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负担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军一 赵凤 +2 位作者 曲冰佳 宋滢 付凌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48,35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1990—2019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我国RA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9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获得1990—2019年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1990—2019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我国RA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9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获得1990—2019年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等指标,通过四项指标的标化率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及全球水平随年份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及其标化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在9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发病率、患病率及DALYs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60~岁、70~岁、8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1990—2019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消除人口年龄构成差异后,中国RA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中国RA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呈平稳趋势。2019年中国RA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s率低于日本、美国和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标化死亡率高于日本、美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结论在过去30年来,中国的RA疾病负担呈上升的趋势,应继续加强RA防控的宣传教育,尤其关注女性中老年人群的预防控制,制定合理政策,进一步减轻中国RA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率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侯晓雯 王冲 +1 位作者 陈欣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2-1235,1239,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收集有关中国人群...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收集有关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脑梗死患者,检索时限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均为中文文献。结果显示,病例组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95%CI(1.59,3.91),P<0.05〕。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OR=2.65,95%CI(1.52,4.63),P<0.05〕和无症状脑梗死〔OR=2.10,95%CI(1.14,3.87),P<0.05〕的发生均相关。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的人群中,病例组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7,95%CI(1.41,3.66),P<0.05〕。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分析表明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发病率更高,提示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密切,H型高血压患者可能更易患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龙 张娜 +1 位作者 张文良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检索2001年1月—2011年8月发表的有关SCH与C-IMT关系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取数据并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采用Begg's检验法评价发表偏倚。应... 目的综合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检索2001年1月—2011年8月发表的有关SCH与C-IMT关系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取数据并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采用Begg's检验法评价发表偏倚。应用Stata 11.0软件对SCH与C-IMT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合并结果显示,SCH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05,95%CI(0.02,0.07)〕。(2)亚组分析显示,平均年龄<60岁的SC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M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来源的SC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M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TSH水平<10 mU/L还是TSH水平≥10 mU/L,SCH患者与正常对照者C-IM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SH水平≥10mU/L组合并WMD较TSH水平<10 mU/L组合并WMD大。结论 SCH与C-IMT有一定相关性,SCH可能导致颈动脉内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东辉 张文良 +1 位作者 孙皓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69-2474,共6页
背景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不容乐观,目前相关研究略显不足。目的探讨辽宁省农村地区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0年8月—201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 背景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不容乐观,目前相关研究略显不足。目的探讨辽宁省农村地区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0年8月—201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15家县级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信息,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脑卒中史、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史、血管重建史、慢性病自我治疗情况、症状发生时间(发病季节、发病时间段)、出发前往医院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医院的级别、患者转移情况、交通方式、迟疑就医的原因。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为140(220)min。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有糖尿病史[OR=2.368,95%CI(1.501,3.734)]、慢性病自我治疗情况[治疗一种慢性病:OR=0.596,95%CI(0.398,0.894)]、发病时间段[6:00~11:59:OR=0.314,95%CI(0.193,0.511);12:00~17:59:OR=0.458,95%CI(0.276,0.761)]、出发前往医院时间[6:00~11:59:OR=3.035,95%CI(1.876,4.908);12:00~17:59:OR=2.189,95%CI(1.326,3.612)]、患者转移情况[间接转移且采取措施:OR=4.015,95%CI(2.176,7.407);间接转移但未采取措施:OR=3.554,95%CI(1.793,7.044)]、交通方式[其他:OR=1.695,95%CI(1.004,2.861)]、迟疑就医的原因[路途遥远:OR=0.083,95%CI(0.058,0.119);贫穷:OR=0.352,95%CI(0.161,0.770);其他:OR=0.584,95%CI(0.393,0.868)](P<0.05)。结论农村地区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较长,可能原因是其对AMI认识不足、就诊意识薄弱以及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建议加强农村地区急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并制定措施以改善相对落后的医疗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农村人口 延迟诊断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死亡特点和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娟 赵琼蕊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47-4050,共4页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的死亡特点及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脑卒中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5月—2017年1月,由辽宁省凤城市和彰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2009—2013年人口学数据和全死因死亡数据。...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的死亡特点及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脑卒中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5月—2017年1月,由辽宁省凤城市和彰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2009—2013年人口学数据和全死因死亡数据。