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在骨科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原日明 李建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67,472,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膜性囊泡,大多数细胞均可分泌,通过携带各种蛋白质、DNA、非编码RNA、核酸等活性物质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组织生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巨噬细胞作为体内吞噬细胞,可吞噬各种细胞碎片和组...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膜性囊泡,大多数细胞均可分泌,通过携带各种蛋白质、DNA、非编码RNA、核酸等活性物质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组织生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巨噬细胞作为体内吞噬细胞,可吞噬各种细胞碎片和组织碎片,并根据体内微环境的改变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即M1和M2型巨噬细胞,分别起促炎和抗炎作用。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与骨折愈合、骨肉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科疾病密切相关。本综述重点探讨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与骨科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外泌体 骨折 骨肉瘤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立宇 郭文娟 +2 位作者 叶飞 张一奇 巴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相关的irisin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姜禹彤 丁璟 +3 位作者 张祎 张艺萍 邱吉巍 魏迎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0,93,共6页
糖尿病是一种成因复杂、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仅口服降糖药物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运动是糖尿病初期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鸢尾素(iris... 糖尿病是一种成因复杂、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仅口服降糖药物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运动是糖尿病初期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鸢尾素(irisin)是一种运动相关的肌肉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irisin水平下降有关。相关机制研究发现,irisin通过预防胰岛素抵抗现象的发生、促进胰岛β细胞的生成以及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等对糖尿病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此外,irisin水平降低还与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有关。本文总结和分析了irisin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阐述了irisin对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炼 李连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2-577,共6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spica casting,SC)与弹性髓内钉(flexible intramedullary nail,FIN)固定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5岁学龄...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spica casting,SC)与弹性髓内钉(flexible intramedullary nail,FIN)固定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5岁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分为SC组和FIN组,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合并损伤、创伤严重程度、相关时间指标、住院费用及影像学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4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73个月(24~57个月)。SC组和FIN组各20例,分别有1例(5%)和8例(40%)合并其它损伤;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分别为9.0(9.0,9.0)分和10.0(9.0,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2.90±10.30)d和(53.05±10.8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0);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7.35±14.66)d和(102.50±22.7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0,2.0)d和2.0(2.0,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住院费用分别为(12750.9±3790.4)元和(35196.9±4893.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组和FIN组骨折愈合、完全负重以及末次随访三个时间点的冠状面成角分别为6.5(4.3,8.8)°、5.0(2.0,13.0)°、3.0(2.0,5.0)°和3.0(2.0,4.0)°、2.0(2.0,3.8)°、2.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时间点矢状面成角分别为9.5(6.3,13.0)°、8.5(5.3,11.5)°、5.0(3.3,7.8)°和4.0(2.0,5.0)°、3.0(2.0,4.0)°、2.0(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双下肢长度差SC组为(5.30±3.26)mm,FIN组为(7.78±5.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SC组和FIN组Flynn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且均为改良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并发症。结论在国内现有医疗模式下,SC和FIN两种方法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过程无明显差异。与SC相比,FIN治疗花费更高,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关于两种治疗方式的远期疗效以及给家庭护理带来的负担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石膏 外科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在糖脂代谢及肥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艺萍 丁璟 +3 位作者 张祎 姜禹彤 邱吉巍 魏迎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6-650,共5页
肥胖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能够增加人体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运动是控制和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鸢尾素是2012年被发现并报道的一种肌细胞因子,受运动调控,参与脂肪组织的褐变。鸢尾素通过影响脂代... 肥胖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能够增加人体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运动是控制和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鸢尾素是2012年被发现并报道的一种肌细胞因子,受运动调控,参与脂肪组织的褐变。鸢尾素通过影响脂代谢来改善肥胖,可以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促进葡萄糖稳态,还可以抵抗炎症、氧化应激等因素对脂肪细胞的损伤,抑制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及肥胖。本文综述了鸢尾素在糖脂代谢及肥胖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鸢尾素的调节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鸢尾素 糖脂代谢 白色脂肪棕色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7、MMP-9及其抑制剂TIMP-3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吕大鹏 白伦浩 +2 位作者 孔冉冉 李毓卓 王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3)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对40例膝关节滑膜标本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显色MMP-7、MMP-9及TIMP-3在病变组和正常组的表达,并用HE染色观察细胞...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3)在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对40例膝关节滑膜标本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显色MMP-7、MMP-9及TIMP-3在病变组和正常组的表达,并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MMP-7、MMP-9及TIMP-3的表达在正常关节滑膜与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MP-7、MMP-9及TIMP-3的表达是骨性关节炎重要的标志性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疼痛评估工具的选择 被引量:112
