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M-1和NGAL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悦 郭金杰 +2 位作者 黄晓金 侯玲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A-on-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紫癜... 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儿童紫癜性肾炎后急性肾损伤(A-on-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紫癜性肾炎(HSPN)肾病综合征型患儿16例及A-on-HSPN患儿9例,留取血、尿和肾脏病理组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及尿KIM-1、NGAL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KIM-1、NGAL在患儿肾脏中的表达。结果A-on-HSPN组患儿血、尿KIM-1、NGAL水平明显高于HSPN组(P<0.05);KIM-1、NGAL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且A-on-HSPN组患儿肾脏组织中KIM-1、NGAL表达明显高于HSPN组(P<0.05);尿KIM-1、NGAL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而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KIM-1和NGAL可作为早期诊断儿童A-on-HSPN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分子-1 儿童 急性肾损伤 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侯玲 傅桐 +3 位作者 何学慧 王秀丽 赵成广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2-1084,1090,共4页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的疗效。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小剂量激素依赖且IgE升高的患儿35例,单纯给予醋酸泼尼松(0.5 mg/kg)隔日晨起口...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的疗效。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小剂量激素依赖且IgE升高的患儿35例,单纯给予醋酸泼尼松(0.5 mg/kg)隔日晨起口服(单纯激素治疗组,n=15)连续6个月,或给予小剂量激素连续6个月的基础上加用地氯雷他定连续口服2个月(地氯雷他定组,n=20),治疗后随访9个月。监测患儿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胆固醇、血IgE和复发次数。结果2组血肌酐、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纯激素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与单纯激素组比较,地氯雷他定组治疗后eGFR升高,血IgE下降更明显,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gE升高有特应性体质表现的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地氯雷他定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少复发,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氯雷他定 肾病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尹璐 杜悦 +2 位作者 王秀丽 赵成广 郑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评价儿童泌尿道感染再发率以及危险因素,为儿童反复泌尿道感染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肾脏科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患儿77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存在便秘、是否为过敏体质、Ig... 目的评价儿童泌尿道感染再发率以及危险因素,为儿童反复泌尿道感染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肾脏科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患儿77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存在便秘、是否为过敏体质、IgA水平、IgG水平、血肌酐、尿培养病原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泌尿系统彩超、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或截止至发生再发性泌尿道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发性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77例患儿中,96例(12.4%)发生了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组患儿泌尿系统畸形、过敏体质、便秘、贫血、IgA水平减低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再发组。logistic分析提示,泌尿系统畸形(OR=9.637,95%CI:3.548~20.213,P=0.001)、过敏体质(OR=2.175,95%CI:1.222~3.871,P=0.008)和贫血(OR=2.876,95%CI:1.630~5.075,P=0.001)是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约1/8初次泌尿道感染患儿会发生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泌尿系统畸形、过敏体质和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泌尿道感染 泌尿系统畸形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4基因沉默对PAX2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里 南晓娟 吴玉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0-725,I0002,I0003,共8页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对WNT4通路的激活作用及WNT4通路对PAX2诱导转分化的作用,探讨PAX2转分化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pEGFP-PAX2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PAX2细胞系。...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对WNT4通路的激活作用及WNT4通路对PAX2诱导转分化的作用,探讨PAX2转分化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pEGFP-PAX2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PAX2细胞系。细胞分为稳定转染PAX2组、空载组和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细胞WNT4和β-catenin表达。应用靶向WNT4基因的siRNA沉默稳定转染PAX2细胞的WNT4,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进行沉默鉴定筛选出最佳干扰链。将最佳干扰链WNT4siRNA转染至稳定转染PAX2细胞。在沉默24、48、72和96h应用Western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β-catenin、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成纤维细胞表型标志物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同时筛选出沉默最佳时间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沉默最佳时间点组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稳定转染PAX2细胞组WNT4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空载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阴性siRNA转染入稳定转染PAX2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为47.46%±4.48%。3条WNT4干扰链分别转染至稳定转染PAX2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第3干扰链沉默效果最佳,WNT4mRNA表达抑制率为66.9%±3.8%(P<0.05);WNT4蛋白表达抑制率为63.7%±2.5%(P<0.05)。将最佳干扰链转染至稳定转染PAX2细胞,干扰24、48、72和96h后,各时间点细胞中的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调,72h组下调明显(P<0.05);各时间点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72h组上调明显(P<0.05);各时间点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调,72h下调明显(P<0.05)。结论:PAX2转染至肾小管上皮细胞后激活了WNT4通路,PAX2在体外诱导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可能是通过WNT4/β-catenin通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4 配对盒基因2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洲 王秀丽 +1 位作者 赵成广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6-759,共4页
