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学科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正钢 吴秀英 薛玉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786-788,800,共4页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麻醉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麻醉工作中仍有很多细节问题导致麻醉质量不高,比如低血压、低体温、不注意手卫生、吸痰不当,术后镇痛不足等问题仍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常常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其根本原因在...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麻醉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麻醉工作中仍有很多细节问题导致麻醉质量不高,比如低血压、低体温、不注意手卫生、吸痰不当,术后镇痛不足等问题仍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常常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其根本原因在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最重要的原因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随着麻醉科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麻醉工作人员医学人文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 教育 麻醉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刚 张丽红 +1 位作者 吴晓蕾 陈卫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测定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和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LC,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测定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诱导,吸入异氟烷和笑气复合麻醉)和实验组(诱导和维持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给药)患者诱导前(t1)和气腹后20min(t2)血清中皮质醇、IL-6的水平,并观察2组7个时间点(T0~T6)MAP、HR的变化。结果实验组t1时点皮质醇浓度(227.48±50.81)μg/L与对照组(233.21±41.02)μg/L无统计学差异(t=0.481,P=0.633),但实验组t2时点(241.00±69.11)μg/L与对照组(354.70±37.55)μg/L有显著差异(t=7.918,P=0.000)。实验组t1时点IL-6浓度(105.99±30.65)ng/L与对照组(111.20±34.80)ng/L无统计学差异(t=-0.615,P=0.541),但实验组t2时点IL-6浓度(116.06±30.89)ng/L与对照组(172.73±23.54)ng/L有显著差异(t=-7.992,P=0.000)。MAP及HR:实验组T0~T6MAP和HR均无显著变化(F=0.92,P=0.485;F=0.41,P=0.878),但对照组MAP和HRT0~T6有显著差异(F=10.11,P=0.000;F=10.44,P=0.000)。实验组T2~T5时点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麻醉较常规吸入复合全麻能有效地抑制LC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对患者睡眠节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比佳 常媛媛 朱俊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7-1210,共4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节律,进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睡眠障碍,长期睡眠节律的紊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因此,全身麻醉如何影响睡眠节律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从全身麻醉药的种类,不同麻... 近年来研究表明,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节律,进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睡眠障碍,长期睡眠节律的紊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因此,全身麻醉如何影响睡眠节律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从全身麻醉药的种类,不同麻醉方式对于睡眠节律的影响以及睡眠节律紊乱对于术后谵妄,心血管事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节律 全身麻醉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在妊娠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美琳 郑文慧 +1 位作者 程莉莉 董有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6期31-34,共4页
妊娠期母体特殊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妊娠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妊娠期母体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先兆子痫产妇的极低频功率与低频功率(LF)显著升高;... 妊娠期母体特殊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妊娠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妊娠期母体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先兆子痫产妇的极低频功率与低频功率(LF)显著升高;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夜间的高频功率(HF)下降明显;妊娠期睡眠呼吸综合征患者LF/HF升高;先天性心脏病产妇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HF和LF明显降低;心律失常产妇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存在争议。心率变异性可通过安全无创手段监测自主神经的变化,对评价及预测妊娠期母体系统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陪伴对全麻苏醒期患儿焦虑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白雪 杜英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父母陪伴对全麻苏醒期患儿焦虑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在父母陪伴下进行观察,对照组患儿在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的陪伴下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焦... 目的探讨父母陪伴对全麻苏醒期患儿焦虑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在父母陪伴下进行观察,对照组患儿在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的陪伴下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焦虑、躁动、疼痛评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脉搏比较,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观察组患儿恶心呕吐和剧烈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麻醉苏醒期由父母陪伴能显著降低患儿焦虑、躁动、疼痛程度,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麻醉苏醒期更加安全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父母陪伴 麻醉苏醒期 焦虑 躁动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全麻诱导期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维 刘冬梅 张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2-427,共6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单次缓慢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Dex)对全麻诱导期股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ex组静脉输注Dex(0.2μg/kg)20ml,...