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胆道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肝胆管结石24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亮 革春林 李梅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和术后应用纤胆镜并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20例术中配合应用纤胆镜治疗,B组120例术后应用纤胆镜治疗,两组均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比...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和术后应用纤胆镜并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20例术中配合应用纤胆镜治疗,B组120例术后应用纤胆镜治疗,两组均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残石率及A组术中纤胆镜结石取净率与B组纤胆镜结石取净率。结果:两组残余结石共30例,总残石率为12.5%。其中A组残余结石8例,残石率为6.67%;B组残余结石22例,残石率为1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纤胆镜结石取净率为85%,B组术后纤胆镜取净率为61.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或术后应用纤胆镜并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有助于降低残石率,应力争在术中取净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胆道 外科手术 利胆排石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在防治小肝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刚 孙会东 +3 位作者 杨蕾 陈旭春 程颖 刘永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肝综合征发生的内在机制及脾切除对小肝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小体积肝脏模型。脾切除组切除80%肝组织同时行脾切除,对照组仅行80%肝组织切除,假手术组仅肝脏游离,不做肝切除。检测术后门静脉压力、肝组织肿瘤坏死... 目的探讨小肝综合征发生的内在机制及脾切除对小肝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小体积肝脏模型。脾切除组切除80%肝组织同时行脾切除,对照组仅行80%肝组织切除,假手术组仅肝脏游离,不做肝切除。检测术后门静脉压力、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和蛋白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肝功能变化及小肝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肝切除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TNF-α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MPO活性明显增高(P<0.05);脾切除组和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压力降低,TNF-αmRNA和蛋白表达量、MPO活性均降低(P<0.05),而PCNA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脾切除组肝功能损害及小肝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脾切除能够降低小体积肝脏的门静脉灌流和压力,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减轻细胞损害,促进肝再生,降低小肝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肝移植 小肝综合征 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7上调MMP-9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转移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洋 刘巍 +3 位作者 方莉 南娟 张占雀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背景与目的 趋化因子激素受体(CC chemokine receptor7,CCR7)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CCR7促进其淋巴结转移的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通过观察CCR7和MMP-9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 背景与目的 趋化因子激素受体(CC chemokine receptor7,CCR7)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CCR7促进其淋巴结转移的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通过观察CCR7和MMP-9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探讨CCR7促进NSCLC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90例NSCLC组织中CCR7、MMP-9的表达;将BE1细胞经趋化因子CCL19处理24h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P-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CR7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质和(或)胞膜,MMP-9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质,NSCLC中CCR7、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3/90)和65.5%(59/90),χ2检验显示CCR7和MMP-9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分期(P=0.003,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4,P=0.003)密切相关,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此外,CCR7和MMP-9表达正相关(r=0.342,P=0.001)。CCL21处理组BE1细胞后MMP-9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P<0.05)。结论 CCR7和MMP-9表达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CL19/CCR7通过上调NSCLC中MMP-9表达促进其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R7 MMP-9 肺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世洋 杨野 张佳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提高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就诊原因包括高血压(19例)、腰腹痛(9例)、腹部肿物(2例)、体检(17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提高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就诊原因包括高血压(19例)、腰腹痛(9例)、腹部肿物(2例)、体检(17例)以及其他原因(2例)。