探讨阿达木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收治的诊断明确(JIA,除外全身型),常规治疗无效,且既往应用其他生物制剂疗效不佳或存在预后不良因素或并发... 探讨阿达木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收治的诊断明确(JIA,除外全身型),常规治疗无效,且既往应用其他生物制剂疗效不佳或存在预后不良因素或并发症(重要关节受累或出现骨破坏、伴有眼虹膜睫状体炎等)的7例患儿。患儿均给予阿达木单抗治疗(24 mg/m,1次/2周,皮下注射),同时口服甲氨蝶呤和(或)来氟米特。比较患儿治疗前、治疗12周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患儿治疗后4、12、24周采用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和幼年关节炎活动性系统评分(JADAS)评估病情,同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患儿CRP、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P <0.05),其中6例(85.71%) DAS28评分提示达到临床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症状明显缓解,治疗24周后5例患儿JADAS评分提示达到临床缓解。骨破坏患儿骨破坏明显好转,关节腔积液消失,滑膜增生面积减少,血流消失。虹膜睫状体炎患儿眼部体征好转。治疗过程中患儿均耐受良好,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认为阿达木单抗治疗JIA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2稳转细胞系构建及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里 宫亮 吴玉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25-4329,共5页
目的探讨PAX2稳转细胞系构建及生物学作用。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验分为稳转组、空载组、对照组。稳转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导将p EGFP-PAX2转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载组采用同样方法配置空载质粒转染溶液,对... 目的探讨PAX2稳转细胞系构建及生物学作用。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验分为稳转组、空载组、对照组。稳转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导将p EGFP-PAX2转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载组采用同样方法配置空载质粒转染溶液,对照组不添加质粒转染溶液。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PAX2稳转细胞系的细胞迁移率及细胞侵袭作用。结果应用G418筛选14 d,稳转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明显克隆长出,建立PAX2基因稳定转染肾小管上皮细胞系。稳转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基因融合表达获得成功。稳转组细胞PAX2条带密度与β-action吸光度比值为(1.00±0.04),空载组为(0.83±0.03),对照组为(0.85±0.04),3组吸光度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7,P<0.05);其中稳转组吸光度比值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后18 h,对照组、空载组和稳转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9.34±5.34)%、(40.56±7.54)%和(83.72±7.12)%,3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8,P<0.05);其中稳转组细胞迁移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对照组、空载组和稳转组迁移细胞分别为(23.33±3.63)、(22.00±8.14)、(45.67±7.14),3组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5,P<0.05);其中稳转组迁移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 EGFP-PAX2质粒成功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并成功筛选出高效稳定表达PAX2的稳转细胞系。PAX2稳转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2基因 细胞侵袭 细胞运动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发与再发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尹璐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6-842,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单发尿路感染与再发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科单发和再发性尿路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尿培养结果、耐药情况及抗生素... 目的探讨儿童单发尿路感染与再发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科单发和再发性尿路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尿培养结果、耐药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尿路感染患儿777例,共987份病原学标本(单发组681份,再发组306份)。2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180,P=0.055)。再发组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77.1%)显著高于单发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共检出515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52.1%),其中86.4%为革兰氏阴性菌,12.0%为革兰氏阳性菌,1.5%为真菌。单发组与再发组最常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70.1%vs 38.9%)。再发组非大肠埃希菌比例(61.1%)高于单发组(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磷霉素耐药性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性较低。多数抗菌药再发组耐药性高于单发组。临床经验性用药中,最常用的是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结论尿路感染住院患儿尿培养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再发性尿路感染患儿非大肠埃希菌比例显著增高,且耐药性多于单发尿路感染。