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坏死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迟昨非 杨威 +2 位作者 何秋颖 符爽 傅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8-1593,共6页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类型,即程序性坏死,与细胞坏死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又与细胞凋亡有着相似的生物学特点,有其独特的信号传导通路。已有多项研究证实程序性坏死在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类型,即程序性坏死,与细胞坏死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又与细胞凋亡有着相似的生物学特点,有其独特的信号传导通路。已有多项研究证实程序性坏死在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恶性血液病是一组高度恶性、预后差的造血系统疾病。本综述总结程序性坏死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恶性血液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恶性血液病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卢晓诗 王薪祺 +1 位作者 杜英男 张继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4-978,共5页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发挥促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OTAIR、UCA1、H19、ITGB2-AS1和SNHG家族的部分基因,而起抑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22954、NEAT1、SNHG4、LINC01...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发挥促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OTAIR、UCA1、H19、ITGB2-AS1和SNHG家族的部分基因,而起抑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22954、NEAT1、SNHG4、LINC01128等。本文就lnc RNA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AML耐药和预后判断相关的lncRNA进行综述,以期为AML的诊断和预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促癌 抑癌 耐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玥明 张永超 陈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967,共7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属于BCR::ABL1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的一种,是由造血干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引发的慢性髓系肿瘤。PV具有一定的进展为骨髓纤维化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目前,治...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属于BCR::ABL1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的一种,是由造血干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引发的慢性髓系肿瘤。PV具有一定的进展为骨髓纤维化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目前,治疗PV的目标仍然是预防血栓形成,随着对PV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以往的以减轻患者症状的终身治疗向阻止疾病进展的限时治疗转变成为可能。本文将对传统减细胞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最新临床试验结果,以及PV新药和联合用药的早期临床试验数据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关注PV治疗的研究者们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芦可替尼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测定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方方 陈芳 +1 位作者 胡延平 张继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0-623,共4页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38/SSC设门,对33例MM患者及12例浆细胞反应性增多症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检测,并辅以瘤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查观察...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38/SSC设门,对33例MM患者及12例浆细胞反应性增多症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检测,并辅以瘤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查观察到瘤细胞比例为6.0%-76.0%;流式细胞术CD38/SSC设门后可见到一群CD38强阳性细胞,比例为0.99%-57.54%;多数MM细胞表型为CD38st+CD138+CD19-CD56+(78.8%),部分患者伴有CD20(12.1%)、CD33(15.2%)、CD117(30.3%)、HLA-DR(9.1%)抗原表达,其余抗原表达均为阴性;27例(81.8%)MM患者检测到cκ或cλ的单克隆限制性,其余cκ及cλ均为阴性。结论:利用CD38/SSC设门方法的流式细胞术对MM进行免疫分型,根据细胞表面抗原的异质性,可鉴别良性或恶性浆细胞,为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韫秀 张继红 顾兆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34-237,共4页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Wnt通路中最重要并且研究最为清楚的信号通路,它与许多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近有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也可能参与恶性造血,在许多恶性血液病中异常激活,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Wnt通路中最重要并且研究最为清楚的信号通路,它与许多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近有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也可能参与恶性造血,在许多恶性血液病中异常激活,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恶性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白血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揭示其在恶性血液病发生中的相关机制,并为恶性血液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恶性血液病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杀伤MOLT-4细胞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庄倩 郝良纯 张继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21-424,共4页
