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相关免疫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亚男 刁莹莹 +7 位作者 姜拥军 耿文清 刘静 张旻 张子宁 韩晓旭 代娣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进行测定。结果:LTNP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1104.51±511.81)个/μl]高于AIDS病人[(678.40±295.39)个/μl,P<0.05]。LTNPNK细胞的绝对值[(377.59±289.23)个/μl]显著高于HIV感染者[(292.49±445.87)个/μl]和AIDS病人[(153.62±110.36)个/μl,P<0.05]。LTNPCD123+DCs细胞绝对值[(6.76±3.74)个/μl]高于HIV感染者[(5.30±3.16)个/μl]和AIDS病人[(3.32±2.09)个/μl,P<0.05]。LTNPCD11c+DCs细胞绝对值[(21.73±11.92)个/μl]高于HIV感染者[(14.51±9.53)个/μl]和AIDS病人[(7.27±3.74)个/μl,P<0.05]。结论:LTNP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高于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长期不进展者 CD8^+T淋巴细胞 NK细胞 DC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彬 韩晓旭 +5 位作者 代娣 董西华 张旻 张子宁 施万英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3,4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和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mgressors,LTNP)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 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HIV-1感染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和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mgressors,LTNP)HLA-B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HLA-B等位基因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吉林、辽宁、新疆、云南五省收集356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其中289例典型进展者和67例长期不进展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其HLA-B等位基因特异性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他们的等位基因纯合子情况及Bw4/Bw6血清型,比较二组差异。结果:发现4个HLA-B等位基因位点在中国HIV-1感染人群中的表达频率较高,分别是HLA-B^*13(TP:11.8%;LTNP:15.7%)、HLA-B^*15(TP:17.3%;LTNP:8.2%)、HLA-B^*40(TP:12.5%;LTNP:17.9%)、HIA-B^*51(TP:9%;LTNP:10.4%)。其中长期不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5%,典型进展组HLA-B^*67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2,OR=0.26,95%CI=0.08-0.89)。典型进展组的B^*15的等位基因频率(17.3%)显著高于长期不进展组(8.2%)(P=0.009,OR=2.34,95%CI=1.18~4.76)。结论:HLA-B^*67等位基因可能与延缓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HLA-B^*15等位基因可能与加速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LA-B等位基因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技术(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纯真、记忆性CD8^+T细胞数量与中国HIV/AIDS患者疾病进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施万英 张子宁 +6 位作者 张旻 刘静 孙国权 王亚男 韩晓旭 姜拥军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5-658,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中国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以探讨各亚群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应用多参数(CD45RA、CCR7、CD28)流式细胞术圈定幼稚(nave)CD8+T细胞和记忆性(memory)CD8+T细胞(包括TCM... 目的:研究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中国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以探讨各亚群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应用多参数(CD45RA、CCR7、CD28)流式细胞术圈定幼稚(nave)CD8+T细胞和记忆性(memory)CD8+T细胞(包括TCM、TEM-1及TEM-2),随后测定5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HIV/AID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各CD8+T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和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nave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减少,memory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显著升高(P<0.05)。在memoryCD8+T细胞各亚群中,效应型(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1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HIV感染缓慢进展(slow progressor,SP)组、HIV组及AIDS组中,nave CD8+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依次下降,AIDS组、HIV组显著低于SP组(P<0.05),memory CD8+T细胞绝对值依次下降,各组间的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memory CD8+T细胞各亚群中,TEM-1百分比依次升高,AIDS组显著高于SP组(P<0.05);TEM-2百分比及绝对值依次下降,AIDS组显著低于SP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ave CD8+T细胞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P<0.01),与HIV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P<0.01);中央型(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和TEM-2型memory CD8+T细胞与CD4+T细胞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ave、memory CD8+T细胞数量与HIV疾病进展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艾滋病 纯真细胞 记忆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名家 耿文清 +11 位作者 崔华露 张晓丽 徐东兵 年华 赵敏 王亚婷 姜拥军 王亚男 韩晓旭 张旻 张子宁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4例HIV-1 B’/C感染者自身原代病毒与同期和6个月自身血浆作用后,感染正常PBMC,培养7天测定p24抗原浓度,以正常人血浆加病毒悬液为对照。以抑制50%对照...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4例HIV-1 B’/C感染者自身原代病毒与同期和6个月自身血浆作用后,感染正常PBMC,培养7天测定p24抗原浓度,以正常人血浆加病毒悬液为对照。以抑制50%对照孔p24浓度的血浆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计算中和抗体滴度,中和抗体滴度≥8倍为具有中和作用。结果:在同期血浆中和自身病毒试验中,3例缓慢进展者(SP)均具有中和作用,HIV组仅4例(4/21)具有中和作用,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HIV组。在6个月血浆中和自身病毒试验中,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增加,HIV组12例具有中和作用,SP组中和抗体滴度明显高于HIV组。