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病毒”科学论文主题演变规律的历时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君 孙绍丹 +2 位作者 常严予 宋先智 邓宝成 《现代情报》 CSSCI 2021年第6期26-41,共16页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科学界对冠状病毒做了大量的研究。梳理冠状病毒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论文的主题演变规律和研究进展,能从理论上指导冠状病毒的未来研究方向,助力科研进步创新。[方法/过程]本文运用主...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科学界对冠状病毒做了大量的研究。梳理冠状病毒研究成果,了解该领域论文的主题演变规律和研究进展,能从理论上指导冠状病毒的未来研究方向,助力科研进步创新。[方法/过程]本文运用主题建模和网络分析方法,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推动创建的COVID-19文献库(CORD-19数据集)为例,根据3个典型冠状病毒(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暴发的时间将其划分为4个研究阶段(1955—2002、2003—2011、2012—2018、2019—2020),从语义层面解读每个阶段冠状病毒的主题内容规律、主题文档分布规律、主题作者网络规律。[结果/结论]从历时性视角分析1955—2020年冠状病毒科学论文主题演变的一般规律,精准把握冠状病毒研究方向,并推动该领域的全球科研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主题建模 网络分析 历时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印度国家肝病研究学会/印度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印度运动障碍学会临床实践指南:Wilson’s病的管理》摘译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乐(译) 邓宝成 祁兴顺(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08-1709,共2页
美国肝病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已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发表了Wilson’s病(WD)的临床实践指南。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于2018年也发表了关于儿科WD的立场声明。最近,为了更全面地了解WD的肝脏、儿科和神经病学表现,印度国家肝病... 美国肝病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已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发表了Wilson’s病(WD)的临床实践指南。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于2018年也发表了关于儿科WD的立场声明。最近,为了更全面地了解WD的肝脏、儿科和神经病学表现,印度国家肝病研究学会、印度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及印度运动障碍学会的专家代表就WD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发表了推荐意见。通过全面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有关WD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数据,专家们对推荐意见进行无记名投票以确定推荐强度,包括强推荐(1)和弱推荐(2)。根据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分为高级(A:进一步研究不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中级(B:进一步研究可能影响该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和低级(C:评估结果很不确定)。现将主要推荐意见摘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治疗学 印度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好发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闻颖 崔巍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86-1987,共2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好发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69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确定有无胆结石存在并测定门静脉内径及胆囊壁厚度,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同时根据血中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腔积液和肝性脑...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好发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69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确定有无胆结石存在并测定门静脉内径及胆囊壁厚度,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同时根据血中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的有无进行Child-pugh分级。结果Child-pugh B级+C级肝硬化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52.41%,Child-pugh A级患者检出率为22.5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内毒素血症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46.10%,低内毒素血症患者检出率为31.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内径≥13mm的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45.75%,门静脉内径<13mm的患者检出率为31.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壁厚度≥4mm的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42.01%,胆囊壁厚度<4mm的患者检出率为32.6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失代偿、内毒素血症、门静脉内径较宽和胆囊壁较厚是肝硬化好发胆石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结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HIV人群结核感染诊断及发病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陆旭 陈巍 闻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2-1405,共4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结核病发病率较高,免疫缺陷使结核诊断更加困难,其症状与其他共存的机会性感染相似;一些结核患者可能是无症状的、痰涂片阴性的以及肺外结核。尽管通过症状学、影像学、痰液检查的联合筛查,一些无症状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结核病发病率较高,免疫缺陷使结核诊断更加困难,其症状与其他共存的机会性感染相似;一些结核患者可能是无症状的、痰涂片阴性的以及肺外结核。尽管通过症状学、影像学、痰液检查的联合筛查,一些无症状的结核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仍然会被漏诊,这样会增加抗病毒治疗后短期内结核发病的风险。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常用于结核感染的诊断,由于结核发病率不同,其在HIV阴性人群对结核的诊断以及结核发病的预测价值不高;然而针对HIV阳性这一结核高发的特殊人群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 诊断及预测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文 付金龙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35-2237,共3页
据统计,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约20%~50%的因肿瘤化疗或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发生HBV再激活,表现为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升高。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的密切监测有助于HBV再激活的早期诊断,建议所有将要接受化疗... 据统计,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约20%~50%的因肿瘤化疗或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发生HBV再激活,表现为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升高。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的密切监测有助于HBV再激活的早期诊断,建议所有将要接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或器官移植者都应筛查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近年来,核苷类似物在治疗HBV再激活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认可,尤其是拉米夫定,其在HBV再激活期间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从而让患者维持良好的肝功能,保证连续的细胞毒性化疗。故本文就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诊治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吕沐天 孙颖 +1 位作者 刘沛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6-88,共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其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重点介绍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其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重点介绍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Graves病、糖尿病1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 闻颖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89,共2页