超声检查的定位准确率为77.5%(31/40),CT检查的定位准确率为96.0%(47/49),MRI检查的定位准确率为100%(10/10)。19例术前高血压患者行血儿茶酚胺检查,阳性率84.2%(16/19)。结果 49例患者均行开放性手术,2例患者因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共行手术51例。肿瘤多发5例,术中共发现肿瘤56枚。71.4%(40/56)的肿瘤位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周围。49例手术(94.1%,49/51)完整切除肿瘤54枚,切除肿瘤平均最大直径6.7 cm(1.5~20.0 cm),75%(42/56)的肿瘤包膜完整。8枚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侵及周围脏器及重要血管。6例联合脏器切除。术后43例获随访6~138个月,90%的术前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复发4例,其中2例伴肿瘤远处转移且1例因肿瘤转移而死亡。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完善的术前准备十分重要,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患者术后应长期随访,如果复查发现肿瘤复发,可行二次手术切除复发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腹膜后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护理干预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海燕 马欣 +2 位作者 方莉 张娜 杨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2-473,共2页
回顾我院收治的单纯腹部外伤急诊手术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术前做好病情观察,积极做好必要的手术准备。术后重点对腹腔感染和腹内高压进行护理干预,并做好心理护理,对预... 回顾我院收治的单纯腹部外伤急诊手术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术前做好病情观察,积极做好必要的手术准备。术后重点对腹腔感染和腹内高压进行护理干预,并做好心理护理,对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肾功能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前临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帅 李晓航 +4 位作者 张城硕 杨召铭 李峰 孙宁 张佳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2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破裂组)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132例未发生肝细胞癌破裂患者(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2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破裂组)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132例未发生肝细胞癌破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1)指标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基于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并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国际标准化比值、谷丙转氨酶、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是否位于肝左叶、瘤内血管强化(增强CT)、肿瘤突出于肝脏表面、肿瘤累及肝段数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或C级、最大肿瘤直径>5 cm、增强CT显示瘤内血管强化、肿瘤突出于肝脏表面、国际标准化比值高是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术前临床预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肿瘤是否会发生自发性破裂的区分力良好,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8。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说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值一致性良好。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出现肝功能储备差、最大肿瘤直径>5 cm、增强CT检查可见瘤内血管强化、肿瘤突出于肝脏表面、国际标准化比值高时更容易发生肿瘤自发性破裂。构建的术前临床预测模型可以准确识别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风险的高危人群,因此可以尽早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自发性破裂 危险因素 术前临床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0-472,共3页
对46例行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在围术期施以护理干预,针对患者术前高腹压合并症及心理特点给予干预,并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防治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护理指导。结果显示,围术期专科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的控制并... 对46例行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在围术期施以护理干预,针对患者术前高腹压合并症及心理特点给予干预,并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防治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护理指导。结果显示,围术期专科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的控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 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磷蛋白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城硕 陈保民 +2 位作者 焦奥 孙宁 张佳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肝细胞癌与配对的癌旁组织中GOLPH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GOLPH3表达水平与患者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利...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肝细胞癌与配对的癌旁组织中GOLPH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GOLPH3表达水平与患者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OLPH3蛋白在肝细胞癌细胞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GOLPH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92/132),在癌旁组织中为42.4%(56/132),GOLPH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P<0.001)。