7
作者 刘莹 刘天婧 王恩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童疼痛的评估在儿科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重要。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客观地评估儿童疼痛的程度,从而为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优化护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临床实践中,新生儿多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和CRIES评分...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童疼痛的评估在儿科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重要。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客观地评估儿童疼痛的程度,从而为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优化护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临床实践中,新生儿多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和CRIES评分法,面部编码系统需要医护人员详细观察儿童的异常举动,排除其他正常生理活动和反射,CRIES评分法更适合于术后患儿的疼痛评估。婴幼儿常采用FLACC疼痛评分法,通过观察婴幼儿异常的行为进行评分,同样需要排除正常生理活动和反射。CHEOPS评分法适合于学龄前期儿童。视觉模拟量表(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需要患儿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适合于学龄期及以后的儿童。不同的儿童疼痛评估工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没有一种评估工具可以完全准确地评估疼痛。临床应用时需要掌握各种疼痛评估工具的优缺点,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适合于不同年龄段儿童最佳和最有效的疼痛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儿童 评估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促进小鼠成骨分化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立宇 郭然 +3 位作者 牟帅 张一奇 杨礼庆 付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2-1748,1759,共8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以及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芍药苷干预组。通过CCK-8法检测芍药苷对MC3T3-E1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以及活性检测芍药苷促进MC3T3-E...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MC3T3-E1成骨细胞分化以及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芍药苷干预组。通过CCK-8法检测芍药苷对MC3T3-E1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以及活性检测芍药苷促进MC3T3-E1成骨分化能力;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芍药苷促矿化能力;运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Runx2、OPG、RANKL、Col1α1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情况。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24只,分为假手术组、骨质疏松模型组、药物干预组。选取各小鼠左侧股骨远端以及胫骨近端的区域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Runx2免疫组织化学以及micro-CT扫描。结果中、高剂量芍药苷干预组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ALP的活性(P<0.05);高剂量芍药苷能够促进MC3T3-E1细胞的矿化能力(P<0.01);同时中、高剂量能够促进OPG、Runx2蛋白的表达(P<0.05),抑制RANKL的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骨微结构破坏明显,Runx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芍药苷干预后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小梁数量以及厚度显著增加(P<0.01),骨小梁间隔减少明显(P<0.01),Runx2蛋白提升明显(P<0.01)。结论芍药苷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上调成骨分化基因,改善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骨微结构,具有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MC3T3-E1细胞 成骨分化 卵巢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凤华 白伦浩 +1 位作者 张志强 张永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对31例应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Lysholm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对31例应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展受限角度分别是6.23°±3.25°和2.15°±2.18°(P<0.01);膝关节屈曲受限角度分别是34.16°±10.95°和15.03°±12.64°(P<0.01)。关节稳定性检查,术后6月患膝后抽屉和后Lanchman试验检查均阴性;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43.65±12.21)分和(89.27±8.96)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它与手术有机结合,效果良好,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立军 吉士俊 李连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种类型。我国发病率报告为0.9‰-39‰,男女发病比例为1:5-7,甚至更高。早期诊断并未普及,儿童骨科医师甚至成人骨科医师都在治疗,但治疗方法各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儿童骨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诊治 小儿矫形外科 髋关节半脱位 早期诊断 骨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岩峰 秦光华 +2 位作者 杨明超 王喆 李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5,3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54只健康成年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和实验组各24只。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进行高压氧治疗,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动物常规饲养...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54只健康成年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和实验组各24只。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实验组进行高压氧治疗,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动物常规饲养。分别在各个时间点取材,进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损伤组脊髓组织结构紊乱,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实验组脊髓结构相对完整,组织水肿程度减轻。