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3例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1
作者 马振 吴鑫 +2 位作者 李延坤 翟凯 田云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9-54,共6页
为研究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SEER数据库中临床数据的方法研究了93例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93例病例中,双原发脊索瘤的发病率... 为研究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SEER数据库中临床数据的方法研究了93例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93例病例中,双原发脊索瘤的发病率为10. 7%,高发的其他原发恶性肿瘤(非脊索瘤)为: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脊索瘤好发部位为骨盆、骶尾骨、脊椎、颅骨; A组中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28个月(0~88个月),B组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48个月(0~434个月),两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9);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男∶女=1. 74∶1),异时瘤组多见(3. 43∶1),同时瘤组(C组)及异时瘤组(D组)在年龄、种族、N、M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性别、T分期、手术与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异时瘤组(D组)及手术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较佳(P <0. 05)。可见在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中,最高发的其他恶性肿瘤为前列腺癌,脊索瘤更好发于骨盆及骶尾部,异时瘤组(D组)及手术组的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多原发肿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辛彦 赵凤凯 +4 位作者 林惠芝 张荫昌 王舒宝 徐惠绵 吴云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80年代后期,胃癌宿主内在的性激素环境与胃癌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迄今,国内外对胃癌组织中ER的组化定位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ER与胃癌病理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尚未见到系统报道。
关键词 雌激素 受体 胃肿瘤 病理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液、温热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MGC-803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峻青 张忠彪 +1 位作者 董明 杨广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69-271,301,共4页
应用MGC-803人胃癌细胞系做为模型,在不同渗透压溶液、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后,观察细胞总数及活细胞%,并再次培养,观察癌细胞继续生长情况。结果证明,双蒸馏水、43℃、作用20分钟,癌细胞全部被杀灭。
关键词 胃癌细胞 低渗液 温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舌鳞癌p53基因突变及其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莉红 陈波 +2 位作者 耿莉 刘丽军 王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8-649,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的表达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38例口腔舌鳞癌、20例口腔癌前病变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p53蛋白在... 目的:探讨口腔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的表达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38例口腔舌鳞癌、20例口腔癌前病变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p53蛋白在口腔舌鳞癌、癌前病变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6/38)、10.0%(2/20)、0%(0/10)。39.5%(15/38)的口腔舌鳞癌存在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在p5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p5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过量表达与口腔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舌鳞癌 癌前病变 P53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腹腔低渗化疗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闻辉 郑虹 +1 位作者 陈峻青 王舒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44-846,共3页
目的:比较顺铂分别以低渗、等渗溶液行腹腔化疗时,二者药代动力学的差别,为临床上应用顺铂行腹腔低渗性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2只杂交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对照组(n=6)。实验组为顺铂低渗腹腔化疗组,对照组为顺... 目的:比较顺铂分别以低渗、等渗溶液行腹腔化疗时,二者药代动力学的差别,为临床上应用顺铂行腹腔低渗性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2只杂交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对照组(n=6)。实验组为顺铂低渗腹腔化疗组,对照组为顺铂等渗腹腔化疗组。两组动物分别行腹腔化疗后,在15min、30min、1h、3h和6h采取外周血、门脉血和腹腔液。采用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外周血、门脉血和腹腔液中铂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腹腔液中铂的含量明显低于后者;而外周血、门脉血中铂的含量二者无明显差别。结论:顺铂腹腔低渗化疗时,可使腹腔液中的铂向腹膜组织中扩散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转移 低渗 顺铂 腹腔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颖 李建军 +5 位作者 杨雪飞 郑华川 吴东瑛 张素敏 张艳英 辛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95例卵巢癌组织、1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10例卵巢囊肿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 ,比较其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95例卵巢癌组织、1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10例卵巢囊肿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 ,比较其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卵巢和卵巢囊肿 (P <0 .0 5 ) ;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与临床病理分期负相关 (P<0 .0 5 ) ;卵巢癌中PTEN蛋白表达降低或失活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 ;上皮性卵巢癌中子宫内膜样癌PTEN蛋白表达最低 (P <0 .0 1)。结论 :在卵巢癌发生过程中PTEN蛋白表达降低起到重要作用 ,表达异常的PTEN蛋白与卵巢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和转移能力相关 ,与上皮性卵巢癌中子宫内膜样癌PTEN蛋白表达关系更为密切。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卵巢癌发生及淋巴转移能力的一项有效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蛋白 卵巢癌 发生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整合素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胃癌细胞系SGC7901粘附侵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武 崔越宏 +1 位作者 孙宏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β1-整合素反义寡核苷酸对高侵袭性人胃癌细胞SGC7901粘附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GC7901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观察转染后以Biotin标记的Inte鄄grinβ1asODN在细胞内的分布;RT-PCR... 