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非红系集落的数量;GpA+细胞缺乏TNFR I表达,TNF-α增加GpA-细胞表达TNFRⅡ;这些TNFRⅡ+的GpA-细胞具有树突状细胞(DC)相关的表面标记。结论:TNF-α抑制红系祖细胞的生长,选择性地发生在分化的早期阶段,与TNF-α诱导增加的D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CD34^+细胞 红系祖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娜 于锦香 +2 位作者 李艳 高峰 王柏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M,H亚单位值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1例随访资料,分析LDH及其同工酶、亚单位与DS分期、ISS分期、肌酐、骨髓浆细胞数,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的...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M,H亚单位值在复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复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1例随访资料,分析LDH及其同工酶、亚单位与DS分期、ISS分期、肌酐、骨髓浆细胞数,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的关系。结果血清总LDH与DS分期、ISS分期均未见显著联系。LDH1百分比与ISS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LDH4百分比与ISS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骨髓瘤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LDH值及LDH4绝对值,H亚单位值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5)。LDH5百分比及绝对值与骨髓浆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对于复治复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LDH同工酶与ISS分期及肾功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LDH同工酶测定比总LDH活性更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崇安 邢丽丽 +3 位作者 李艳 苏贺 邓娜 刘云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9.8%vs 9.7%,P=0.004)。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58.5%vs 27.7%,P=0.000),且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8.5%vs 30.0%,P=0.036)。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害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免疫分型、临床分期、PS评分、是否应用激素等均无关。结论:携带HBV的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时更易引发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淋巴瘤 化疗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 张蕊 +2 位作者 王玥 郭艳峰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miR126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AML患者及9名正常人骨髓中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血象、亚型分类和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AML... 目的探讨miR126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AML患者及9名正常人骨髓中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血象、亚型分类和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骨髓中miR126相对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在M3型AML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M3型(P<0.05);正常基因型与异常基因型间miR126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t15;17)或PML/RaRa阳性的AML患者miR126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基因型AML患者(P<0.05);本研究中AML患者miR126表达水平与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r=-0.352,P=0.018),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miR126在M3型AML患者中表达低于非M3型,伴有(t15;17)或PML/RaRa阳性的AML患者miR126表达水平较其他核型表达水平低,提示miR126可用于区分AML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miR126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FANCF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娄晔 于艺冰 +3 位作者 詹立辉 孟锐 邓娜 樊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3-754,共2页
目的研究FANCF蛋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方法以84例AML患者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NCF蛋白表达。结果FANCF蛋白表达率在初诊AML组为5.0%,完全缓解AML组为68.5%,对照组为75.0%;初诊AML... 目的研究FANCF蛋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方法以84例AML患者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ANCF蛋白表达。结果FANCF蛋白表达率在初诊AML组为5.0%,完全缓解AML组为68.5%,对照组为75.0%;初诊AML组较对照组中FANCF蛋白表达率明显减低(P<0.05);完全缓解AML组与对照组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NCF蛋白在初诊AML中表达率减低,缓解AML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FANCF蛋白可能与AML发病、预后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康尼贫血 FANCF蛋白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289例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玥 李艳 +2 位作者 金晶纯 王亚柱 魏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8-741,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在白血病融合基因BCR/ABL、PML/RARa及AML1/ETO检测中的结果。方法分别应用RT-PCR与nPCR对289例急慢性白血病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患者BCR/ABL、PML/RARa及AML1/ETO融合基因... 目的比较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在白血病融合基因BCR/ABL、PML/RARa及AML1/ETO检测中的结果。方法分别应用RT-PCR与nPCR对289例急慢性白血病初诊和完全缓解的患者BCR/ABL、PML/RARa及AML1/ETO融合基因进行检测,结合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及临床转归予以分析。结果 46例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7%和93.5%(P=0.997);69例完全缓解CM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8.4%和58.1%(P<0.05)。32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3.8%和90.6%(P=0.996);114例完全缓解APL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3%和7.0%(P<0.05)。12例初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NLL-M2)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0.0%(P=1.0);16例完全缓解ANLL-M2患者中,RT-PCR与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0%和12.5%(P<0.05)。结论 RT-PCR较nPCR更为敏感而准确,应用RT-PCR可以提高微小残留病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融合基因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3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琳 廖子龙 +3 位作者 徐赢东 魏鑫 王晓鸥 樊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2例初治组、22例完全缓解组(CR)AML患者血清IGFBP3蛋白水平。结果初治组的IGFBP3血清蛋白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2例初治组、22例完全缓解组(CR)AML患者血清IGFBP3蛋白水平。结果初治组的IGFBP3血清蛋白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R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FBP3可能作为一种具有抑癌作用的蛋白在AML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缓解后蛋白表达水平恢复,可能成为一种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 急性髓系白血病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薇 欧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09,共2页