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偶见Bcl-2阳性表达,损伤组和实验组均可见Bcl-2表达,实验组Bcl-2阳性表达较高,与损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可能通过增加脊髓损伤后Bcl-2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脊髓损伤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脊髓损伤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P物质调控脊髓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成骨细胞RANKL/OPG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柳达 黄瑛 +5 位作者 刘忠厚 王广斌 李彬 许晓军 付勤 戴力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源性成骨细胞RANKL/OPG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SP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6w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模型。3w...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源性成骨细胞RANKL/OPG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SP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6w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模型。3w后测定胫骨骨密度,收集股骨髓腔细胞悬液,MSCs诱导成骨细胞培养至第二代,用10-8mol/L SP进行作用。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RANKL和OPG的染色并定量分析;用半定量RT-PCR分析RANKL、OPG、Col1α1、OCN基因的表达变化;用EI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RANKL和OPG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3w时SCI组胫骨的骨密度明显低于SHAM组,骨密度的下降既发生在胫骨近端干骺端(-26.3%,P<0.05),又发生在胫骨干(-21.2%,P<0.05)。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显示,SP处理后比不加处理因素的MSCs源性成骨细胞表达RANKL显著增加(P<0.05)。SP作用72h后MSCs源性成骨细胞RANKL的表达显著上调(+160.2%,P<0.01),OPG的表达显著下调(-45.5%,P<0.01),OCN的表达显著下降(-42.9%,P<0.01)。结论 SP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偶联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可以对成骨细胞产生直接作用(抑制OCN的基因表达),又可以通过成骨细胞间接的作用于破骨细胞(促进RANKL表达,抑制OPG表达),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最终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P物质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伦浩 周凤华 +2 位作者 王佳时 傅永慧 付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操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膝关节后中隔的关节镜入路,对31例患者进行了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早期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法随访分析膝关节功能。结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操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膝关节后中隔的关节镜入路,对31例患者进行了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早期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法随访分析膝关节功能。结果:无术中神经血管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2个月,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43.65±12.21)和(89.27±8.96)分。结论: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清楚观察膝关节后室腔内结构,视野清晰,扩大了关节镜下手术操作空间,操作具有安全性,与术后早期合理的康复治疗结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镜 后中隔 经后中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兔椎间盘细胞aggrecan和Ⅱ型胶原的合成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海伦 吕刚 +2 位作者 王欢 段景柱 黄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体外培养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和软骨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的影响。方法:兔髓核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分别利用Antonopulos和Miamine法检测对照组和不同剂量hBMP-2(10,100和1000ng/ml)组胶原和...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体外培养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和软骨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的影响。方法:兔髓核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分别利用Antonopulos和Miamine法检测对照组和不同剂量hBMP-2(10,100和1000ng/ml)组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细胞Ⅱ型胶原和aggreca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加入BMP-2后可见随剂量增加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量逐渐增加,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P<0.01)。在6dRT-PCR结果显示BMP-2组aggrecan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剂量增高aggrecan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BMP-2可促进体外培养兔腰椎间盘细胞合成代谢,随剂量增加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量逐渐增加,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提示hBMP-2可能对退变椎间盘具有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椎间盘细胞 基因表达 胶原 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恩波 王康 +2 位作者 张立军 赵群 吉士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常见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2001~2008年本院共收治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2l例,其中骨折畸形愈合13例,骨不连8例.均予保守治疗.经影像学资料、门诊病志及家属描述判定发生原因;检索资料:在中国学... 目的 分析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常见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2001~2008年本院共收治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2l例,其中骨折畸形愈合13例,骨不连8例.均予保守治疗.经影像学资料、门诊病志及家属描述判定发生原因;检索资料: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到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报道,阅读整理,分析归纳原因.结果 本院资料中:漏诊和(或)误诊7例(33%);保守治疗失随访或不足14例(67%).检索资料:9年内共报道841例,其中说明了发生原因的病例284例,包括漏诊和(或)误诊74例(26%),保守治疗失随访或不足199例(70%),手术治疗并发症9例(3%),其他因素2例(1%).结论 目前我国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医方,骨科医师应提高警惕;建议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治疗 综合预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克氏针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振存 赵群 张立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45-1146,共2页
