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鼻窦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报道
1
作者 解金晓 阎艾慧 +2 位作者 曹弘薇 于寒冰 姜菲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7-1050,共4页
鼻腔鼻窦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鼻腔鼻窦GPA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为耳鼻咽喉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及与鼻NK/T细胞淋巴瘤鉴别提供参考。
关键词 鼻腔鼻窦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鼻NK/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Ⅲ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2
作者 丁晓旭 胡玥 +2 位作者 姜菲菲 阎艾慧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568,共3页
对32例以中鼻甲、上鼻甲及嗅裂区息肉样变为主的复发性鼻窦炎Ⅲ型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同期切除中鼻甲病变。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6.8%,嗅觉改善率78.1%。对以中鼻甲、上鼻甲... 对32例以中鼻甲、上鼻甲及嗅裂区息肉样变为主的复发性鼻窦炎Ⅲ型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同期切除中鼻甲病变。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6.8%,嗅觉改善率78.1%。对以中鼻甲、上鼻甲及嗅裂区息肉复发为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同期切除大部分或全部中鼻甲,能够彻底切除病变,有利于病情控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鼻甲 鼻内镜 鼻息肉 鼻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经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21
3
作者 庞湃 于雅莲 +2 位作者 姜学钧 史桂霞 杨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经空气压缩泵雾化给药(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且无鼻腔疾病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剂)... 目的观察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经空气压缩泵雾化给药(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且无鼻腔疾病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剂)通过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吹入患者鼓室内,对照组仅给予传统导管法咽鼓管吹张,两组均口服桉柠蒎肠溶胶囊。结果激素吹张组(实验组)中痊愈36人占83.7%,好转5人占11.6%,无效2人占4.7%。传统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组(对照组)中痊愈25人占58.1%,好转14人占32.6%,无效4人占9.3%。结论导管法咽鼓管吹张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将药物(糖皮质激素)送入鼓室内可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治疗安全、有效、费用低、疗程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法咽鼓管吹张 空气压缩泵 雾化给药 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喉镜引导下经管道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刚 王洪明 +2 位作者 赵宁 王斐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58,16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方法。方法总结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在电子喉镜引导下经管道针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咽喉部血管瘤1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16例咽喉部血管瘤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3例,治...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方法。方法总结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在电子喉镜引导下经管道针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咽喉部血管瘤1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16例咽喉部血管瘤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3例,治愈率81.3%。其中接受局部平阳霉素注射最多8次,最少2次,平均4.6次。结论电子喉镜引导下经管道针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方法简单,疗效明确,是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 血管瘤 平阳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菲 赵宁 +3 位作者 李巍 田颖 冯帅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观察语前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电极阻抗、检测阈值(THR)、最大舒适阈(MCL)、动态范围(DR)的变化规律,为术后调机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植入Med-EL SONATAti100人工耳蜗语前聋患儿,对术中、术后1、3、6个月的电极阻抗值、... 目的观察语前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电极阻抗、检测阈值(THR)、最大舒适阈(MCL)、动态范围(DR)的变化规律,为术后调机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植入Med-EL SONATAti100人工耳蜗语前聋患儿,对术中、术后1、3、6个月的电极阻抗值、THR值、MCL值及动态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极阻抗值术中最低,术后1个月最高(P<0.01),术后1个月蜗顶组电阻值和其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各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THR比较术后3个月降低(P<0.05)。术后3个月MCL比术后1个月升高(P<0.01)。动态范围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术中及术后电阻值与THR、MCL、DR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电极位置不同将导致电极阻抗值不同;电阻值与THR、MCL及DR之间无相关性;DR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MCL比THR较早达到稳定状态,术后3个月重点调试MCL,术后6个月重点调试T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电极阻抗 检测阈值 最大舒适阈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2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静茹 魏宏权 +4 位作者 夏炎 施磊 李巍 闫艾慧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4,285,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对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2年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的VAS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1年、2年鼻...