目的:以左旋冬酰胺酶诱导MOLT-4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发生氨基酸反应为模式,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对MOLT-4细胞CHOP,ASNS,Bax以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存在的凋亡机制。方法:左旋门冬酰胺酶作用MOLT-4细胞,于不同时间点搜集细胞样品... 目的:以左旋冬酰胺酶诱导MOLT-4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发生氨基酸反应为模式,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对MOLT-4细胞CHOP,ASNS,Bax以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存在的凋亡机制。方法:左旋门冬酰胺酶作用MOLT-4细胞,于不同时间点搜集细胞样品,并提取RNA,相对定量PCR法检测CHOP,ASNS,Bcl2,Bax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在左旋门冬酰胺酶用药后的8 h和18 h CHOP与ASNS mRNA出现两次表达高峰,1 8 h后CHOP mRNA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ASNS mRNA开始逐渐下降,Bax/Bcl2的比值也于18 h后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于24 h后下降明显,细胞存活数在0~12 h缓慢增加,随后开始下降,24 h开始下降最为显著。结论:左旋门冬酰胺酶杀伤MOLT-4细胞可能存在下列机制:CHOP通过上调Bax/Bcl2比值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CHOP通过抑制抗凋亡基因ASNS的表达杀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门冬酰胺酶 氨基酸应激反应 ASNS CHOP/GADD153 Bax/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寄生虫免疫与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兆伟 曹志伟 王韫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95-1197,共3页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应用药物治疗和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治疗多数CRS患者,但上述方法治疗欠佳的现象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对抗寄生虫免疫的重要认识提示了其可能参与CRS的发病...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应用药物治疗和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治疗多数CRS患者,但上述方法治疗欠佳的现象也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对抗寄生虫免疫的重要认识提示了其可能参与CRS的发病过程,该方面研究有望在CRS发病机制中提供新思路。本文就抗寄生虫免疫与CRS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寄生虫免疫 鼻窦炎 酸性哺乳动物壳多糖酶 监测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兆伟 曹志伟 王韫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315-4316,共2页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应用内科和手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治疗大多数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应用内科和手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治疗大多数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可是,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越来越普遍。近来对先天性免疫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开辟了关于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就先天性免疫中toll样受体与慢性鼻-鼻窦炎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TOLL样受体 先天性免疫系统 TOLL样受体 双侧发病 治疗方法 反复发作 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L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煜 符爽 张继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5-849,共5页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家族的重要成员hnRNP L,是一类主要位于细胞核的RNA结合蛋白。近年来发现,hnRNP L除了在免疫系统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hnRNP L促进肿瘤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增...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家族的重要成员hnRNP L,是一类主要位于细胞核的RNA结合蛋白。近年来发现,hnRNP L除了在免疫系统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hnRNP L促进肿瘤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hnRNP L在各种癌症中的作用机制,探讨hnRNP L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L 肿瘤 选择性剪接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及其相关因子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治国 张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67-3369,共3页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期11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骨髓细胞XIAP及XAF1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为非恶性血液病患者21例(非恶性血液病组)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28例(AL组)。结果 CML进展期组患者骨髓中XI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CML慢性期组(P<0.01)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而CML进展期患者骨髓中XAF1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慢性期(P<0.05)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CML患者骨髓中XI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而XAF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XIAP mRNA及XAF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进展期XIAP及XAF1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可作为CML临床辅助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XIAP相关因子1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细胞凋亡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芳 胡延平 +6 位作者 王孝会 符爽 傅煜 刘璇 张旻昱 王绍坤 张继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1-32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探讨其特点及意义。方法:用4色免疫分型方法对43例APL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用CD45-SSC综合设门法,定义CD45强度位...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探讨其特点及意义。方法:用4色免疫分型方法对43例APL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用CD45-SSC综合设门法,定义CD45强度位于10~2、SSC强度位于10~2细胞群为R3,CD45强度位于10~3、SSC强度位于10~2为R5,并定义阳性细胞占该细胞群的80%以上为强阳性表达,20%-80%之间为弱阳性表达,<20%为阴性。结果:79.07%病例存在一群异常细胞群(R3),R3细胞群免疫表型特点为SSC偏高,CD45表达强度稍弱,CD38^+、CD9^+和CD13^+均为100%,其中呈强阳性的分别为86.05%、90.70%和86.05%。CD33、CD117及CD6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67%、95.35%和83.8%,其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5%、69.77%和30.23%。CD15+43.2%,大部分病例的阳性细胞都呈弱表达。约16.28%和6.98%的患者表达CD34和HLA-DR,且表达强度较弱,均在80%以下。异常细胞跨系表达CD2、CD19、CD7的比例分别为27.92%、6.98%和2.32%,强度均集中于20%-80%的低表达范围内。所有的病例均不表达CD11b。20.93%病例存在两群细胞群(R3与R5),其中R3的免疫表型特点与上述一致。R5细胞群免疫表型特点较R3细胞群SSC偏小,CD45荧光强度较强,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弱,CD9、CD13、MPO阳性率为100%,且荧光强度强;不表达CD123、CD25、CD22、CD4、CD64与CD14。