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何睿妍 张宁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多种疾病中具有评估炎症程度、预后等临床价值。文中探讨SII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同年1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179例RA患者临床资... 目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多种疾病中具有评估炎症程度、预后等临床价值。文中探讨SII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同年11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179例R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缓解组(n=40)和活动组(n=139),记录临床、实验室资料,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各炎症指标间相关性,绘制SII、NLR、PLR预测疾病活动的ROC曲线,分析SII对RA疾病活动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缓解组比较,活动组患者SII、NLR、PLR、ESR、CRP、N、PLT、WBC水平升高;SII、NLR、PLR与ESR、CRP、DAS28评分呈正相关;SII、NLR、PLR在预测RA疾病活动中具有一定意义,且SII预测价值优于NLR、PLR,其AUC为0.777,灵敏度0.849、特异度0.6。结论SII对评估RA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19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志行 刘冬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40,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至少为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RNA。现有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且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至少为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RNA。现有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且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lncRNA H19被发现在炎症、纤维化等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节功能,因此H19参与的分子机制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靶点。本综述基于H19已知的功能讨论了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机制,并总结了H19在几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19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通过miR-181a-5p/SOCS3信号通路调节Treg/Th17细胞平衡减轻类风湿关节炎进展
3
作者 焦宁 陈迎 常利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0-1087,共8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调节miR-181a-5p/SOCS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芹菜素组(API组)、芹菜素^(+)敲减对照组(API^(+)sh-NC组)和芹菜... 目的探讨芹菜素调节miR-181a-5p/SOCS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组]、芹菜素组(API组)、芹菜素^(+)敲减对照组(API^(+)sh-NC组)和芹菜素^(+)敲减SOCS3组(API^(+)sh-SOCS3组)。CIA组、API组、API^(+)sh-NC组和API^(+)sh-SOCS3组大鼠注射乳化剂制备CIA模型,对照组同时间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价各组大鼠关节炎症情况;采用HE染色比较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损伤情况;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6以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GF)-β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细胞中Th17细胞(CD4^(+)IL-17A^(+))和Treg细胞(CD25^(+)Foxp3^(+))的细胞比例。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miR-181a-5p和SOCS3表达情况。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a-5p与SOCS3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A组大鼠足部肿胀程度和踝关节滑膜病理损伤加重,关节炎指数评分、血清中IL-17A和IL-6水平以及脾细胞中CD4^(+)IL-17A^(+)细胞数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和IL-10水平以及脾细胞中CD25^(+)Foxp3^(+)细胞数明显降低(均P<0.05);与CIA组比较,API组和API^(+)sh-NC组大鼠足部肿胀程度和踝关节滑膜病理损伤改善,关节炎指数评分、血清中IL-17A和IL-6水平以及脾细胞中CD4^(+)IL-17A^(+)细胞数明显降低,血清中TGF-β和IL-10水平以及脾细胞中CD25^(+)Foxp3^(+)细胞数明显升高(均P<0.05);与API组和API^(+)sh-NC组比较,API^(+)sh-SOCS3组大鼠足部肿胀程度和踝关节滑膜病理损伤加重,关节炎指数评分、血清中IL-17A和IL-6水平以及脾细胞中CD4^(+)IL-17A^(+)细胞数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和IL-10水平以及脾细胞中CD25^(+)Foxp3^(+)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CIA组大鼠滑膜组织中miR-181a-5p表达明显升高,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CIA组比较,API组大鼠滑膜组织中miR-181a-5p表达明显降低,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mimics NC组比较,miR-181a-5p mimics组转染SOCS3-WT的HEK-293T细胞相对萤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转染SOCS3-MUT的HEK-293T细胞相对萤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芹菜素通过下调miR-181a-5p表达上调其下游靶基因SOCS3表达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中Treg/Th17细胞失衡状态,从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诱导的关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类风湿关节炎 Treg/Th17细胞平衡 miR-181a-5p/SOCS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薛红霞 崔华东 +5 位作者 刘冬梅 付文轶 刘晓丹 杨丽丽 赵丽娟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与RA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DD及FIB水平,分析RA血浆DD和FIB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与RA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DD及FIB水平,分析RA血浆DD和FIB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及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浆DD水平[(364±325)μg/L]高于健康对照者[(99±91)μg/L](P<0.01);RA患者血浆FIB水平[(3.83±0.78)g/L]高于健康对照者[(2.43±0.63)g/L](P<0.01)。RA患者血浆DD与FIB水平显著相关(r=0.55,P<0.01),且二者分别与ESR(r=0.481,r=0.572;P<0.01)、CRP(r=0.653,r=0.738;P<0.01)、DAS28(r=0.494,r=0.441;P<0.01)、PLT(r=0.611,r=0.461;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Hb呈显著负相关(r=-0.35,r=-0.371;P<0.01)。结论 RA患者血浆DD升高并不必然提示血栓形成,血浆DD及FIB可能成为判断RA病情活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春玲 郭韵 +2 位作者 刘海娜 赵丽娟 肖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58-3360,共3页
目的探讨CC族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RA患者(RA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术检测两组受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CR7的表达,并根据患者的触痛关节数、... 目的探讨CC族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例RA患者(RA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术检测两组受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CR7的表达,并根据患者的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计算出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积分(DAS28),分析CCR7的表达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CCR7的表达率〔(74.5±13.7)%与(57.9±11.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7±2.0)%与(16.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CCR7的表达率显著高于CD8+T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CR7的表达与DAS28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 CCR7在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异常增加,尤其是在CD4+T细胞上;CCR7在CD4+T细胞上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RA病情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T淋巴细胞 受体 CCR7 疾病活动性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玥 蒋莉 +5 位作者 孙丹丹 崔华东 张艳莉 张燕 丁宁 王晓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6,89,共3页
