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纳米粒子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研究进展:精准递送及协同抗肿瘤效应
1
作者 刘颖 张新 辛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0-673,共4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基于金纳米粒子(AuNP)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发展迅猛,并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就基于AuNP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特别是精准递送及协同抗肿瘤效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同位素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臣 孙洪赞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其诊断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成像设备为诊断提供了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其诊断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成像设备为诊断提供了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和磁共振断层扫描(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能够清晰呈现解剖结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MR成像的功能序列则揭示了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微环境特征。在临床实践中,结构性成像与功能性成像通常相辅相成,共同支持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MR成像 生物医学成像 成像设备 子宫内膜癌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剑明 陈立天 +2 位作者 于树鹏 徐微娜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排空 反流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社区人群体脂情况对颈动脉血管壁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皇亮 杨军 +3 位作者 杨茹 孙彤 吕沐天 单忠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1-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所测量的中国北方成年人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与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304例4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调查,统计体质量、身高、臀围(HC)、腰围(WC)及相关生化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采... 目的探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所测量的中国北方成年人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与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304例4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调查,统计体质量、身高、臀围(HC)、腰围(WC)及相关生化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获得体脂百分比(BFP)。应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包括收缩期起始时PWV(PWVBS)以及收缩期结束时PWV(PWVES)。结果女性及男性非肥胖组与肥胖组PWVBS与PWV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BFP、BMI及WC与PWVBS呈正相关。女性组WC及WHR与PWVBS呈正相关;BFP及WC与PWVES呈正相关。男性BFP是PWVBS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WC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女性PWVBS及PWVES升高。结论中国北方成年人颈动脉血管壁弹性降低的危险因素男性为脂肪含量增高,女性为腹型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弹性 腹型肥胖 体脂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健一 李雅迪 +1 位作者 王鹏远 辛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学习改善具体算法的性能研究,影像组学指高通量地提取大量描述肿瘤特征性的影像特征的方法。本文总结了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N分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淋巴结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剑明 辛军 +2 位作者 王晓明 刘长军 翟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001-1003,1007,共4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了18F-FDG PE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SUV测定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判断,并经随访观察、综合诊断证实。结果:33个病例中... 目的:回顾性探讨了18F-FDG PE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SUV测定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判断,并经随访观察、综合诊断证实。结果:33个病例中找到原发灶者25例(75.8%,25/33),其中肺癌9例,肝癌2例,鼻咽癌2例,甲状腺癌2例,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淋巴瘤和腹膜后肌母细胞瘤各1例。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CUP患者的原发灶,一次扫描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这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计算机 氟化脱氧葡萄糖 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及CT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于树鹏 刘军 +3 位作者 辛军 徐微娜 王晓明 张彩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胸部CT及二者联合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肺癌患者首诊时的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资料,比较各自及两者联合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SPECT确诊骨转移38例,CT确诊32... 目的探讨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胸部CT及二者联合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肺癌患者首诊时的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资料,比较各自及两者联合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SPECT确诊骨转移38例,CT确诊32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确诊44例,显著减少了不确定病例数。