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B型脑钠肽在不同病因及类型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7
1
作者 赵磊 张鹏飞 +2 位作者 张鹏翔 王丽娟 孙英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及类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HF患者,2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并测定193例收缩性心力衰竭及18...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及类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HF患者,2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等生化指标,并测定193例收缩性心力衰竭及1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同时评价心脏结构、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慢性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组(P<0.05),不同病因慢性HF患者血浆BNP浓度存在明显差异,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增加而升高。收缩性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舒张性HF(P<0.001)。AMI患者血浆BNP浓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HF的病因、程度及类型密切相关,因此,以BNP作为HF诊断的指标时要考虑不同病因及类型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脑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CY、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9
2
作者 付龙 孙溢晗 张月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早期发现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危险人群提供新思路。方法入选260例因高血压病入院治疗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早期发现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危险人群提供新思路。方法入选260例因高血压病入院治疗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检查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浆HCY,Gensini评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A组:造影结果为阴性的高血压病80例;B组:造影结果阳性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80例;C组:85例健康体检者。将A、B组PCR产物送上海生工基因测序,按MTHFR基因多态性分为C/C型、C/T型、T/T型。结果 B组HCY[(21.5±9.01)μmol/L]较A组[(15.61±10.4)μmol/L]、C组[(9.6±4.18)μmol/L]明显升高,T/T型HCY[(21.39±11.01)μmol/L]较C/T型[(18.38±8.47)μmol/L]、C/C型[(15.50±8.23)μmol/L]明显升高,T/T型Gensini评分(51.8±7.3)显著高于C/C基因型、C/T基因型,B组MTHFR基因C/T型频率(36.7%)显著高于A组(22.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CY水平较高血压病患者明显升高,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病患者,677T等位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患者中,T/T基因型HCY水平、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C/C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丽娟 李晓鹃 +2 位作者 孙英贤 李娜 李亚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临床确诊或疑似的冠心病患者,分别行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临床确诊或疑似的冠心病患者,分别行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腺苷负荷G-MPI诊断冠心病及冠脉不同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同时比较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超声心动图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81.8%,准确性为85.3%,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75.0%。它对判断冠脉各分支狭窄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左前降支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81.8%、准确性为86.7%;左回旋支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90.9%、准确性为84.0%;右冠脉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2.7%,准确性为84.4%。而且,对冠脉病变支数的检出率分别为1支病变83.3%,2支病变91.7%,3支病变90.9%。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的LVEF与超声心动图的LVEF无显著差异,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85,P=0.0001)。结论:腺苷负荷99mTc-MIBI G-MPI对诊断冠心病、评价冠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行为与高血压患者心理社会事件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梦 玛依努尔·赛买提 +2 位作者 李昭 胡健 孙远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A型行为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从207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共入组197例。从参加体检的健康者中随机选取46例为正常对照组。用A...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A型行为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从207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共入组197例。从参加体检的健康者中随机选取46例为正常对照组。用A型行为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状况,并测定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和血脂。结果:高血压组中的A型行为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76.7%vs.45.7%,χ2=9.77,P=0.003),高血压组A型行为者负性生活事件频度、负性生活事件强度、焦虑因子分及血浆内皮素水平均高于非A型行为者[(3.4±1.0)vs.(2.5±0.9),P=0.007;(23.2±6.0)vs.(15.9±4.2),P<0.001;(1.8±0.5)vs.(1.4±0.7),P=0.004;(79.8±12.3)vs.(57.7±11.4),P=0.006],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主观支持分低于非A型行为者[(39.8±9.7)vs.(56.2±10.5),(8.1±6.4)vs.(16.7±4.2),均P<0.001]。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负性LEI平均值、主观支持分、焦虑因子分、脉压与A型行为显著相关(β=-0.22、0.19、0.24、-0.21、0.15、0.19)。