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肺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白洋 杨军 +2 位作者 王玥 赵斓婷 郭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46,257,共4页
目的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评估肺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研究肺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临床诊断为肺高压、经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收缩压(sPAP)≥40 mmHg,排除存在左心疾病及先天性体肺分流的2... 目的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评估肺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研究肺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临床诊断为肺高压、经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收缩压(sPAP)≥40 mmHg,排除存在左心疾病及先天性体肺分流的25例患者为病例组,正常体检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及sRT-3DE检查,脱机工作站分析,获得右心相关二维及三维参数。结果对照组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0.05);左、右心室射血量(S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RVEDV、RVESV与对照组比较增大,RVEF与对照组比较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VSV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三维测得的RVEF与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位移(TAPSE)相关(r1=0.887,r2=0.664,P<0.01),RVEDV与sPAP呈正相关(r=0.435,P<0.05),RVEF与sPAP、RVEDV、RVESV呈负相关,与RVSV呈正相关(r1=-0.721,r2=-0.692,r3=-0.866,P<0.01;r4=0.481,P<0.05)。结论 sRT-3DE可以评估正常人及肺高压患者的右心容积和功能,肺高压患者右心室容积增大,射血分数减低,其变化与肺高压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高压 右心室 实时单心动周期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犬心尖缺血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郭亚军 杨军 +3 位作者 白洋 喻晓娜 王欣 韩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前后左心室扭转角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探讨心尖对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 14只犬开胸后阻断前降支近心尖部1 h,造成左心室心尖部心肌缺血。连续采集阻断前后各3~5个心动...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前后左心室扭转角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探讨心尖对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 14只犬开胸后阻断前降支近心尖部1 h,造成左心室心尖部心肌缺血。连续采集阻断前后各3~5个心动周期左心室短轴切面二维灰阶图像,同步记录左心室压力曲线。比较心尖部心肌缺血前后心尖段、基底段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的差异,分析左心室扭转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后,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显著减低(P〈0.05),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减小,基底段旋转角度绝对值增大(P均〈0.05)。左心室扭转角度与+dp/dtmax呈正相关(r=0.68,P〈0.001)。结论犬心尖部心肌缺血后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明显减低,引起收缩功能减退,提示心尖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 心肌缺血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肺动脉僵硬度与右心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秋颖 佟文姝 任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动脉僵硬度(PAS)与右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5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普通超声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D)、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动脉僵硬度(PAS)与右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5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普通超声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D)、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计算右室心肌作功指数(MPI)和PAS。结果SLE组PAS、PASP和MPI高于正常人,RVEF、D和Sm低于正常人;合并肺动脉高压(PH)者PAS、PASP、MPI高于未合并PH者,RVEF、D和Sm低于无PH者;PAS与PASP呈正相关、与D、Sm和RVEF呈负相关。结论SLE患者逐渐增高的PAS与右心室功能不全密切相关,是判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僵硬度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测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克新 任卫东 +2 位作者 刘杰 刘晶华 周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方法:应用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检测幼兔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即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包括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幼兔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方法:应用M型超声、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检测幼兔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即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包括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及心肌做工指数(IMP)等指标。结果:幼兔的心肌顺应性减低,舒张功能异常,收缩功能正常。结论:高频超声可以评价幼兔的未成熟心肌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动物实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及心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晓梅 王巍 +3 位作者 杜莉莉 金玉楠 张立敏 于艳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与心功能变化。方法:缝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超声心动图变化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小鼠结扎后,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增大;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降低。病理切片提示心肌缺血后早期可见... 目的:观察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与心功能变化。方法:缝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超声心动图变化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小鼠结扎后,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增大;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降低。病理切片提示心肌缺血后早期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膜不完整表现,晚期可见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坏死。