中和抗体滴度与病毒载量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疾病缓慢进展的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自身病毒中和作用明显高于HIV组,提示中和抗体在延缓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B’/C亚型 中和抗体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子宁 尚红 +6 位作者 姜拥军 王亚男 张旻 韩晓旭 施万英 李革飞 金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分析其与疾病不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82例无症状HIV感染者、35例AIDS病人及40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 目的:了解中国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分析其与疾病不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82例无症状HIV感染者、35例AIDS病人及40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T淋巴细胞活化的相关性。结果:长期不进展组CD4+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明显低于无症状HIV感染组及AIDS组(P<0.01),与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CD4+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各组无显著差异。CD4+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与CD4+T细胞数量显著负相关(r=-0.498,P<0.05),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CD4+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与HLA、CD38在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1,CD38在CD4+T细胞的表达除外),CD4+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与HLA在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维持较低水平,与疾病不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 长期不进展者 第二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子宁 姜拥军 +7 位作者 刘静 金鑫 孙国权 施万英 张旻 王亚男 韩晓旭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对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CD8+T细胞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3名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无症状HIV组、AIDS组),应用... 目的:对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CD8+T细胞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3名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无症状HIV组、AIDS组),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NK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NK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颗粒酶-B表达绝对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绝对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绝对值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与调节性T细胞显著相关,提示高水平的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耗竭相关,可能为导致疾病进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调节性T细胞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颗粒酶 穿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T细胞表面IL-7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革飞 张子宁 +6 位作者 张旻 刘静 施万英 金鑫 姜拥军 王亚男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69,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LTNP)T细胞表面IL-7(Interleukin-7,IL-7)受体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LTNP组、HIV组、AIDS组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20例)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7... 目的:了解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LTNP)T细胞表面IL-7(Interleukin-7,IL-7)受体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LTNP组、HIV组、AIDS组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20例)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7受体的表达,并分析IL-7受体表达与血浆中IL-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LTNP组CD4+T、CD8+T、中枢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效应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表面IL-7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HIV感染组(HIV组)、AIDS病人组(AIDS组)(P<0.05),LTNP组初始T细胞(Na ve T cells,Na ve)、终末分化效应记忆型T细胞(Terminally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td)表面IL-7受体表达水平与HIV组、AID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AIDS患者IL-7受体在CD4+T和CD8+T细胞上表达的百分率与血浆IL-7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CD4+T细胞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与病毒载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表面IL-7受体表达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LTNP组T细胞保持较高水平的IL-7受体表达,可能是保护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IL-7受体 长期不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未经治疗HIV-1感染者耐药变异本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晓旭 张旻 +6 位作者 代娣 卢春明 张子宁 刘静 王亚男 姜拥军 尚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研究辽宁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中耐药突变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方法提取辽宁省91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巢式PCR方法扩增pol区蛋白酶基因全序列与逆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拼接... 目的研究辽宁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中耐药突变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方法提取辽宁省91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巢式PCR方法扩增pol区蛋白酶基因全序列与逆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拼接后,递交HIVdb-Drug Resistance Algorithm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株毒株在蛋白酶编码区含有M46I变异,在蛋白酶编码区次要变异普遍存在,由高到低依次为L63P(60.4%)及V77I(60.4%)、M36I/V(31.9%)、A71V/T(22.0%)、L10I(8.8%)和K20R(6.6%)。