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在家犬体内生物利用度与体外释放度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赵铁 李嫄 +3 位作者 赵洁雯 张伟 菅凌燕 何仲贵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对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法以随机分组自身对照、间隔1周交叉实验设计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的浓度,对6条健康家犬比较单剂量灌服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各120 mg... 目的对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法以随机分组自身对照、间隔1周交叉实验设计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的浓度,对6条健康家犬比较单剂量灌服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各120 mg后的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其t1/2分别为20.72和8.57 h,tmax分别为9.83和2.67 h,Cmax分别为893.12和1 334.45 ng.mL-1,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3 503.40和13 057.73 ng.h.mL-1。结论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具有等效性,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tmax明显延后,t1/2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盐酸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东 菅凌燕 王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1-813,共3页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方法以"利奈唑胺""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等为检索词,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华医学...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方法以"利奈唑胺""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等为检索词,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1994~2011年有关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1篇,排除综述、同一病例的重复报道及其余交代不清的报道,共有符合标准的文献17篇,病例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不良反应涉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结论临床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应每周检查全血细胞计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合理应用全静脉营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旭 肇丽梅 +3 位作者 郭善彬 杜晓明 刘晓东 韩峰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538-1539,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发现的不合理全静脉营养(TPN)处方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应用TPN中的作用。方法查阅5913张TPN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占总TPN处方的4.97%,主要表现在配伍、成分比例、适应证、用药时间... 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发现的不合理全静脉营养(TPN)处方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应用TPN中的作用。方法查阅5913张TPN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占总TPN处方的4.97%,主要表现在配伍、成分比例、适应证、用药时间等4个方面。结论临床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审核和总结,可以为临床正确使用TPN提供参考依据,在促进其合理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静脉营养 处方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血浆及尿液中阿普唑仑浓度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嫄 金岩 段旭 《广西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411-413,共3页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建立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血浆及尿液中阿普唑仑浓度。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阿普唑仑和内标物的出峰时间是5.1mi...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建立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血浆及尿液中阿普唑仑浓度。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阿普唑仑和内标物的出峰时间是5.1min和8.73min,分离效果较好;阿普唑仑质控3种浓度(4.0μg/ml,8.0μg/ml,16.0μg/ml)日内和日间的RSD,血浆样品均小于6%,尿样均小于7%,血浆回收率为91.15%~93.69%,尿回收率为86.79%~90.11%,血浆及尿样品线性范围为2.0~64.0μg/ml,相关系数为0.9907。血浆和尿样品中阿普唑仑的最低检出限为2.0μg/ml。此条件可以对中毒药物阿普唑仑进行快速检测并定量,方法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唑仑 尿液 血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林胶囊中去氢骆驼蓬碱与骆驼蓬碱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英宏 姜清华 +3 位作者 段旭 李嫄 赵铁 袁汀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哈林胶囊中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0.01moL·L^-1硫酸铵溶液(40:60,用磷酸调pH至4.0)为流动相,进样量10μL,在320nm处用HPLC法测定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的含...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哈林胶囊中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0.01moL·L^-1硫酸铵溶液(40:60,用磷酸调pH至4.0)为流动相,进样量10μL,在320nm处用HPLC法测定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的含量。结果去氢骆驼蓬碱和骆驼蓬碱浓度均在1~50μL·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37%和99.28%,RSD分别为1.39%和0.8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林胶囊 去氢骆驼蓬碱 骆驼蓬碱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抗肿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滨 阎华 +4 位作者 王欣彦 李东博 佐々木宽 尚涛 赵玉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CAP)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接种CAC-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AP组、5-氟尿嘧啶(5-FU)组、放射组、CAP+放射组、5-FU+放射组,并设肿瘤大小不同的两大组,将大、小瘤组又分出对照组、...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CAP)与放射联合对子宫颈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接种CAC-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AP组、5-氟尿嘧啶(5-FU)组、放射组、CAP+放射组、5-FU+放射组,并设肿瘤大小不同的两大组,将大、小瘤组又分出对照组、CAP组、放射组、CAP+放射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计算增殖百分率,推算肿瘤生长延迟时间。