结论:冠状动脉结扎法可成功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结扎 心肌梗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孙丹丹 任卫东 +4 位作者 陈昕 唐力 马春燕 李楠 张立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以及外科修补术对心房容积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RT-3DE技术测量30例S-ASD患者、14例S-ASD外科手术患者和20名正常人的左、右心房的最小容...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以及外科修补术对心房容积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RT-3DE技术测量30例S-ASD患者、14例S-ASD外科手术患者和20名正常人的左、右心房的最小容积、最大容积及收缩前容积,并计算左、右心房传导功能和泵血功能。分别比较S-ASD组与正常组,S-ASD组术前与术后结果。结果S-ASD组左、右心房的最大、最小及收缩前容积较正常组增大;左、右心房的主动排空容积较正常组增大,并与分流量(Qp/Qs)呈显著相关(P<0.05)。但其主动排空容积分数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心房的被动排空容积分数较正常组减低。外科修补术后,右心房的最大、最小及收缩前容积较术前减低,而左心房最大、最小及收缩前容积较术前增加。左、右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分数和被动排空容积分数均较术前减低。结论RT-3DE能测量并评价S-ASD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S-ASD患者心房容积增大,右心房传导功能减低,泵血功能未受影响;S-ASD患者外科修补术后右心房容积变小,左心房容积变大,双房的传导功能和泵血功能均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房间隔缺损 心脏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任卫东 刘爽 +3 位作者 马春燕 晏楠 李秀云 肖杨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STE检测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应变率(SRs-LA、SRs-IA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LA、SRe-IAS)、舒张晚期应变率(SRa-LA、SRa-IAS),同时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术后LVESV减小率(ΔLVESV)≥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结果 CRT术后3个月的27例患者(55.10%)CRT短期治疗有效(R组)。术前R组患者的所有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R组患者的LVESV减小,LVEF增大,LAPEF、LAAEF增加,SRs-LA、SRe-LA、SRa-LA、SRs-IAS、SRe-IAS、SRa-IAS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CRT短期可明显改善左心房功能;STE能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辅助装置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组织多普勒评价早期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卫东 刘爽 +3 位作者 马春燕 晏楠 李秀云 肖杨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及组织多普勒(TDI)评价早期硬皮病(SSc)患者右心室功能。方法采用STI及TDI评价35例SSc患者(SSc组)及40名正常人(NOR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结果 STI与TDI均显示SSc组右心室游...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及组织多普勒(TDI)评价早期硬皮病(SSc)患者右心室功能。方法采用STI及TDI评价35例SSc患者(SSc组)及40名正常人(NOR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结果 STI与TDI均显示SSc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均低于NO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I与TDI所测应变显著相关(P<0.01)。结论 SSc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STI及TDI均可评价SSc患者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硬皮病 系统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冉 杨军 +1 位作者 任卫东 马春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5-367,共3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肺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DTI技术对3组不同程度肺高压患者的三尖瓣环运动频谱进行分析熏测量三尖瓣前叶、后叶及隔叶瓣环的收缩期峰值速率(Sa)、舒张早期峰值速率(Ea)及舒张晚期峰...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肺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DTI技术对3组不同程度肺高压患者的三尖瓣环运动频谱进行分析熏测量三尖瓣前叶、后叶及隔叶瓣环的收缩期峰值速率(Sa)、舒张早期峰值速率(Ea)及舒张晚期峰值速率(Aa),对3组患者各参数进行比较,并与正常组对照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组较正常组诸参数有显著差异:肺高压Ⅱ组及Ⅲ组,三尖瓣环前叶、隔叶Sa较对照组减小(P<0.05)。肺高压Ⅲ组前叶Sa较Ⅰ组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后叶瓣环Sa较对照组减小(P<0.05)。肺高压Ⅲ组,前叶瓣环Ea较对照组减小(P<0.05),隔叶Ea值较对照组与Ⅰ组减小(P<0.05),隔叶和后叶瓣环Aa肺高压Ⅲ组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肺高压Ⅱ组,Ⅲ组前叶瓣环Ea蛐Aa均较对照组减小(P<0.05),隔叶、后叶Ea蛐Aa值Ⅲ组较对照组减小(P<0.05)。结论: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能引起右心室舒缩功能的减低,收缩功能出现损害早于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秀云 姜淑英 +3 位作者 寇红菊 马春燕 刘爽 任卫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和应变率(Sr),探讨其评价SLE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SLE患者(SLE组)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和应变率(Sr),探讨其评价SLE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SLE患者(SLE组)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和心尖长轴二维超声切面,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以上切面分别测量总体和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S和Sr。结果:SLE组Tei指数大于对照组(P<0.001);SLE组左室总体和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S和Sr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左室纵向总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减低,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早期评价SLE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原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冰 陈昕 +1 位作者 