及时监测病原菌种类及药物耐药性分析,有助于选择合适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儿童 病原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aspase-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里 宫亮 吴玉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89-3493,共5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aspase-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2011年5—12月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各24只,sham组分离输...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aspase-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2011年5—12月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各24只,sham组分离输尿管不结扎,UUO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每组术后3、7、14 d分为3组,每组8只,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尿β2微球蛋白和血肌酐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和caspase-3的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7 d两组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两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sham组大鼠肾脏肾小管排列紧密、整齐;UUO组术后3 d,可见肾小管肿胀,部分肾小管轻度扩张,小管间质区域出现炎性浸润;术后7 d肾小管壁扩张,肾间质水肿;术后14 d肾小管结构已经完全被破坏,管腔塌陷。SABC法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7、14 d,肾小管内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间质内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7、14 d,肾小管内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间质内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ham组肾皮质中有微量PCNA、caspase-3表达;UUO组术后PCNA、caspase-3表达增加,梗阻时间延长表达增加。结论 PCNA表达增加导致肾间质细胞过度增殖,参与梗阻性肾病病理过程。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加速细胞凋亡,在梗阻性肾病中对起着重要作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参与UUO大鼠模型肾纤维化过程,PCNA和caspase 3是这一过程的两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大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成广 张慧 吴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24,以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和EGCG...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24,以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和EGCG治疗组(n=24,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后每日给予腹腔注射EGCG 5 mg/kg)。于3,7,14 d分别处死UUO模型组和EGCG治疗组中各8只大鼠,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角蛋白18(CK-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UUO组出现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中CK-18表达减少,α-SMA和TGF-β1表达增多,肾组织胞核内NF-κB表达增多,而EGCG治疗组较UUO模型组上述改变减轻。结论 EGCG能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减轻UUO大鼠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在体内,EGCG能通过减少TGF-β1的表达和减少NF-κB的活化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上皮细胞转分化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转化生长因子 核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儿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玲 郭新慧 +2 位作者 杜悦 赵成广 吴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为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20例儿童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儿童AIN发病原因以感染和药物最常见,临床表现上均有尿常规异常,易发生急性肾损伤,肾脏病理以肾小管间质轻度病变为主,经药物及对症治疗后,绝大部分... 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确诊为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20例儿童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儿童AIN发病原因以感染和药物最常见,临床表现上均有尿常规异常,易发生急性肾损伤,肾脏病理以肾小管间质轻度病变为主,经药物及对症治疗后,绝大部分预后良好。预防感染及合理用药是减少AIN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对急性肾损伤后肾纤维化小鼠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晶莹 吴玉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槐耳对急性肾损伤(AKI)后肾纤维化小鼠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槐耳治疗(IRI+Huaier)组。分别于术后24 h、3 d、7 d、28 d检测各组血清肌酐水平,HE染色... 目的探讨槐耳对急性肾损伤(AKI)后肾纤维化小鼠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槐耳治疗(IRI+Huaier)组。分别于术后24 h、3 d、7 d、28 d检测各组血清肌酐水平,HE染色检测肾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胶原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肾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和CHOP的表达,TUNEL法测定各组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IRI组术后24 h肌酐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肌酐水平均较Sham组升高(均P<0.05);IRI+Huaier组术后7、28 d肌酐水平较IRI组下降(均P<0.05)。术后28 d IRI组肾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较Sham组升高(P<0.01),IRI+Huaier组较IRI组肾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减轻(P<0.01)。术后28 d IRI组与Sham组比较GRP78、CHOP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RI+Huaier组与IRI组比较GRP78、CHOP表达均下降(P<0.05)。IRI组与Sham组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5),IRI+Huaier组与IRI组比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结论槐耳能够改善AKI后肾纤维化小鼠肾功能,延缓肾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 急性肾损伤 肾纤维化 小鼠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过敏相关的单纯关节痛患儿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洲 王秀丽 +2 位作者 侯玲 赵成广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2-654,共3页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科室就诊的与过敏相关的35例单纯关节痛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16例。