结论:APL细胞易伴有嗜碱性颗粒增多,与形态学分型中的M3a相对应,并且伴有嗜碱性颗粒增多的APL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APL的典型免疫表型为high SSC,CD13^+CD9^+CD38^+CD33^+CD117^+CD64^+CD11b^-CD34^-HLADR^-。伴有嗜碱性颗粒增多的APL有其独特的免疫表型特点,存在两群异常细胞,一群细胞与上述表型一致,另一群细胞SSC稍小,CD45表达较强,表达CD13、CD9和MPO,不表达CD123、CD25、CD22、CD4、CD64和CD14。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辅助APL的快速诊断,对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分类及提示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芳 曹方方 +4 位作者 张继红 张亚南 胡延平 崔丽芬 张振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160-41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判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无骨髓浸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确诊的NHL初治患者,按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27例(淋瘤白组),有骨髓浸润组26...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判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无骨髓浸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确诊的NHL初治患者,按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27例(淋瘤白组),有骨髓浸润组26例(浸润组),无骨髓浸润组53例(无浸润组)。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β2-MG和LDH水平,比较3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3组患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浸润组和淋瘤白组β2-MG水平均高于无浸润组(P<0.01);淋瘤白组β2-MG水平高于浸润组(P<0.01)。3组患者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浸润组和淋瘤白组LDH水平均高于非浸润组(P<0.01)。3组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后β2-MG和LDH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和LDH可作为NHL患者是否存在骨髓浸润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Β2微球蛋白 L-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陆春伟 佟海侠 陆美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AA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3+T淋巴细胞与CD19+B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AA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A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髓白血病特点分析(附5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继红 王韫秀 王洪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分析全髓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像特点。方法:报告我院2001年2月~2008年4月确诊的5例全髓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单一髓系白血病;血象Hb54~72g/L,W... 目的:分析全髓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像特点。方法:报告我院2001年2月~2008年4月确诊的5例全髓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单一髓系白血病;血象Hb54~72g/L,WBC8.42~69.7×10^9/L,PLT 27~43×10^9/L;骨髓像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原粒细胞Ⅰ+Ⅱ型占10.14%~44.2%(NEC),原幼单核细胞占59.4%~89.5%(NEC)。红系占24.0%~44.8%。巨核细胞计数86~152/环片计数,分类可见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占36.84%~92.10%。结论:全髓白血病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白血病,病变累及骨髓粒单、红、巨系统,有诊断困难,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髓 白血病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长链非编码RNA RP5-180C18.1的表达及其预后评价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洋 胡延平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长链非编码RNA RP5-180C18.1的表达及其在CLL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就诊的CLL患者骨髓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q PCR方法检测RP5-180C18.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P5-1... 目的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长链非编码RNA RP5-180C18.1的表达及其在CLL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就诊的CLL患者骨髓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q PCR方法检测RP5-180C18.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P5-180C18.1在CLL患者高表达(P=0.013);与IGHV突变型CLL患者比较,RP5-180C18.1在IGHV野生型CLL患者中表达更高(P=0.023);与ZAP70低表达CLL患者比较,RP5-180C18.1在ZAP70高表达CLL患者中表达更高(P=0.002);然而,RP5-180C18.1在CD38高、低表达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206);RP5-180C18.1高表达CLL患者预后更差,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更短(P分别为0.048、0.041)。结论 RP5-180C18.1表达可作为CLL诊断及预后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NA RP5-180C18.1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兆伟 曹志伟 王韫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70-1871,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清创术,并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经病理确诊为真菌感染,随访6~24个月,全部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球...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清创术,并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经病理确诊为真菌感染,随访6~24个月,全部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炎较为理想的方法,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窦炎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8例确诊及疑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煜 张赫楠 +2 位作者 姜若腾 符爽 张继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确诊及疑似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分析不同类型MDS患者基因突变谱系。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确诊及疑似MDS患者288例,应用二代测序技...