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外科术后PCEA与PCIA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武丽 李晓波 +1 位作者 王丹 孙艳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3,共2页
通过对胸外科术后施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 IA)76例及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68例的比较,应用PCEA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PC IA(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PC IA(P<0.05)。胸外科术后应用PCEA安全性高、镇痛效果佳... 通过对胸外科术后施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 IA)76例及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68例的比较,应用PCEA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PC IA(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PC IA(P<0.05)。胸外科术后应用PCEA安全性高、镇痛效果佳,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术后疼痛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住院患者陪护情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虹 刘姝彬 么金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77,共2页
选取2010年3月至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患者264例,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陪护的需求率、原因及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老年患者对陪护的需求率(94.74﹪)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59.17﹪),手术患者(98.02﹪)明显高于... 选取2010年3月至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患者264例,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陪护的需求率、原因及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老年患者对陪护的需求率(94.74﹪)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59.17﹪),手术患者(98.02﹪)明显高于非手术患者(61.35﹪),家属陪护率(66.32﹪)明显高于专业陪护率(14.73﹪),当患者家属不能陪护时,69.96﹪的患者希望得到专业陪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陪护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术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附37例胸外术后急性肺栓塞病例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哲 范晓溪 许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3-77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胸外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充分了解胸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总结37例胸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从而提高胸外科术后急性PE... 背景与目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胸外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充分了解胸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总结37例胸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从而提高胸外科术后急性PE的预防及诊治水平。方法对37例胸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诊断及手术术式及术后发生PE时间、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男16例(43.2%),女21例(56.8%),平均年龄为(65.64±6.29)岁(53岁-82岁),32例患者年龄超过60岁(86.5%)。BMI范围位于17.1 kg/m2-30.8 kg/m^2之间,中位BMI为26.3 kg/m2,27例(73.0%)患者的BMI超过25.0 kg/m2。恶性肿瘤34例(91.9%)。中位发病时间为术后第4天,其中发生在术后第3天的患者有11例,所占比例(29.7%)最高。上午9点至晚上9点发生PE的比例可达77.8%。术后D二聚体(D-dimer,D-D)波动在1.0μg/mL-20.0μg/mL(FEU)之间,平均值为(7.09±4.45)μg/mL(FEU),其中32例(86.5%)患者的术后D-D高于3.00μg/mL(FEU)。结论充分掌握胸外科术后急性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发现诊断并采取多学科治疗能大大提高疾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武森 丛巍 +1 位作者 蒲新生 刘家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0-370,共1页
自发性血气胸的治疗应先行胸腔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必要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 自发性血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黎明 许顺 +3 位作者 杨春鹿 刘宏旭 崔肃 沈启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1,共3页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腔内。本文分析10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应用于闭合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150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媛 杨光 +1 位作者 张丹 李文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786-789,793,共5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治疗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胸、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300例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这3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治疗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胸、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300例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这3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外治和内治。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疼痛消失时间、气胸消失时间、血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肺部通气功能指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结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气胸消失时间、血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肺部通气功能指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肺部通气功能指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闭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尽早出院,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和血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肋骨骨折 血气胸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卢敏 杨春鹿 +1 位作者 胡永校 张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2,共2页
通过对 2 6例胸膜间皮瘤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 ,进一步探讨胸膜间皮瘤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
关键词 胸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形态与胸腺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谭胜 张其刚 +2 位作者 刘宏旭 李玉 张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8-409,44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形态与胸腺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 ̄2003年胸腺手术切除123例。将病例分为胸腺增生组和胸腺瘤组,观测胸腺形态、胸腺静脉的数目、走行、长度和直径。结果:术中见胸腺形态分5种形态:H型占65.9%,... 目的:探讨胸腺形态与胸腺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 ̄2003年胸腺手术切除123例。将病例分为胸腺增生组和胸腺瘤组,观测胸腺形态、胸腺静脉的数目、走行、长度和直径。结果:术中见胸腺形态分5种形态:H型占65.9%,蝶型占14.6%,三角型占10.7%,条型占6.5%,多叶型占3.3%。胸腺静脉汇入部位变异较大,多汇入左无名静脉(占67.2%)。胸腺静脉长:胸腺增生组为(18.4±2.2)mm,外径(5.4±0.1)mm,胸腺瘤组为(18.8±2.4)mm,外径(5.5±0.1)mm,两组胸腺静脉长度与外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胸腺形态、胸腺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对胸腺手术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胸腺静脉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管理模式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纪 白瑜 张曙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ERAS)管理模式在肺癌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胸腔引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5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管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ERAS)管理模式在肺癌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胸腔引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5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管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0,ERAS管理模式)和对照组(n=85,常规管理模式)。分析比较2组围术期有关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留置引流时间与围术期有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天排痰量、总排痰量、术后1 d及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留置引流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留置引流时间与术后第1天排痰量和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01);与总引流量、总排痰量、术后1 d VAS评分、术后3 d VAS评分、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长呈正相关(P<0.001);与术后第1天引流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ERAS有利于加强胸腔镜手术后气道管理,可明显缩短留置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并使其显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胸腔镜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胸腔镜手术肺癌患者康复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正伦 许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960,共2页
