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城市健康体检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新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思娇 张浩 +7 位作者 常小丽 付建平 李红燕 杨红艳 郭英华 魏敏 王海龙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0-983,98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从2008—2009年北方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18096例... 目的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从2008—2009年北方城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整群抽样18096例进行调查和血清学检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探讨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NAFLD和ED与MS各主要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资料完整者共18096例,年龄18~76岁,平均(46.8±10.1)岁。男,10096例,占55.79%,;女,8000例,占44.21%。MS知晓率为8.33%;成年健康体检者MS的患病率为21.18%;MS最常见的组分依次是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MS及其各组分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比较,BMI和WHR最高的组分是超重或肥胖、血管性ED、糖尿病前期和高血压;MS伴发NAFLD3721例,患病率为19.67%;以MS伴发NAFLD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13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吸烟史、饮酒史、DM家族史、BMI、腰围及ALT升高为疾病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和职业性体力劳动为其保护因素。血管性ED106例,患病率为1.04%;以MS伴发ED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等8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DM家族史、BMI和腰围为疾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和职业性体力劳动为其保护因素。结论MS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NAFLD和ED,它们均与MS各组分间关系密切,可能成为MS的组分;对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 2/3和Smad 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贵鹏 王东娇 +3 位作者 李莹莹 张莹 张璐 刘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6-548,567,共4页
目的研究Smad2/3和Smad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mad2/3和Smad4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 Smad2/3和Smad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 目的研究Smad2/3和Smad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mad2/3和Smad4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 Smad2/3和Smad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Smad2/3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其表达减少(P<0.05);Smad4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Smad2/3与Smad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mad2/3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有关,Smad4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无直接相关,在已发生癌变的组织中可能不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及演进。Smad2/3与Smad4可能协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Smad2/3与Smad4蛋白可能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SMAD2/3 SMAD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冰 于娜 +3 位作者 王玮 王海龙 赵洪文 康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8-56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危重症和重症组之间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预测转归因素。结果血性痰、早期呼... 目的分析影响新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危重症和重症组之间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预测转归因素。结果血性痰、早期呼吸困难、免疫功能下降、低钙血症、继发感染、奥司他韦治疗初始时间、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等因素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感染(P<0.05,OR5.05,95%CI:1.275~25.812)、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P<0.05,OR1.217,95%CI:1.083~1.674)和△SOFA评分(P<0.01,OR1.136,95%CI:1.024~1.213)是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危险因素,加强对重症和危重病例的早期识别和综合治疗,以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甲型H1N1流感 疾病严重程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4
作者 张京 时玥 时景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0-693,共4页
目的定量评价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联系强度,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和病因探索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检索国内外各类大型数据库中近十六年发表的有关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利用R... 目的定量评价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联系强度,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和病因探索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检索国内外各类大型数据库中近十六年发表的有关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利用RevMan4.2软件定量评价肺炎衣原体感染后患者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和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之间的关系。计算合并OR值及OR值95%CI,倒漏斗图法定性评价发表性偏倚。结果合并MIF法和ELISA法检测CpnIgA抗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3,95%CI为2.79~7.37,P<0.05);合并两种方法检测CpnIgG抗体和CpnIgM抗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Meta分析结果不符要求,未进倒漏斗图分析。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中IgA抗体滴度的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感染 原发性高血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