肝细胞癌组织中,GOLPH3高表达组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21.2%(14/66),而GOLPH3低表达组为6.1%(4/66),GOLPH3高表达组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OLPH3低表达组(P<0.05)。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OLPH3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癌细胞的细胞质中,且在细胞核内存在散在性分布。结论 GOLPH3可作为一种癌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高尔基体鳞蛋白3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SGI-1027对人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宁 张佳林 +2 位作者 张城硕 焦奥 陈保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讨SGI-1027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0、5、10、15、20、25、30和35μmol/L)的SGI-1027处理Huh7细胞24 h后,MTS法检测SGI-1027对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组Huh7细胞中加入SGI-102730μmol/L,对照组... 目的探讨SGI-1027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0、5、10、15、20、25、30和35μmol/L)的SGI-1027处理Huh7细胞24 h后,MTS法检测SGI-1027对Huh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组Huh7细胞中加入SGI-102730μmol/L,对照组Huh7细胞中仅加入等量0.1%DMSO;碘化丙啶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GI-1027对Huh7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GI-1027对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TUNEL染色观察SGI-1027处理后Huh7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SGI-1027在Huh7细胞中的IC_(50)为27.3μmol/L,SGI-1027能够抑制Huh7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SGI-1027不影响Huh7细胞周期;SGI-1027能够诱导Huh7细胞凋亡,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242±0.204)%和(46.57±2.512)%(P<0.05)。TUNEL染色观察对照组细胞呈圆形,而实验组细胞呈典型凋亡表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77±0.407)%和(58.24±8.427)%(P<0.05)。结论 SGI-1027能够抑制Huh7细胞增殖,并且能够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SGI-1027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磁珠法检测并提取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宁 张佳林 +3 位作者 周翔宇 张城硕 于瑞 赵博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7-900,共4页
目的依据血浆中存在游离DNA的理论,采用磁珠作为固相吸附载体并使用特定设计的试剂体系及提取流程,建立一种简便、高效提取尿液样本中游离甲基化DNA的方法,评价其作为用于尿液样本的甲基化基因检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磁珠法提取40... 目的依据血浆中存在游离DNA的理论,采用磁珠作为固相吸附载体并使用特定设计的试剂体系及提取流程,建立一种简便、高效提取尿液样本中游离甲基化DNA的方法,评价其作为用于尿液样本的甲基化基因检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磁珠法提取40例成人尿液中游离甲基化DNA,进行甲基化修饰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和纯度。结果结果显示,提取50 m L尿液可得61~200 ng/μL的甲基化DNA,OD260/280为1.8±0.05。使用甲基化阳性对照DNA引物进行PCR及电泳后可见目的条带,说明其纯度可以满足后续甲基化基因检测和PCR等操作要求。结论尿液中确实存在游离甲基化DNA,同时磁珠法提取尿液游离DNA提取过程简单,且提取纯度高,是一种高效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珠 甲基化 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细胞与胰岛内皮细胞融合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奥 李晓航 +5 位作者 石悦 吕武 孙宁 张城硕 李峰 张佳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 通过电融合法构建由肝细胞系及原代内皮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细胞。方法 利用EMS诱变构建BRL-3A HGPRT缺陷型细胞;利用胆总管灌注法及胰酶消化法获得胰岛内皮细胞;利用CRY-3B细胞电融合仪及HAT筛选策略获得融合细胞;利用流式细胞... 目的 通过电融合法构建由肝细胞系及原代内皮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细胞。方法 利用EMS诱变构建BRL-3A HGPRT缺陷型细胞;利用胆总管灌注法及胰酶消化法获得胰岛内皮细胞;利用CRY-3B细胞电融合仪及HAT筛选策略获得融合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融合细胞的体积、细胞内颗粒密度及DNA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实时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一株由大鼠肝细胞系BRL-3A与原代大鼠胰岛内皮细胞融合而成的四倍体BRL-ies细胞。这株细胞既具有内皮细胞表型,表达CD31,又具有肝细胞特性,表达较高水平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结论 肝细胞系BRL-3A可与原代内皮细胞融合形成较稳定的四倍体细胞,同时两者特征表型得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融合 肝细胞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实践体会(附视频)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志野 朱嘉亿 +6 位作者 蹇骞 潘崎 刘博千 张景旭 赵柯艺 易才彧 刘浩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4,181,共5页