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单次缓慢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Dex)对全麻诱导期股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ex组静脉输注Dex(0.2μg/kg)20ml,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随后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各时点股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反向波峰值速度(Vd)、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Dex组给予Dex后10min,Vs升高、Vd降低(P<0.05);诱导后两组Vs、Vd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3、5min,两组Vs显著降低,Dex组较对照组变化平稳(P<0.05),两组Vd上升,Dex组较对照组变化平稳(P>0.05);各时点两组Ds和Dd无明显变化(P>0.05)。与基础值比较,Dex组给予Dex后MAP、HR降低(P<0.05);诱导后两组MAP、HR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两组MAP、HR升高,Dex组较对照组变化平稳(P<0.05)。两组SBP、DBP、HR与Vs呈负相关(r=-0.507、-0.619、-0.750,P<0.05),两组SBP、DBP、MAP与Vd呈正相关(r=0.821、0.881、0.883,P<0.05),Vs和Vd无显著相关性(r=0.419,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单次缓慢静脉输注Dex0.2μg/kg可以使股动脉Vs增快、Vd减慢,并使全麻诱导期股动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麻醉 全身 股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谷氨酰胺在幼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爱媛 柴军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精氨酸-谷氨酰胺(Arg-Gln)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7日龄的C57BL/6J新生鼠暴露在750mL/L高氧环境中5d,然后回到正常空气中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在鼠龄12d时实验组(36只)新... 目的:观察精氨酸-谷氨酰胺(Arg-Gln)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7日龄的C57BL/6J新生鼠暴露在750mL/L高氧环境中5d,然后回到正常空气中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在鼠龄12d时实验组(36只)新生鼠每天两次腹腔注射Arg-Gln(剂量分别为1.0,3.0,5.0g/kg,每组12只),连续注射5d;对照组(12只)每天两次腹腔注射PBS,连续5d。所有小鼠均于17d处死,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Real-time RT-PCR方法测量每组视网膜VEGF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以剂量依赖方式无灌注区面积和新生血管团逐渐减少;实验组中最大剂量组[5.0g/(kg·d)]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比对照组大约减少75%(P<0.01);实验组视网膜VEGF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Arg-Gln能够有效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精氨酸-谷氨酰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精准腰椎间孔减压术诱发肌电图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泳 孙震 +1 位作者 李元涛 黄晓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精准腰椎间孔减压术(IO-Flex)诱发肌电图阈值的影。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择期行腰椎IO-Flex术患者60例,根据呼吸末七氟醚浓度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5MAC七氟醚组、2.0MAC七氟醚组和2.5MAC七氟醚组,...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精准腰椎间孔减压术(IO-Flex)诱发肌电图阈值的影。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择期行腰椎IO-Flex术患者60例,根据呼吸末七氟醚浓度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5MAC七氟醚组、2.0MAC七氟醚组和2.5MAC七氟醚组,每组各20例。比较3组精准椎间孔减压术中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阈值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结果 2.5MAC七氟醚组脊神经根诱发肌电图阈值[(14.2±2.4)mA]高于1.5MAC七氟醚组[(7.3±1.5)mA]和2.0MAC七氟醚组[(7.7±1.8)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5MAC七氟醚组和2.0MAC七氟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脑电双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MAC七氟醚组在IO-Flex术中可明显提高腰脊神经根的诱发肌电图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腰椎间孔扩张减压术 脑电双频指数 诱发肌电图 异丙酚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介导Hedgehog促进成骨细胞晚期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莹 田野 孟凌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Hedgehog促进成骨细胞晚期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介导作用。方法培养MC3T3-E1细胞,以Sonic Hedgehog(Shh)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Shh组;Runx2 siRNA组;Runx2 siRNA+Shh组。应... 目的探讨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Hedgehog促进成骨细胞晚期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介导作用。方法培养MC3T3-E1细胞,以Sonic Hedgehog(Shh)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Shh组;Runx2 siRNA组;Runx2 siRNA+Shh组。应用siRNA技术沉默细胞内Runx2基因,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涎蛋白(Bsp)、Col1a1、Osx成骨因子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水平,ALP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ALP的蛋白表达强度。结果 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表明,Shh明显提高MC3T3-E1细胞ALP、OC、Bsp、Col 1a1、Osx成骨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ALP染色表明,Shh组ALP的染色强度高于对照组。沉默Runx2基因后,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Runx2 siRNA组、Runx2 siRNA+Shh组MC3T3-E1细胞内ALP、OC、Bsp、Col 1a1、Osx成骨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ALP染色表明,ALP染色强度明显下降;表明Shh失去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结论 Runx2介导Hedgehog促进成骨细胞的晚期分化,Hedgehog可通过上调Runx2的表达,提高其功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晚期成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 成骨细胞 RUNX 2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苏醒室观察期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芳 张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3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切除术的小儿在苏醒室观察期间呼吸、循环指标的影响,探讨Dex应用于患儿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病房行全身麻醉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切除术的小儿在苏醒室观察期间呼吸、循环指标的影响,探讨Dex应用于患儿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病房行全身麻醉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每组各25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静脉泵入,Dex组给予Dex0.4μg/kg静脉泵入,给药时间为10 min。