结论:A型行为是高血压发病的内在因素,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绪障碍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A型行为引起高血压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A型行为 心理社会因素 血管内皮功能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检测心肌跨壁应变梯度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春燕 李楠 +4 位作者 刘爽 张妍 李雯娜 唐力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检测心肌跨壁应变梯度(TMSG)识别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准确性。方法对58例首次N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和50名健康成年人行STE检查,分别测量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径向、...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检测心肌跨壁应变梯度(TMSG)识别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准确性。方法对58例首次N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和50名健康成年人行STE检查,分别测量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径向、圆周应变及跨壁应变梯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梗死心肌心内膜下心肌的径向和圆周应变均低于正常心肌(P均<0.001),跨壁梯度显著减小(P均<0.001)。应用TMSG-RS预测梗死心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7,P<0.001),以TMSG-RS≤-7.24%为界值,诊断NSTE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0%和80.40%。结论 NSTEMI时梗死心肌的跨壁应变梯度显著减小;STE可通过检测心肌TMSG-RS准确识别梗死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跨壁应变梯度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急性期反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春燕 刘爽 +2 位作者 任卫东 于波 唐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斑点追踪(2D-STE)是否可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急性期反应。方法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术后7天分别在CRT关闭(OFF)和开启(ON)状态接受超声检查。将2D-STE测量的左心室短轴前间壁... 目的观察二维超声斑点追踪(2D-STE)是否可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急性期反应。方法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术后7天分别在CRT关闭(OFF)和开启(ON)状态接受超声检查。将2D-STE测量的左心室短轴前间壁和后壁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差(TAS-POST)≥130ms定义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将CRT-ON时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LVdp/dt)的增长率Δdp/dt%>25%定义为急性反应有效。结果15例患者(62.50%)CRT有反应,CRT-ON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和LVdp/dt增大,TAS-POST缩短。TAS-POST是预测Δdp/dt%>25%的独立因素,TAS-POST≥130ms预测CRT急性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4%和70.38%。结论2D-STE技术能够有助于选择CRT最适病例,并预测其急性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对免疫介导大鼠扩张型心肌病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鹏 贾志梅 +3 位作者 马春燕 谢成耀 刘军 贾志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对免疫介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纯化的猪心肌球蛋白与弗式完全佐剂乳化后的混合液皮下免疫Lewis大鼠建立自身免疫性DCM模型,45只DCM大鼠,随机...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对免疫介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纯化的猪心肌球蛋白与弗式完全佐剂乳化后的混合液皮下免疫Lewis大鼠建立自身免疫性DCM模型,45只DCM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5):生理盐水组、比索洛尔治疗组及胸腺五肽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另选同龄Lewis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15)。用药28天后各组大鼠均随机取10只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心脏超声、心脏重塑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查。结果:28天治疗后,与生理盐水组和比索洛尔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簇分化抗原(CD)4和CD4/CD8比值降低,CD8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缩小,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增大;心脏重量/体重、中心静脉压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均降低,平均血压及等容期内左心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均升高;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及左心室截面直径均减小,球形指数增大;血清白介素-10水平增高,干扰素-r水平降低,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DCM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胸腺五肽联合比索洛尔改善DCM大鼠左心室重构和功能的作用优于比索洛尔单药治疗;胸腺五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和促进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化、成熟和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T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五肽 比索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鹏祥 陈松 +2 位作者 王丽娟 孙英贤 李亚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评价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部位及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CTA)明确诊断为心...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评价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部位及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CTA)明确诊断为心肌桥的患者,行ATP负荷99mTc-MIBI G-MPI检查,将左心室心肌短轴及垂直长轴像划分为13个节段,应用目测法按0~3分4阶法半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核素分布情况,计算左心室负荷总积分,判定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及部位,并与心肌桥的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ATP负荷99mTc-MIBI G-MPI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获得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ATP负荷99mTc-MIBI G-MPI对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2.76%,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6.1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ATP负荷99mTc-MIBI G-MPI显像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258个节段(63.55%),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82个节段(47.13%),右冠状动脉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74个节段(42.53%),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节段数明显高于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P<0.0125)。