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意大利肝病学会/意大利内科学会/意大利传染病和热带病学会/意大利肾脏病学会专家共识:慢性肾脏病患者HCV感染的管理》摘译 被引量:6
1
作者 韩超 窦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2-765,共4页
慢性HCV感染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患病率为1%~2%。HCV感染与肝损伤及其相关肝外并发症导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关。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常见,包括蛋白尿、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mixed cryoglobulinemia,MC)和慢性... 慢性HCV感染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患病率为1%~2%。HCV感染与肝损伤及其相关肝外并发症导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关。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常见,包括蛋白尿、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mixed cryoglobulinemia,MC)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肝炎病毒属 临床方案 意大利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30岁、ALT水平正常HBV感染孕妇的抗病毒治疗时机
2
作者 盛秋菊 汪玉涵 丁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6-869,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证。ALT水平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阳性,年龄>30岁,指南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但对于年龄>30岁的孕妇,是否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观点。有观点认...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证。ALT水平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阳性,年龄>30岁,指南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但对于年龄>30岁的孕妇,是否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观点。有观点认为,ALT水平正常的孕妇多为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且孕期用药可能影响母婴安全。因此,即使孕妇年龄>30岁,也不主张在孕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也有观点认为,孕期机体的免疫改变可能是HBV免疫清除的特殊时期,若年龄>30岁,即使ALT水平正常,也应该立即抗病毒治疗,孕妇可能获得更好的病毒学甚至血清学应答。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从孕期抗病毒治疗目的、治疗时机和停药时机等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转氨酶 治疗学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肝炎活动与治疗管理
3
作者 陈婧 丁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4-2167,共4页
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由于免疫功能和激素水平变化,可出现肝炎活动。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的监测与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对于确保产妇延缓疾病进展和母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慢性HBV感染孕妇... 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由于免疫功能和激素水平变化,可出现肝炎活动。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的监测与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对于确保产妇延缓疾病进展和母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肝炎活动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预测因素及治疗策略进行阐述,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监测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肝炎活动及治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肝脏HBV cccDNA含量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嵬 吴峰 +1 位作者 窦晓光 张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与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及肝脏病理分级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疗程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7年5月-2008年2月住院的3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与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及肝脏病理分级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及疗程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7年5月-2008年2月住院的3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肝组织总HBV DNA(HBV tDNA)和血清HBVDNA,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HBeAg定量,分析感染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与肝组织内HBV DNA、血清HBVDNA、HBsAg及HBeAg定量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与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分级的关系。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和Spearman等级相关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例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均可检出HBV cccDNA,范围在3.15×103~1.06×107拷贝/mg;肝组织cccDNA定量与肝组织总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375,P<0.05),与血清HBV DNA无相关性(r=0.174,P>0.05);肝组织中HBV cccDNA水平与血清HBsAg定量呈高度正相关(r=0.562,P<0.001),而与血清HBeAg定量无相关性(r=0.152,P>0.05)。肝组织ccc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及纤维化程度(S)无相关性(r=0.082,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成稳定的中等水平复制;血清HBV DNA载量不能直接代表其肝组织中的HBV cccDNA水平;血清HBsAg定量可作为反映肝组织中HBV cccDNA水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环状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解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翀 丁洋 窦晓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以下简称2015年版指南),并在多种肝病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1]。2015年版指南结合我国"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参考国际权威指南,... 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以下简称2015年版指南),并在多种肝病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1]。2015年版指南结合我国"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参考国际权威指南,主要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进行了重点阐述,特别是提出了一些抗病毒治疗新理念,如临床治愈、三级治疗终点、一线用药、疗程及特殊人群治疗新策略等,并形成了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意见 抗病毒药物 感染病学分会 乙型肝炎 专业杂志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 研究成果 替比夫定 肝病学分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C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洋 窦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17-1819,共3页
HCV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室诊断是确诊HCV感染的必要条件。HCV感染的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包括抗原、抗体检测和HCV RNA定量检测。血清HCV RNA定量检测是确定HCV现症感染的唯一实验室指标,在决定治... HCV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室诊断是确诊HCV感染的必要条件。HCV感染的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包括抗原、抗体检测和HCV RNA定量检测。血清HCV RNA定量检测是确定HCV现症感染的唯一实验室指标,在决定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抗病毒疗效评价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阐述了慢性HCV感染实验室筛查的目标人群、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等,以便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慢性HC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干燥综合征的免疫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董笑瀛 翟永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1187,共7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干燥综合征(SS)均为上皮组织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时常合并发生,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针对PBC和SS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方法,针对系统受累的治疗方法主要借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本文...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干燥综合征(SS)均为上皮组织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时常合并发生,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针对PBC和SS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方法,针对系统受累的治疗方法主要借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PBC和SS发病机制中已经阐明的许多潜在的治疗靶点,指出PBC和SS共同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可能存在两种疾病目前和未来的靶向治疗选择,从而为开发新疗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干燥综合征 免疫调节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证据,证据,还是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洋 窦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04,共2页