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对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2年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的VAS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1年、2年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涕及鼻痒症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上升(P<0.05)。结论聚焦超声能够有效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有复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变应性鼻炎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韩佳利 任重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鼻黏膜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水平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R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各10只。AR组:第1,14d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100μg加氢... 目的探讨小鼠鼻黏膜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水平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R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各10只。AR组:第1,14d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100μg加氢氧化铝2mg的生理盐水悬液0.1ml。第21d每侧鼻腔给与1%OVA各10μg,持续7d。N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鼻黏膜内Tim-3表达,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4、IL-5及IFN-γ表达,并分析Tim-3与血清中IL-4、IL-5及IFN-γ表达的相关性。结果AR组和N组均有Tim-3表达,AR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表达强度与IFN-γ表达量呈负相关,与IL-4、IL-5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Tim-3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宁 惠莲 +2 位作者 石林 李巍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2-864,868,共4页
目的探索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家长及康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术前评估、植入装置、植入时年龄、术后康复时间、康复模式、术前是... 目的探索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的家长及康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术前评估、植入装置、植入时年龄、术后康复时间、康复模式、术前是否佩戴助听器、言语发展水平满意度及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表等。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对患儿听觉感知能力进行评估,并分析病因、性别、病程、康复模式、术前是否佩戴助听器等因素与CAP的相关性。结果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年能不借助唇读即与人交谈的达到51%,术后5年以上不借助唇读即与人交谈的达到58%。以植入后时间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病程(P<0.0005)、康复模式(P<0.0005)与CAP显著相关,性别和病因与CAP无关。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语前聋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有明显的效果。病程限制在2年以内,更有利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对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选择康复机构的康复模式更有利于其听觉言语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耳蜗植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会军 姜学钧 +2 位作者 惠莲 杨宁 于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0-461,471,共3页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中、术后1,2,3,6个月电极阻抗,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植入的Combi 40+型人工耳蜗电极阻抗值在术中最低,开...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多导人工耳蜗系统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中、术后1,2,3,6个月电极阻抗,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植入的Combi 40+型人工耳蜗电极阻抗值在术中最低,开机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并于术后3个月达稳定状态。蜗顶与蜗底处电极阻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蜗植入术后,排斥反应使纤维组织包绕电极,在电刺激下,电极阻抗于术后3个月可达稳定状态。检测电极阻抗是目前评估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体状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性聋 人工耳蜗 电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双气囊止血导管在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晓旭 赵宁 +3 位作者 姜菲菲 胡玥 阎艾慧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硅胶双气囊止血导管应用于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中的效果。方法对8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男47例,女33例,中位数年龄43岁,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止血海绵组术后填塞止血海绵,止血导管... 目的探讨硅胶双气囊止血导管应用于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中的效果。方法对8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男47例,女33例,中位数年龄43岁,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止血海绵组术后填塞止血海绵,止血导管组填塞硅胶双气囊止血导管+止血海绵,观察患者术后疼痛、通气情况及取出后鼻腔渗血情况,观察疗效。结果硅胶双气囊通气止血导管组保持鼻腔通气和减轻疼痛方面(平均评分分别为78.8和2.32)优于止血海绵组(平均评分分别为0和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硅胶双气囊止血导管在取出时鼻腔渗血情况方面亦优于止血海绵组。结论硅胶双气囊止血导管是很好的鼻内镜手术鼻腔填塞物,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可靠,同时还能较好的保持患者鼻腔通气,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腔填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鼻咽联合手术围手术期咽腔间距解剖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晨 杨会军 +3 位作者 崔相国 刘亚奇 杨怀安 姜学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鼻、咽联合手术围手术期咽腔间距解剖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术后治疗、气管切开术选择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鼻、咽多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50例,全麻下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目的观察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鼻、咽联合手术围手术期咽腔间距解剖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术后治疗、气管切开术选择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鼻、咽多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50例,全麻下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鼻腔扩容术和/或鼻咽部腺样体切除术。