手术结束、拔出气管导管后,在患儿气道通畅、呼吸平稳后,送入苏醒室。患儿在苏醒室期间,如果呼吸空气,Sp O2≤94%,则给予面罩吸氧。在苏醒室每5分钟记录1次患儿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吸氧比例,及吸氧时间;记录患儿剧烈咳嗽、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及苏醒室的停留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患儿在苏醒室的吸氧比例高于对照组,Dex组患儿的吸氧时间长于对照组,Dex组患儿的心率低于对照组,Dex组患儿苏醒室恶心、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ex组患儿的苏醒室停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苏醒室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剧烈咳嗽和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身麻醉患儿在苏醒室观察期间的呼吸,降低患儿心率、恶心、躁动的发生率,延长患儿术后在苏醒室的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儿童 呼吸 苏醒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培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0期3-4,共2页
目的测定肿瘤患者围术期红细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ASA分级1-3级。门诊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24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和肿瘤诊断标准。其中乳癌10例。... 目的测定肿瘤患者围术期红细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ASA分级1-3级。门诊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24例。其诊断标准均符和肿瘤诊断标准。其中乳癌10例。其中直肠癌6例。甲状腺癌2例,胃癌6例,甲状腺囊肿8例,乳腺良性包块8例。分别测定其术前,术中,术后三种血样,肝素抗凝后送检。采用郭峰设计的酵母菌花环试验法测定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无论良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在不同时期的红细胞RBC-C3bRR均降低;其中乳房良性包块(P>0.05);甲状腺囊肿(P>0.05);胃癌早期(P<0.05);其余各组差别显著(P<0.01);而肿瘤患者RBC-ICR升高,其中良性肿瘤(P>0.05),甲癌(P<0.05),其他组(P<0.01)。结论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晚期恶性着,红细胞免疫功能最低,预后不良。手术切除后因解除了肿瘤的刺激和压迫,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红细胞免疫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抑制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终末期分化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田野 徐莹 付勤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终末期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和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将其进行分组(PTH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经PTH和盐水处理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检测ALP的分...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终末期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和培养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将其进行分组(PTH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经PTH和盐水处理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检测ALP的分泌,RT-PCT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促终末期分化因子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具有终末期成熟分化的特征,与对照组相比,PTH明显降低ALP染色的强度,显著降低细胞内促终末期分化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PTH具有抑制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终末期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非治疗性人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不同病变程度部位软骨细胞分化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田野 徐莹 付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比较取自膝骨关节炎不同病变程度部位的软骨细胞的基因和表型变化。方法临床获取人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分别分离不同损伤程度部位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将细胞分为2组,取自相对正常部位的软骨细胞(A组)和取自病变部位的软骨细胞(B... 目的比较取自膝骨关节炎不同病变程度部位的软骨细胞的基因和表型变化。方法临床获取人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分别分离不同损伤程度部位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将细胞分为2组,取自相对正常部位的软骨细胞(A组)和取自病变部位的软骨细胞(B组)。隔日予细胞更换培养液1次,分别于培养第2天和第4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Alcian蓝染色方法检测软骨细胞内蛋白多糖的分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ALP的分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Col2、Aggrecan、AL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等因子m RNA的表达。结果在培养后第2天和第4天,A组细胞Alcian蓝染色强度均强于B组,但两组细胞染色强度均随时间逐渐减弱;A组细胞ALP染色强度均弱于B组,但两组细胞染色强度均随时间逐渐增强;A组细胞Col2和Aggrecan因子基因表达均高于B组(P<0.05),但两组细胞内Col2基因表达均随时间逐渐降低;A组细胞ALP和MMP-13因子基因表达均高于B组(P<0.05),但两组细胞内2基因表达均随时间逐渐增高。结论取自膝骨关节炎病变部位的软骨细胞与取自相对正常部位的软骨细胞相比,更具有成熟分化的特征,但两组细胞都具有自发性成熟分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退变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疗效 被引量:12
14
作者 储海潮 田悦 张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731,共5页