目的总结建立稳定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实践体会。方法实验练习包括50对供、受体为昆明小鼠的同系移植,40对供、受体为C57BL/6J小鼠的同系移植;正式实验包括10对供、受体为C57BL/6J小鼠的同系移植,30对以Balb/c小鼠... 目的总结建立稳定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实践体会。方法实验练习包括50对供、受体为昆明小鼠的同系移植,40对供、受体为C57BL/6J小鼠的同系移植;正式实验包括10对供、受体为C57BL/6J小鼠的同系移植,30对以Balb/c小鼠为供体、C57BL/6J小鼠为受体的同种异系移植。记录手术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时间(包括供体心脏摘取和修整时间、受体血管吻合等)。术后每日观察移植心脏搏动持续时间及受体存活时间,同时记录移植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所需时间。同系移植术后30 d、同种异系移植术后7 d行移植心脏病理学检查(各5只)。结果正式实验心脏移植成功率为90%。供体心脏摘取和修整时间为(13.9±0.6)min,受体冷缺血时间为(14.2±1.2)min,血管吻合时间为(34.2±3.1)min,总手术时间为(86.6±5.4)min,术后同系移植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达到100 d以上,术后30 d病理学检查显示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同种异系移植小鼠因发生排斥反应,存活时间为(7.2±0.5)d。术后7 d病理学检查示心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呈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表现。尾静脉注射超过200次后,成功率达9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同时进行尾静脉注射可有效地利用预实验的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 尾静脉注射 小鼠 移植免疫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炎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灌注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颖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90-393,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单纯冷保存一直是临床肝脏保存的主要模式。但供肝短缺,扩大标准供肝应用增加,对供肝保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肝脏机械灌注相关研究日益成熟,相关设备开发也越加完善,有望成为供肝保存与修复的有效手段。目...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单纯冷保存一直是临床肝脏保存的主要模式。但供肝短缺,扩大标准供肝应用增加,对供肝保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肝脏机械灌注相关研究日益成熟,相关设备开发也越加完善,有望成为供肝保存与修复的有效手段。目前研究较多的机械灌注主要包括低温机械灌注、低温氧合机械灌注和常温机械灌注。经动物实验证明,机械灌注可以有效地挽救部分边缘供肝,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且灌注液中生化指标、胆汁量等均可为供肝质量评估提供客观指标。近两三年,在欧美地区也开展了临床应用,结果令人振奋,机械灌注对"不理想"的边缘供肝的确有修复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病例还较少,欧洲数个移植中心已经拟开展相关的多中心研究。尽管机械灌注的前景乐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应用指征、灌注参数设置、灌注液的选择等仍未达成统一,尚需大量的临床实践进行探索,其效果也需长期观察进一步验证。机械灌注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保存和修复手段,同时为药物治疗、基因干预等手段提供了平台。理想的机械灌注可以实现"个体化"保存,最大程度地保存、修复供肝。期待这一技术尽早成熟,真正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机械灌注 肝脏保存 低温机械灌注 低温氧合机械灌注 常温机械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莹 孙田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28,共1页
对3例胰血管活性肠肽(VIP)瘤病人的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监测、静脉补液补钾的护理、皮肤护理等进行总结。术后经常规护理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静脉补液补钾等,3例病人术后均停止腹泻,血钾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手术切除是根治VIP瘤最有效... 对3例胰血管活性肠肽(VIP)瘤病人的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监测、静脉补液补钾的护理、皮肤护理等进行总结。术后经常规护理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静脉补液补钾等,3例病人术后均停止腹泻,血钾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手术切除是根治VIP瘤最有效的方法,而认真、周到、细致的护理能促进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癌细胞DNA甲基化谱的检测及分析
15
作者 孙宁 张佳林 +2 位作者 张城硕 周翔宇 陈保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检测人肝细胞癌细胞的DNA甲基化谱,明确肝细胞癌细胞中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基因的表达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DNA异常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使用DNA甲基化芯片(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 450K Bead Chip)检测人肝细胞癌... 目的检测人肝细胞癌细胞的DNA甲基化谱,明确肝细胞癌细胞中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基因的表达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DNA异常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使用DNA甲基化芯片(Infinium Human Methylation 450K Bead Chip)检测人肝细胞癌细胞Huh7和人永生化肝细胞L02的甲基化谱,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差异性甲基化位点102 254个,差异性甲基化基因26 511个,甲基化相关信号通路43个,其中57.3%的高甲基化CpG位点和39.4%的低甲基化CpG位点的甲基化差异程度≥50%,筛选后确定了3 222个显著高甲基化基因和2 204个显著低甲基化基因。结论在Huh7和L02细胞中存在大量差异性甲基化CpG位点及基因,Huh7细胞中可检测到大量抑癌基因DNA的异常高甲基化,提示DNA异常甲基化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基化谱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技巧(附22例报告)
16
作者 易德会 王凤山 +1 位作者 刘作良 刘永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8-479,共2页
