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及MRI定量评估胎儿小脑蚓部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丹 蔡爱露 +2 位作者 张军 王冰 解丽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和MRI定量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三维超声和MRI获得胎头矢正中切面显示颅内无异常70胎(正常组)和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不包括蚓部完全缺失)20胎,两种检查在24h内完成。比较三维超声和MRI胎头矢正...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和MRI定量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三维超声和MRI获得胎头矢正中切面显示颅内无异常70胎(正常组)和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不包括蚓部完全缺失)20胎,两种检查在24h内完成。比较三维超声和MRI胎头矢正中切面图像,并测量小脑蚓部前后径(AP)、上下径(CC)。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三维超声测量的小脑蚓部AP、CC与MRI相关(R_(AP)~2=0.951,R_(CC)~2=0.959,P均<0.001);与三维超声图像比较,MRI图像质量更佳,可显示脑干的全长及超声不易显示的窦汇,但三维超声可根据小脑幕的位置确定窦汇的位置。小脑蚓部发育不良胎儿的蚓部AP、CC的Z分数为-5.0^-1.5,典型Dandy-Walker畸形的蚓部AP、CC的Z分数均小于-6.0,三维超声测量小脑蚓部AP、CC与MRI相关(R_(AP)~2=0.978,R_(CC)~2=0.942,P均<0.001)。结论测量小脑蚓部的AP、CC并建立孕周参考值,可有效地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三维超声和MRI均可准确测量小脑蚓部的AP、CC,且两种方法的测量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胎儿 小脑蚓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富聪聪 夏禹 +4 位作者 王传卓 李飞 孟帆 黄玮 潘诗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2-755,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12例患者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2例均为单发,CT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实质部分密度略高于肾实质,增强CT扫描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髓质期减退,病灶内...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12例患者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2例均为单发,CT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实质部分密度略高于肾实质,增强CT扫描皮质期病灶实质明显强化,髓质期减退,病灶内脂肪成分及液化部分不强化;彩超提示全部为实性或呈囊实混合回声,病灶内可见液性回声,边界模糊,CDFI均检出血流信号。因此认为EAML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多种检查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红彬 郭启勇 侯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0TMR自由呼吸三维导航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完成MR检查的27例中有19例进行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0TMR自由呼吸三维导航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完成MR检查的27例中有19例进行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初步估价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30例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中,27例获得了满意的检查结果(84.5%),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共发现24支冠状动脉显著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敏感性为73.91%,特异性为82.29%,准确度为77.19%,阳性预测值为70.83%,阴性预测值为87.88%。结论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能够无创性地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及近、中段狭窄。冠状动脉MRA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力竭游泳骨骼肌^(31)P-MRS与Desmin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诗农 孙英伟 +4 位作者 富西湖 周卓 陈志安 卢再鸣 郭启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4-646,65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后SD大鼠骨骼肌31P-MRS的变化,以及与Desm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C组)、半力竭游泳组(HE组)、力竭游泳组(E组),麻醉后进行右下肢骨骼肌31P-MRS采集,测量Pi、PCr、ATP峰...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后SD大鼠骨骼肌31P-MRS的变化,以及与Desm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C组)、半力竭游泳组(HE组)、力竭游泳组(E组),麻醉后进行右下肢骨骼肌31P-MRS采集,测量Pi、PCr、ATP峰下面积并计算Pi/PCr、Pi/ATP、PCr/ATP。扫描后立即处死取材,常规组织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法进行Desmin染色,测算平均光密度值(OD值)。结果C组Pi、PCr、ATP峰下面积分别为0.16±0.05、1.33±0.62、0.41±0.06,Pi/PCr、Pi/ATP、PCr/ATP分别为0.14±0.08、0.39±0.13、3.28±1.62。光镜下,肌细胞形态规整,排列整齐。OD值为0.55±0.04;HE组Pi、PCr、ATP峰下面积分别为0.33±0.16、0.90±0.20、0.79±0.35,Pi/PCr、Pi/ATP、PCr/ATP分别为0.40±0.17、0.54±0.40、1.48±1.09。光镜下,HE组肌细胞水肿,肌丝分离,排列稀疏。OD值为0.32±0.01;E组Pi、PCr、ATP峰下面积分别为0.49±0.21、0.52±0.09、0.19±0.07,Pi/PCr、Pi/ATP、PCr/ATP分别为0.99±0.45、3.08±1.88、3.15±1.33。光镜下,E组部分肌丝断裂,皱缩。OD值为0.21±0.02;3组大鼠Pi、PCr、ATP及Pi/PCr存在组间差异性,Pi/ATP正常组与半力竭组无差异,PCr/ATP正常组与力竭组无差异。Pi、PCr、ATP、Pi/PCr、Pi/ATP与OD值相关系数依次为0.621、0.775、0.127、-0.75和0.58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ATP与OD值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P-MRS能够有效评价SD大鼠骨骼肌力竭性损伤,PCr峰下面积及Pi/PCr比值可作为检测骨骼肌力竭损伤的观察指标,且与病理分析具有相关性,因此能够定量定性分析骨骼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磷谱 力竭游泳 结蛋白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射频联合芬太尼贴剂治疗胸椎骨转移神经痛 被引量:2
5
