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构成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于迪 杜华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9-431,436,共4页
目的分析沈阳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构成。方法使用医院的病例管理系统对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患者住院病历首页的主要诊断作为疾病分类标准,所有疾病按照ICD-10进... 目的分析沈阳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构成。方法使用医院的病例管理系统对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患者住院病历首页的主要诊断作为疾病分类标准,所有疾病按照ICD-10进行分类。比较住院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住院患者病种构成情况,患者转归情况。结果2018-2020年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计31451例,从年龄分布上看,70~79岁所占比例最高,为22.92%,其次为60~69岁年龄段,占21.32%。从总体上看,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住院病种构成比最高的疾病,占32.90%,其次为头晕、眩晕,占20.5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占14.82%。在住院患者最多的5种疾病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90%、93.28%、93.63%、96.57%、91.96%,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脑梗死的病死率分别为0.53%、0.69%、1.28%。2018-2020年神经内科前5位罕见病分别为全身型重型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自身免疫性脑炎,住院人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结论沈阳市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诊量在逐年增长,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头晕和眩晕是占比最高的3种疾病,罕见病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因此医院神经内科应该加强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增强对罕见病的认知,提高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构成比 脑梗死 眩晕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辉 卜秀梅 +1 位作者 陶东霞 曹丽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的差异,并与相关国内常模比较,以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家庭支持,早日康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120例患者家属采用症状...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的差异,并与相关国内常模比较,以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家庭支持,早日康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120例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除人际关系、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患者子女躯体化、抑郁、焦虑3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患者配偶得分(P<0.05),女性家属的躯体化、抑郁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性(P<0.01);高中以下文化者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大专以上文化者(P<0.01);来自农村者其躯体化、抑郁因子得分低于来自城市者(P<0.01)。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患者配偶,女性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文化水平低的和来自农村的患者家属低于文化水平高的和城市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心理健康 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临床神经损害相关因素及电生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金娟 李妍 +3 位作者 朱皓月 赵珊珊 曲慧玲 赵传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5-718,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临床神经损害相关因素及神经电生理相关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未进行治疗,最终确诊为SCD的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神经损害... 目的回顾性研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临床神经损害相关因素及神经电生理相关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未进行治疗,最终确诊为SCD的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神经损害程度与病程、血清VB12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分析其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结果患者病程(8.11±11.65)个月,与SCD神经损害程度显著相关(P=0.001);血清VB12(62.69±44.84)pmol/L,与神经损害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电生理资料显示,共检测神经256条,运动神经异常率(15.20%)低于感觉神经(4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肢神经异常率(27.10%)低于下肢神经(30.87%),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78);运动神经中各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损害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320),感觉神经中各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损害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755);在肌电图记录的各个参数分析中,运动神经中各神经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参数上损害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感觉神经中各神经在CAMP、未引出参数上损害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SCD神经损害程度与病程长短存在显著相关性;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更易受累;运动神经中腓总神经在CAMP上较其他神经更易受累;感觉神经中胫神经在CAMP上较其他神经更易受累,且胫神经整体受累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神经损害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修复及Rho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翟志永 聂莹雪 +1 位作者 赵传胜 李嘉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行为功能及大脑皮质缺血区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强制性运动疗法组(CIMT组)25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25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25只,对前两组大...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行为功能及大脑皮质缺血区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强制性运动疗法组(CIMT组)25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25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25只,对前两组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3组大鼠再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后7,14,21,28和35d时处死组。