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2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2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1例,肺内感染4例,无十二指肠漏、胰漏、胆漏,无胰腺炎及十二指肠梗阻。认为十二指... 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2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2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1例,肺内感染4例,无十二指肠漏、胰漏、胆漏,无胰腺炎及十二指肠梗阻。认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操作复杂精细,是一项高风险手术,需要经验丰富医师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手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供肾成人移植1例报告
17
作者 李晓航 张佳林 +6 位作者 孟一曼 杨蕾 李柏峰 成东华 刘树荣 陈旭春 李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467,共3页
报道辽宁省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婴幼儿供肾的多器官获取,探讨供肾修整和成人移植及其围手术期治疗相关问题。
关键词 婴幼儿供体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姜 陈旭春 +1 位作者 孟一曼 杨蕾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59例肾移植受体中43例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7%。... 目的总结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59例肾移植受体中43例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肾移植受体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7%。发病年龄(52±11)岁,肿瘤确诊时间为移植术后60(13~193)个月。43例恶性肿瘤中包括原肾肾癌9例、膀胱癌7例、肺癌6例、淋巴瘤5例、大肠癌4例、乳腺癌4例、皮肤癌2例、肾上腺癌1例、胃癌1例、原发性肝癌1例、胰腺癌1例、头皮血管肉瘤1例和脑膜瘤1例,确诊后采取手术、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等方案治疗。术后1、5年存活率分别为81%和63%。结论肾移植受体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且以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治疗应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无法手术者采用抗肿瘤综合治疗,同时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并调整用药方案,可有效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恶性肿瘤 新发 泌尿系统 免疫抑制剂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肾癌 膀胱癌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中入肝血流量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瑞 李晓航 +6 位作者 李峰 刘青鹏 逯宪良 王博文 孟一曼 杨蕾 张佳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入肝血流量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EAD)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室治疗的138例肝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EAD的诊断标准分为2组:发生EAD组(EAD组)和未发生EAD组(非EAD组)。比较...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入肝血流量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EAD)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室治疗的138例肝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EAD的诊断标准分为2组:发生EAD组(EAD组)和未发生EAD组(非EAD组)。比较2组患者入肝血流量与各高危因素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发生EA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EAD组比较,EAD组术中门静脉最大血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术中门静脉最大血流量<1 600 mL/min是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术中门静脉最大血流量<1 600 mL/min是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肝移植术中入肝血流量可为术后是否发生EA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门静脉血流量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供肝动脉变异肝移植肝动脉重建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虞桦 张佳林 +5 位作者 张城硕 王凤山 吴刚 李桂臣 刘树荣 刘永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2-355,360,共5页
目的探讨供肝动脉变异对肝移植术后动脉及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总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方式。方法查阅我院2005年5月至2015年4月实施的肝移植手术病例210例,其中,合并供肝动脉变异(动脉变异组)42例,未合并供肝动脉变异(非变异组)168... 目的探讨供肝动脉变异对肝移植术后动脉及胆道并发症的影响,总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方式。方法查阅我院2005年5月至2015年4月实施的肝移植手术病例210例,其中,合并供肝动脉变异(动脉变异组)42例,未合并供肝动脉变异(非变异组)168例。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肝移植中,供肝动脉变异42例,变异率20.0%。动脉变异组肝动脉重建后血流均值(174.7±95.1)mL/min,非变异组血流均值(190.9±101.6)mL/min,2组无统计学差异(P=0.519)。共有12例(5.71%)患者发生动脉并发症,其中动脉变异组4例(4/42),非变异组8例(8/168),2者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72,P〉0.05)。共有25例(11.9%)发生了胆道并发症,其中动脉变异组5例(5/42),非变异组20例(20/1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5,P〉0.05)。结论供肝动脉变异重建不会增加肝动脉及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变异 肝动脉重建 动脉并发症 胆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