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中神经在肘部及前臂上段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强 孟凡东 +2 位作者 卢敏 凌光烈 徐恩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在肘部及前臂上段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正中神经受压的解剖因素。结果:肱二头肌键膜与正中神经的关系:非覆盖型80%(40侧),部分覆盖型12%(6侧)和全覆盖型4侧(8%)。64%(32...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在肘部及前臂上段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正中神经受压的解剖因素。结果:肱二头肌键膜与正中神经的关系:非覆盖型80%(40侧),部分覆盖型12%(6侧)和全覆盖型4侧(8%)。64%(32侧)反转筋膜斜过正中神经前方。18.6%(8侧)旋前圆肌肱骨头肌内有明显腱束,94%(47侧)尺骨头浅面有增厚腱膜。指浅屈肌起始两头间的形态结构:88%(44侧)联合腱弓型,4%(2侧)纤维弓,8%(4侧)指浅屈肌腱束。结论:正中神经通过前臂上段及肘部时,肱二头肌腱膜、旋前圆肌肱骨头的反转筋膜和肌内腱束、尺骨头浅面的腱膜、指浅屈肌起始部的联合腱弓和纤维弓等可能是导致其受压的解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圆肌 指浅屈肌 正中神经 卡压综合征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舒强 卢敏 +2 位作者 孟凡东 凌光烈 徐恩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病解剖基础。方法 :48侧 (左右各 2 4侧 )成人防腐固定标本在肉眼或双目放大镜下解剖观察可能构成对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结果 :有 6 6 .6 %的拇长屈肌副头由内上至外下斜过骨间前神经主干前方。横...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病解剖基础。方法 :48侧 (左右各 2 4侧 )成人防腐固定标本在肉眼或双目放大镜下解剖观察可能构成对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结果 :有 6 6 .6 %的拇长屈肌副头由内上至外下斜过骨间前神经主干前方。横过骨间前神经的结构还有 :尺侧副血管 (48.3% ) ,指浅屈肌发出至拇长屈肌的小肌束或纤维束 (10 .4% )。骨间前神经与桡、尺骨的关系 :77%骨间前神经走在桡骨颈前方下行一段 ,长为 3.9cm(37侧 ,) ;16 .7%骨间前神经在桡、尺骨之间走行 ;6 .3%隔指深屈肌走在尺骨的前方。结论 :拇长屈肌副头、横过骨间前神经的肌束和纤维等结构可能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剪切力对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舒强 金鑫 凌光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62-865,共4页
目的 :研究高、低剪切力对动脉内皮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 :饲以普通和高脂肪食的两组日本大耳白兔的腹主动脉狭窄至原横断面积的 6 0 7%± 7 0 % ,7d后处死。动脉用艾万斯蓝和苏丹Ⅳ染色。紧密连接用冷冻蚀刻法检测。结果 ... 目的 :研究高、低剪切力对动脉内皮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 :饲以普通和高脂肪食的两组日本大耳白兔的腹主动脉狭窄至原横断面积的 6 0 7%± 7 0 % ,7d后处死。动脉用艾万斯蓝和苏丹Ⅳ染色。紧密连接用冷冻蚀刻法检测。结果 :未狭窄腹主动脉染色阴性 ,紧邻狭窄近、远侧 1mm有恒定环行阳性区和距狭窄 8mm远侧内有散在点、片状阳性区。冷冻蚀刻显示在通透性增高区 ,狭窄远侧小带状型紧密连接的百分率明显低于近侧(P <0 0 1) ,远侧小带状和斑状型紧密连接的条数明显低于近侧 (P <0 0 1)。结论 :高、低剪切力导致内皮通透性增高及紧密连接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 血液动力学 内皮细胞 高剪切力 低剪切力 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 细胞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损伤后动脉弹性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舒强 凌光烈 蒋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72-1174,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动脉中膜弹性蛋白酶的影响。方法 :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和主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术前 2d投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temocapril-HCl,10mg·... 目的 :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动脉中膜弹性蛋白酶的影响。方法 :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和主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术前 2d投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temocapril-HCl,10mg·kg-1·d-1)和溶剂 ,术后 2 ,3 ,5和 10d处死。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和酶活性测定研究弹性蛋白酶。结果 :实验组动脉损伤后 10d时的内膜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被抑制 (P <0 0 1) ,实验组 2、3和 5d弹性蛋白酶mRNA阳性细胞率、弹性蛋白酶阳性细胞率及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ACEI(temocapril-HCl)明显抑制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弹性蛋白酶表达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肽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动脉弹性蛋白酶 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大鼠动脉损伤后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可降低内膜肥厚 被引量:4