各组动物在处死前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ederson评分),水迷宫试验和平衡木试验,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ho激酶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在脑缺血再灌注术后14d和21d,CIMT组的肢体运动平衡能力及记忆功能明显恢复;在缺血侧大脑皮质中Rho激酶的表达,CIMT组在14d和21d时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其在分子水平上发挥作用可能和下调Rho激酶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缺血再灌注 RHO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神经营养机制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闫荣 罗晓光 +2 位作者 张尧 李宇凤 冯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4-721,共8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AS)与Aβ1-40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观察其共育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素家族蛋白[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是否参...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AS)与Aβ1-40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观察其共育条件培养液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素家族蛋白[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是否参与了此过程。方法 PC12细胞分别经10μg/mL Aβ1-40诱导不同时间点(0 h、4 h、6 h、12 h、24 h)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另一部分与星形胶质细胞共育2 d,收集各组条件培养液;各组条件培养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ELASA法检测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的BDNF、NGF、NT-3蛋白含量;将另一部分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对BMSCs进行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检测BMSC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和计数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比例。结果在Aβ1-40作用6 h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达高峰(P<0.05);与各组比较,与Aβ1-40诱导6 h后的PC12细胞共育2 d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即C3组)的BDNF蛋白总量明显增高(A=1.87±0.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诱导的BMSCs NSE(A=38.63±2.72)、nestin(A=43.53±5.63)表达和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比例(A=44.62±3.22)明显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与Aβ1-40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后,星形胶质细胞共育条件培养液促进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BDNF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分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纳米粒透过AD大鼠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莹 张朝东 +2 位作者 赵久晗 杨军 徐晓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制备神经生长因子聚氰基丙烯酸丁酯(nerve growth factor-polybutylcyanoacrylate,NGF-PBCA)纳米粒并评价质量,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大鼠体内透过血脑屏障的情况。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NGF纳米粒并评... 目的:制备神经生长因子聚氰基丙烯酸丁酯(nerve growth factor-polybutylcyanoacrylate,NGF-PBCA)纳米粒并评价质量,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大鼠体内透过血脑屏障的情况。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NGF纳米粒并评价质量;Wistar大鼠30只,D-半乳糖和Aβ1-40先后注射实验组大鼠脑室后经Morris水迷宫法鉴定,制备有效AD大鼠模型;实验组静注NGF纳米粒后,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ELISA法检测动物脑内NGF含量改变。结果:NGF-PBCA-纳米粒呈圆球形,包封率为83.56%,载药量为22.8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找到平台时间明显下降,脑组织内NGF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乳化聚合法制备的NGF纳米粒,可使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程度减轻,可增加外源性NGF通过AD大鼠血脑屏障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生长因子 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六例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华倩 李蕾 +1 位作者 金枫 欧阳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总结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T_2WI不明原因亮点的特点、分布和年龄相关性,以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对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3个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中3例患者和3例散发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示,广泛分布于全身皮... 目的总结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T_2WI不明原因亮点的特点、分布和年龄相关性,以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对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3个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家系中3例患者和3例散发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提示,广泛分布于全身皮肤的咖啡牛奶斑为其首发症状;T_2WI存在不明原因亮点(2例)的患者年龄<18岁(14和16岁),病灶呈多发性,以丘脑受累为主,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癫癎发作、头痛。结论 T_2WI不明原因亮点是年龄<18岁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对青少年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丘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神经干细胞突触表达的神经营养家族基因表达机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闫荣 罗晓光 +2 位作者 张尧 李宇凤 冯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9-995,共7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和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表达的影响,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素家族基因表达变化,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 3)。