在58例心肌桥患者,ATP负荷99mTc-MIBI G-MPI定量分析中得出的静息状态下LVEF为(69.59±4.13)%,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为(63.22±4.1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明显正相关性(r=0.555,P<0.05)。结论:ATP负荷99mTc-MIBI GMPI可以较直观准确地评价心肌桥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部位及左心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三磷酸腺苷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IFN-γ及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占春 王占胜 +1 位作者 白静慧 胡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IFN-γ及IL-17的影响,及其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8只/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组、大黄素(Emodin)组和对照(Control)组。于实验0 d及7d,EAM组和Emodin...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IFN-γ及IL-17的影响,及其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8只/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组、大黄素(Emodin)组和对照(Control)组。于实验0 d及7d,EAM组和Emodin组用心肌肌球蛋白/完全弗氏佐剂免疫,而对照组仅用完全弗氏佐剂假性免疫。Emodin组于0 d起,每日给予50 mg大黄素灌胃治疗,共21 d,而EAM组和对照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21 d时处死大鼠,心肌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评价心肌组织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IFN-γ及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及IL-17的水平。结果与EAM组相比,大黄素显著减轻了Emodin组心肌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改变。EAM组和Emodin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IFN-γ和IL-17的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而Emodin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EAM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以降低IFN-γ和IL-17的水平,对EAM大鼠的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IFN-Γ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预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急性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关正宇 马春燕 +4 位作者 王永槐 张妍 刘爽 宋晶京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预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急性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T的CHF患者33例,分别在CRT开启(ON)和关闭(OFF)状态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最大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预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急性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T的CHF患者33例,分别在CRT开启(ON)和关闭(OFF)状态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最大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房室同步性(A-V-D)、心室间同步性(V-V-D)。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测量左心室收缩(Vs-T-SD)和舒张同步性(Ve-T-SD);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T16-SD%)。将CRT-ON时,LVEF增加≥5%设为有反应(CRT-R)组,<5%为无反应(CRT-NR)组。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者(25/33,75.76%)为CRT-R组,8例(8/33,24.24%)为CRT-NR组。CRT-R组,CRT-ON时QRSd、LVEDD、LVESD、LAD、LVEDV、LVESV、V-V-D和T16-SD%较CRT-OFF时减小,LVSV和LVEF增加(P均<0.05);CRT-NR组,CRT-ON时LVEDD、LVESD和LAD较CRT-OFF时减小,LVEF增加(P均<0.05)。术前CRT-R组LAD和LVEDD小于CRT-NR组,而左束支传导阻滞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比例、V-V-D大于CRT-NR组(P均<0.05)。V-V-D为44ms时,曲线下面积为0.747,预测CRT急性反应有效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0.0%和87.5%(P<0.05)。结论 LAD和LVEDD较小、室间同步性较差且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非缺血性心肌病的CHF患者更可能CRT急性反应有效,V-V-D可准确预测CRT急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急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糖代谢情况及糖毒性对心肌细胞的伤害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翠平 李玉泽 +4 位作者 邓娓娓 王威 陈颖 张丹 刘国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不同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糖代谢情况,并揭示糖毒性对心肌细胞是否有直接伤害作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时H9C2心肌细胞3氚标记-葡萄糖(3H-G)摄取的变化,相差显微镜、Hoechst33258...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不同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糖代谢情况,并揭示糖毒性对心肌细胞是否有直接伤害作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时H9C2心肌细胞3氚标记-葡萄糖(3H-G)摄取的变化,相差显微镜、Hoechst33258染色观察H9C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细胞凋亡率。结果培养24h,高糖组H9C2细胞形态学开始发生变化;与5.5mmol/L葡萄糖组比较,25.0mmol/L葡萄糖组H9C2细胞3H-G摄取明显降低(P<0.01)。培养48h,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到H9C2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5.5mmol/L葡萄糖组比较,25.0mmol/L葡萄糖组H9C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糖浓度下心肌细胞的糖摄取明显降低,表明心肌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随着高糖的作用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发生了凋亡。