马春燕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2-685,690,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MR)患者在左室功能隐匿性减低时左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探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PMR患者52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MR)患者在左室功能隐匿性减低时左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探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PMR患者52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二维图像采集,根据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将PMR患者分为PMR1组和PMR2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3组术前纵向应变、应变率指标,比较各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指标的结果,并将各指标与术后射血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MR2组的基底段、中间段的纵向应变和应变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总体及基底段纵向应变、应变率及中间段应变率低于PMR1组(P<0.05),PMR1组各应变及应变率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MR患者术后射血分数与总体、基底段和中间段的应变及应变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敏感评价PMR中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从而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定量评价陈旧心肌梗塞病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与左室舒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玉凤 任卫东 +6 位作者 陈昕 唐力 杨军 王立建 富维强 冯赫林 关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6个部位舒张早期运动平均峰速度( MA)在评价陈旧心肌梗塞病人左室舒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测定38例陈旧心肌梗塞病人和30例正常人的 MA,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EDV)、...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6个部位舒张早期运动平均峰速度( MA)在评价陈旧心肌梗塞病人左室舒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测定38例陈旧心肌梗塞病人和30例正常人的 MA,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对两组受检者的上述参数进行定量对比分析 ,并对心梗病人的 MA与EDV、ES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心梗病人的 MA较正常人的显著减低 ,EDV、ESV较正常人的显著增大 ,EF较正常人的显著减低 ,P值均小于0 0001。心梗病人的 MA与EDV、ESV显著负相关 ,P值均小于0 01 ,与EF显著正相关 ,P值小于0 01 ,与年龄弱相关 ,P值大于0 05。结论 : MA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DTI 诊断 二尖瓣环 左舒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估压力超负荷性左心室肥厚兔的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楠 任卫东 +1 位作者 靳忠民 刘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兔模型的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扭转运动,探讨其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22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12)、假手术组(对照组,n=10)...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兔模型的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扭转运动,探讨其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22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12)、假手术组(对照组,n=10)。建立左心室肥厚兔模型,术后8周应用STE技术测量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左心室扭转相关参数,并行左心室导管及心肌病理学检查。结果 LVH组纵向应变(LS)减低,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扭转速度峰值(PTV)、解旋速度峰值(PUTV)增加,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解旋速度达峰时间(tPUTV)延迟,等容解旋率(IUR)减低,解旋减半时间(UH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VH组心肌平均胶原容积分数(CVF)与LS呈正相关(r=0.63,P=0.038)。结论 STE可准确评价左心室肥厚兔的左心室功能,其中LS可反映心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室功能 肥厚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估收缩性心力衰竭兔的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楠 任卫东 +2 位作者 靳忠民 刘爽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兔模型的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LS、RS、CS)及扭转运动,探讨左心室扭转相关参数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1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SHF组(n=11)及对照组(n=10)。采...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兔模型的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LS、RS、CS)及扭转运动,探讨左心室扭转相关参数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1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SHF组(n=11)及对照组(n=10)。采用膈下腹腔动脉上方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兔SHF模型,2周后应用STE技术测量左心室LS、RS、CS及左心室扭转相关参数,并行左心室导管及心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F组LS、RS、CS、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等容解旋率(IUR)减低,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延迟。SHF组Ptw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呈负相关(r=-0.776,P=0.027;r=-0.842,P=0.009),Ptw与射血分数(EF)、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呈正相关(r=0.727,P=0.041;r=0.780,P=0.022)。结论 STE可有效评价SHF兔的左心室功能,其中Ptw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舒 杨军 +3 位作者 王欣 唐力 马春燕 陈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探讨高血压伴左心室心肌肥厚(LVH)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按照LVH程度分为无、轻度及中-重度LVH组的高血压患者与20例正常人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及心尖平面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工作站脱机测量...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探讨高血压伴左心室心肌肥厚(LVH)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按照LVH程度分为无、轻度及中-重度LVH组的高血压患者与20例正常人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及心尖平面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工作站脱机测量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解旋峰速、标化达解旋峰速时间、5%、15%及30%舒张期的解旋程度及等容舒张期解旋率。结果高血压轻度及中-重度LVH组与正常组相比,解旋率与舒张早期的解旋程度均显著减低(P<0.01),标化达解旋峰速时间显著延迟(P<0.01),解旋峰速及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增大(P<0.05)。高血压各组解旋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54,P=0.001)。