胸腔镜手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开胸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一些高龄且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更显示出其特有... 胸腔镜手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开胸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对一些高龄且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更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但较少研究单独报道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因素,本文根据术后康复情况,进一步评估了影响胸腔镜手术的康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胸外科手术 老年患者 主要手术方式 心肺功能 术后并发症 改善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江 张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0-573,共4页
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传统诊断误区,特别是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肺癌相鉴别,减少误诊。该病为真性肿瘤,可以外侵和转移,手术是明确诊断和根治的确切方法,完整切... 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传统诊断误区,特别是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肺癌相鉴别,减少误诊。该病为真性肿瘤,可以外侵和转移,手术是明确诊断和根治的确切方法,完整切除者的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12
作者 许顺 李文雅 +7 位作者 张林 李玉 韩立波 胡永校 赵惠儒 陈东义 殷洪年 李厚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原发性气管肿瘤23例,其中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结果2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17d大咯血死亡;1例追加放疗1个月后出现气管食管瘘;1例因切除段较长,术后8d现吻合口瘘;...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原发性气管肿瘤23例,其中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5例。结果2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17d大咯血死亡;1例追加放疗1个月后出现气管食管瘘;1例因切除段较长,术后8d现吻合口瘘;余20例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9~28d,平均16d。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隐匿,易误诊,预后不佳,应积极行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力争早期诊断,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 症状和体征 生物学特性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和c-myc在侵袭性胸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谭胜 张其刚 +2 位作者 张林 刘楠 谢成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胸腺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发现判断胸腺瘤良恶性的客观指标。方法:应用-βcaten in和c-myc单克隆抗体对不同分期的胸腺瘤标本做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方式和水平与胸腺瘤分期的相关性,并分析两种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侵袭性胸腺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发现判断胸腺瘤良恶性的客观指标。方法:应用-βcaten in和c-myc单克隆抗体对不同分期的胸腺瘤标本做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方式和水平与胸腺瘤分期的相关性,并分析两种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βcaten in膜表达减少,核表达增多,c-myc表达也逐渐增强。β-caten in的核表达程度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βcaten in和c-myc表达方式和水平的差异可反映出胸腺瘤的生物学特性,临床上可尝试做为判断侵袭性胸腺瘤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C-MYC 侵袭性胸腺瘤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正中切开及主动脉弓翻转行左肺癌淋巴结扩大清除术
14
作者 胡永校 杨志山 +4 位作者 李厚文 殷洪年 陈东义 赵惠儒 韩立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我们对左侧肺癌,采取两种新的手术径路方法,即胸骨正中切开径路及主动脉弓翻转径路方法行纵隔淋巴结扩大清除术,前者手术径路能充分清除双侧上纵隔淋巴结。后者手术径路虽为后外侧开胸,但由于将主动脉弓及气管牵向一侧,亦很容易扩清气... 我们对左侧肺癌,采取两种新的手术径路方法,即胸骨正中切开径路及主动脉弓翻转径路方法行纵隔淋巴结扩大清除术,前者手术径路能充分清除双侧上纵隔淋巴结。后者手术径路虽为后外侧开胸,但由于将主动脉弓及气管牵向一侧,亦很容易扩清气管右侧淋巴结。并对手术具体方法及特点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骨切开 淋巴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症胸外伤手术治疗的探讨
15
作者 许顺 殷洪年 +6 位作者 杨志山 胡永校 赵惠儒 陈东义 李玉 韩立波 李厚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69-70,共2页
胸外伤在日常工作中较常见,我院从1980年~1990年10年间共收治胸外伤病例160例,有手术指征而进行手术者65例,占住院人数的37.5%,抢救成功56例,死亡9例。本文就急症手术胸外伤65例治疗经验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胸外伤 心脏损伤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狭窄的外科治疗(附2例报告)
16
作者 刘相利 兰心刚 +1 位作者 张林 李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2-393,共2页
报告2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狭窄外科治疗情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狭窄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巨大胸腔肿瘤1例
17
作者 祁娟 郭义 +1 位作者 张军 何安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35-837,共3页
巨大胸腔肿瘤几乎占满一侧胸腔,能被手术彻底切除、治愈者少见;巨大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属少见(或罕见)胸腔肿瘤;现报告1例胸腔内巨大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经开胸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患者全身状态迅速恢复正常,随访1年余无复发、身... 巨大胸腔肿瘤几乎占满一侧胸腔,能被手术彻底切除、治愈者少见;巨大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属少见(或罕见)胸腔肿瘤;现报告1例胸腔内巨大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经开胸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患者全身状态迅速恢复正常,随访1年余无复发、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肿瘤 手术切除 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 开胸手术 身体健康 治愈者 胸腔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管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18
作者 杨春鹿 许顺 +5 位作者 杨志山 胡永校 殷洪年 赵惠儒 陈东义 张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11-112,共2页
肺血管瘤是少见的肺内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我院胸外科自1981年~1990年共收治肺部血管瘤4例,术后的均经病理证实,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肺血管瘤 肺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胸内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名睿 张林 +1 位作者 韩立波 陈希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1,共3页
回顾性分析23例胸内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探讨该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单中心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肖肖 曲晓翰 赵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将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术后呼吸训练方式和系统性肺康复训练方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系统性肺康复训练在肺癌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术后... 将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术后呼吸训练方式和系统性肺康复训练方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系统性肺康复训练在肺癌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并且有助于缩短引流管拔管时间和出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肺康复训练 肺癌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