高糖对心肌细胞有直接伤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毒性 心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扭转与收缩同步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春燕 刘爽 +3 位作者 程艳彬 于波 张立敏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STE)检测左心室扭转参数,并探讨其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关系。方法 STE测量48例QRS时限>120ms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40例正常人左心室基底和心尖峰值旋转角度(Rot-Ba和Rot-Ap)及达峰时间(T-Ba和T-Ap...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STE)检测左心室扭转参数,并探讨其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关系。方法 STE测量48例QRS时限>120ms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40例正常人左心室基底和心尖峰值旋转角度(Rot-Ba和Rot-Ap)及达峰时间(T-Ba和T-Ap)、基底和心尖达峰时间差(Ba-Aprotdelay)、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Ptw)和达峰时间(TPtw)、主动脉瓣关闭时扭转角度(AVCtw)以及达Ptw和AVCtw的时间差(AVC-Ptwistdelay),同时测量左心室径向和纵向收缩同步性(TR-AS-POST和TL-SD)。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CHF患者左心室Rot-Ba、Rot-Ap、Ptw和AVCtw均减低,Ba-Aprotdelay和AVC-Ptwistdelay均延长。相关分析显示Ptw和AVCtw与左室射血分数和TR-AS-POST显著相关,且Ba-Aprotdelay是Ptw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宽QRS的CHF患者左心室扭转角度减低,且与径向同步性密切相关。STE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纵向、径向和扭转运动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 心力衰竭 左心室扭转 收缩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对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志文 于波 +2 位作者 孟凡吉 孙景奕 府晓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3,127,共5页
目的观察乳鼠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以及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变化。方法用MTT法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LDH、T-SOD/GSH/GSSG试剂盒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下细胞损伤程度... 目的观察乳鼠心肌细胞的缺氧损伤以及缺氧复氧条件下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变化。方法用MTT法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对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LDH、T-SOD/GSH/GSSG试剂盒检测缺氧损伤及不同复氧时间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MTT及LDH、T-SOD、GSH/GSSG可检测到缺氧损伤及复氧损伤,且损伤于复氧1 h后趋于稳定。结论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于复氧1 h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对乙醇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军 赵渊源 +2 位作者 孙靖涵 侯志文 于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3-526,537,共5页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乙醇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LDH、SOD、Gpx、MDA及ROS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在乙醇干预及胡黄连苷Ⅱ预处理条件下的氧化应激状态。结果100mmol/L及以上浓度的乙醇可导致H9C2细胞...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对乙醇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LDH、SOD、Gpx、MDA及ROS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在乙醇干预及胡黄连苷Ⅱ预处理条件下的氧化应激状态。结果100mmol/L及以上浓度的乙醇可导致H9C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100-200mmol/L之间细胞存活率下降最为明显,200mmol/L的乙醇可导致上清液中LDH活性的增加、细胞匀浆中SOD及Gpx活性的下降、细胞匀浆中MDA及细胞内ROS含量的增加。而胡黄连苷Ⅱ预处理可部分改善乙醇所致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其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提高细胞中SOD及Gpx活性实现的。结论胡黄连苷Ⅱ对乙醇所致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Ⅱ H9C2心肌细胞 乙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普利抑制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室重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志梅 高远 +3 位作者 周瀛 张利群 王洪涛 齐国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6-167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雷米普利 胶原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志梅 曲娜 +1 位作者 齐国先 曾定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评价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病人预后的影响 ,探讨降脂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确诊为老年UAP病人 79例 ,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 (常规组 ,n =3 9)和常规药物加立普妥 (lipitor)组 (立普妥组 ,n =40 ) ,立普妥初... 目的 :评价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病人预后的影响 ,探讨降脂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确诊为老年UAP病人 79例 ,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 (常规组 ,n =3 9)和常规药物加立普妥 (lipitor)组 (立普妥组 ,n =40 ) ,立普妥初始剂量 10mg/d ,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 ( <2 6mmol/L)增量 ,最大剂量 40mg/d。以 12导联ST段压低数值总和 (∑ST)和 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作为心肌缺血指标 ,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C 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 6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 ,同时观察半年内心脑血管事件。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血压、心率、吸烟、空腹血糖及危险分层比例无明显差异。