结果2/3MTDCAP+放射(6Gy、2Gy/d×8次)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及单纯放射组相比,联合治疗效果显著(P<0.05),明显强于2/3MTD5-FU+6Gy的抑制效果,其中CAP+2Gy/d×8次的疗效最为突出;大瘤组肿瘤对联合治疗效果明显(P﹤0.05),小瘤组肿瘤对联合治疗反应性差。结论CAP与放射联合应用对子宫颈腺癌CAC-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并受放射剂量、放射方式影响,也可能受肿瘤大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放射线 子宫颈腺癌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替唑钠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与莲必治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清华 徐英宏 赵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2,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头孢替唑钠与莲必治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头孢替唑钠与莲必治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4%,99.18%;RSD分别为0.81%,0.93%。室温放置4h内输液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颜色淡黄并逐渐加深。
关键词 头孢替唑钠 莲必治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中毒患者血浆与尿中地西泮浓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嫄 袁汀 +1 位作者 段旭 徐英宏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与尿中地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地西泮和内标物出峰时间分别为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与尿中地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地西泮和内标物出峰时间分别为3.5和7.3min,分离效果较好;血浆样品中地西泮3种浓度(4.0,8.0,16.0μg·mL^-1)日内和日间RSD均〈6%,尿样中地西泮3种浓度(4.0,8.0,16.0μg·mL^-1)日内和日间RSD均〈5%;血浆中地西泮回收率为95.63%~98.33%,尿样中地西泮回收率为88.33%~95.33%,血清及尿样样品线性范围为2.0~64.0μg·mL^-1,相关系数0.9958。血浆、尿样品地西泮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及1.5μg·mL^-1。结论该条件可对地西泮中毒患者进行药物快速检测并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尿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和尿中阿普唑仑和硝西泮浓度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嫄 于晓菲 段旭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内标物(地西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内标物(地西泮)的出峰时间分别为4.0,5.1和8.6min,分离效果较好;硝西泮、阿普唑仑质控3种浓度(4.0,8.0,16.0μg·mL-1)日内和日间的RSD,血浆样品均<6.89%,尿样均<5.80%,血浆阿普唑仑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94.33%~96.09%和95.12%~97.89%,尿液阿普唑仑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87.59%~91.24%和88.92%~93.65%,血浆及尿样样品线性范围为2.0~32.0μg·mL-1。结论该条件可对血浆和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普唑仑 硝西泮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尿液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替溴铵片的溶出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铁 李忠 +1 位作者 菅凌燕 何仲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26,共2页
以浆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建立奥替溴铵片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对溶出结果进行t检验,并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试验药品和进口对照品溶出度的相似程度。3批试验药品的溶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国外制剂相似。本方法测定简便,... 以浆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建立奥替溴铵片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对溶出结果进行t检验,并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试验药品和进口对照品溶出度的相似程度。3批试验药品的溶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国外制剂相似。本方法测定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替溴铵 HPLC法 溶出度 相似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百合剂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中TNF和E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清华 武艺 +2 位作者 王慧娟 徐英宏 菅凌燕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314-316,共3页
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研究浓百合剂对实验性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的内在机制。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浓百合剂高剂量组、浓百合剂中剂量组、浓百合剂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 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研究浓百合剂对实验性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的内在机制。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浓百合剂高剂量组、浓百合剂中剂量组、浓百合剂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分别灌胃口服高(1.15g.ml-1)、中(0.575g.ml-1)、低(0.2875g.ml-1)剂量的浓百合剂、地塞米松(10.27mg.ml-1)和生理盐水(0.9%NaCl),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浓百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TNF和ET平均含量分别为1.397ng.ml-1,64.993 ng.ml-1;1.342ng.ml-1,63.005 ng.ml-1;1.120ng.ml-1,60.565 ng.ml-1;1.108ng.ml-1,60.135 ng.ml-1;1.443ng.ml-1,103.257 ng.ml-1;1.056ng.ml-1,60.088 ng.ml-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和ET的含量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各组血清中TNF和E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浓百合剂通过降低血清中的TNF和ET含量来控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百合剂 慢性支气管炎 肿瘤坏死因子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清华 菅凌燕 王慧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11期72-74,共3页