作者 姚鹏 洪涛 +3 位作者 王志彬 马佳明 丁远远 潘诗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镇痛药用量变化。方法:选取86例胸椎肿瘤骨转移神经痛患者。术前将镇痛药更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镇痛药用量变化。方法:选取86例胸椎肿瘤骨转移神经痛患者。术前将镇痛药更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或不良反应严重,在CT引导下行胸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镇痛药物用量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中度以上缓解例数术后1 d为83例(96.5%)、术后7 d为79例(91.9%)、术后30 d为77例(89.5%),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可以明显缓解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癌性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骨转移 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和靶容积冠脉成像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红彬 郭启勇 +3 位作者 侯阳 孙宝海 于兵 高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显示正常冠状动脉长度及成像质量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3.0TMR对15名志愿者分别进行全心成像及靶容积成像。对比两种成像方式显示的血管长度、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及图像质量。结果:全心成像RCA(10... 目的:初步评价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显示正常冠状动脉长度及成像质量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3.0TMR对15名志愿者分别进行全心成像及靶容积成像。对比两种成像方式显示的血管长度、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及图像质量。结果:全心成像RCA(10.41±2.37cm)、LM/LAD(8.47±1.40cm)的长度显示大于靶容积成像(9.82±1.44cm和8.24±0.85cm),(P<0.05);显示LCX长度两种成像方式无差异(4.75±0.86cm和4.65±0.91cm,P>0.05)。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无显著差异。RCA、LAD远段全心成像质量评分(3.1±1.0;2.8±1.1)高于靶容积成像(2.5±1.2;2.5±1.2,P<0.05);其余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3.0 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是可行的;全心冠脉MRA在对冠状动脉血管远端的显示上优于靶容积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A 全心冠脉成像 靶容积冠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TrkA、P75NTR受体在大鼠骨癌痛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鹏 范琳 +5 位作者 王志彬 丁远远 马佳明 蒋晶晶 潘诗农 张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8-590,6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癌痛大鼠不同发展阶段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P75NTR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C组)。瘤细胞植入前及植入后7 d、13 d和19 d分别测定疼痛行为学变化,并检测背根神经节... 目的探讨骨癌痛大鼠不同发展阶段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P75NTR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骨癌痛组(C组)。瘤细胞植入前及植入后7 d、13 d和19 d分别测定疼痛行为学变化,并检测背根神经节TrkA、P75NTR表达变化。结果 C组大鼠在接种瘤细胞7 d后出现骨癌痛,13 d、19 d疼痛持续发展,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A、P75NTR受体表达在接种后7 d开始增加,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接种后13 d、19 d TrkA、P75受体表达水平高于接种后7 d(P<0.05),接种后19 d受体表达水平与接种后1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癌痛大鼠TrkA、P75NTR受体出现异常表达并加剧骨癌痛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大鼠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宏元 卢再鸣 +3 位作者 温锋 毛晓楠 郭启勇 刘兆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成年健康家犬10条,禁食24小时后全麻,行CT扫描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于定位点穿刺胆囊,行胆囊及肝外胆管造影。应用引导装置及硬导丝将5F鞘及自制支架释放装置送入... 目的探讨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成年健康家犬10条,禁食24小时后全麻,行CT扫描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于定位点穿刺胆囊,行胆囊及肝外胆管造影。应用引导装置及硬导丝将5F鞘及自制支架释放装置送入胆总管内,经皮经胆囊管将金属支架置入胆总管内。术后定期检测肝功,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在10条狗中,胆囊穿刺成功率为100%。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0%(8条),两条狗由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成角锐利,支架置入失败。放置支架的实验动物中,7条狗术后状态良好,1条狗于术后24小时死于胆汁漏。在1个月的观察期内,肝功正常的实验动物为4条,两只狗的碱性磷酸酶在术后5和10天升高,一条狗的总胆红素升高。在观察期内CT扫描各实验动物支架均未出现明显移位。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以犬为试验动物的经皮经胆囊途径胆管介入的动物模型。实验证明该动物模型安全、可行,且适合于长期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支架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估1型糖尿病兔早期肾硬度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夏禹 黄瑛 富聪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SE)应变率比值(SR)半定量评估1型早期糖尿病肾硬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经耳缘静脉注入5%四氧嘧啶溶液100-150mg/kg体质量,制成...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SE)应变率比值(SR)半定量评估1型早期糖尿病肾硬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经耳缘静脉注入5%四氧嘧啶溶液100-150mg/kg体质量,制成1型糖尿病兔模型,血糖〉16.67mmol/L为造模成功。于SE检查前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于建模后第1、2、4、6、8、12周对兔左肾行SE检查,随后每次随机处死糖尿病兔6只行病理检测。结果糖尿病组第8、12周血肌酐水平、第12周血尿素氮水平和第6、8、12周SR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肌酐、血尿素氮与SR值均呈正相关(r=0.90、0.56,P均=0.01)。结论超声SE技术SR值可评估兔早期糖尿病肾硬度变化,且SR值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脏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反应抑制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10
作者 郑东明 董晓宇 +2 位作者 陈照宏 佡剑非 宋利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人类反应抑制的神经中枢。材料和方法:对16名受试者分别进行两种事件相关设计的反应抑制任务,同时通过MR采集其脑部数据。用SPM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获得两个任务的反应抑制的激活图像并寻找共同激活区。...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人类反应抑制的神经中枢。材料和方法:对16名受试者分别进行两种事件相关设计的反应抑制任务,同时通过MR采集其脑部数据。用SPM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获得两个任务的反应抑制的激活图像并寻找共同激活区。在共同激活区中,进行信号强度与行为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以寻找与反应抑制活动最相关的部位。结果:成功的反应抑制在两个任务中分别激活了一系列以右侧大脑半球皮质为主的功能区,共同激活区包括右侧额中、下回皮质,右侧颞叶、枕叶皮质。其中位于右侧额中、下回皮质的激活区(BA9/46)的信号强度和两个任务的行为学数据都呈显著相关。结论:位于右侧额中、下回皮质的功能区(BA9/46)可能是反应抑制的神经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反应抑制 事件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