结果 :6个月后共纳入病人 76例 (常规组 ,n =3 8;立普妥组 ,n =3 8)。用药前后比较 :两组病人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立普妥组下降更明显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立普妥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一氧化氮明显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 反应蛋白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降脂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立普妥 老年人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Akt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波 阎德民 +2 位作者 李庆志 陶凉 朱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2周龄健康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后适应组。观测各组大鼠心脏冠状动脉灌注流量、心肌梗死范围,Westernblot检测磷酸...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2周龄健康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后适应组。观测各组大鼠心脏冠状动脉灌注流量、心肌梗死范围,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和线粒体的改变。结果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冠状动脉灌注流量明显增加,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P-Akt的表达明显增强,心肌纤维和线粒体的完整程度明显较好。结论缺血后处理在大鼠离体心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Akt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 磷酸化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右心室功能和同步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春燕 刘爽 +4 位作者 杨军 张妍 马少卫 于波 唐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采用TDI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右心室(RV)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短期影响。方法对51例因慢性心力衰竭(CHF)而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DI检查,检测右心室内径(RVD)、游离壁收缩期峰值速度(RVv)和... 目的采用TDI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右心室(RV)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短期影响。方法对51例因慢性心力衰竭(CHF)而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DI检查,检测右心室内径(RVD)、游离壁收缩期峰值速度(RVv)和同步性(RV-T),同时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和同步性(LV-TSD)。以术后1个月LVESV减小率ΔLVESV≥15%为CRT治疗有效,比较术后与术前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CRT术后38例患者(38/51,74.51%)为有效组,13例(13/51,25.49%)为无效组。两组术后RVD无变化,右心室收缩功能(RVv)和同步性(RV-T)均显著改善,RVv改善率与术前RVv和RV-T密切相关(r=0.69、-0.73,P<0.05),而与LV-TSD无相关。结论短期CRT即可显著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同步化治疗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室功能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合金裸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患者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勇 曲华 齐国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5,379,共3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钴合金裸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特点、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钴合金裸支架治疗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单支病变血管直径狭窄>70%的冠...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钴合金裸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特点、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钴合金裸支架治疗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单支病变血管直径狭窄>70%的冠心病患者204例,81例冠状动脉内置入钴合金裸支架;123例冠状动脉内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观察术后疗效、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置入支架的成功率、住院期间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率及12个月随访MACE发生率、再狭窄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钴合金裸支架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雷怕霉素 钴合金 支架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反应的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春燕 赵红 +5 位作者 刘爽 张妍 赵斓婷 唐力 于波 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反应的价值。方法对78例接受CRT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术前7天和术后1年行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E)和舒张晚期速度(A),计算E/...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反应的价值。方法对78例接受CRT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术前7天和术后1年行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E)和舒张晚期速度(A),计算E/A和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以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同步性(SI)。将CRT术后LVEF增加<5%定义为无反应组(CRT-NR),LVEF增加≥5%但LVEF<50%为CRT有反应组(CRT-R),LVEF≥50%为CRT超反应组(CRT-SR)。对3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后12例为CRT-SR组(12/78,15.38%),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CM)所占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所占比例及其SI均大于CRT-NR组(19例,19/78,24.36%),MRA、E/A则小于CRT-NR组。CRT-SR组和CRT-R组(47例,47/78,60.26%)间DCM所占比例、LBBB所占比例、MRA和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DCM所占比例、LBBB所占比例、MRA和E/A均与CRT超反应相关(r=0.51,0.40,-0.38,-0.32,P均<0.01)。结论CRT术前DCM合并LBBB、MRA较小和非限制型舒张功能减低患者术后更易出现超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再同步化治疗 超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