目的:观察β1-整合素反义寡核苷酸对高侵袭性人胃癌细胞SGC7901粘附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为载体将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GC7901细胞,免疫化学方法观察转染后以Biotin标记的Inte鄄grinβ1asODN在细胞内的分布;RT-PCR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Integrinβ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MTT法和Boy鄄den小室模型分别测定其粘附力和侵袭力。结果:Integrinβ1asODN转染SGC7901后1h,胞浆及胞核内可见均匀分布的浅棕色颗粒,随着时间的延长,颗粒颜色不断加深;RT-PCR结果显示489bp处条带不同程度变浅;Integrinβ1蛋白表达曲线明显左移;粘附和侵袭实验证明,Integrinβ1asODN转染的SGC7901细胞的粘附力及侵袭力明显下降(P<0.001),抑制率分别为54%和76%,明显优于随机序列(P<0.001)。结论:Integrinβ1asODN转染SGC7901可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其对细胞外基质(ECM)的粘附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NTEGRINΒ1 反义寡核苷酸(as O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2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秀菊 付浩 +3 位作者 郑志红 王梅先 刘言厚 孙开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36-539,共4页
观察Ang2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正常粘膜、26例早期胃癌、30例进展期胃癌中Ang2mRNA表达。结果:早期胃癌中Ang2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率(P<0.05),进展期胃癌Ang2mRNA表达的... 观察Ang2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正常粘膜、26例早期胃癌、30例进展期胃癌中Ang2mRNA表达。结果:早期胃癌中Ang2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的阳性率(P<0.05),进展期胃癌Ang2mRNA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的阳性率(P<0.01);低分化、未分化胃癌中Ang2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胃癌(P<0.01)。结论:Ang2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作胃癌抗血管治疗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2基因 原位杂交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6例乳腺癌数字化摄影的X线征象与临床病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哲 梁洪伟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28-93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特点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76患者的病灶特点,与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对照。结果:以单纯钙化为表现的乳腺癌多为年轻患者,50岁以下占84.4%;以钙化合并肿块者多为老年患者。导管内癌和导管内癌早...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特点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76患者的病灶特点,与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对照。结果:以单纯钙化为表现的乳腺癌多为年轻患者,50岁以下占84.4%;以钙化合并肿块者多为老年患者。导管内癌和导管内癌早期浸润的乳腺癌X线表现多为单纯钙化。以钙化合并毛刺样肿块为表现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腋淋巴结转移率;以单纯蠕虫样钙化、单纯毛刺样肿块及单纯非蠕虫样钙化为表现者,腋淋巴结转移率亦较高。单纯蠕虫样钙化伴腋淋巴结转移4~9枚占75.0%(6/8);钙化合并毛刺样肿块者,腋淋巴结转移4~9枚占27.8%(10/36),10枚以上占16.7%(6/36)。结论:单纯钙化多见于年轻患者,多为早期乳腺癌。蠕虫样钙化、毛刺样肿块与腋淋巴结转移阳性关系密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微小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早期肝转移的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相军 王福荣 +4 位作者 王春喜 王斌 熊仁青 刘彩刚 冷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相关基因,为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T2 ProfilerTM PCRArray Human Tumor Metastasis(PAHS-028A)芯片,对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组织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基因在大肠癌原发... 目的探讨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相关基因,为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T2 ProfilerTM PCRArray Human Tumor Metastasis(PAHS-028A)芯片,对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组织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基因在大肠癌原发灶中表达明显高于肝转移结节:ACTB、APC、CTNNA1、NR4A3、MMP10、CTSL1、RB1、HPSE、ETV4、GNRH1、CDKN2A、KISS1R、IL8RB、ITGA7、ITGB3、DENR、RPSA,CXCR4、MYCL1、NME2、PNN、SMAD2,4、MMP11、SRC、RORB、SSTR2、SYK、TCF20、MMP3、TIMP2,3,4、TIPM1;以下基因肝转移灶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MMP9、FN1、CST7、CCL7、MGAT5。结论筛查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相关基因可以为合成大肠癌早期肝转移基因芯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转移相关基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区血管变化与血管吻合通畅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绪凯 卢利 +5 位作者 王玉新 兰行简 王兆元 于晓光 张春生 刘瑞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6期439-442,共4页
将6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A、B、C三组,对股区部位分别照射1000CGY、2000CGY并设对照组。在放射1个月、6个月后,三组动物分别施行血管吻合实验,在放射后1个月,各组通畅率比较:P值AC组>0.05,BC组<0.01。在放射后6个月,各组通畅... 将6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A、B、C三组,对股区部位分别照射1000CGY、2000CGY并设对照组。在放射1个月、6个月后,三组动物分别施行血管吻合实验,在放射后1个月,各组通畅率比较:P值AC组>0.05,BC组<0.01。在放射后6个月,各组通畅率比较:P值AC组<0.05,BC组<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射 血管吻合 血管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结肠镜和直肠指诊对判定直肠癌距肛缘距离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震 沙儒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5-307,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结肠镜和直肠指诊对判定直肠癌距肛缘距离准确性,探讨其可能的矫正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行Milse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经直肠指诊测得的肿瘤距肛缘距离(简称“指诊距离”)、纤维结肠镜测得的肿瘤距肛缘距离(简称“肠镜距离... 目的:分析纤维结肠镜和直肠指诊对判定直肠癌距肛缘距离准确性,探讨其可能的矫正方法。方法:对比分析64例行Milse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经直肠指诊测得的肿瘤距肛缘距离(简称“指诊距离”)、纤维结肠镜测得的肿瘤距肛缘距离(简称“肠镜距离”)及术后新鲜标本测得的癌肿距肛缘距离(简称“实际距离”)。将指诊距离分为两组。A组29例:指诊距离≤4cm;B组35例:7cm≥指诊距离>4cm,分别与实际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镜距离与实际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指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B组指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实际距离=指诊距离×1.3-1。