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楠 薛晖 +1 位作者 苏晗 吴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以及IGFBP7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5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以及IGFBP7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5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非急性心力衰竭组(n=93)和急性心力衰竭组(n=61)。2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IGFBP7和NT-proBNP水平检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BP7、NT-proBNP以及二者联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急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急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比例,血浆IGFBP7和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而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比例、LVEF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则显著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FBP7、NT-proBNP升高及LVEF降低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IGFBP7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0.821~0.935)。IGFBP7最佳截断值为98.4 ng/mL,诊断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2.8%。NT-proBNP的ROC曲线AUC为0.879(0.818~0.940)。NT-proBNP的最佳截断值为1366 ng/L,诊断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9.2%。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2(0.918~0.986),灵敏度为88.5%,特异度92.5%。结论单独使用IGFBP7或联合NT-proBNP是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IGFBP7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急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2T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楠 邹丽娟 +1 位作者 苏晗 薛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5-729,共5页
目的 探讨泛素结合酶E2T (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网站分析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收集52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 目的 探讨泛素结合酶E2T (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网站分析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收集52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BRCA通路FANCF和FANCD2蛋白的表达;采用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1)。转染cDNA-UBE2T至SKOV3细胞后UBE2T蛋白高表达,与阴性转染组比较,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UBE2T过表达后可增加SKOV3细胞中FA/BRCA通路FANCF和FANCD2蛋白的表达(P <0.05)。彗星实验发现,UBE2T过表达可以抑制顺铂引起的卵巢癌细胞DNA损伤。结论 UBE2T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UBE2T通过FA/BRCA通路调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其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增殖 FA/BRCA通路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簇分析提取DSC成像的脑动脉输入函数
3
作者 尹建东 孙洪赞 +1 位作者 杨嘉文 郭启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77-1681,共5页
手动提取DSC-MRI脑灌注动脉输入函数的方法耗时长、对操作者依赖,同时准确性和可再现性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簇分析原理的半自动计算方法,对感兴趣区内像素分簇并计算各簇平均曲线,当某簇平均曲线的[峰值/(峰值到达时... 手动提取DSC-MRI脑灌注动脉输入函数的方法耗时长、对操作者依赖,同时准确性和可再现性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簇分析原理的半自动计算方法,对感兴趣区内像素分簇并计算各簇平均曲线,当某簇平均曲线的[峰值/(峰值到达时间×半高宽)]最大时,该簇像素的平均曲线则被视为动脉输入函数.选取20例健康被试的灌注数据进行测试,通过与传统手动方法进行比较,证实所提方法的临床可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k-means簇分析的半自动方法提取的动脉输入函数优于人工方法,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分析时间和操作者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灌注 动态敏感对比 动脉输入函数 血液动力学参数 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