1株毒株在逆转录酶编码区含有M184I变异。结论约4.4%的感染者对至少一种我国现有的抗病毒药物耐药。辽宁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人群绝大部分为抗病毒治疗敏感人群,但应加强监测,防止耐药株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耐药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IL-21及IL-21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柏立欣 张子宁 +5 位作者 付雅静 刘静 朱明路 姜拥军 王亚男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对HIV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IL-21分泌及IL-21受体表达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4名HIV感染者及11名健康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在单细胞水平检测PMA/离子霉素刺激下CD4+、CD8+T细胞IL-21分泌及IL-21... 目的:对HIV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IL-21分泌及IL-21受体表达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4名HIV感染者及11名健康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在单细胞水平检测PMA/离子霉素刺激下CD4+、CD8+T细胞IL-21分泌及IL-21受体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相关性。结果:58.82%及54.71%HIV感染者检测到CD4+IL-21+T细胞(1.44±1.73)%及CD8+IL-21+T细胞(1.39±1.78)%,41.18%及45.29%的HIV感染者未检测到CD4+IL-21+T细胞及CD8+IL-21+T细胞;HIV感染者中,病毒载量低于20 000拷贝/ml组CD4+IL-21+T细胞(1.27±1.55)%显著高于病毒载量高于20 000拷贝/ml组(0.55±1.45)%(P<0.05);检测到CD4+/CD8+IL-21+T细胞组的CD8+T细胞数量[(951.07±309.24)、(966.49±292.91)个/μl]显著低于未检测到CD4+/CD8+IL-21+T细胞组[(1 258.48±338.30)、(1 282.11±376.28)个/μl](P<0.05);HIV感染者CD8+IL-21+T细胞与CD8+T细胞绝对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HIV感染者中,CD4+T细胞高组(>350个/μl)CD4+、CD8+T细胞上IL-21R表达百分比[(2.52±1.53)%、(2.70±1.77)%]显著高于CD4+T细胞低组[<350个/μl,(1.49±3.27)%、(1.43±2.47)%,P=0.015;P=0.005]。结论:HIV感染者CD4+IL-21+T细胞及IL-21受体高表达与低病毒载量及高水平CD4+T细胞相关,可能对疾病进展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IL-21 IL-2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包膜糖蛋白gp120 C3~C4区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倩 尚红 +4 位作者 韩晓旭 代娣 姜拥军 王亚男 张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研究HIV-1包膜糖蛋白gp120C3~C4区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特征,探讨中和抗体表位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为开展中和抗体免疫治疗及疫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方法:RT-PCR及nest-PCR扩增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疾病长期不进展者... 目的:研究HIV-1包膜糖蛋白gp120C3~C4区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特征,探讨中和抗体表位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为开展中和抗体免疫治疗及疫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方法:RT-PCR及nest-PCR扩增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疾病长期不进展者HIV-1gp120env C3~C4区基因,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序列,与HIV-1Se-quence Database参考毒株比对识别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的变异。结果:HIVgp120C3~C4区,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结合位点(CD4BS)、CD4诱导(CD4i)、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变异,长期不进展者2G12中和抗体表位氨基酸存在变异,三组病例表位突变率差异未达显著性(P>0.05);CD4BS、CD4i、2G12变异表位构成比分别为15.8%、31.6%、52.6%,2G12表位变异高于CD4BS和CD4i表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4BS表位变异见于K421R,CD4i表位变异见于R419S/K,K421R,均为单位点氨基酸变异,2G12表位变异见于S334N,N332E/Q,N386D,N392S/T,N448K/I,单、双位点氨基酸变异各半。结论:HIV-1包膜糖蛋白gp120C3~C4区,无症状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BS、CD4i、2G12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变异,长期不进展者表位氨基酸相对稳定,目前发现2G12表位存在变异。中和抗体表位中,2G12表位变异较CD4BS和CD4i表位多见。不同类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位点变异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中和抗体 表位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早期和慢性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BTLA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斯文 张子宁 +6 位作者 何磊 唐甜 徐俊杰 刘静 王亚男 姜拥军 尚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7-661,663,共6页
目的:对中国HIV早期和慢性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及与疾病进展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BTLA表达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1例HIV早期感染者、29例HIV慢性感染者及23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45RA+、CD4+CD45RA-、... 目的:对中国HIV早期和慢性感染者不同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及与疾病进展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BTLA表达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1例HIV早期感染者、29例HIV慢性感染者及23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45RA+、CD4+CD45RA-、CD8+CD45RA+、CD8+CD45RA-及总CD4+、CD8+T细胞BTLA表达水平,同时分析CD4+HLA-DR+、CD4+CD38+、CD8+HLA-DR+、CD8+CD38+T细胞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及免疫活化的相关性。