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确诊及疑似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分析不同类型MDS患者基因突变谱系。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确诊及疑似MDS患者288例,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分析各突变在不同类型MDS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及确诊MDS与疑似MDS患者的突变谱系差异。结果在201例确诊患者中,基因突变存在年龄差异,SF3B1、ASXL1突变好发于老年组、TP53突变好发于中老年组、ETV6、SETBP1突变好发于青年组;基因突变存在分型差异,SF3B1突变关联MDS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MDS-RS)、TET2突变相较MDS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更好发于MDS-RS患者;基因突变存在染色体危险分级差异,IDH2突变好发于分级差组、TP53突变好发于极差组。相较于疑似MDS患者的突变,确诊患者更易获得ASXL1、NRAS和TP53基因突变。结论MDS患者突变谱系存在年龄、型别及核型分级差异,并与疑似病例间存在突变差异。这些特异性改变可能为MDS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中TrkA基因三种异构体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曹方方 刘璇 +2 位作者 张继红 王韫秀 张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中TrkA基因三种异构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较完整的首诊为NB的患儿39例。采用SYRB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9例NB手术切除标本中TrkA异构体mRNA的表达。t检验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中...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中TrkA基因三种异构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较完整的首诊为NB的患儿39例。采用SYRB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9例NB手术切除标本中TrkA异构体mRNA的表达。t检验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中TrkA异构体的表达差异。按首次就诊时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原发部位、转移部位、临床分期),TrkA Ⅰ/Ⅱ与TrkAⅢ的表达比值等因素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生存率,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TrkA Ⅰ/Ⅱ的表达在低分期组明显大于高分期组(P<0.01),而TrkAⅢ的表达在低分期组明显低于高分期组(P<0.01),TrkA Ⅰ/Ⅱ与TrkAⅢ的表达比值在低分期组明显高于高分期组(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1岁、腹部原发、骨骼转移、Evans第Ⅲ/Ⅳ期、TrkA Ⅰ/Ⅱ与TrkAⅢ表达比值较低组别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对照组。性别对生存率无影响。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骼转移、TrkA Ⅰ/Ⅱ与TrkAⅢ表达比值低对5年生存率产生不良影响。结论:TrkA Ⅰ/Ⅱ高表达示NB患者后良好,TrkAⅢ高表达示NB患者预后较差。早期对肿瘤行TrkA基因检测及骨骼扫描,对NB患者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TRKA 异构体 选择性剪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伴有t(8;21)和inv(16)/t(16;16)染色体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实验室诊断
19
作者 胡延平 张旻昱 +4 位作者 张男 陈芳 张振忠 崔丽芬 张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114-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同时具有t(8;21)和inv(16)/t(16;16)染色体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实验室诊断特征。方法取患者骨髓进行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RH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和荧光原位杂... 目的探讨同时具有t(8;21)和inv(16)/t(16;16)染色体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实验室诊断特征。方法取患者骨髓进行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RH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AML1/ETO、核心结合因子-β(CBFβ)/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11)融合基因。结果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M4Eo);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达髓系抗原;染色体RHG显带示46,xx,t(8;21)(q22;q22)[11]//46,xx[9];FISH及RQ-PCR检测示AML1/ETO及CBFβ/MYH11阳性。结论该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对CBF-AML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临床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染色体 核心结合因子β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LIP_L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迟昨非 何秋颖 +3 位作者 杨威 傅煜 符爽 庄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c-FLIPL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PCR检测10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FLIP_L mRNA表达,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4例(其中初诊37例、复发5例、完全缓解1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讨c-FLIPL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PCR检测10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FLIP_L mRNA表达,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4例(其中初诊37例、复发5例、完全缓解1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8例(其中初诊24例、复发6例、完全缓解8例)、初诊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2例、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例、初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3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所选病例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在初诊和复发的白血病中c-FLIP_L mRNA呈异常高表达趋势,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AUL及初诊CML的c-FLIP_L mRNA表达高于其他初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ALL、AML、AUL、CML、CMML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组比较,c-FLIP_L mRN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FLIP_L mRNA表达与患者危险度分级、初诊白细胞数、血乳酸脱氢酶(LDH)、血羟丁酸脱氢酶(HBDH)、CD45、融合基因TEL-AML1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血纤维蛋白原及染色体异常无关。结论白血病患者c-FLIP_L mRNA表达异常增高,并与危险度分级、初诊白细胞数、血LDH、血HBDH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IPL 白血病 买时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