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sAB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及输血策略
1
作者 吴思梦 杨巧妮 +2 位作者 高娃 李孝帅 王秋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0,共5页
目的:分析5例cisAB血型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探讨其安全输血方案。方法:使用抗-A、抗-B、抗-D、抗-A1、抗-H定型试剂和ABO试剂红细胞对样本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采用PCR-SSP或基因测序对样本血型进行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5... 目的:分析5例cisAB血型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探讨其安全输血方案。方法:使用抗-A、抗-B、抗-D、抗-A1、抗-H定型试剂和ABO试剂红细胞对样本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采用PCR-SSP或基因测序对样本血型进行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5例患者血型血清学鉴定均正反定型不符,表现为A2B3或A2Bw;对样本1、2、3进行ABO基因测序,均存在第6外显子出现261del G,第7外显子发生467 C>T、803 G>C变异,确定样本1、2、3基因型为cis AB/O;样本4、5进行PCR-SSP基因分型,结果均为cis AB/O。结论:cis AB等位基因患者的血清学表现多不一致,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从而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AB 血型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输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晓辉 宋景春 +5 位作者 张进华 张伟 周静 王秋实 杨军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9-1179,共11页
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随着抗血栓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溶栓药物均可引起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造成致死或致残的不良结局。因此,中... 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随着抗血栓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溶栓药物均可引起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造成致死或致残的不良结局。因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撰写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规范处置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本共识包括抗血栓药物监测、出血评估、逆转治疗及重启抗血栓治疗等四个部分,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出血 抗凝 抗血小板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溶血病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巧妮 王秋实 郭兑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80,共2页
检测29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分别用同型全血、复合血、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血红蛋白,探讨用改良复合血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全血 交换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输血情况调查
4
作者 王秋实 邢准 +1 位作者 杨巧妮 刘显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6,共2页
通过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所有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的输血情况。发现输血在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类型中分布不同,输血与否与输血前的疾病状态、贫血程度、感染与否、肾功能情况有关。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红细胞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3
5
作者 宋景春 张伟 +7 位作者 张磊 杨军 张进华 周静 王秋实 李维勤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40%以上的重症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出血不良事件、输血量及病死率可升高4倍以上。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准确评估凝血功能,是尽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及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如何快速、准确评估... 40%以上的重症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出血不良事件、输血量及病死率可升高4倍以上。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准确评估凝血功能,是尽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及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如何快速、准确评估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标准。为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专家共同制定了《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有关概念、评估方法及诊断标准3个部分,共12条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应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凝血功能障碍 标准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佟海侠 马良艳 +1 位作者 陆春伟 王秋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ITP患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诊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ITP患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诊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略升高(P>0.05),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ITP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25highT细胞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Foxp3+Treg细胞减少可能与ITP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ITP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7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佟海侠 王秋实 +2 位作者 陆春伟 王弘 刘卓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96-701,共6页
本研究检测207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表型,探讨其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和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及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对207例儿童ALL患者骨髓进行4色免疫表型分析,用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其中的146例进行核型... 本研究检测207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表型,探讨其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和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及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对207例儿童ALL患者骨髓进行4色免疫表型分析,用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其中的146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207例儿童ALL患者中,11.6%为T-ALL,88.4%为B-ALL。42.5%ALL患者表达髓系抗原(MyAg),CD13是ALL中最常见的MyAg(31.4%)。髓系抗原阳性率在T-ALL(41.7%)与B-ALL(42.6%)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可供核型分析的146例中核型异常者84例(57.5%)。MyAg+ALL与MyAg-ALL患者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分析表明,MyAg+ALL组白细胞计数高(>50×109/L)的患者比例及CD34+患者比例均高于MyAg-ALL组。结论 :免疫表型对ALL的诊断与分型至关重要,免疫表型与患者的异常核型改变及临床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和辛伐他汀对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ROS含量和HO-1表达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哲 马铁 杨向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49-1752,共4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和辛伐他汀对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活性氧(ROS)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RMECs,将其分为对照组、AGEs损伤组、普罗布考组和辛伐他汀组;2...