方法实...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和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表达的影响,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素家族基因表达变化,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 3)。方法实验分为两步骤,第一步骤:PC12细胞分别经MPP+诱导不同时间点(0 h、24 h、48 h、72 h、96 h)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另一部分与星形胶质细胞共育2 d,然后收集各组细胞和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应用RT PCR检测各组细胞BDNF mRNA、NGF mRNA和NT 3 mRNA表达变化;将各组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NSC)进行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NSC)突触素(SYN)和GAP 43表达。结果在MPP+作用48 h时间点,PC12细胞凋亡率达高峰(P<0.05);与各组比较,与MPP+诱导48 h后的PC12细胞共育48 h后的星形胶质细胞(C3组)BDNF mRNA表达(A=93.96±4.89)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3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突触素(SYN)(A=34.09±2.69)、GAP 43(A=49.36±5.98)表达明显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 mRNA与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 3 mRNA在各组中均未见到表达。结论星形胶质细胞与MPP+诱导凋亡的PC12细胞共育后,星形胶质细胞BDNF基因表达明显增高,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NSC)突触素(SYN)和GAP 43表达,BDNF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注射脂多糖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影响及炎性因子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白丽娟 任艳 +2 位作者 罗晓光 姜新 陈晓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7-894,共8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2月龄、12月龄斯普雷格-道利(Sprague-Dawley,SD)大鼠经腹腔注射LPS(1 mg/kg)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2月龄、12月龄斯普雷格-道利(Sprague-Dawley,SD)大鼠经腹腔注射LPS(1 mg/kg)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1周处死,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进行抗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抗钙离子结合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阳性存活率及黑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分别检测相应时间点血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LPS(1 mg/kg)后,老龄组大鼠小胶质细胞呈明显激活改变,且早于青年组小胶质细胞的高峰;各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早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毁;老年组脑脊液中各种炎性因子水平高于青年组。结论老化因素与外周炎性介质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EAE小鼠视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荣伟 周志可 +2 位作者 禹红梅 张惠敏 陈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研究β-榄香烯(β-elemen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明确β-榄香烯如何通过对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调节及其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实现其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β-榄香烯(β-elemen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明确β-榄香烯如何通过对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调节及其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实现其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行为学、组织形态学技术观察β-榄香烯对EAE小鼠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进一步通过ELISA及定量PCR技术观察β-榄香烯对辅助性T细胞亚群特异性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能改善EAE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β-榄香烯能减轻EAE小鼠视神经轴索及髓鞘损伤;免疫后11天,β-榄香烯可减少EAE小鼠视神经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录因子孤儿核受体(RORγt)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时增加叉头蛋白3(Foxp3)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免疫后19天,β-榄香烯可减少EAE小鼠视神经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转录因子T-bet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并维持Foxp3mRNA的较高水平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β-榄香烯可减轻EAE小鼠视神经的炎症损伤;β-榄香烯可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视神经炎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其与机械通气、远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皓月 李妍 +3 位作者 金娟 赵珊珊 曲慧玲 赵传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其与机械通气、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38例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数据及临床资料,根据病程中是否接受机械通... 目的回顾性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其与机械通气、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38例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数据及临床资料,根据病程中是否接受机械通气分为上机组和未上机组;根据Hadden等的分型标准分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和未分类组,分别比较组间神经电生理及临床特点。结果上机组腓总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p/d CMAP,48.7±15.3)比值明显低于非上机组(80.8±24.0,P=0.005),AIDP中接受机械通气的比例(46%)明显高于AMAN(0%)及未分类组(9%,P=0.027),AMAN的远期预后评分(4.3±1.3)明显低于AIDP(2.5±0.9,P=0.028)。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机械通气及远期预后有预示作用,腓总神经p/d CMAP比值下降可以预测机械通气;AIDP患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与AMAN患者相比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机械通气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减少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爱华 孙永新 商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tau蛋白过磷酸化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分为正常对照组;冈田酸(OA)组:浓度为40 nmol/L的OA处理24 h;BDNF组:OA处理24 h后加入浓... 