采用RP-HPLC法建立了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Aq(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三乙胺水溶液(2∶98,冰醋酸调pH值3.0);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1... 采用RP-HPLC法建立了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Aq(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三乙胺水溶液(2∶98,冰醋酸调pH值3.0);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在浓度为4.8508~11.155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7;盐酸伪麻黄碱在浓度为4.8672~11.356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5。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盐酸麻黄碱98.28%,RSD=0.94%;盐酸伪麻黄碱98.01%,RSD=0.71%。该方法能够对浓百合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浓百合剂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初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晓静 李作美 +1 位作者 邱枫 肇丽梅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优化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的质量。方法完成日常血药浓度监测,完善治疗药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各项试验记录,运用Westgard规则分析质控结果及其变化规律,建立符合实验室现有条件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建立... 目的优化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的质量。方法完成日常血药浓度监测,完善治疗药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各项试验记录,运用Westgard规则分析质控结果及其变化规律,建立符合实验室现有条件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建立完善标准操作规程4项,完成治疗药物监测操作人员的定期及不定期培训,根据质控数据绘制质量控制图,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对失控结果进行分析,提高了血药浓度监测的准确度。结论初步建立符合本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血药浓度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 治疗药物监测 质量控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娴 徐英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建立乳腺增生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建立乳腺增生丸指纹图谱,通过对比组方中各原药材高... 目的建立乳腺增生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含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建立乳腺增生丸指纹图谱,通过对比组方中各原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乳腺增生丸主要色谱峰的来源,并对个别共有峰进行化学指认,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0个批次的乳腺增生丸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所建立的乳腺增生丸指纹图谱共确定52个共有峰,相似度不低于0.976。24个峰找到峰归属,5个峰得到化学指认。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乳腺增生丸的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丹丸提取工艺的研究
15
作者 姜清华 高振洲 +1 位作者 徐英宏 菅凌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60-2661,共2页
目的:研究赤丹丸新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为制备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以方中君药赤芍、丹参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3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 目的:研究赤丹丸新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为制备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以方中君药赤芍、丹参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3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赤丹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的70%乙醇回流3次,每次1.5h;再用8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此工艺得到的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稳定、重现性好。可为赤丹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丹丸 正交设计 芍药苷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咽茶的提取工艺研究
16
作者 徐英宏 冯川 姜清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07-1208,共2页
目的:研究治咽茶新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醇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4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回流次数(D)]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治咽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回... 目的:研究治咽茶新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醇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4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回流次数(D)]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治咽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回流3次,10倍量,回流1.5h。结论:制备工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咽茶 HPLC 正交实验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赤丹丸中赤芍和丹参的提取工艺
17
作者 徐英宏 李玉灵 +2 位作者 朝鲁门其其格 赵铁 菅凌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10期73-75,78,共4页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赤丹丸中赤芍和丹参的提取工艺。以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芍药苷的提取,提取时间影响较大,乙醇体积分数有一定的影响,提取时间与乙...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赤丹丸中赤芍和丹参的提取工艺。以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芍药苷的提取,提取时间影响较大,乙醇体积分数有一定的影响,提取时间与乙醇用量有交互作用;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提取时间影响不大,乙醇用量有一定的影响。确定赤芍和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30 min。为赤丹丸及赤芍、丹参单味药的提取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赤丹丸 芍药苷 丹参酮ⅡA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袁汀 李嫄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844-845,共2页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胶囊中连翘、金银花、黄芩的定性鉴别方法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Shim-ODS C18(4.6mm×150mm,5μm)柱,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对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胶囊中连翘、金银花、黄芩的定性鉴别方法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Shim-ODS C18(4.6mm×150mm,5μm)柱,以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对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1.0mL·min-1。结果用薄层色谱法能检出连翘、金银花、黄芩。连翘苷在0.10~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0.7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胶囊 连翘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