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佳佳 吴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2-754,75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CA724、CA125和AFP水平及阳性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84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CA724、CA125和AFP水平。结果血清CEA水平及阳性率与肿瘤直径、浸润范围及期别有关(P&...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CA724、CA125和AFP水平及阳性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84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CA724、CA125和AFP水平。结果血清CEA水平及阳性率与肿瘤直径、浸润范围及期别有关(P<0.05);CA199水平随着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及期别增大而升高(P<0.05);CA724水平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而升高(P<0.05);血清CA125水平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转移淋巴结及期别增高而升高(P<0.05);AFP阳性率随着出现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期别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术前血清CEA、CA199、CA724、CA125和AFP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帮助判断肿瘤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多肽在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同步放射化学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欣 吴荣 张振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观察脾多肽联合同步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86例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2组患者均行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脾多肽。评价全部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脾多肽联合同步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86例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2组患者均行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脾多肽。评价全部患者的疗效、相关反应以及免疫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4.8%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0,P> 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放疗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脾多肽,可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影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局部晚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在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中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荣 马天馨 曾越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共分为5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照射+安慰剂组:接受18Gy照射+安慰剂干预;单独给药组:接受氯沙坦10mg&...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共分为5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照射+安慰剂组:接受18Gy照射+安慰剂干预;单独给药组:接受氯沙坦10mg·kg-1·d-1干预;照射+氯沙坦a组:接受18Gy照射+氯沙坦10mg·kg-1·d-1干预;照射+氯沙坦b组:接受18Gy照射+氯沙坦20 mg·kg-1·d-1干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变化;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观察AT1及NF-κB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及RT-PCR检测AT1及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受照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HE及Masson染色显示受照射大鼠心肌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心脏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大鼠给予氯沙坦干预后,受照射大鼠的心脏损伤减轻,心脏组织纤维化减轻,心功能损害减少;免疫组化提示,照射后大鼠心肌及内皮细胞中AT1受体及NF-κB表达较空白组及单独给药组明显,照射+氯沙坦组的AT1受体及NF-κB表达较照射+安慰剂组少;Western blot及RT-PCR提示,接受氯沙坦干预的受照射大鼠,A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被明显的抑制;接受氯沙坦干预的受照射大鼠,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被明显的抑制。结论氯沙坦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AT1及NF-κB的表达来实现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氯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MLE-12细胞自噬及ROS表达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王婷婷 胡天玉 任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目的观察低氧对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ouse lung epithelial 12,MLE-12)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自噬活动的影响。方法将MLE-12细胞进行低氧处理,分别于0、4、6、12小时4个时间点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二氯... 目的观察低氧对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ouse lung epithelial 12,MLE-12)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自噬活动的影响。方法将MLE-12细胞进行低氧处理,分别于0、4、6、12小时4个时间点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物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同时在MLE-12细胞低氧暴露前1小时将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加入培养基中进行预处理,通过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ROS生成量,并与单纯低氧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与低氧0小时组细胞相比,随着低氧刺激时间的延长,MLE-12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ROS的生成量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伴细胞自噬活动增强。此外,加入NAC可明显减轻低氧造成的MLE-12细胞存活率减低,减少细胞内ROS的蓄积。结论低氧可以诱导MLE-1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并激活细胞的自噬现象,NAC可以对抗低氧引起的损伤,保护MLE-12细胞,提高细胞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自噬 N-乙酰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