测量术前清醒坐位,术前全麻卧位,术后全麻卧位,术后第1、2、3 d清醒坐位的咽腔间距,并记录术后当晚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2、3 d坐位时咽腔各间距测量值均大于术前坐位值,软腭长度小于术前。全麻术前卧位咽腔间距小于清醒坐位。全麻术后卧位咽腔间距大于全麻术前卧位。术后当晚平均血氧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术前。术后无呼吸困难、无术区出血,未行气管切开术。结论 OSAHS鼻、咽部多平面联合手术术后气道得到明显扩张,未出现急性梗阻及渐进性狭窄所致呼吸困难。在严格把握适应症及密切监护的前提下可不行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联合手术 咽腔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额瓣帽状腱膜修复累及前颅底及眶纸板的鼻腔鼻窦癌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晓旭 吕佳佳 +3 位作者 姜菲菲 姜学钧 胡月 阎艾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79,共3页
本研究报道1例累及眶内及颅内的鼻腔鼻窦癌患者,带蒂额瓣修复眶及前颅底并取得良好效果。认为带蒂额瓣因其血供丰富、取瓣面积大,是经颅面联合进路切除颅眶鼻沟通性肿瘤手术的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关键词 带蒂额瓣 帽状腱膜 前颅底 鼻腔鼻窦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翻转皮瓣修补耳廓正面皮肤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宁 惠莲 +1 位作者 杨会军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2-743,共2页
对35名患者行耳廓正面肿物切除术,并同时行耳后沟翻转皮瓣修补耳廓正面缺损,探讨应用耳后翻转皮瓣修复耳廓正面皮肤缺损的效果。耳后翻转皮瓣修补耳廓正面缺损的手术操作简单、快速,皮瓣在美容及功能学上效果满意、可靠,是修补耳廓正面... 对35名患者行耳廓正面肿物切除术,并同时行耳后沟翻转皮瓣修补耳廓正面缺损,探讨应用耳后翻转皮瓣修复耳廓正面皮肤缺损的效果。耳后翻转皮瓣修补耳廓正面缺损的手术操作简单、快速,皮瓣在美容及功能学上效果满意、可靠,是修补耳廓正面皮肤缺损、特别是大型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缺损 耳后翻转皮瓣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顺铂耳毒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颖 于刚 姜学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是否对顺铂的耳毒性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2ml/d腹腔注射6天;黄芪组:黄芪注射液5g·kg-1·d-1腹腔注射6天;顺铂组:顺铂4mg·kg-1·d-1腹腔注射6天;顺铂... 目的探讨黄芪是否对顺铂的耳毒性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2ml/d腹腔注射6天;黄芪组:黄芪注射液5g·kg-1·d-1腹腔注射6天;顺铂组:顺铂4mg·kg-1·d-1腹腔注射6天;顺铂加黄芪组:腹腔注射黄芪5g·kg-1.d-1加顺铂4mg·kg-1·d-16天。用药前及用药后第7天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然后处死大鼠。每组半数动物冰冻连续切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毛细胞凋亡;半数动物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形态。结果顺铂组用药后DPOAE幅值下降,毛细胞受损,并可观察到凋亡细胞,与对照组及黄芪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顺铂加黄芪组用药后DPOAE幅值上升,毛细胞受损减轻,凋亡细胞数量减少,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能有效保护耳蜗免受顺铂的耳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黄芪 耳毒性 大鼠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庆大霉素耳毒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艾慧 姜学钧 郝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庆大霉素(GM)所致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探讨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健康豚鼠15只,随机分为3组,I组为生理盐水组;II组为庆大霉素(GM)组,造成损伤模型;III组为银杏叶提取物(Egb)和庆大霉素(Egb+GM)组,观...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庆大霉素(GM)所致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探讨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健康豚鼠15只,随机分为3组,I组为生理盐水组;II组为庆大霉素(GM)组,造成损伤模型;III组为银杏叶提取物(Egb)和庆大霉素(Egb+GM)组,观测3组豚鼠不同时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改变,TUNEL法检测3组豚鼠毛细胞凋亡。结果:Egb可以减轻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率(P<0.05),较少凋亡,降低庆大霉素所致的耳毒性。结论:Egh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庆大霉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应注意问题及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学钧 惠莲 杨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应注意问题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语前聋23例、语后聋1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植入体Nucleus24M型11例、NucleusContour1例、Med ELCombi40+型12例。结果:24例全部成功植入。出院前X线电极定位,证实...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应注意问题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语前聋23例、语后聋1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植入体Nucleus24M型11例、NucleusContour1例、Med ELCombi40+型12例。结果:24例全部成功植入。出院前X线电极定位,证实植入位置正确。术后4周开机调试及随访,行为和语言测听平均听阈30~35dBHL。结论:人工耳蜗植入需要完善的术前检查、精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术后随访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 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月 姜菲菲 +2 位作者 韩佳利 丁晓旭 阎艾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NSCC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NPCRS)中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NSCC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NPCRS)中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PCRS中,MCM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基底层,且表达率较低。