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肾脏病变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昕 孙溶励 +2 位作者 刘苗 李丽 李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利用小鼠甲状腺球蛋白(mTg)免疫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小鼠模型,并研究其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及其特点,以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发生肾脏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对成年雌性CBA/J小鼠分别进行mTg初次、末次免疫,诱导... 目的利用小鼠甲状腺球蛋白(mTg)免疫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小鼠模型,并研究其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及其特点,以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发生肾脏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对成年雌性CBA/J小鼠分别进行mTg初次、末次免疫,诱导建立EAT小鼠模型。以仅给予蒸馏水皮下注射的未免疫雌性CBA/J小鼠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肾脏组织匀浆中Tg特异自身抗体(TgAb)水平,对甲状腺组织进行HE染色。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3、4周检测小鼠尿蛋白水平。对2组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电镜检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AT小鼠肾脏中免疫复合物沉积。用间接荧光染色检测EAT小鼠血清抗肾脏组织抗原自身抗体的表达。结果EAT小鼠血清TgAb水平显著升高;甲状腺组织内存在单个核细胞浸润;尿蛋白水平升高;光镜下见肾小球内细胞数量相对增多,囊腔缩窄;透射电镜下肾小球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部位可检测到IgG型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脏组织匀浆中也可检测到TgAb存在;血清中有识别正常肾脏组织抗原的IgG型抗体表达。结论TgAb-T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可能是AIT肾脏损害的重要致病机制,而共存于甲状腺和肾脏的共同靶抗原所诱导的交叉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是诱导肾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肾脏损害 自身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动物模型及Graves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瑾 李玉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8-763,共6页
关键词 GRAVES病 发病机理 动物模型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弥漫性甲状腺肿 胫前粘液性水肿 甲状腺毒症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导入HSVtk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少一 高芸 +5 位作者 刘宏宇 郭文昌 王国栋 李晓东 马维宁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自杀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导入HSVtk自杀基因的BMSC细胞分别与多种脑胶质瘤细胞株(人类和大鼠)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 目的探讨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自杀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导入HSVtk自杀基因的BMSC细胞分别与多种脑胶质瘤细胞株(人类和大鼠)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侵袭性实验观察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对BMSCtk的趋化作用。结果我们发现在更昔洛韦的存在下,人类BMSCtk细胞对胶质瘤细胞具有很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新鲜培养基比较,从人类和大鼠胶质瘤细胞获得的条件培养基都可以增强人BMSC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活性。结论导入HSVtk基因的BMSC在"旁观者效应"的介导下能够产生很强的抗胶质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旁观者效应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碘摄入对SD大鼠钠/碘同向转运体蛋白表达影响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微波 滕卫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0,408,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长期高碘摄入对SD大鼠甲状腺细胞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别饲以去离子水及不同碘浓度的碘化钾水,给碘后1 d及1,2,4,8周处死。测定尿碘、组织碘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甲状腺细胞NIS蛋白表... 目的:动态观察长期高碘摄入对SD大鼠甲状腺细胞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别饲以去离子水及不同碘浓度的碘化钾水,给碘后1 d及1,2,4,8周处死。测定尿碘、组织碘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甲状腺细胞NI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碘摄入可引起甲状腺滤泡细胞膜表面NIS蛋白表达的下降。短期较低浓度的高碘摄入对NIS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较高浓度的碘摄入则引起NIS蛋白表达的明显减少;长期高碘摄入对NI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可在机体自我调节机制作用下得以部分恢复,但NIS蛋白表达仍处较低水平。结论:高碘摄入可导致甲状腺细胞表面NIS蛋白表达下降,随摄碘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浓度的碘摄入对NI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表达时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碘同向转运体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与单纯疱疹病毒腺苷激酶基因对髓母细胞瘤的协同杀伤作用研究
5
作者 蒲珂 李少一 +2 位作者 马丽 高芸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598,602,共4页
目的评估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腺苷激酶(HSV-tk)基因对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的杀伤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ATRA对Daoy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SV-tk基因稳定转染人的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获得Daoy-tk细胞;Daoy-tk细胞与Dao... 目的评估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腺苷激酶(HSV-tk)基因对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的杀伤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ATRA对Daoy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SV-tk基因稳定转染人的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获得Daoy-tk细胞;Daoy-tk细胞与Daoy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给予不同浓度的更昔洛韦(GCV)和一定浓度的ATRA,7d后应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结果 ATRA在0.5~1μmol/L时即可对Daoy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Daoy-tk与Daoy细胞比例达到1:4时仍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联合应用1μmol/L的ATRA后能显著提高HSV-tk基因对Daoy细胞的杀伤率。结论 ATRA与HSV-tk/GCV系统联合应用,能增强对人的髓母细胞瘤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单纯疱疹病毒腺苷激酶 更昔洛韦 髓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NFκBp65基因对肝癌细胞FAT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芸 李少一 +1 位作者 商雪莹 吕男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HepG2细胞中NFκB p65基因沉默对FAT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p65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65和FAT10蛋白的表达变化,用染色体核型分析p65干扰对FAT10过表达而导致的非整... 目的观察HepG2细胞中NFκB p65基因沉默对FAT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p65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65和FAT10蛋白的表达变化,用染色体核型分析p65干扰对FAT10过表达而导致的非整倍体现象的阻断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65 siRNA干扰可以有效抑制HepG2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并且通过抑制p65可以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进而通过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而阻断TNF-α诱导的非整倍体现象。结论 NFκB p65的表达下调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FAT10高表达及非整倍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P65 FAT10 肝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鼻咽癌放射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宋耀文 李咏泽 +2 位作者 解晓晨 韩雪飞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以展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文献的发表数量、高频主题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出的高频主题词运用SPSS软件进行同篇聚类分... 目的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以展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文献的发表数量、高频主题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并对统计出的高频主题词运用SPSS软件进行同篇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 928篇,统计出高频主题词11个,聚类结果主要集中于5个方面。结论近10年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鼻咽癌放射疗法、鼻咽癌并发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因学、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副作用、鼻咽癌放射治疗影响甲状腺功能效应、鼻咽癌病理学与继发癌症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甲状腺功能 放射治疗 文献计量学 共词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侵袭性胶质瘤细胞转移相关miRNA的芯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少一 高芸 +4 位作者 刘宏宇 王国栋 李晓东 马维宁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筛选与人胶质瘤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的miRNA的表达谱。方法用Transwell侵袭小室,从人胶质瘤T98G细胞中筛选出高侵袭性的癌细胞。通过这一体外筛选过程获得3个高侵袭性的细胞亚群,命名为T98G-4M-1、T98G-4M-2和T98G-4M-3。这些细胞亚... 目的筛选与人胶质瘤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的miRNA的表达谱。方法用Transwell侵袭小室,从人胶质瘤T98G细胞中筛选出高侵袭性的癌细胞。通过这一体外筛选过程获得3个高侵袭性的细胞亚群,命名为T98G-4M-1、T98G-4M-2和T98G-4M-3。这些细胞亚群已被证明在软琼脂上有更强的集落形成能力,我们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与转移相关的miRNA表达谱,并与对照组比较,以期了解这些细胞亚群间侵袭能力显著差别的原因。结果高侵袭性细胞亚群中有11个与转移相关的miRNA差异表达:其中let-7b、miR-200A、miR-222、miR-106和miR-193的表达上调;而mir-199B、mir-26A、mir-34、miR-29、mir-15A和mir-16的表达下调。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显著影响肿瘤转移及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胶质瘤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