经综合分析,共确诊172处转移病灶,128处(128/172,74.42%)位于CT扫描范围内,44处(44/172,25.58%)位于CT扫描范围外;CT扫描范围内的128处病灶中SPECT显示阳性123处(123/128,96.09%),CT显示阳性106处(106/128,82.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均为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有效方法,综合分析两种影像检查结果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剑明 于树鹏 +1 位作者 裴著果 史蓉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单发浓聚灶骨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4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单发浓聚灶病例,将浓聚灶按位置划分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前肋、侧肋和后肋四个部位,按浓聚灶形状分为点状、团块状和条形三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骨显... 目的探讨肋骨单发浓聚灶骨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4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单发浓聚灶病例,将浓聚灶按位置划分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前肋、侧肋和后肋四个部位,按浓聚灶形状分为点状、团块状和条形三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以点状、条形为主。点状浓聚灶分布以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及前肋居多,多为肋骨骨折(42/61,68.85%);绝大部分条形浓聚灶(18/19,94.74%)为肋骨转移瘤。后肋浓聚灶中,大部分(24/29,82.76%)为肋骨转移瘤。结论良恶性肋骨单发浓聚灶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肋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鉴别肺占位病变性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红 徐微娜 张彩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肺占位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方法:发现肺部占位病变患者74例,不含有支气管阻塞性肺炎,所有患者均进行3-14个月的随访。恶性患者55例(包括1例假阴性)其中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临床诊断肺癌;良性患者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肺占位病变性质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方法:发现肺部占位病变患者74例,不含有支气管阻塞性肺炎,所有患者均进行3-14个月的随访。恶性患者55例(包括1例假阴性)其中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临床诊断肺癌;良性患者19例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3~14个月随访病灶范围缩小或消失。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PET/CT全身检查、呼吸控制的CT扫描及重建1.25mm薄层图像。18F-FDGPET/CT诊断恶性的标准:1)肺病灶的SUVmax≥2.5;2)延迟显像SUVmax升高明显(≥20%~30%);3)1.25mm薄层CT图像典型形态学征象;4)从病灶中心至各个胸壁变化曲线SUVmax变化曲线。结果:74例肺部病灶患者中恶性55例,其中临床诊断肺癌32例,腺癌13例,鳞癌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小细胞肺癌2例;良性19例,其中慢性炎症13例,肉芽肿2例,炎性假瘤2例,结核2例。PET图像SUVmax、延迟SUVmax增高情况及薄层CT的典型征象综合最终18F-FDGPET/CT诊断恶性病灶共57例,其中真阳性54例,假阳性3例;良性病灶共17例,其中真阴性16例,假阴性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4.2%,94.6%,94.7%及94.1%。结论:PET/CT检查观察病灶SUVmax、延迟SUVmax、结合薄层CT图像典型的形态学征象,并从每个病灶中心至各胸壁做SUVmax空间变化曲线等,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病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活动期大动脉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璐 任卫东 +1 位作者 张昕彤 杜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1-314,共4页
大动脉炎(T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大血管炎症,分为活动期及非活动期。准确区分T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及远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TA、尤其鉴别活动期改变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 大动脉炎(T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大血管炎症,分为活动期及非活动期。准确区分T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从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及远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TA、尤其鉴别活动期改变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影像学评估活动期T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MTV、TLG联合SUV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倩 辛军 李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18)F-FDG PET/CT显像MTV、TLG、SUVmax、SUVmean及SUVpeak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48例,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通过测定MTV、TLG及SUVmax、SUVpea... 目的:探讨应用^(18)F-FDG PET/CT显像MTV、TLG、SUVmax、SUVmean及SUVpeak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48例,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通过测定MTV、TLG及SUVmax、SUVpeak及SUVmean,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上述代谢指标同乳腺癌原发灶大小、转移情况及病理免疫组化及相关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较高T级别肿瘤各代谢指标值较高,各代谢指标在T2~T4与T0~T1级别两者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或脏器转移(N1~N3及M1)的癌灶的各代谢值高于无转移(N0及M0)肿瘤,其中MTV及TLG值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及p53指数与各代谢值均无相关性,但Ki67高表达肿瘤较之低表达者代谢水平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代谢指标值与乳腺癌相关受体ER、PR及HER-2的表达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者的组合能比较全面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及侵袭力,MTV及TLG是其中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Fuhrman分级 被引量:6