目的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tau蛋白过磷酸化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分为正常对照组;冈田酸(OA)组:浓度为40 nmol/L的OA处理24 h;BDNF组:OA处理24 h后加入浓度为50 ng/mL的BDNF处理15 min;LY294002组:OA处理24 h后加入BDNF(50 ng/mL)及LY294002(40 nmol/L)共同处理15 min;K252a组:OA处理24 h后加入BDNF(50 ng/mL)及K252a(40 nmol/L)共同处理15 min。通过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Ser199/202、pSer199/202及bcl-2表达。结果 MTT实验显示OA组、LY294002组及K252a组细胞存活率较正常对照组及BDNF组明显减低(P<0.01);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OA组、LY294002组及K252a组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及BDNF组明显增加(P<0.01);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OA组、LY294002组及K252a组pSer199/20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BDNF组明显增多(P<0.01),Ser199/202及bcl-2表达较对照组及BDNF组明显减少(P<0.01),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BDNF可通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au蛋白过磷酸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气滥用致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妍 张秀春 赵传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于我科诊断为笑气滥用致周围神经病的36例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果。电生理参数包括远端潜伏期(DM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感觉神经诱发电位(SNAP)波... 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于我科诊断为笑气滥用致周围神经病的36例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果。电生理参数包括远端潜伏期(DM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感觉神经诱发电位(SNAP)波幅。结果显示,笑气滥用致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电生理检查主要表现包括:(1)DML延长,MNCV减慢,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CMAP波幅降低;(2)SNCV减慢,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SNAP波幅降低;(3)下肢MNCV及CMAP波幅的异常率较上肢高。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诊断及评估笑气滥用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滥用 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雪莉 李花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皮层神经干细胞...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BDNF和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皮层神经干细胞在去除丝裂原后开始进行分化,至7 d可分化为成熟神经元,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明显阳性。BDNF、IGF-1组与对照组相比,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比率增加21.7%(P<0.01)。结论:BDNF,IGF-1对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定向分化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Alzheimer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爱华 王维 商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1-1094,1098,共5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lzheimer大鼠脑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及对大鼠行为学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冈田酸(OA)组、BDNF组、K252a组和LY294... 目的观察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lzheimer大鼠脑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及对大鼠行为学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冈田酸(OA)组、BDNF组、K252a组和LY294002组。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于海马CA3区注射点,在每侧海马假手术组大鼠注射2μL生理盐水,OA组注射2μL OA(0.2μmol/L),BDNF组注射2μL OA+2μL BDNF(50 ng/mL),K252a组注射2μL OA+2μL BDNF+2μL K252a(4μmol/L),LY294002组注射2μL OA+2μL BDNF+2μL LY294002(4μmol/L)。通过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内突触素、pThr231的表达。结果定向航行实验显示,OA组及K252a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Y294002组及BDNF组明显延长(P<0.01),BDNF组及LY294002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也明显延长(P<0.01),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OA组及K252a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Y294002组及BDNF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A组、LY294002组、K252a组pThr23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BDNF组明显增多(P<0.01),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A组和K252a组突触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BDNF组及LY294002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OA海马内注射可引起tau蛋白过磷酸化,从而导致突触结构功能障碍,引起大鼠空间认知障碍。外源性BDNF可通过激活TrkB受体补充缺乏的神经营养因子,减少tau过磷酸化,增加突触可塑性,促进突触形成,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au蛋白过磷酸化 突触素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荣伟 田阿勇 +1 位作者 禹红梅 陈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佐剂对照组(n=16)、EAE模型组(n=48),免疫后第11、15、19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视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视神...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佐剂对照组(n=16)、EAE模型组(n=48),免疫后第11、15、19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视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视神经IFN-γ、IL-4、IL-17的蛋白含量;Real-timePCR方法检测视神经组织IFN-γ、IL-4、IL-17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免疫后第11天IL-17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14.255±0.790vs10.615±0.664;0.798±0.137vs0.083±0.013,均P<0.05),免疫后第19天IFN-γ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21.060±1.821vs12.845±0.970;0.617±0.070vs0.089±0.014,均P<0.05),IL-4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减少(10.227±0.767vs14.258±0.885;0.089±0.014vs0.250±0.047,均P<0.05)。