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彬 韩晓旭 +5 位作者 代娣 董西华 张旻 张子宁 施万英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3,4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和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mgressors,LTNP)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和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mgressors,LTNP)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吉林、辽宁、新疆、云南五省收集35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其中289例典型进展者和67例长期不进展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其HLA-B等位基因特异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他们的等位基因纯合子情况及Bw4/Bw6血清型,比较二组差异。结果:发现4个HLA-B等位基因位点在中国HIV-1感染人群中的表达频率较高,分别是HLA-B^*13(TP:11.8%;LTNP:15.7%)、HLA-B^*15(TP:17.3%;LTNP:8.2%)、HLA-B^*40(TP:12.5%;LTNP:17.9%)、HIA-B^*51(TP:9%;LTNP:10.4%)。其中长期不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5%,典型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2,OR=0.26,95%CI=0.08-0.89)。典型进展组的B^*15的等位基因频率(17.3%)显著高于长期不进展组(8.2%)(P=0.009,OR=2.34,95%CI=1.18~4.76)。结论:HLA-B^*67等位基因可能与延缓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HLA-B^*15等位基因可能与加速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LA-B等位基因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技术(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营养状态对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胃癌分期的预判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博 李凯 +1 位作者 邵伊宁 欧凤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手术前患者营养状态的特点,探讨术前高危营养状态(体质量指数<24 kg/m^2、贫血、低蛋白血症)对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预判胃癌分期的辅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641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手术前患者营养状态的特点,探讨术前高危营养状态(体质量指数<24 kg/m^2、贫血、低蛋白血症)对不同浆膜类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预判胃癌分期的辅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641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按照浆膜类型分为正常和反应型、结节型、健状型、多彩弥漫型4组,比较4组患者的术前营养指标和术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术前存在任意2个及2个以上危险营养因素的正常和反应型高危营养状态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存在1个及1个以下危险营养因素的正常和反应型低危营养状态患者(分别为89.3%和76.0%,P<0.05)。正常和反应型高危营养状态患者与结节型患者相比,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节型、腱状型和多彩弥漫型3组中,高危营养状态与低危营养状态患者相比,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胃癌浆膜类型为正常和反应型的患者中,低危营养状态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好于高危营养状态患者,在预判胃癌分期时可重新将低危营养状态独立划分,将正常和反应型中的高危营养状态患者与结节型患者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浆膜类型 营养状态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载文作者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妍 赵阳阳 +1 位作者 刘扬 欧凤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7-1048,共2页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于1984年9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卫生统计专业学术性刊物,是国内卫生统计专业的唯一学术性期刊和中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及国家科...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于1984年9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卫生统计专业学术性刊物,是国内卫生统计专业的唯一学术性期刊和中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科大学 卫生统计 作者分析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术性期刊 载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特重烧伤病人的治疗作用
4
作者 王秀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5,共2页
通过对20例特重烧伤病人给予的营养支持分析总结,认为营养支持对特重烧伤病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份。
关键词 营养支持 烧伤 营养治疗 高蛋白饮食 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6种基本面部表情识别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艳清 欧凤荣 +1 位作者 吴枫 孔令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2-424,427,共4页
目的对中美两国健康成年人对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厌恶和中性6种情绪面部表情的识别率进行跨文化研究。方法对82名中国健康志愿者和61名美国健康志愿者进行情绪面孔识别测试。结果中国人对厌恶、恐惧和愉快表情的识别率明显低于美国... 目的对中美两国健康成年人对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厌恶和中性6种情绪面部表情的识别率进行跨文化研究。方法对82名中国健康志愿者和61名美国健康志愿者进行情绪面孔识别测试。结果中国人对厌恶、恐惧和愉快表情的识别率明显低于美国人,美国人对于男性愤怒和女性悲伤面孔的识别率显著高于中国人。结论了解情绪面孔识别的文化差异和相容性,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揭示人类共同的情绪产生的物质基础,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背景下人类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识别 跨文化研究 中国人 美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六例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华倩 李蕾 +1 位作者 金枫 欧阳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总结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T_2WI不明原因亮点的特点、分布和年龄相关性,以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对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3个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中3例患者和3例散发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示,广泛分布于全身皮... 目的总结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T_2WI不明原因亮点的特点、分布和年龄相关性,以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对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3个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中3例患者和3例散发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示,广泛分布于全身皮肤的咖啡牛奶斑为其首发症状;T_2WI存在不明原因亮点(2例)的患者年龄<18岁(14和16岁),病灶呈多发性,以丘脑受累为主,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癫癎发作、头痛。结论 T_2WI不明原因亮点是年龄<18岁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对青少年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丘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晓楠 欧风荣 王春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LA患者(LA组)147例和非LA患者(对照组)42例,利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方程评价其...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LA患者(LA组)147例和非LA患者(对照组)42例,利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FRS)方程评价其心血管危险因素,计算FRS积分值,估测未来10年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根据估测结果将老年LA患者分为低危组(风险〈10%)、中危组(风险10%~20%)和高危组(风险〉20%);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中文版(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不同危险分组间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对照组的FRS积分值、MMSE评分、MoCA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为(16.32±4.10)、(27.24±1.21)、(25.32±1.31)、(20.26±1.02)分;与对照组比较,LA组的FRS积分值(20.64±2.67)分及ADL评分[(22.43±1.16)分]显著升高(P均〈0.05),MMSE评分[(25.13±1.46)分及MoCA评分(2026±1.54)分]显著降低(P均〈0.05)在LA患者中,低危组FRS积分值、MMSE评分及MoCA评分分别为(17.21±1.81)、(26.59±1.02)、(22.14±1.01)分;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FRS积分值[(19.27±2.17)分]显著升高,MMSE评分[(25.32±1.53)分]及Mc)CA评分[(20.84±1.36)分]显著降低(P均〈0.05),高危组FRS积分值[(22.36±2.01)分]显著升高,MMSE评分[(23.62±1.03)分]及MoCA评分[(18.36±1.25)分]显著降低(P均〈0.05);与中危组比较,高危组FRS积分值显著升高,MMSE评分及MoCA评分显著降低(P均〈0.05):FRS积分值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MoCA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P〈0+05)及-0.156(P〈O.05)结论老年IA患者心血管危险增高,且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危险因素的项目越多,程度越重,FRS积分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心血管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麻丹丹 施万英 +1 位作者 张永刚 徐甲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7,141,共3页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氧化应激与HIV疾病进展的关系,以期为外源性抗氧化剂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分析辽宁省丹东市36例HIV/AIDS患者体内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氧化应激与HIV疾病进展的关系,以期为外源性抗氧化剂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法分析辽宁省丹东市36例HIV/AIDS患者体内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并分析它们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 HIV/AIDS患者血浆MDA水平为(6.33±2.35)nmol/mL,与正常对照[(4.41±0.82)nmol/mL]比较显著升高(P<0.01);血浆GSH水平为(5.09±2.84)mg/L,与正常对照[(6.89±2.56)mg/L]比较显著减少(P<0.05);血浆GSH-Px活性为(171.16±41.40)μmol/L,与正常对照[(195.78±28.35)μmol/L]比较显著减少(P<0.05);并且GSH水平、GSH-Px活性与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9、0.432;P均<0.05),MDA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14,P<0.05)。结论随着病程进展,HIV/AIDS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持续下降,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