12
作者 隋时 辛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2-936,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分别应用目测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肝脏和降主动脉的标准摄取比值(SUR_(liver)、SUR_...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分别应用目测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肝脏和降主动脉的标准摄取比值(SUR_(liver)、SUR_(aorta)对病灶的^(18)F-FDG摄取进行评价。与病理结果对照,判定其对高级别(FuhrmanⅢ~Ⅳ级)病变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各参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43例中的41例非囊性病变纳入后续分析。低、高级别组之间的SUV_(max)、SUR_(liver)及SUR_(aor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8、-5.630、-5.136,P均<0.001)。目测法、SUV_(max)、SUR_(liver)、SUR_(aort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87、0.87、0.91,灵敏度分别为62.50%、87.50%、87.50%、87.50%,特异度分别为87.88%、84.85%、87.88%、87.88%。SUR_(aorta)与目测法的ROI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 8)。结论^(18)F-FDG PET/CT对肾透明细胞癌的Furhman分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UR_(aorta)是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Fuhrman分级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图像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剑明 李亚明 裴著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头部图像进行分类。依据CT表现将瘤灶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及无结节型四种形式,并观察病灶周边水肿情况;根据...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全身扫描的头部图像进行分类。依据CT表现将瘤灶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及无结节型四种形式,并观察病灶周边水肿情况;根据病灶摄取18F-FDG程度将PET图像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四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组发现脑转移瘤病灶共53个,其中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囊性密度结节和无结节型各占16.98%(9/53)、52.83%(28/53)、9.43%(5/53)和20.75%(11/53)。无结节型脑转移病灶摄取18F-FDG情况均为0级(11/11,100%),高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均不超过2级(9/9,100%),而等密度结节周边无论有或无水肿,摄取18F-FDG均不低于1级(28/28,100%),并以3级居多(20/28,71.43%);囊性密度结节摄取18F-FDG程度与囊壁厚度有关。结论脑转移瘤的18F-FDGPET/CT表现形式多样,掌握其PET与CT图像间的对应关系及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鼠Lewis肺癌治疗及对放化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梅菊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吲哚美辛(IN)对荷瘤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接种后肿瘤长至1.0cm左右,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用IN组、单用放疗组、化疗组及化疗加IN组、放疗加IN组,治疗结束后以抑瘤率、放免...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吲哚美辛(IN)对荷瘤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接种后肿瘤长至1.0cm左右,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用IN组、单用放疗组、化疗组及化疗加IN组、放疗加IN组,治疗结束后以抑瘤率、放免法测定TNF-α含量及肿瘤病理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放疗、化疗加IN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放、化疗组及单用IN组的抑瘤率高;放疗、化疗加IN治疗组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单一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病理观察到各组肿瘤细胞均有坏死,IN与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尤为明显。结论IN对肺癌有治疗作用,与放疗、化疗同时应用治疗效果更明显,具有抗肿瘤增敏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LEWIS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放免 增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例脊柱单发椎体病变的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剑明 李亚明 裴著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59例脊柱单发椎体病变的骨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单发椎体病变骨显像资料,将脊柱单发椎体放射性异常分布情况分成5种:椎体局部点状浓聚、椎体半侧放射性异常浓聚、椎体整体放射性异常浓聚、椎体扁平状放... 目的:探讨59例脊柱单发椎体病变的骨显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单发椎体病变骨显像资料,将脊柱单发椎体放射性异常分布情况分成5种:椎体局部点状浓聚、椎体半侧放射性异常浓聚、椎体整体放射性异常浓聚、椎体扁平状放射性异常浓聚、椎体放射性稀疏缺损。结果:59例单发椎体病变中,椎体转移瘤29例,其余30例为椎体良性病变。10例(100%,10/10)椎体局部点状浓聚者均为良性病变(椎体局部增生退变);12例(100%,12/12)椎体半侧浓聚者全部为椎体转移瘤;21例椎体整体浓聚者中,椎体转移瘤13例(61.9%,13/21);15例椎体扁平状浓聚者中,12例(80%,12/15)为良性压缩骨折,3例为转移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1例椎体放射性稀疏、缺损为转移瘤。结论:脊柱单个椎体病变的骨显像具有一定影像特点,掌握其特点有助于其良恶性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美罗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BOC前体提高^(18)F-FLT合成产率 被引量:3
16