通过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并定期检查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电解质,探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护理。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 许国宣 +3 位作者 袁毓贤 单书春 翟明 刘永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本实验应用凝固法测定了3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例的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5例增高(包括3例DIC),6例正常,2例降低。AL组的平均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LL与ANLL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肝大组明... 本实验应用凝固法测定了33例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例的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5例增高(包括3例DIC),6例正常,2例降低。AL组的平均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LL与ANLL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无肝大组明显高于肝大组。还发现AL组的ATⅢ活性与其周围血原幼细胞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但与其凝血、纤溶参数均不相关。以上发现提示AL的ATⅢ活性增高可能是周围血原幼细胞刺激了未受明显损害的肝脏,使其合成ATⅢ功能亢进所致。结果还表明ATⅢ活性增高可能也是AL出血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抗凝血酶III 活性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血清与白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云鹏 许国瑄 +6 位作者 袁毓贤 翟明 陈维信 刘绍炎 张惠明 张丽霞 朱喜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00-304,308,共6页
本文采用EncoreⅡ型离心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7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血清LDH和其中48例血清LDH同功酶、7例白细胞内LDH同功酶进行了同步测定;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 本文采用EncoreⅡ型离心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7例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血清LDH和其中48例血清LDH同功酶、7例白细胞内LDH同功酶进行了同步测定;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LDH明显高于正常;血清与白细胞内的LDH_3/LDH_1>1;血清LDH及其同功酶,特别是LDH同功酶可作为疗效观察、复发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琳 廖子龙 +3 位作者 颜晓菁 刘杰 王晓鸥 樊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应用SYBR-Green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BP3基因在43例AML初治(de novo AML)患者...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应用SYBR-Green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BP3基因在43例AML初治(de novo AML)患者、36例完全缓解(CR)患者、28例对照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初治组的IGFBP3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CR组和对照组(P<0.05),CR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GFBP3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缓解后表达水平恢复,其可以作为一种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急性髓系白血病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薇 闻艳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6-717,共2页
通过对19例进行硼替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观察,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护理。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评价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哮喘急性发作期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2组的FEV_1、FEF_(75)、FEF_(50)、FEF_(25)、FEV_1/FVC和PEF显著高于治疗前,FVC显著低于治疗前,且2组间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gG、IgM、CD4^+和CD4^+/CD8^+比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且2组间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IL-4、IL-8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09-2010,共2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83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B组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结果:(1)B组相比于A组,廊小...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83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B组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结果:(1)B组相比于A组,廊小板低于50×109/L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所需时间更短,有显著差异,P〈0.05;(2)B组相比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水平相似,治疗后B组血小板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索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血小板水平,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索 急性白血病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7A1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雨霏 陶圆 颜晓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795-799,共5页
SLC7A11为溶质载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编码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体xc-系统的轻链亚基SLC7A11(又称xCT)。 SLC7A11通过介导胱氨酸摄取和谷氨酸释放促进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glycine,GSH)的 合成,保护细胞免受 氧... SLC7A11为溶质载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编码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体xc-系统的轻链亚基SLC7A11(又称xCT)。 SLC7A11通过介导胱氨酸摄取和谷氨酸释放促进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glycine,GSH)的 合成,保护细胞免受 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阻止脂质过氧化诱导的细胞死亡。SLC7A1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与胶质瘤、乳腺癌、 卵巢癌、肝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生长、预后、转移和治疗密切相关,为恶性肿瘤新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本文就SLC7A11基因 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7A11 xCT xc-系统 氧化应激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FANCG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现良 王庆玲 +2 位作者 王金刚 王昌玉 樊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本研究探讨FANCG基因表达与成人散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4例AML初诊患者、46例AML完全缓解(CR)患者及36例对照样本骨髓中单个核细胞FANCG基因表达的情况,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 本研究探讨FANCG基因表达与成人散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4例AML初诊患者、46例AML完全缓解(CR)患者及36例对照样本骨髓中单个核细胞FANCG基因表达的情况,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计算AML初诊患者与对照样本、AML初诊患者与AML CR患者、AML CR患者与对照样本FANCG基因表达差异的倍数。结果表明,AML初诊组FANCG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6±0.27,AML CR组为0.75±0.54,对照组为0.85±0.45;AML初诊组FANCG 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和AML CR组明显降低(P<0.05);AML CR组FANCG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ANCG基因在初诊AML患者中表达降低,AML CR患者的FANCG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FANCG基因可能与AML的发病有相关性,同时在判断AML的化疗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范可尼贫血 FAN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