82.86%患儿疼痛关节数>1,疼痛关节以膝关节(51.43%)、踝关节(45.71%)等下肢关节为主。患儿既往有湿疹、牛奶蛋白过敏、荨麻疹、...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科室就诊的与过敏相关的35例单纯关节痛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16例。82.86%患儿疼痛关节数>1,疼痛关节以膝关节(51.43%)、踝关节(45.71%)等下肢关节为主。患儿既往有湿疹、牛奶蛋白过敏、荨麻疹、皮肤瘙痒、气道高反应、过敏性结膜炎病史,血IgE水平[(150.61±109.83)IU/mL]高于正常值。与无关节积液患儿比较,有少量关节积液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更高(P<0.05)。控制饮食,口服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治疗后关节疼痛症状均缓解。因此认为,对于病程<6周的单纯关节疼痛患儿,若存在过敏体质且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时可尝试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关节痛 过敏相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盒基因2对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里 南晓娟 吴玉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569,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的影响,探讨PAX2诱导转分化的作用,为肾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为对照组、空载组(转染pGC-Fu空质粒)和转染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GC-FU-...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的影响,探讨PAX2诱导转分化的作用,为肾纤维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为对照组、空载组(转染pGC-Fu空质粒)和转染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GC-FU-GFP-PAX2质粒转染至细胞中)。转染72h后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PAX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转染72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肌动蛋白(α-SMA)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pGC-FU-GFP-PAX2转染72h后,转染组细胞绿色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且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伸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组PA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转染组细胞的PAX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转染组细胞中的E-cadherin染色较空载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弱;α-SMA染色较空载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组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α-SM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转染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PAX2转染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后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PAX2可能在体外诱导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基因2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例儿童白天尿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傅桐 杜悦 +2 位作者 赵成广 侯玲 王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4-916,920,共4页
目的总结256例白天尿频患儿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其常见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门诊接诊的256例白天尿频患儿的发病特点,重点对血IgE升高组与血IgE... 目的总结256例白天尿频患儿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其常见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门诊接诊的256例白天尿频患儿的发病特点,重点对血IgE升高组与血IgE正常组进行比较,总结患儿白天尿频的相关原因,探讨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缓解症状的方法。结果 256例白天尿频患儿中,150例血IgE明显升高,其中大部分年龄<7岁,伴有皮肤瘙痒史和便秘史者居多,予口服抗过敏药物并控制高蛋白饮食后,大部分患儿尿频症状明显好转;泌尿系感染15例,予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镜下血尿20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例,均需行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慢性阑尾炎2例,尿道肿瘤1例,已转至小儿外科或自行前往外院治疗;其余65例目前检查未见异常,需进一步观察;失访1例。结论引起儿童白天尿频的首要原因是Ig E介导的尿路黏膜过敏反应,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和镜下血尿。此外,白天尿频患儿应注意全面查体,尤其是腹部、外阴和骶尾部,需结合病史、全面查体和辅助检查后,做出诊断并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天尿频 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清膏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桐 侯玲 +1 位作者 范洋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HK-2细胞),毒胡萝卜素(TG)组(5μmol/L TG处理8 h),5 mg/mL、10 mg/mL中药组(5、10 mg/mL槐耳清膏处理12 h),中药+TG组(5、10 mg/mL...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HK-2细胞),毒胡萝卜素(TG)组(5μmol/L TG处理8 h),5 mg/mL、10 mg/mL中药组(5、10 mg/mL槐耳清膏处理12 h),中药+TG组(5、10 mg/mL槐耳清膏处理4 h后加入5μmol/L TG共同作用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HOP)和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组细胞CHOP和GRP78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CHOP及GRP78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TG组相比,中药(5、10 mg/mL)+TG组CHOP与GRP78表达显著减少。结论TG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适宜浓度的槐耳清膏可能通过下调CHOP、GRP78表达,抑制HK-2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从而发挥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月 杜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379-3383,共5页