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阻断HBV母婴传播,实现HBV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V“零感染”的目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和我国的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都重点讨论这个问题,也发表了相关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感染... 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阻断HBV母婴传播,实现HBV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V“零感染”的目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和我国的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都重点讨论这个问题,也发表了相关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GRADE中国中心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 [1] (以下简称《指南》)已在中华传染病杂志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阻断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孕妇和儿童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傲雪 窦晓光 丁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48-2451,共4页
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HBV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和降低儿童慢性HBV感染的最主要措施。孕妇和儿童是特殊人群,慢性HBV感染孕妇和儿童的抗病毒治疗不论药物选择和疗效评价都与一般人群不同。本文将对慢性... 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HBV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和降低儿童慢性HBV感染的最主要措施。孕妇和儿童是特殊人群,慢性HBV感染孕妇和儿童的抗病毒治疗不论药物选择和疗效评价都与一般人群不同。本文将对慢性HBV感染孕妇和儿童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及疗效评价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慢性HBV感染孕妇和儿童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儿童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肾小管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迎娟 冯国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1-684,共4页
肾脏具备HBV感染肝细胞的关键因素,HBV相关肾小球肾炎(HBV-G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HBV直接损伤肾小管的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HBV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激活NF-κB等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导致HBV-GN进展。目... 肾脏具备HBV感染肝细胞的关键因素,HBV相关肾小球肾炎(HBV-G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HBV直接损伤肾小管的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HBV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激活NF-κB等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导致HBV-GN进展。目前在临床上尚无作用靶点位于肾脏治疗HBV-GN的药物。将HBV感染细胞的关键因素和HBV损伤肾小管细胞研究进展总结如下,阐述HBV直接感染肾小管细胞的可能机制,为HBV-GN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管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慢性乙型肝炎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时机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洋 窦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1-865,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特殊人群要充分衡量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年龄、疾病分期和抗病毒疗效等因素。CHB特殊人群选择合适抗病毒治疗时机并及时调整抗病毒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年龄... 慢性乙型肝炎(CHB)特殊人群要充分衡量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年龄、疾病分期和抗病毒疗效等因素。CHB特殊人群选择合适抗病毒治疗时机并及时调整抗病毒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年龄≤30岁且ALT水平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年龄>30岁且ALT水平正常慢性HBV感染孕妇、慢性HBV感染者儿童和HBeAg阳性低病毒血症经治CHB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进行阐述,帮助临床医生对CHB特殊人群选择更好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和优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治疗学 特殊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岁以下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及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斌 刘丽莉 +1 位作者 赵辉 秦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对沈阳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的知晓率及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接种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家长对手足口病知晓率较低,对疫苗的接种意愿不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并对疫苗保护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以科学有力的证据证实疫苗接种效果。
关键词 儿童家长 手足口病 知晓率 肠道病毒71型疫苗 接种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鲁学恒 马力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及其方法。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雄性SD大鼠的mMSCs。A组原代培养;B组原代培养分别加刺激因子50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50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及其方法。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雄性SD大鼠的mMSCs。A组原代培养;B组原代培养分别加刺激因子50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50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倒置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分化过程的形态学变化。于培养的7、14、21、28d,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18(CK-18)、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采用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糖原染色情况。结果:分离纯化B组大鼠的mMSCs,应用HGF和FGF-4诱导10d后变为肝细胞样圆形。细胞免疫荧光测定B组显示,培养第7dAFP即出现阳性,第21d表达明显减弱;第7dCK-19染色阳性,以后增强;第14d白蛋白与CK-18染色开始阳性,以后表达逐渐加强。A组在培养过程中不表达AFP、ALB、CK-18和CK-19。糖原染色显示,B组第14d开始阳性,一直持续到第28d;A组未见阳性染色。结论:大鼠mMSCs在较高浓度的HGF及FGF-4诱导下可分化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平 李丹 +1 位作者 李德天 冯国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51-1460,共10页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在乙型病毒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构建好的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Western blo...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在乙型病毒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构建好的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x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目的蛋白的表达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TAT3及p-STAT3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凋亡。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目的基因HBx后,p-JAK2及p-STAT3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同时,细胞增殖明显受抑。透射电镜、Hoechst 33342染色及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HBx促进HK-2细胞凋亡。AG490(JAK2/STAT3信号通路阻断剂)孵育后能够部分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减少HBx所致细胞凋亡。结论:HBx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HBV直接损伤肾组织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乙肝病毒X蛋白 JAK2/STAT3 信号通路 HK-2细胞 AG4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5
15
作者 鲁凤民 窦晓光 +1 位作者 张文宏 王福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4-938,共5页
