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申茉函 李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分析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康复科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本研究分析了康复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了康复科多重耐药菌... 分析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康复科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本研究分析了康复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了康复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能力,以探索防控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科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瑾 张秀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该菌感染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检出黏质沙雷菌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3年共检出黏质沙雷...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该菌感染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3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检出黏质沙雷菌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3年共检出黏质沙雷菌388株,238株(61.34%)来自男性患者,150株(38.66%)来自女性患者;其中95株(24.49%)分离自14岁以下儿童,144株(37.11%)来自60岁以下的成年人,149株(38.40%)来自60岁以上的老年人。33株来自新生儿,占总体的8.51%,占儿童中的34.74%。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检出率基本保持平稳的小幅度波动趋势(0.52%~0.60%),检出标本以痰为主(38.92%),科室分布以外科最多(39.69%),妇产科最少(1.55%)。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97.42%),其次为头孢呋辛(71.13%)、四环素(59.02%)、头孢孟多(57.4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4.59%)、氨苄西林/舒巴坦(42.53%)、头孢西丁(34.02%)、氯霉素(15.21%)、呋喃妥因(14.18%)。2017—2023年黏质沙雷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52%~8.25%,2022年出现了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2023年出现了对替加环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结论临床应针对黏质沙雷菌感染的治疗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将黏质沙雷菌列为监测、感染预防管理的重点,预防和控制黏质沙雷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沙雷菌 流行病学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申茉函 陈方圆 +1 位作者 王彤 张秀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康复中心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康复中心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治住院患者4 118例,发生医院感染88例,95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14%,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31%。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为5.41%,例次发病率为6.21%。医院感染部位位于前3位的为泌尿道、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分别占49.47%、27.37%、15.79%。9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分离出76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G-)菌56株(占73.68%),革兰阳性(G+)菌15株(占19.74%)。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男性、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患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是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发病率 康复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秀月 刘乙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护消毒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优化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配置,保障派出医疗队所属医院自身需求与驰援队员防护消毒物资平衡供给。方法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 目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护消毒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优化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配置,保障派出医疗队所属医院自身需求与驰援队员防护消毒物资平衡供给。方法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派出至不同城市的7批共85名驰援医疗队队员为调查对象。首先确定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应用微信应用程序,设计针对初始配置的每一种防护消毒物资实际消耗量的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对医疗队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获得有效问卷80份,38.75%(31名)被调查队员所在的援助医院能按需提供防护消毒物资,其中50.00%能按需提供防护用品,57.50%能按需提供消毒用品,仅有38.75%队员所援助的医院能完全提供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3.75%的调查对象援助医院不能提供防护消毒用品。三个驰援地的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提桶、袋装卫生消毒湿巾、单片装卫生消毒湿巾、清洁纱布、100 mL装快速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泡腾片的总消耗量与初始配置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驰援地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分体式工作衣、白大衣、工作鞋、提桶的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按照高风险职业暴露,每日8 h满负荷工作量预期进行的最低量配置,能满足驰援队员初期的实际需求,预期方案与实际需求无明显偏差,使防护消毒物资短缺时期派出医院与医疗队员间的防护资源配给得到平衡,是保障双方有效执行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的基础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医疗队 个人防护用品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