SNSCC中,MCM7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且表达率较高。MCM7在SNSC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NPC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M7的表达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01),且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而逐渐增高。SNSCC患者总体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3%和46.0%。Ⅰ~Ⅲ期和Ⅳ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和25.6%,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和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M7阴性患者3年、5年生存率为36.0%和18.0%,而阳性患者3年、5年生存率为59.9%和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结论MCM7在SNSCC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MCM7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但与SNSCC患者的生存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鼻腔鼻窦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布硒啉对丁胺卡那霉素致豚鼠耳蜗毒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晨 杨宁 +3 位作者 李巍 赵宁 惠莲 姜学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研究依布硒啉预防丁胺卡那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毒性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丁胺卡那霉素组:丁胺卡那霉素400mg·kg-1·d-1肌肉注射,连续7天;丁胺卡那霉素+依布硒啉组:依布硒啉30mg·kg-1·... 目的研究依布硒啉预防丁胺卡那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毒性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丁胺卡那霉素组:丁胺卡那霉素400mg·kg-1·d-1肌肉注射,连续7天;丁胺卡那霉素+依布硒啉组:依布硒啉30mg·kg-1·d-1肌肉注射,30分钟后予丁胺卡那霉素400mg·kg-1·d-1肌肉注射,连续7天;对照组:生理盐水等容量肌肉注射,连续7天。首次用药前1天和7天后分别行双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并检测给药后豚鼠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u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hyde,MDA)含量;取左耳蜗行基底膜光镜铺片,右耳蜗行毛细胞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丁胺卡那霉素组豚鼠用药后,耳蜗大部分毛细胞纤毛缺失、紊乱、粘连,细胞器肿胀,细胞内空泡形成,核膜内陷皱缩;丁胺卡那霉素+依布硒啉组毛细胞纤毛仅轻微粘连,细胞器无肿胀,核膜完整。对照组耳蜗毛细胞未见异常;②丁胺卡那霉素组用药后1、2、4、8kHz的DPOAE幅值显著下降,丁胺卡那霉素+依布硒啉组2、4、8kHz频率处的DPOAE幅值亦出现下降,但幅度小于丁胺卡那霉素组(P<0.01);③丁胺卡那霉素组用药后血清T-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丁胺卡那霉素+依布硒啉组血清T-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程度均轻于丁胺卡那霉素组(P<0.01)。结论依布硒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预防性减轻丁胺卡那霉素所致的耳蜗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活性氧物质、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布硒啉 丁胺卡那霉素 耳毒性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建模方法分析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姝娜 柳柯 +2 位作者 高建 任重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0-582,共3页
目的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分析,解决由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少、位置深在造成的计数困难,为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可塑性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计数方法。方法取小鼠耳蜗基底膜,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对突触... 目的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分析,解决由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少、位置深在造成的计数困难,为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可塑性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计数方法。方法取小鼠耳蜗基底膜,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对突触前 RIBEYE 和突触后膜 GluR2&3 进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光学连续切片,每个荧光色对代表一个突触的存在。使用 3ds max 进行三维建模,对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结果耳蜗基底膜内毛细胞的带状突触显示清晰,每个内毛细胞的带状突触数量为(16.10±1.03)个。结论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连续切片,3ds max 三维建模所得的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准确,方法简单可行,是一种对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毛细胞 带状突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电诱发镫骨肌反射及听觉神经反应遥测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颖 庞湃 +3 位作者 张涛 王智翔 李伟光 姜学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应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licit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听觉神经反应遥测(auditory nerve response telemetry,ART)判断听觉通路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行SONATATI100型人工耳蜗植入者,... 目的探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应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licited stapedius reflex,ESR)及听觉神经反应遥测(auditory nerve response telemetry,ART)判断听觉通路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行SONATATI100型人工耳蜗植入者,于术中应用MEDEL公司的Maestro软件分别进行ESR和ART检测,分别检测蜗底(10、12号电极)、蜗中(6、8号电极)及蜗顶(2、4号电极)的ESR阈值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结果 20例患者120个电极中,ESR和ART检出率分别为96.67%(116/120)和95.0%(114/120);刺激蜗底、蜗中和蜗顶时,ESR、ECAP阈值均逐渐下降,但ESR阈值均显著高于ECAP阈值(P<0.05);ECAP幅值及幅值增长曲线斜率逐渐上升。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应用ESR和ART监测可以及时判断植入体是否完好及听觉传导通路是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镫骨肌反射 神经反应遥测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