结论:指诊距离相对于肠镜距离能更准确的反映实际距离;A组指诊距离能较好反映实际距离,B组应用矫正公式后可相对准确的推算实际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 纤维结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PKC活性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承忠 陆林 +1 位作者 徐惠绵 陈峻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7,242,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检测PKC活性。结果:胃癌组织PKC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PKC活性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均<0.05)。结论...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检测PKC活性。结果:胃癌组织PKC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PKC活性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均<0.05)。结论:PKC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蛋白激酶C 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难取异物经内窥镜取出的手术技巧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庆华 梁宏伟 张雅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7,共2页
总结7例上消化道异物(假牙,牛骨,锯条,针)的处理体会。6例(85.7%)经胃镜取出。经内窥镜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手技主要包括异物的固定和固定后异物的取出。掌握这两个步骤的适当手技,是确保异物顺利取出的关键。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内窥镜 手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as、pERK1/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华 金锋 +4 位作者 张国君 王萍萍 王艳萍 卢香兰 李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8-688,共1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N-RAS P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癌GST-π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凡 金锋 +5 位作者 陈波 路平 樊华 吴晓芝 徐惠绵 王舒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 π(GST π)mRNA在胃癌、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明确GST π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自主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 ,检测 42例胃癌、3 4例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GST πmRNA的...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 π(GST π)mRNA在胃癌、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明确GST π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自主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 ,检测 42例胃癌、3 4例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GST πmRNA的表达。结果 :GST πmRNA在胃癌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 3 8.1%和41.2 % ,明显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P <0 .0 5)。结论 :GST πmRNA表达与胃肠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东生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788-790,799,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全胃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和治疗效果,应用Visck分级评定方法,对代胃术组和非代胃术重建组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对比评价。结果...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全胃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和治疗效果,应用Visck分级评定方法,对代胃术组和非代胃术重建组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以返流为主要的术后症状,术后半年两组间对比14项症状无差异,术后1年,非代胃术重建组比代胃术组在体重、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有差异(P<0.05~0.01);术后2年生存32例,两组仅在体重上有差异(P<0.05)。结论:非代胃术重建组患者比代胃术组患者在进食量、进食次数、体重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返流症状在术后短时间内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重建 代胃术 非代胃重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东 金锋 +4 位作者 张鹏 陈广泉 范垂峰 王舒宝 徐惠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mdr1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产物P-gp表达39例,阳性率65%,明显...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mdr1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产物P-gp表达39例,阳性率6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按照AJCC的TNxM分期,x≥2的病例与x<2的病例P-gp表达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gp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大体类型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的P-gp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多药耐药基因 P-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类癌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霞 张久利 +2 位作者 赵莹 朱佳 王舒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大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类癌男女之比为 3∶1 ;直肠类癌发病率高 ,肿瘤直径 <2 0mm者微创治疗预后较好 ;肿瘤直径 >2 0mm的大肠类癌转移率高 ,即使扩大切除 ... 目的 :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大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大肠类癌男女之比为 3∶1 ;直肠类癌发病率高 ,肿瘤直径 <2 0mm者微创治疗预后较好 ;肿瘤直径 >2 0mm的大肠类癌转移率高 ,即使扩大切除 ,预后也很差。结论 :大肠类癌的大小 ,有无肌层浸润 ,是决定手术方式主要依据 ,类癌<2 0mm可采用微创治疗 ,类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类癌 临床特点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bcl-2阳性细胞系MGC-803凋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鹏 张静 +3 位作者 张春军 于萍 常兴华 路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1-522,共2页
应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DNA电泳等方法观察MGC 80 3胃癌细胞系凋亡的发生。结果显示 30 μmol/Lbcl 2反义寡核苷酸、2 μg/ml顺铂、2 0 μg/ml卡铂、4 μg/ml阿霉素、4 μg/ml丝裂霉素处理胃癌细胞 ,2 4h后观察到凋... 应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DNA电泳等方法观察MGC 80 3胃癌细胞系凋亡的发生。结果显示 30 μmol/Lbcl 2反义寡核苷酸、2 μg/ml顺铂、2 0 μg/ml卡铂、4 μg/ml阿霉素、4 μg/ml丝裂霉素处理胃癌细胞 ,2 4h后观察到凋亡小体出现、染色质浓缩、凋亡峰及DNA梯状条带等凋亡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BCL-2 反义寡核苷酸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