背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本病治疗周期长,易出现迁延反复,治疗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均可能影响到患儿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是十分... 背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本病治疗周期长,易出现迁延反复,治疗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均可能影响到患儿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是十分必要的。目的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HRQOL的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2~18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是否为频繁复发、复发次数、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居住地(城市、农村、城乡接合部)情况,采用PedsQL 4.0核心通用量表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HRQOL水平(包括儿童自评量表及家长报告量表)。结果共发放18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95.1%。174例患儿中男119例,女55例;中位年龄6(4,11)岁;复发患儿100例(57.5%),中位复发次数3(1,5)次;频繁复发54例,非频繁复发46例;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31例;常住地为城市86例,农村63例,城乡接合部25例。儿童自评量表与家长报告量表一致性分析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75。不同性别生理得分、情感得分、社会得分、角色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生理得分、情感得分、社会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角色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生理得分、情感得分、社会得分、角色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复发与非频繁复发患儿生理得分、情感得分、社会得分、角色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免疫抑制剂患儿和未应用免疫抑制剂患儿情感得分、社会得分、总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居住地生理得分、情感得分、社会得分、角色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生理、情感、社会及角色功能等各个维度的评分均有降低,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需关注患儿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及时进行干预,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儿童健康 生活质量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例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兴伟 王秀丽 +2 位作者 赵成广 于书源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分析78例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儿童JIA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78例初诊非全身型JIA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目的分析78例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儿童JIA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78例初诊非全身型JIA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0.66︰1,少关节型JIA 10例,多关节型JIA 45例,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23例。少关节型JIA患儿多为幼儿期发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可无明显升高。多关节型JIA多为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发病,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JIA患儿多为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发病,二者炎症指标均有明显升高,前者可有贫血表现。大部分患儿关节症状为关节活动障碍(59.0%),其次为关节肿胀(33.3%)。影像学常见表现为关节积液(71.8%)及滑膜增生(79.5%),同时,30.8%的患儿有骨质破坏。55例(70.5%)患儿初诊时即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多关节型JIA及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JIA患儿使用生物制剂较未使用患儿的关节活动障碍好转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不同类型JIA患儿的一般情况、关节症状及炎症指标等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应用生物制剂可缩短部分患儿关节活动障碍好转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生物制剂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WNT4基因对稳定转染PAX2基因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李里 宫亮 吴玉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WNT4基因对稳定转染配对盒基因2 (PAX2)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阐明PAX2基因是否通过WNT4基因调控细胞生物学活性。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PAX2基因稳转细胞系,分为稳转组和对照组。稳转组细胞分为稳转对... 目的:探讨沉默WNT4基因对稳定转染配对盒基因2 (PAX2)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阐明PAX2基因是否通过WNT4基因调控细胞生物学活性。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PAX2基因稳转细胞系,分为稳转组和对照组。稳转组细胞分为稳转对照组(不应用WNT siRNA沉默)和沉默72h组(应用WNT siRNA沉默72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稳转组和对照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AX2和WNT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Real time PCR法检测稳转对照组和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WNT4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稳转对照组和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稳转对照组和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穿膜细胞数。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稳转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AX2和WNT4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法检测,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WNT4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稳转对照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10h后,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迁移率低于稳转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18h后,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迁移率低于稳转对照组(P>0.05)。Transwwell实验,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穿膜细胞数低于稳转对照组(P<0.05)。结论:PAX2基因可能通过WNT4基因调控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盒基因2 WNT4基因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