慢性丙型肝炎常伴有自身免疫的改变,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Graves病、糖尿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
关键词 乙肝病毒 GRAVES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增强主动脉环收缩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莹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457-2461,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去内皮主动脉环反应性及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以证明TNF-α通过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s)增强VSMC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是感染性休克早期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去内皮主动脉环反应性及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以证明TNF-α通过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s)增强VSMC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是感染性休克早期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制备离体去内皮主动脉环,随机分为去内皮对照组、去内皮TNF-α组、去内皮无钙对照组和去内皮无钙TNF-α组,各6只,给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观察主动脉环收缩幅度。另选取3只Wistar大鼠分离鉴定原代VSMC,分为对照组和TNF-α组;另设上述2组于加AngⅡ前10 min加入IP3Rs阻断剂2-氨基乙氧基联苯硼酸盐(2-APB),即2-APB拮抗对照组和2-APB拮抗TNF-α组,观察在AngⅡ刺激后VSMC内[Ca2+]i的变化及阻断情况。结果有钙条件下,去内皮TNF-α组给予AngⅡ后主动脉环的收缩幅度高于去内皮对照组(P<0.05);无钙条件下,去内皮无钙TNF-α组给予AngⅡ后主动脉环的收缩幅度亦高于去内皮无钙对照组(P<0.05)。AngⅡ刺激可使VSMC内[Ca2+]i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TNF-α组[Ca2+]i升高值高于对照组、2-APB拮抗对照组和2-APB拮抗TNF-α组〔(1 315.1±496.4)与(411.6±80.3)、(13.1±9.8)、(18.7±11.9),P<0.05〕;而2-APB拮抗对照组、2-APB拮抗TNF-α组对AngⅡ刺激均失去反应,两组VSMC内[Ca2+]i间无差异(P>0.05)。结论 TNF-α可增加AngⅡ刺激VSMC引起的[Ca2+]i上升,进而引起去内皮主动脉环对AngⅡ反应性增强;证明TNF-α是通过IP3Rs通路产生效应的,这可能是感染性休克早期机体维持血压稳定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去内皮主动脉环 肌细胞 平滑肌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Ⅱ 1 4 5-三磷酸肌醇受体 ANGIOTEN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邓宝成 刘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599-1604,共6页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0 000-1/100 000。依据编码肝细胞膜转运蛋白基因的不同,可将PFIC分为三型。PFIC-1、PFIC-2和PFIC-3分别是ATP8B1、ABCB11和ABCB4基因突变...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0 000-1/100 000。依据编码肝细胞膜转运蛋白基因的不同,可将PFIC分为三型。PFIC-1、PFIC-2和PFIC-3分别是ATP8B1、ABCB11和ABCB4基因突变所致。PFIC-1和PFIC-2血清GGT活性正常,而PFIC-3血清GGT活性升高。PFIC以严重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在婴儿或者儿童期发病,进展迅速,通常在儿童或者青春期进展为终末期肝病。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生化学检测、肝脏影像学、肝脏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等。熊去氧胆酸是所有类型PFIC患者的初始治疗药物,外科胆汁分流术能减轻部分PFIC-1或PFIC-2患者瘙痒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对大多数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膜转运蛋白类 突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人间传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彦丽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5-747,共3页
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人人间传播的患者报道越来越多,但缺乏详尽的临床特征总结。目的总结我国SFTS人人间传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SFTS人人间传播的认识,减少SFTS人人间传播及误诊误... 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人人间传播的患者报道越来越多,但缺乏详尽的临床特征总结。目的总结我国SFTS人人间传播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SFTS人人间传播的认识,减少SFTS人人间传播及误诊误治。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6年3月Medline、Pub Med、Embase、Google Scholar Database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检索项均为全部字段,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人间传播""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和"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为检索词,下载检索到的全部文献,仔细阅读所有文献的全文,剔除重复收录、重复发表、同一单位或个人的重复报道的文献。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SFTS人人间传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共56例患者,其中原发患者8例,继发患者48例。继发患者潜伏期为6~15 d;45例有接触原发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的危险因素,2例可疑经空气传播,1例经蜱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腹泻,其次为恶心、呕吐、出血、腹痛、咳嗽、皮疹、结膜充血、头痛、肌痛等。患者均出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下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乳酸脱氢酶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肌酐升高、肌酸激酶升高、出现蛋白尿及血尿。结论 SFTS人人间传播得到证实,主要通过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传播,有可疑空气传播。大部分为显性感染,少部分为隐性感染。人人间传播的潜伏期比蜱虫叮咬传播的潜伏期短,临床症状轻,病死率低,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血小板减少 布尼亚病毒科 人人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肝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彦丽 崔巍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31-2532,共2页