在强效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时代,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但血清HBV DNA消失仅提示病毒的逆转录过程被有效抑制,并不能真实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的转录活性状态。另... 在强效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时代,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但血清HBV DNA消失仅提示病毒的逆转录过程被有效抑制,并不能真实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的转录活性状态。另一方面,部分经过长期治疗的患者肝组织ccc DNA接近耗竭或残余静默,但因HBV DNA片段的整合,血清HBs Ag仍持续阳性。如何真实地评判肝细胞内ccc DNA的存在和转录活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血清HBV RNA为来自肝组织内ccc DNA转录体,因未能有效地转换成rc DNA,转而以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方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NAs治疗下,血清HBV RNA能够定性反映肝组织内的ccc DNA是否有转录活性。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在现有治疗手段下很难达到CHB的"完全治愈"。对此,笔者提出了从"部分治愈"、"准临床治愈"、再到"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的阶梯性提升模式,建议以ccc DNA消失或静默为基础、以HBV RNA持续阴性为依据的"部分治愈"预测NAs停药后复发或病毒学反弹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的以血清HBs Ag低水平作为"准临床治愈"标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血清HB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更需要在未来可能的真实世界的应用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RNA DNA 环状 核苷类 核苷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6例典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捷 杨巍 +1 位作者 董志强 刘翠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5-958,共4页
用Excel数据库对2009-2010年636例典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外地农民工男性为主,成人多于儿童,年龄出现"双向移位"现象,成人临床中毒症状重,并发症多。加强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发现易感者并进行免... 用Excel数据库对2009-2010年636例典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外地农民工男性为主,成人多于儿童,年龄出现"双向移位"现象,成人临床中毒症状重,并发症多。加强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发现易感者并进行免疫接种是麻疹防治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住院患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琳 白菡 +1 位作者 李向春 赵桂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肿瘤细胞检测。结果110例患者中65例合并SB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胀、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腹水WBC>0.5×109/L占45.3%,PMN>0.5占60.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0.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主要死亡原因为原发病的并发症。Child Pugh分级C级、病毒重叠感染、低血钠水平等与高死亡率有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并发SBP患者的预后与原有肝病程度、病毒重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接种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所致BALB/c鼠的细胞免疫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言 张琳 +3 位作者 翟永贞 李喜梅 王占英 冯国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5-627,共3页
目的:研究经不同途径接种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方法:将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命名为pJME)分别以肌注、滴鼻两种免疫方式免疫BALB/c鼠,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释... 目的:研究经不同途径接种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方法:将乙脑病毒prME蛋白编码基因DNA疫苗(命名为pJME)分别以肌注、滴鼻两种免疫方式免疫BALB/c鼠,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测定脾脏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pJME肌注组与滴鼻组免疫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30.91+0.72)%、(27.89+0.42)%,均高于灭活疫苗与载体肌注组(23.73+0.17)%、(23.78+0.21)%(P<0.05),肌注组显著高于滴鼻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14.62+0.25)%、(13.73+0.50)%,也均高于灭活疫苗和载体肌注组(10.80+0.39)%、(11.97+0.06)%(P<0.05),肌注组与滴鼻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有明显CTL效应(pJME肌注组29.1%,pJME滴鼻组17.1%),明显高于载体肌注组6.0%,pJME肌注组明显优于滴鼻组。结论:pJME以两种途径免疫鼠时可诱导明显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日本 疫苗 DNA T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琳 苗亮 +1 位作者 韩峰 窦晓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FN-г、IL-5、IL-6、IL-12P70和P40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血清ALT水平、HVC RNA载量、HCV基因型及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2、...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FN-г、IL-5、IL-6、IL-12P70和P40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血清ALT水平、HVC RNA载量、HCV基因型及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2、IFN-г、IL-5、IL-6、IL-12P70和P40的含量,比较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无应答组之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及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血清ALT水平、HCV基因型、HCVRNA载量等的关系。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应用ELISA法,HCV基因分型应用直接测序法,HCVR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IL-5和IL-12P40明显生高;血清IL-6含量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与RNA载量呈负相关;HCV基因型1型患者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2型,其他基因型和亚型之间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干扰素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为46.7%,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应答组治疗结束时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失衡与丙型肝炎的慢性化和肝脏炎症活动相关;干扰素治疗前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与干扰素治疗效果无关,不能对疗效进行预测,干扰素诱导的Th1细胞优势反应与持续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细胞因子 基因型 HCVRNA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评分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丁洋 安子英 +1 位作者 王岁晶 窦晓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应用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评分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8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CHB患者,根据治疗前肝脏病理分期进行分组。在治疗前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评分与肝脏病... 目的:应用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评分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8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CHB患者,根据治疗前肝脏病理分期进行分组。在治疗前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评分与肝脏病理分期进行组间比较,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96周后,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量化评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87例CHB患者分3组:A组(S0,S1)12例,B组(S2,S3)64例,C组(S4)11例。抗病毒治疗前,超声量化评分和肝硬度随着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增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超声量化评分和肝硬度与纤维化病理分期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肝硬度和超声量化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89和0.78。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96周后,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评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性的下降,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超声量化评分和肝硬度均为A组<B组<C组。结论: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量化指标可以用来对恩替卡韦治疗CHB肝纤维化疗效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