5
作者 舒强 石恩金 +1 位作者 蒋健 凌光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内膜肥厚的关系。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动脉后 ,在不同时期投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temocapril-HCl,10mg·kg-1·d-1) ,观察平滑肌细胞BrdU(5 -溴脱氧尿嘧啶尿苷 )标记率和内... 目的 :探讨早期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内膜肥厚的关系。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动脉后 ,在不同时期投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temocapril-HCl,10mg·kg-1·d-1) ,观察平滑肌细胞BrdU(5 -溴脱氧尿嘧啶尿苷 )标记率和内膜面积。结果 :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BrdU阳性细胞出现于术后 2 4h ,BrdU标记率呈双峰期变化 ,第 1期在 1- 3d ,峰值在 2d为 5 3% ,第 2期在 3- 7d ,峰值在 5d为 2 7%。在第 1个增殖期投予temocapril显著抑制第 2个增殖期的BrdU标记率 (0 0 5± 0 0 2 ) % ,对照组为 (4 5 0± 0 2 7) % (P <0 0 1) ,同时也显著抑制了术后10d内膜面积的增加 (10 6 70 1μm2 ± 7713 3μm2 ) (P <0 0 1)。而仅在第 2个增殖期投药 ,则不能抑制内膜面积的增加 (83499 5 μm2 ± 3136 0 0 μm2 ) (P >0 0 5 ) ,其程度与未投药组相当。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脉损伤 中膜平滑肌细胞 内膜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抑制动脉损伤后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细胞迁徙 被引量:5
6
作者 舒强 凌光烈 蒋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对损伤后大鼠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及细胞迁徙影响。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2 d给予血... 目的: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对损伤后大鼠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及细胞迁徙影响。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2 d给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CV-11974(5 mg.kg-1.d-1)和溶剂,术后2 d、3 d、5 d和14 d处死。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第2 d、3 d和5 d中膜平滑肌细胞PDGF-A mRNA和PDGF-A、PDGF B、PDGF-α(R)、β(R)阳性细胞率以及迁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处于收缩型。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明显抑制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平滑肌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动脉 平滑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健 舒强 凌光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2-84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向内膜迁徙的机理。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Wistar大鼠颈总动脉 ,实验组于术前 2d开始给与ACEI(temocapril-HCl10mg·kg-1·d-1) ,术后 2d、3d、5d分批处死。用抗...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向内膜迁徙的机理。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Wistar大鼠颈总动脉 ,实验组于术前 2d开始给与ACEI(temocapril-HCl10mg·kg-1·d-1) ,术后 2d、3d、5d分批处死。用抗人PDGF -A、-B及其受体 ,抗人MMP - 1、MMP - 9等抗体以ABC法行免疫染色。动脉组织行放射自显影乳剂原位酶谱分析。电镜下观察细胞质内小器官及细胞周围弹性、胶原纤维的密度。结果 :给ACEI后 ,PDGF及其受体、MMP - 1、- 9蛋白阳性细胞率及明胶酶活性显著降低 ,并抑制了中膜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结论 :ACEI可能通过继发地抑制PDGFs、MMPs蛋白表达 ,阻碍细胞表型转换 ,从而阻止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向内膜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平滑 血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气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