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和辛伐他汀对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活性氧(ROS)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RMECs,将其分为对照组、AGEs损伤组、普罗布考组和辛伐他汀组;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ROS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1)AGEs能上调RMECs中ROS生成和HO-1表达(P<0.05或P<0.01)。(2)普罗布考能上调RMECs中HO-1表达,能下调AGEs诱导RMECs中ROS生成和HO-1表达(P<0.05或P<0.01)。(3)辛伐他汀能下调AGEs诱导细胞ROS含量增加,但对RMECs中HO-1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普罗布考对AGEs诱导下RMECs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内皮细胞HO-1表达有关;而同样具有抗氧化保护肾脏作用的辛伐他汀对AGEs诱导的RMECs的HO-1表达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辛伐他汀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红素氧化酶-1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联合阿霉素或依托泊苷增强TRAIL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佟海侠 郑旭 +3 位作者 王弘 陆春伟 王秋实 马良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5-368,376,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和死亡受体(DR)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作用前后NB细胞Caspase 8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和死亡受体(DR)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作用前后NB细胞Caspase 8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 8、DR4和DR5蛋白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TRAIL,IFN-γ+TRAIL,Caspase 8抑制剂+TRAIL及IFN-γ+阿霉素/依托泊苷+TRAIL对NB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IFN-γ在NB细胞株SKNDZ中诱导了Caspase 8mRNA及蛋白表达。SY5Y细胞对TRAIL不敏感,而IFN-γ与TRAIL或阿霉素,依托泊苷联用对SY5Y细胞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IFN-γ+TRAIL组SY5Y细胞早期凋亡率(23.09+2.35)%高于TRAIL组[(6.15±0.54)%(P<0.01)],但低于IFN-γ+阿霉素/依托泊苷+TRAIL组[(43.41±6.46)%/(38.86±7.29)%,P<0.01]。阿霉素或依托泊苷可以诱导NB细胞株DR5蛋白表达,但未诱导DR4蛋白表达。IFNγ诱导后表达Caspase 8的SKNDZ细胞对TRAIL的诱导凋亡作用仍不敏感,而阿霉素或依托泊苷处理后同时表达DR5的SKNDZ细胞对TRAIL的诱导凋亡作用相对敏感。IFN-γ+阿霉素/依托泊苷+TRAIL组SKNDZ细胞早期凋亡率(11.54±2.49)%/(13.38±1.65)%高于IFN-γ+TRAIL组(P<0.01)。结论:IFN-γ上调Caspase 8表达及化疗药阿霉素或依托泊苷诱导DR5表达可以恢复NB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Caspase 8和DR5在TRAIL诱导NB细胞凋亡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IFN-Γ 阿霉素 依托泊苷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丝分裂核碎裂指数在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预后评价中的意义及其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10
作者 王哲 马铁 +1 位作者 杨向红 张可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核碎裂指数(MKI)在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预后评价中的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8例GNB的标本和临床资料。显微镜下计数每例标本的MK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例标本中Ki67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核碎裂指数(MKI)在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预后评价中的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8例GNB的标本和临床资料。显微镜下计数每例标本的MK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例标本中Ki67蛋白的表达。根据2003年国际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GNB预后良好型15例,预后不良型13例。随访28例,失访1例。预后良好型GNB患者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生存时间与病理分型显著相关(P<0.05)。MKI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以及生存时间相关(P<0.05)。高MKI组与低MKI组相比,Ki67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在GNB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价中,MKI是一个显著的预后评价指标,单独检测Ki67对预后评价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 预后 有丝分裂核碎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弹力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贾佳 杨巧妮 +3 位作者 赵子房 秦含玉 王秋实 臧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特点,及其与凝血各项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诊断妊娠晚期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的35例患者,并采用同期收治的同意行TE... 目的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特点,及其与凝血各项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诊断妊娠晚期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的35例患者,并采用同期收治的同意行TEG检测的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3例)作为对照,2组患者除按照产科或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进行救治外,均在入院后、分娩前抽取肘正中静脉血,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常规、TEG检查,比较2组各项化验结果及TEG中R、K、CI、α角、MA参数差异,分析TEG各项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年龄等一般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正常晚期妊娠患者TEG中R值增大(t=-3.144,P=0.002),α角变小(t=2.367,P=0.02),凝血综合指数(CI)负值增大(t=2.495,P=0.015);血常规中血小板水平下降(t=3.500,P=0.001),凝血酶凝结时间(TT)增大(F=-3.800,P<0.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t=6.632,P<0.001),尿素氮水平升高(F=-2.333,P=0.026)。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TEG各项参数之间无相关性;TT与R(r=0.290,P=0.010)、CI(r=-0.257,P=0.023)及α角(r=-0.243,P=0.032)相关;血小板水平与CI(r=0.383,P=0.001)、K(r=-0.409,P<0.001)、α角(r=0.375,P=0.001)及MA(r=0.512,P<0.001)显著相关。结论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总体凝血功能较正常产妇呈现低凝趋势,传统凝血检查不能表现,需借助TEG进行协助鉴别。TT及血小板水平可作为判断凝血功能可能异常的初筛指标,如能早期干预,可能降低围产期出血及栓塞性疾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重度子痫前期 晚期妊娠 凝血功能
全文增补中
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检测指标及其防治 被引量:64
12
作者 徐畅 李昀晖 +1 位作者 张文 王秋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子痫前期(PE)是一种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与P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对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女性,应用阿司匹林和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应用凝血五项、血常规等常... 子痫前期(PE)是一种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产科常见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与P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对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女性,应用阿司匹林和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应用凝血五项、血常规等常规实验室指标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因子(TF)、P-选择素(PS)和血栓弹力图等特异性指标进行早期筛查,发现血管内皮损伤,监控其凝血-抗凝-纤溶功能,对已发生的PE甚至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早进行抗凝治疗,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