结论 STI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高血压LVH所导致的舒张早期左心室解旋减小及延迟,可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及左房容积指数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立敏 马春燕 +1 位作者 刘爽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心动图及左房容积指数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37例,测量左房被动射血分数、左房主动射血分数、左房容积指数、房间隔和左房侧壁二维应变,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心动图及左房容积指数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患者37例,测量左房被动射血分数、左房主动射血分数、左房容积指数、房间隔和左房侧壁二维应变,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HCM患者左房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和左房二维应变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5),左房容积指数显著增高(P<0.01)。HCM患者中左房容积指数与左房应变呈负相关(r=-0.73,P<0.05)。结论 HCM患者左房功能减低,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及左房容积指数均能定量评价HCM患者的左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二维应变 左房容积指数 肥厚型心肌病 左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璐璠 贾大林 马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66-1968,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得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胸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14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的40例分为一支病变...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得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胸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14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的40例分为一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轻度组和三支重度组。测量二尖瓣环间隔部和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和Elat,计算两者的均值Ea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三者的比值E/Esep、E/Elat和E/Ea。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Esep、Elat、Ea、E/Esep、E/Elat和E/Ea均有差异,且病变越重,差异越明显。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E/Ea>8.35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100%。结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E/Ea评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帮助诊断冠心病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旋转及扭转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平梅 任卫东 +4 位作者 马春燕 张立敏 王秀芹 张光华 乔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通过测定心内、外膜下心肌、跨壁旋转及扭转角度等指标对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心脏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对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结扎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下方180 min并再灌注120 min,分别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通过测定心内、外膜下心肌、跨壁旋转及扭转角度等指标对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心脏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对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结扎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下方180 min并再灌注120 min,分别对结扎前、结扎即刻、结扎60 min、结扎120 min和结扎180 min及再灌注即刻、再灌注60 min和再灌注120 min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的旋转及扭转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基底水平旋转的比较: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跨壁角度逐渐减低。再灌注即刻,跨壁角度一过性增大。再灌注120 min,跨壁角度最低。②心尖水平旋转的比较:跨壁角度从结扎即刻开始下降,至结扎180 min达到最低值。再灌注即刻,跨壁角度快速上升。再灌注60 min、120 min缓慢上升。③扭转的比较: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跨壁扭转角度明显下降。结扎180 min跨壁扭转角度最低。再灌注即刻跨壁扭转角度快速恢复。结论:STI技术通过定量分析左室心内膜及心外膜下心肌局部和整体的旋转及扭转,可以判断心脏功能的变化。心内外膜下心肌旋转角度及跨壁角度、扭转角度及跨壁角度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室壁运动及心脏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延迟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宏 唐力 +4 位作者 任卫东 佟玉章 杨军 陈昕 马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定量评价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的延迟保护。方法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和硝酸甘油组(B组),缺血及再灌注阶段检测室壁增厚率(WT)及心动周期变异幅度(CVIB),图像平均强度(AII)的...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定量评价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的延迟保护。方法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和硝酸甘油组(B组),缺血及再灌注阶段检测室壁增厚率(WT)及心动周期变异幅度(CVIB),图像平均强度(AII)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束后对心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缺血时两组相应区域心肌CVIB和WT明显减低,曲线形态不规则。再灌注后有逐渐恢复趋势。CVIB的动态变化与WT相似,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再灌注120min时B组收缩功能抑制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34%,30%。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两组相应区域心肌运动增强。AII,标化AII在不同观测时间点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背向散射积分技术中的CVIB可用于检测顿抑心肌的收缩功能,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可检测顿抑心肌的收缩功能储备,硝酸甘油对犬顿抑心肌收缩功能具有延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心肌顿抑 背向散射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欣 王薇 +3 位作者 曹霞 郑春梅 马春燕 任卫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47-548,562,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5只);B组为AS模型组(25只);C组为辛伐他汀治疗组(20只)。超声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兔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5只);B组为AS模型组(25只);C组为辛伐他汀治疗组(20只)。超声检测不同时期各组兔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并进行了相关的血脂测定及病理检查。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兔的血脂水平明显减低,EDD较AS组明显改善,12周以后NEDD较AS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AS病变程度。高频超声是评价药物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内皮 血管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