目的:通过对4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检测,探讨IL-17在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常见四种风湿性疾病及20例正常人血清IL-17水平,同时对其与有关免疫指标进行相关性检... 目的:通过对4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检测,探讨IL-17在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常见四种风湿性疾病及20例正常人血清IL-17水平,同时对其与有关免疫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及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RA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ACR分值呈正相关;AS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ESR、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SS及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IgG水平呈正相关,与C3水平呈负相关;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3)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差异显著,4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组间IL-17水平无差异。结论:RA、SLE、AS及S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在疾病活动期尤为明显,提示IL-17可能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17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57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滢 王晓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7-1110,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 757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规则对患者的病情活动度进行评分,将DAS28<2.6分...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 757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规则对患者的病情活动度进行评分,将DAS28<2.6分计为病情稳定组,DAS28≥3.2计为病情活动组,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规律治疗且检查指标完善的复诊患者中,病情活动期患者占77.2%,病情稳定期患者占22.8%。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PLT)、D-二聚体、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生活环境、病程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生活环境、病程、ESR及CRP升高是患者疾病复发及病情活动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对RA的认识,通过完善系统化验及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水平和疾病活动度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欢雪 王晓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6-360,共5页
目的:观察吸烟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水平及疾病活动度的影响,为RA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干预方式。方法:选取男性RA患者112例,全部患者于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目的:观察吸烟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水平及疾病活动度的影响,为RA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干预方式。方法:选取男性RA患者112例,全部患者于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收集患者吸烟情况(包括吸烟年限、每日吸烟支数)、压痛关节数(TJC)和肿胀关节数(SJC)等临床资料,并计算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87例和不吸烟组25例,并根据吸烟指数(SI)(吸烟年限×每日吸烟支数)分为A组(≤400支年)34例、B组(400支年<SI≤800支年)37例和C组(>800支年)16例。结果:吸烟组患者TC和TG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1),L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I的增大,患者TC和TG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LDL-C水平呈升高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患者CRP和ESR水平高于不吸烟组(P<0.05),TJC、SJC和DAS28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1);随着SI的增大,患者的TJC和SJC增多且DAS28升高(P<0.05),CRP和ESR呈升高趋势。结论:吸烟可能导致RA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和疾病活动度增加,积极戒烟和控制吸烟量对改善RA患者血脂代谢和降低RA的发病风险可能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吸烟 血脂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乃志 杨丽丽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检测,研究其与RA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9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23水平,分析R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IL-23水平的差异;检测RA患...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检测,研究其与RA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9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23水平,分析R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IL-23水平的差异;检测RA患者疾病活动性、临床指标、骨破坏情况,探讨其与IL-23水平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IL-23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血清IL-23水平与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性积分(DAS2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1、0.461;P均<0.05)。RA组患者不同X线分期IL-23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IL-23的水平比健康人升高;血清IL-23水平可作为RA活动性参考指标;IL-23参与RA的发病过程尤其是骨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华东 薛红霞 +3 位作者 王延海 张宁 杨丽丽 王晓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8-969,共2页
对类风湿关节炎及正常对照者的膝关节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高频超声对于观察滑膜炎症是一种方便、敏感的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关节炎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超声 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欢雪 王晓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6,283,共3页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探讨其在RA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IL-37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37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IL-37可能在RA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保...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探讨其在RA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IL-37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37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IL-37可能在RA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37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洋 俞越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9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伴发心血管疾病(CVD)将患者分为单纯RA组(对照组,n=227)和RA伴发CVD组(研究组,n=67)。采用t检验或χ2分析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9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伴发心血管疾病(CVD)将患者分为单纯RA组(对照组,n=227)和RA伴发CVD组(研究组,n=67)。采用t检验或χ2分析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体质量指数(BMI)、饮酒、病程、DAS28评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血小板(PLT)和D-二聚体(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DAS28评分、TG和D-D是RA伴发CVD的危险因素(均P<0.05)。因此认为,病程长、疾病活动性高、TG和D-D升高是RA伴发CVD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具有此类临床特征的RA患者应警惕CVD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东源 王晓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3-916,92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清中CC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CL17水平,记录被检者同批次实验室指标及相关临床表现,计算R...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清中CC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CL17水平,记录被检者同批次实验室指标及相关临床表现,计算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组患者血清CCL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疾病活动RA患者组(DAS28≥5.1)血清CCL17水平高于中度疾病活动RA患者组(3.2≤DAS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组血清CCL17水平与患者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清CC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CCL17可能参与了RA的发生及疾病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CCL17/TARC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与风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京京 王晓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在人体细胞中广泛表达,但在不同器官、细胞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调节细胞外基质形成,影响细胞增殖、趋化、黏附、凋亡等作用,与骨形成、血管发生、组织炎症及修复密切相关,在肿瘤、心血管、发育领域...