对死因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对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健康寿命年损失(YLL)、YLL率、标化YLL率、平均每人的健康寿命年损失(AYLL)、标化AYLL及定基比下降幅度进行计算。结果 2009—2013年,脑卒中均是辽宁省农村地区居民的首位死因,构成比均>25.00%。2009—2013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合计脑卒中标化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P<0.05);下降幅度分别为:缺血性脑卒中23.95%、出血性脑卒中48.65%、合计脑卒中40.08%。2009—2013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合计脑卒中标化YLL率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降幅为17.50%、出血性脑卒中降幅为46.36%、合计脑卒中降幅为37.02%。2009—2013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合计脑卒中标化AYLL随时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增幅为10.11%、出血性脑卒中增幅为5.04%、合计脑卒中增幅为4.90%,且出血性脑卒中标化AYLL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虽然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死亡率及早死所致的疾病负担呈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农村地区亟须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轻脑卒中所带来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死亡 农村地区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及过早死亡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田沛茹 张斯蒙 +4 位作者 倪萍 艾聪 刘晓冰 孙秋红 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85-2990,共6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上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每天有数亿人承受COPD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其全球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在中国以北方农村地区尤为严重,既往对北方农村地区COPD死亡及过早死亡的综合报道较少。目...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上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每天有数亿人承受COPD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其全球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在中国以北方农村地区尤为严重,既往对北方农村地区COPD死亡及过早死亡的综合报道较少。目的分析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COPD死亡及过早死亡变化趋势,并进行有效预测,为COP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6年辽宁省彰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凤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死亡数据和彰武县、凤城市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计算COPD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总死亡率、标化总死亡率、过早死亡率、标化过早死亡率、过早死亡概率、总过早死亡率、标化总过早死亡率、总过早死亡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应用Joinpoint回归和灰色模型GM(1,1)对COPD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总死亡率、标化总死亡率、过早死亡率、标化过早死亡率、过早死亡概率、总过早死亡率、标化总过早死亡率、总过早死亡概率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结果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COPD死亡人数为1912人,过早死亡人数为389人(占20.35%),其中女性COPD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大于男性(P<0.001);2009—2016年,女性COPD标化死亡率和COPD标化总死亡率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男性COPD标化过早死亡率、COPD标化总过早死亡率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COPD总过早死亡概率从2009年的0.83%降到2016年的0.77%,以2016年为基准,男性COPD过早死亡概率距离2030年控制目标(1.00%)尚有0.58%的下降空间,女性COPD过早死亡概率距离2030年控制目标(1.12%)尚有0.28%的下降空间。GM(1,1)预测结果显示COPD标化总死亡率和总过早死亡率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1),各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1.18%~8.76%。结论辽宁省农村地区2009—2016年COPD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对未来预测显示男性COPD死亡率、过早死亡率、COPD总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居民接触危险因素的机会,降低COPD导致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死亡率 死亡率 过早 趋势分析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鳞状细胞癌肿瘤突变负荷
7
作者 管超 李梦玲 +5 位作者 蒋礼青 李思敏 张宇冲 张博 李智 赵明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1-485,4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肿瘤突变负荷(TMB)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影像数据库(TCIA)下载37例肺磷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资料,在首次C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再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3D Slicer)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肿瘤突变负荷(TMB)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影像数据库(TCIA)下载37例肺磷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资料,在首次C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再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3D Slicer)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出与TMB高度相关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模型,进一步构建nomogram图,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通过LASSO回归共筛选出与TMB相关的9个影像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筛选出TMB预测模型的3个影像学特征。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提示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肺鳞癌TMB状态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影像组学 肿瘤突变负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免疫微环境特征基因对患者生存时间及ICB疗效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刘烨妹 李梦玲 +2 位作者 吴胜男 李思宇 赵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8-446,共9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免疫微环境特征基因以及相关基因对患者生存时间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非负矩阵分解(NMF)聚类分析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肺腺癌患者测序数据集(TCGA-LUAD)中鉴定不同的免疫亚型,并对免疫... 目的探讨肺腺癌免疫微环境特征基因以及相关基因对患者生存时间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非负矩阵分解(NMF)聚类分析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肺腺癌患者测序数据集(TCGA-LUAD)中鉴定不同的免疫亚型,并对免疫亚型进行肿瘤纯度评估、免疫应答评分(TIDE评分)、肿瘤突变负荷(TMB)分析以及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CNV)分析。对GSE136961数据集和TCGA-LUAD数据集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使用R语言中ClusterProfiler包对获得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的regulon模块进行转录调控网络分析;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TCGA-LUAD数据集中鉴定出C1、C22种免疫亚型。2种免疫亚型中,C2免疫亚型的免疫应答评分显著高于C1免疫亚型(P<0.05);C2免疫亚型TIDE评分、TMB低于C1免疫亚型(均P<0.05)。对GSE136961数据集和TCGA-LUAD数据集进行WGCNA分析共获得10种与免疫耐受以及生存相关的基因。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10种基因主要与DNA损伤以及细胞周期通路相关。转录调控网络分析结果显示E2F4是与免疫耐受相关5个基因(BRCA1、BRCA2、FOXM1、MELK、TUBB)的转录调控因子。2种免疫亚型中进行E2F4及与免疫耐受相关5种基因的表达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2F4、BRCA1、BRCA2、FOXM1、MELK、TUBB在免疫活性低以及免疫应答差的C1亚型显著高表达。结论转录调控因子E2F4及与免疫耐受相关5个基因(BRCA1、BRCA2、FOXM1、MELK、TUBB)高表达预测肺腺癌患者具有较短的生存时间和较差的免疫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亚型 免疫微环境特征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