目的对于多种非药物疗法联合应用于围手术期儿童以提升舒适感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双侧扁桃... 目的对于多种非药物疗法联合应用于围手术期儿童以提升舒适感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双侧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0例,年龄3~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干预组,每组35例。联合干预组患儿在常规围术期治疗和监护的基础上接受漫画辅助的术前访视、卡通车分心干预以及在苏醒室播放家属鼓励视频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围术期治疗和监护。在术前访视时(T_(0))和患儿与家属分离进入术间时(T_(1))使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量表(mYP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估患儿和家属的焦虑水平。在离开术间即刻(T_(2))、到达苏醒室15 min后(T_(3))使用儿童麻醉后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对患儿进行评估。其他次要指标包括患儿家属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夜惊、遗尿或其他术后不良行为。结果联合干预组T_(1)时刻患儿及家属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1.67(36.67~55.00)分vs 33.33(28.33~53.33)分,P<0.05],T_(2)时刻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联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2.86%vs 51.43%,P<0.05),T_(2)、T_(3)时刻联合干预组PAED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0)至T_(1)时刻家属VAS评分的变化差值与患儿mYPAS评分的变化差值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r=0.353,P=0.003)。联合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3种非药物手段联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术前焦虑水平和苏醒期谵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 学龄前 术前焦虑 苏醒期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静注0.05、0.1 mg/kg纳布啡的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佳 吴秀英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64-67,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术前静注0.05、0.1 mg/kg纳布啡的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EA)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观察。方法 120例腺样体肥大(AH)患儿随机分为N1组、N2组、C组各40例,各组均行腺样体切除术,N1组术前静脉缓慢推注0.05 mg/kg... 目的 对比观察术前静注0.05、0.1 mg/kg纳布啡的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EA)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观察。方法 120例腺样体肥大(AH)患儿随机分为N1组、N2组、C组各40例,各组均行腺样体切除术,N1组术前静脉缓慢推注0.05 mg/kg的盐酸纳布啡注射液,N2组术前静脉缓慢推注0.1 mg/kg的盐酸纳布啡注射液,C组术前静脉缓慢推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各组EA发生率、严重程度(PAED评分)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SPO_(2))和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不良事件。结果 与C组比较,N2组苏醒期EA发生率低(P<0.05);与C组比较,N2组T_(0)~T_(3)时点PAED评分低(P均<0.05)。3组T_(0)、T_(1)、T_(2)、T_(3)、T_(4)时点MAP及HR和SPO_(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N2组苏醒时间长,N1组和N2组PACU停留时间短(P均<0.05)。3组不良事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术前静注0.05 mg/kg纳布啡无法有效降患儿全身麻醉EA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较于0.05 mg/kg纳布啡,术前静注0.1 mg/kg纳布啡可明显降患儿全身麻醉EA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患儿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不良事件,有助于患儿安全平稳地度过全麻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肥大 苏醒期躁动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甄男 龙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期340-343,共4页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发展迅速,正处于传统教学向信息化教学的转变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此教学模式要求上课前一周将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提供在线辅导,最后由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与强化。现以中国医...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发展迅速,正处于传统教学向信息化教学的转变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此教学模式要求上课前一周将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提供在线辅导,最后由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与强化。现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教学经验为基础,开展微课及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最后,通过两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调查反馈的结果反馈,证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习积极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用于小儿术前超前镇痛60例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素娟 鞠振红 +2 位作者 徐颖 佟征 吕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术前疼痛是小儿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合适镇痛可加快小儿恢复时间,减少疼痛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为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时间,在疼痛发作之前即采取措施的治疗称超前镇痛,并已成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1],通过术前肌内注射氯... 目的术前疼痛是小儿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合适镇痛可加快小儿恢复时间,减少疼痛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为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时间,在疼痛发作之前即采取措施的治疗称超前镇痛,并已成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1],通过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对小儿骶管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麻醉的有用性。方法 60例ASAI级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分为2组,术前分别肌内注射氯胺酮1、2mg/kg;手术结束时行骶管穿刺,注入0.5%利多卡因加0.02mg/kg吗啡的混合液,容积为0.6ml/kg。观测术后4、8、12、24h疼痛情况,并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记录各时点的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合度以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1mg/kg能增强骶管单次吗啡的镇痛效果,而肌内注射氯胺酮2mg/kg临床作用与之相似,但不良反应却显著增高。结论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1mg/kg能增强骶管单次吗啡的镇痛效果,而且又减少了各自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吗啡 小儿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