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评价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注意事项。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较为困难,骨折复位后不稳定,能选择锁定钢板固定的尽量首选内固定。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微创治... 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评价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注意事项。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较为困难,骨折复位后不稳定,能选择锁定钢板固定的尽量首选内固定。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是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一种可选择方法,但单纯应用外固定架固定C3型骨折牢固性不确切,辅助克氏针固定很必要,以加强骨折复位后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 外固定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横截面积的CT测量 被引量:16
17
作者 贾惊宇 孙英伟 张立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椎旁肌改变与脊柱侧凸的关系。方法:IS患者31例,女20例,男11例,年龄12-18岁,Cobb角范围28°-76°,平均53°±12°,在CT片上测...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椎旁肌改变与脊柱侧凸的关系。方法:IS患者31例,女20例,男11例,年龄12-18岁,Cobb角范围28°-76°,平均53°±12°,在CT片上测量上终椎、顶椎、下终椎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同龄非脊柱畸形患者(对照组)20例,女8例,男12例,年龄5-15岁,在CT片上测量T8、T10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比较两组双侧椎旁肌的横截面积。结果:IS患者上终椎、顶椎、下终椎凸侧椎旁肌横截面积均大于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凸/凹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比值顶椎〉上终椎〉下终椎:Cobb角〉50°和〈50°患者顶椎水平凸/凹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顶椎水平凸/凹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比值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性。对照组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椎旁肌横截面积比值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双侧椎旁肌发育不对称,凸侧椎旁肌横截面积大于凹侧,且在顶椎水平差异最大,但顶椎水平椎旁肌横截面积凸/凹侧比值与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旁肌 横截面积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在股骨颈前倾角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天婧 石永言 赵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50,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CT测量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FNA)的数值,初步研究单髋脱位患儿的双侧股骨近端发育演变规律。方法收集366例单侧DDH患儿的三维CT图像,按年龄分组:小于18个月组、18个月至3岁组、大于3岁组,测量... 目的利用三维CT测量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FNA)的数值,初步研究单髋脱位患儿的双侧股骨近端发育演变规律。方法收集366例单侧DDH患儿的三维CT图像,按年龄分组:小于18个月组、18个月至3岁组、大于3岁组,测量各年龄组的患侧和健侧FNA的大小,利用统计软件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DDH患儿的FNA-年龄变化曲线图。从而揭示股骨近端的发育演变规律。结果单髋脱位的患侧FNA比健侧平均大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8个月、18个月至3岁年龄组的患侧和健侧FNA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3岁的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髋脱位的股骨近端病理改变并不仅仅存在于患侧,其健侧也发生改变,且双侧FNA随年龄增大的演变规律是对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三维CT 股骨颈前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佳贺 顾海伦 +2 位作者 牛慧彦 张毅 何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9-1031,1035,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模型,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同时间时U937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模型,探讨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不同时间时U937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预先用不同浓度的SB203580(p38 MAPK途径抑制剂)处理U937细胞,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分析感染30min后U93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诱导U937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高。p38 MAPK在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15min后表达明显增高,30min时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总的p38 MAPK水平在整个实验期间内几乎无变化。用SB203580抑制p38 MAPK通路,引起抑制剂浓度依赖性的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时间依赖性诱导U937细胞凋亡,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胞凋亡 U937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不同年龄组、体质量指数女性人群髋关节骨密度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然 王云柯 +1 位作者 刘诗盈 付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整群抽样2013-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057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0岁,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XR-6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左侧髋关节股骨颈、大粗...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整群抽样2013-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057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0岁,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XR-6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左侧髋关节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BMD值及一般资料的调查。将检测结果以髋关节各部位T值分组,按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层,对不同分组情况的骨质疏松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 1)本次检测的4057例调查女性人群在左侧髋关节3个部位(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区)中,不同年龄和BMI的T值和BMD值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39岁和40~49岁的年龄段,在3个部位BMD和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岁的人群中,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BMD和T值下降的速度比较显著。(2)不同年龄组Ward’s三角区、大粗隆股骨颈BMD值和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骨质疏松的人群中,大粗隆的部位出现骨质疏松情况的平均年龄为(65.85±10.65)岁,股骨颈部位为(72.08±9.36)岁,Ward’s三角区部位为(63.56±10.23)岁。(4)应用卡方检验,高BMI人群股骨颈骨质疏松率为0.6%,正常BMI人群为3.4%,低BMI人群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BMI、正常BMI和低BMI大粗隆部位骨质疏松率分别为8.6%、18.8%和53.6%(P<0.001)。结论 1)在>49岁的人群中,髋关节3个部位骨矿物含量下降速度均较快。(2)随着年龄的增加,Ward’s三角区的BMD值和T值下降的速度最早最快,大粗隆部位和股骨颈部位的BMD和T值相对较高,降低的速度也较慢。(3)骨质疏松的人群中,大粗隆的部位出现骨质疏松情况的平均年龄最高,其次为股骨颈部位,平均年龄最低的为Ward’s三角部位。(4)低BMI的人群3个部位的骨质疏松率显著较高。在股骨颈部位和大粗隆部位,高BMI的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的人数远低于低BMI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体质量指数 髋关节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