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在人体细胞中广泛表达,但在不同器官、细胞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调节细胞外基质形成,影响细胞增殖、趋化、黏附、凋亡等作用,与骨形成、血管发生、组织炎症及修复密切相关,在肿瘤、心血管、发育领域研究深入。CCN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风湿病患者血清或组织中差异表达,参与介导炎症因子产生,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增殖,软骨成熟、分化,血管生成等过程,与疾病活动度显著相关,且在不同机制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系统性硬化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8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ENA抗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宁 李爽 +2 位作者 李典 崔华东 付文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应用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148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ENA)抗体谱,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抗Sm、抗U1-RNP、抗SS-A和抗SS-B抗体在各自相对特异性疾病中的阳性率。蛋白芯片-酶联免... 应用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148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ENA)抗体谱,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抗Sm、抗U1-RNP、抗SS-A和抗SS-B抗体在各自相对特异性疾病中的阳性率。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ENA抗体谱准确、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提取性核抗原 蛋白芯片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影像学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宁 金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手部X线的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RA病例行双手的CR后前位X线检查,并按病程分为2组(A组为为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期表现的30例,B组为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I期以上表现的病人2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手部X线的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RA病例行双手的CR后前位X线检查,并按病程分为2组(A组为为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期表现的30例,B组为符合类风湿关节炎X线II期以上表现的病人26例),分别统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活动性指标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RA患者的急性炎性反应指标ESR、CRP的数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类风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骨关节的损害的程度与RF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有关,而手部X线的影像学检查在RA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扰素调节因子4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春香 王晓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人群和正常对照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RA患者与28名正常对照者,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RF4基因,计...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人群和正常对照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RA患者与28名正常对照者,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RF4基因,计算R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RF4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以-△△CT值表示),并与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CCP)抗体水平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对照组外周血IRF4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94±0.10,-7.62±0.13,RA患者外周血IRF4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IRF4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指标呈明显相关性改变。结论 RA患者外周血存在IRF4基因表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指标具有相关性,可能在RA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聚合酶链反应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38在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18
作者 王莉莉 王晓非 +3 位作者 蒋莉 李舒帆 郭韵 张晓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CD38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RA患者,19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sCD38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sCD38水平为(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sCD38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该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RA患者,19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sCD38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sCD38水平为(163.05±13.97)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80.59±5.58)mg/L,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特别是RA有X线改变组(至少骨质疏松)血清中sCD38水平平均高于单纯关节肿痛组(P<0.05)。而且RA患者外周血sCD38水平与其活动指标RF、CRP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2,P<0.05;r=0.485,P<0.05)。SLE患者外周血sCD38水平平均为(295.22±16.01)mg/L,明显高于RA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与SLE活动指标ds-DNA成明显正相关(r=0.692,P<0.05)。结论:sCD38在RA和SLE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增高,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38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牙周疾病患者的IL-17A表达
19
作者 赵琳 徐京京 +1 位作者 王晓非 张晓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及牙龈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A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与牙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AS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初诊的RA合并慢性牙周炎(CP)患者20例(RA+CP组),RA患者20例(RA组),CP患者20例(CP组),健康...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及牙龈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A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与牙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AS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初诊的RA合并慢性牙周炎(CP)患者20例(RA+CP组),RA患者20例(RA组),CP患者20例(CP组),健康者20例(H组)血清及牙龈液的IL-17A水平。结果 RA+CP组、RA组、CP组、H组的血清IL-17A水平分别为(66.6±24.98)、(46.58±8.50)、(31.35±5.10)和(29.25±5.50)pg/m L;RA+CP组、RA组、CP组、H组的牙龈液IL-17A水平分别为(25.71±5.1)、(19.97±4.95)、(18.85±5.36)和(15.38±4.36)pg/m L。RA+CP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呈正相关性(r=0.446,P<0.05),RA+CP组患者牙龈液IL-17A水平与抗-CCP呈正相关性(r=0.517,P<0.05);RA+CP组患者在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方面高于RA组。结论 RA可能加重患者的牙周病变;牙周疾病可能对RA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7A 慢性牙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男男 付文轶 张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4-557,共4页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36例,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其分为疾病缓解组、低疾病活动度组、中等疾病活动度组和高疾病活动度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HR)对RA疾病活动度...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36例,根据疾病活动度评分将其分为疾病缓解组、低疾病活动度组、中等疾病活动度组和高疾病活动度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HR)对RA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PHR对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的预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辅助判断RA活动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疾病活动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