Foxp3mRNA的表达由免疫后11天、15天至19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1.068±0.121,0.495±0.064,0.605±0.021vs3.087±0.194,P<0.01)。结论:EAE小鼠视神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为视神经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L-17在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早期阶段介导炎症损伤,IFN-γ在发病的高峰期加重了EAE小鼠视神经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E 视神经 白介素17 干扰素γ、白介素4 叉头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黎黎 赵传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不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57例)和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95例),比较2组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不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57例)和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95例),比较2组间血糖、胰岛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抵抗(HOMA-IR)及餐后胰岛素敏感性(Matsuda指数)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与NDPN组比较,DPN组患者年龄偏高[(55.15±1.17)岁和(50.18±1.54)岁,P<0.05)、糖尿病病程较长[(8.35±0.76)年和(5.44±0.67)年,P<0.05)、OGTT 120 min胰岛素水平较低[(36.12±3.19)pmol/L和(44.93±4.70)pmol/L,P<0.05),Matsuda指数较高[(2.44±0.22)和(1.95±0.09),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Matsuda指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而餐后胰岛素抵抗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抗抑郁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曲慧玲 赵传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结合抗抑郁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发生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梗死组、梗死后CIMT组(CIMT组)、梗死后CIMT结合抗抑郁治疗组(CIMT+FLUO组)。使用内皮素制作脑梗死大...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结合抗抑郁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发生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梗死组、梗死后CIMT组(CIMT组)、梗死后CIMT结合抗抑郁治疗组(CIMT+FLUO组)。使用内皮素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脑梗死后1周使用石膏绷带固定健侧上肢制作CIMT模型,CIMT组CIMT进行3周。CIMT+FLUO组脑梗死后1周,大鼠氟西汀(16 mg/kg)口服,持续3周。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CX和BrdU双染阳性细胞表达,应用梯形平衡木测试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与Sham组比较,脑梗死组大鼠侧脑室下区新生神经细胞明显增多(P <0.01)。与脑梗死组比较,CIMT组侧脑室下区新生神经细胞进一步增多(P <0.01);同时运动功能恢复(P <0.05)。而CIMT+FLUO组与CIMT组比较,新生神经细胞及运动功能恢复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CIMT能够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发生及运动功能恢复,联合使用抗抑郁治疗未出现明确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生 脑梗死 强制性运动疗法 氟西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及其Y1受体在遗传性癫痫大鼠脑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雪 郭凤 +4 位作者 王千慧 张朝东 杨军 赵久晗 蔡际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4-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大鼠(TRM)海马和颞叶皮质中神经肽Y(NPY)及其Y1受体(Y1R)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PY和Y1R m RNA表达。ELISA试剂盒法检测TRM和Wistar大鼠海马和颞叶皮质中NPY浓度。Western blot检测Y1R蛋...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大鼠(TRM)海马和颞叶皮质中神经肽Y(NPY)及其Y1受体(Y1R)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PY和Y1R m RNA表达。ELISA试剂盒法检测TRM和Wistar大鼠海马和颞叶皮质中NPY浓度。Western blot检测Y1R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分析TRM及Wistar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以及颞叶皮质中NPY与Y1R的分布和共定位。结果 ELISA和RT-PCR结果均显示,TRM海马和颞叶皮质中NPY表达明显上调,与Wistar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证实,TRM海马中Y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Wistar大鼠,而在颞叶皮质中显著高于Wistar大鼠。免疫荧光分析发现NPY与Y1R在TRM海马CA1、CA3区神经元细胞和DG区颗粒细胞以及颞叶皮质神经元细胞中分布广泛,并存在共定位且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结论在TRM海马和颞叶皮质中,NPY及其Y1R表达出现异常变化,而这种异常表达可能与TRM癫痫发生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肽Y Y1受体 亚型 海马 颞叶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神经环境中小胶质细胞促进MSCs神经营养功能的信号传导通路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晓光 周进 +5 位作者 葛春林 任艳 闫荣 吴哲 王秋爽 张朝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损伤神经环境下,与小胶质细胞(BV2)共育后发挥神经营养功能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内的信号传导。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BV2和PC12细胞株分别代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应用转移筛网进行... 目的:观察损伤神经环境下,与小胶质细胞(BV2)共育后发挥神经营养功能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内的信号传导。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s),以BV2和PC12细胞株分别代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应用转移筛网进行BV2与MSCs的共育,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凋亡,W estern b lot检测磷酸化ERK、磷酸化STAT3、总ERK、总STAT3蛋白。结果:损伤神经环境及小胶质细胞同时存在时,其上清显著提高受损PC12存活率的MSCs中STAT3的激活显著增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STAT3激活程度与受损PC12存活率相关性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损伤环境下小胶质细胞促进MSCs神经营养功能的过程中有STAT3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营养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