结果:HIV早期感染组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其中CD4+CD45RA-、CD8+CD45RA-、总CD4+T细胞BTL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早期感染组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高于慢性感染者,除CD8+CD45RA-T细胞外,其它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IV感染者CD8+CD45RA+T细胞BTL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显著(P<0.01),其余T细胞亚群BTLA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IV感染者T细胞亚群BTLA表达水平与T细胞活化水平负相关:除CD8+CD45RA-T细胞外,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百分率与T细胞活化(CD4+HLA-DR+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负相关(P<0.01);各亚群T细胞BTLA表达水平与CD4+CD38+、CD8+CD38+T细胞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HIV感染者总CD8+T细胞BTLA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量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中国HIV感染者T细胞BTLA表达与疾病进展及免疫活化状况显著相关,早期感染阶段BTLA表达升高,慢性感染期表达下降,为明确HIV的致病机制及免疫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BTLA 早期感染 疾病进展 免疫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树突状细胞及相关细胞标志物在淋巴结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欢 姜拥军 高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4-525,528,共3页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及相关细胞标志物在淋巴结中的分布。方法用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淋巴结中FDC、CD20+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细胞、CD38+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正常淋巴结被膜下分布着多个生发中心,其内可...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及相关细胞标志物在淋巴结中的分布。方法用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淋巴结中FDC、CD20+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细胞、CD38+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正常淋巴结被膜下分布着多个生发中心,其内可见FDC网络,与CD20+B细胞分布一致;CXCR4+细胞、CD38+细胞主要分布在生发中心帽区,在生发中心明区和淋巴小结间区亦有少量表达。结论FDC网络周围分布着大量CXCR4+细胞、CD38+细胞,这种分布形式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复制等提供了便利条件,与HIV致病机制密切相关,应成为HIV感染的主要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生发中心 滤泡树突状细胞 C-X—C家族超化因子受体4 CD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树突状细胞增强HIV感染机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莹 陈欢 +1 位作者 崔华露 姜拥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78,388,共3页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增强HIV感染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transwell隔膜、ELISA等方法探讨FDC对淋巴细胞趋化及对HIV结合、进入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FDC趋化的淋巴细胞(1.95±0.21)×105个高于PRMI1640培养液对照...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增强HIV感染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transwell隔膜、ELISA等方法探讨FDC对淋巴细胞趋化及对HIV结合、进入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FDC趋化的淋巴细胞(1.95±0.21)×105个高于PRMI1640培养液对照组(0.75±0.2)×105个,P<0.05;FDC对HIV与淋巴细胞的结合无影响,P>0.05;FDC或FDC培养上清使HIV进入淋巴细胞(203.3±31.0pg/ml,111.7±29.4.0pg/ml)的量高于对照组(64.0±1.0pg/ml),P<0.05。结论:FDC可能通过趋化淋巴细胞、促进HIV进入淋巴细胞达到增进HIV在淋巴细胞内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活化、凋亡相关分子及第二受体表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莹 陈欢 +5 位作者 施万英 金鑫 崔华露 王亚婷 包名家 姜拥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对T细胞活化、凋亡及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扁桃体FDC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将FDC或FDC培养上清与淋巴细胞共培养5天,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对T细胞活化、凋亡及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扁桃体FDC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将FDC或FDC培养上清与淋巴细胞共培养5天,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共培养后T细胞活化受体(CD38)、凋亡受体(CD95)及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显著增强CD4+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38、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P<0.05),并且能够显著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标志CD95的表达(P<0.05)。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P<0.05)。结论:FDC可促进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抑制CD4+T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促进T细胞分泌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第二受体 细胞活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NKT样细胞衰老和体外增殖研究
15
作者 赵雪 刘婷婷 +2 位作者 张子宁 傅雅静 姜拥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NKT样细胞衰老和体外增殖情况。方法:选取未接受HAART治疗、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以及健康人的外周血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接受HAARRT治疗前后的HI...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NKT样细胞衰老和体外增殖情况。方法:选取未接受HAART治疗、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以及健康人的外周血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接受HAARRT治疗前后的HIV感染者NKT样细胞CD57的表达情况以及体外增殖能力。结果:HIV感染者在HAART治疗前NKT样细胞的百分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AART治疗后恢复(P<0.05);HAART治疗前NKT样细胞CD57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AART治疗后恢复(P<0.05);HAART治疗前NKT样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HAART治疗后有所恢复。结论:经过HAART治疗后,HIV感染者NKT样细胞的数量、CD57表达以及体外增殖能力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NKT样细胞 HA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