目的总结国人肝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下载命中的全部文献,仔细阅读检索到的文献全文,剔除重复收录、重复发表、同一单位或... 目的总结国人肝糖原累积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下载命中的全部文献,仔细阅读检索到的文献全文,剔除重复收录、重复发表、同一单位或个人的重复报道的文献,并根据肝穿刺活检选出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症且资料完整的病例共75例。结果 75例患者中,72.0%为男性,首次发病年龄为出生后15 h~65岁。主要首发症状为腹膨隆或肝脏增大(56.0%),其他首发症状还包括乏力、呼吸困难、腹泻、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病程中出现的主要症状为生长发育迟缓(57.3%),低血糖症状(8.0%),肢体无力(6.7%)。大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及血糖低于正常,贫血11例,血尿酸升高5例,三酰甘油升高8例,胆固醇升高4例,乳酸增高2例。1例行肾上腺素激发试验为阳性。大部分患者超声示肝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肝内回声增强。肝脏结节2例,肝硬化2例,脾脏增大3例。结论作为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原因的鉴别诊断,肝糖原累积症应当受到关注。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高度警惕肝糖原累积症的可能:(1)肝肿大伴或不伴脾肿大;(2)生长发育迟缓;(3)生化检查示肝酶升高,血尿酸升高,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低血糖;(4)腹部超声可见肝脏弥漫性病变。肝穿刺活检是鉴别诊断的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累积症 临床特点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中结核潜伏性感染的诊断与预防性治疗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惠 闻颖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疾病。当患者同时感染HIV和Mtb时,将加速疾病进展。对于结核病高负担的中国,潜伏性Mtb感染的防治至关重要,一旦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常为其致死原因。在预防策略上,HIV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疾病。当患者同时感染HIV和Mtb时,将加速疾病进展。对于结核病高负担的中国,潜伏性Mtb感染的防治至关重要,一旦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常为其致死原因。在预防策略上,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不能照搬。笔者对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中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及7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等的诊断价值及不同防治策略的有效性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人群 潜伏性结核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宁致肝损害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宇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47-2048,共2页
关键词 腰痛宁 肝损害 药物性 胆汁淤积 肝内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小鼠血清TNFα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 吕飒 +1 位作者 周莹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导致的急性肝衰竭(ALF)小鼠模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方法应用APAP建立ALF小鼠模型,观察死亡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TNFα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导致的急性肝衰竭(ALF)小鼠模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方法应用APAP建立ALF小鼠模型,观察死亡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TNFα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伊文思蓝(EB)在脑中含量检测BBB通透性。结果小鼠注射APAP后4 h开始死亡,6 h死亡率达到高峰。血清ALT水平2 h开始升高,9 h达到高峰。肝脏病理学9 h病变最重,表现为大块或亚大块出血性坏死。6 h组血清TNFα较0小时组显著升高。脑组织EB含量于2 h开始升高,6 h达到高峰。结论在APAP所致的ALF动物模型中,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脑组织EB含量的显著升高相一致。TNFα可能是导致ALF时BBB通透性增加的重要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入球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莲怡 闻颖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重复性好、传代次数多的大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培养方法。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肾动脉并穿刺插管,用生理盐溶液灌注至肾脏变白,取肾皮质经筛网过滤,取筛网上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培养RASMCs。同时进行形... 目的建立一种重复性好、传代次数多的大鼠肾小球入球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培养方法。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肾动脉并穿刺插管,用生理盐溶液灌注至肾脏变白,取肾皮质经筛网过滤,取筛网上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培养RASMCs。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0.4%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平滑肌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重链进行鉴定。结果形态学、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表明培养细胞为RASMCs;细胞存活率在96%以上;原代培养后1周左右即可传代,至少可以传10代以上,并且细胞形态、生长特点不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滤网及酶消化法分离RASMCs,方法简单、高效,且重复性好,培养的原代RASMCs具有数量多、生长迅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入球动脉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鉴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大量甲硝唑致急性肝衰竭一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臻 崔巍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68-2369,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因口服大量甲硝唑致急性肝衰竭及肝性脑病病例,旨在探讨急性肝衰竭的抢救治疗,特别是对人工肝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急性 甲硝唑 中毒 人工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衰竭及右心衰竭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旭 崔巍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49-2050,共2页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肝功能不全 右心衰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误诊为脑型中毒性痢疾两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07-1708,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脑型中毒性痢疾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脏IP_3Ⅰ型及Ⅲ型受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莲 刘冬妍 +1 位作者 李颖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建立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留取心脏检测1,4,5三磷酸肌醇(IP3)Ⅰ型及Ⅲ型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内毒素休克中心脏收缩性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股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留取心脏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心脏IP3... 目的:建立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留取心脏检测1,4,5三磷酸肌醇(IP3)Ⅰ型及Ⅲ型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内毒素休克中心脏收缩性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股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留取心脏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心脏IP3Ⅰ型受体及Ⅲ型受体的表达。结果:IP3Ⅰ型受体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早期的增强最为明显,早期与对照组及同剂量内毒素组后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闰盘处表达增强外,还可见沿细胞膜异位表达。IP3Ⅲ型受体的表达较对照组也见增强(P<0.01),但未见异位表达,5mg/kg内毒素组的增强高于10mg/kg组,(P<0.01),处死组增强最明显,与对照组及10mg/kg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IP3Ⅰ型和Ⅲ型受体表达的变化可能影响心肌收缩性,进而参与内毒素休克中平均动脉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心脏 IP3Ⅰ型受体 IP3Ⅲ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淋巴瘤的布加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26-1527,共2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淋巴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