作者 柴黎明 吴君 +6 位作者 梁秀艳 劳业兴 李云涛 何玉林 范文博 郭莘 李宏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通过对BAThy前体和BOC前体合成肿瘤增值示踪剂3’-脱氧-3’-[18F]氟胸腺嘧啶(18F-FLT)合成产率的研究,探讨BOC前体在提高18F-FLT合成产率中的价值。方法:联合国内7家PET中心按照国内多中心研究的统一标准进行正电子示踪剂18F-FLT... 目的:通过对BAThy前体和BOC前体合成肿瘤增值示踪剂3’-脱氧-3’-[18F]氟胸腺嘧啶(18F-FLT)合成产率的研究,探讨BOC前体在提高18F-FLT合成产率中的价值。方法:联合国内7家PET中心按照国内多中心研究的统一标准进行正电子示踪剂18F-FLT合成研究方面的合作,回旋加速器(MINItrace,GE Healthcare),全自动合成系统(TRACERlab FX F-N;GEHealthcare)。BAThy前体:5’-氧-苯甲酰基-2,3’-胸苷;BOC前体:3-N-t-叔丁氧羰基-1-[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3’-O-(4-硝基苯磺酰基)-β-D-苏型-呋喃戊糖基]胸腺嘧啶,通过18O(p,n)18F反应生产的18F-离子分别与两种前体进行标记反应并水解,用HPLC进行纯化得到18F-FLT,放化纯度>95%。结果:采用BAThy前体合成18F-FLT,平均合成产率为10.1%。采用BOC前体合成18F-FLT,平均合成产率为23.2%。结论:研究发现BOC前体更容易被18F-离子标记,平均产率比BAThy前体提高了130%。我们还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于18F-FLT合成的影响,包括碱量与前体量的比、前体的溶剂、水解方式以及操作方法。由于参与的单位分布在国内各个不同的地区,基本能够消除地域因素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所得出的结果对于今后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 氟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18)F-FDG PET/CT显像盆腔高摄取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 被引量:8
17
作者 隋时 辛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76,28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18)F-FDG PET/CT显像中盆腔高摄取淋巴结性质的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具有^(18)FFDG高摄取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资料,以手术病理为参照标准,评价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短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18)F-FDG PET/CT显像中盆腔高摄取淋巴结性质的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具有^(18)FFDG高摄取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资料,以手术病理为参照标准,评价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短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各曲线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共有76枚^(18)F-FDG高摄取淋巴结纳入研究。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短径、SUV_max、SUV_mean、MTV、TLG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87、0.86、0.67、0.79,敏感度分别为60.61%、75.76%、72.73%、54.55%、66.67%,特异度分别为86.05%、88.37%、88.37%、76.74%、81.40%;SUV_max与短径、MTV、TLG之间,SUV_mean与MTV之间、MTV与TLG之间比较ROC曲线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早期宫颈癌盆腔内高摄取淋巴结性质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SUV_max、SUV_mean是相对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PET/CT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倩 辛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3-765,共3页
回顾性分析1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患者的PET/CT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显示,OCCC的PET/CT常表现为较大囊实混合型肿块,多为单发,肿块内见乳头状或团块样突出实性成分,同时伴有^(18)F-FDG不同程度高代谢。
关键词 卵巢 肿瘤 透明细胞癌 正电子 断层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杜名 辛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PET/CT的出现,拓展了核医学在疾病诊断、分期、治疗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其不断的发展,不但缩短了扫描时间,提升了图像质量,同时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分期,从而进一步指导个体化治疗,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经逐步成为... PET/CT的出现,拓展了核医学在疾病诊断、分期、治疗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其不断的发展,不但缩短了扫描时间,提升了图像质量,同时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分期,从而进一步指导个体化治疗,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经逐步成为肿瘤及相关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前检查方法。本文对近年来PET/CT在设备、药物及肿瘤方面应用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X线衰减校正提高^(99m)Tc-3PRGD_2肺癌SPECT图像定量分析精确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爱民 石希敏 +13 位作者 戴皓洁 辛军 赵新民 王喆 郑山 高蕊 李眉 缪蔚冰 赵周社 贾兵 朱朝晖 汪静 吴文凯 李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采用X线衰减校正提高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99mTc-3PRGD2肺癌SPECT图像定量分析的精确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27例,其中肺腺癌23例、鳞癌4例。患者静脉注射99mTc-3PRGD2后40分钟顺序进行全身和局部断层扫描。采用迭代图像重... 目的:采用X线衰减校正提高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99mTc-3PRGD2肺癌SPECT图像定量分析的精确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27例,其中肺腺癌23例、鳞癌4例。患者静脉注射99mTc-3PRGD2后40分钟顺序进行全身和局部断层扫描。采用迭代图像重建方法,对获得的99mTc-3PRGD2SPECT图像进行X线衰减校正(CTAC)和非衰减校正重建(NAC)。测量CTAC和NAC病灶所在层面的总计数,感兴趣区域(ROI)病灶的总计数、最大计数和平均计数。分别以病灶ROI内最大计数的38%、42%和48%作为阈值测量CTAC和NAC图像病灶最大长径。结果:经过CTAC后病灶所在层面总计数增加2.09倍,ROI区域病灶的总计数增加3.32倍,病灶最大计数和平均计数与本底比值分别提高了65.9%和70.3%。以病灶ROI最大计数42%作为阈值,CTAC后的病灶最大长径为(5.65±2.77)cm,与CT测量结果一致。结论:采用X线衰减校正是提高99mTc-3PRGD2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