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合并便秘患儿排便功能评定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中华
王大斌
+4 位作者
刘丹
贾慧敏
白玉作
王维林
袁正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便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种客观检查方法对ARM术后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同位素排便造...
目的便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种客观检查方法对ARM术后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同位素排便造影、直肠肛管测压、肌电图和肛门括约肌神经电生理等方法对49例ARM患儿和31例正常儿童的排便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和动态的评价,49例ARM患儿根据畸形位置分为中低位组和高位组,每组再根据是否发生便秘分出两个亚组,并对上述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位素排便造影结果显示,ARM术后便秘组半排时间[中低位:(13.45±8.35)s;高位:(20.59±4.26)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4.69±6.86)s;高位:(7.66±6.38)s]相比明显延长,ARM术后便秘组排空率[中低位:(29.35±14.84)s;高位:(33.00±9.04)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61.70±23.01)s;高位:(60.31±30.38)s]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肛管测压检测结果显示,直肠感觉阈在所有ARM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RM便秘组[中低位:(53.57±9.45)mL;高位:(57.50±9.14)mL]高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46.32±14.61)mL;高位:(47.27±8.76)mL]。ARM便秘组感觉收缩时间[中低位:(2.79±0.39)s;高位:(3.51±1.93)s]明显长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1.97±0.67)s;高位:(2.11±0.4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结果显示,反映排便动力的痉挛指数在术后合并便秘组均明显高于未合并便秘组。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会阴-肛门反射潜伏期在ARM患儿组均明显延长,其中ARM合并便秘组[中低位:(66.04±16.20)ms;高位:(70.41±17.91)ms]延长更加明显,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38.51±16.92)ms;高位:(49.91±9.45)ms]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M术后便秘患儿直肠感觉功能和排便动力存在明显异常,其严重程度与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系统的肛门直肠和神经功能的客观检查,明确排便功能障碍的具体病因和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
便秘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UC3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吴迪
张可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中MUC3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神经母细胞瘤新鲜冰冻原发肿瘤组织44例,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YCN基因扩增状态,MSP...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中MUC3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神经母细胞瘤新鲜冰冻原发肿瘤组织44例,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YCN基因扩增状态,MSP检测肿瘤组织MUC3A甲基化状态。结果:NB中MUC3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达79.55%(35/44),且与患儿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低危组甲基化发生率38.46%明显低于中危组100%及高危组92.31%(P<0.05);MYCN扩增的肿瘤患者MUC3A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明显升高(RR=1.46,P<0.005)。结论:预后不良的NB中MUC3A基因呈高甲基化,与MYCN基因扩增具有相关性,该基因的表达对NB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MUC3A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胞胎肝母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冯丹
张可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的家族遗传倾向,为临床遗传咨询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3例双胞胎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资料,结合患儿生化、影像、治疗方案、生存期、家族史及相关...
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的家族遗传倾向,为临床遗传咨询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3例双胞胎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资料,结合患儿生化、影像、治疗方案、生存期、家族史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遗传相关因素。结果:本文中3例双胞胎患儿均为单发,无家族史,其中1例为早产儿。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术后1例患儿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2例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均获得完全缓解。自1969年至今,已有8例关于兄弟姐妹同患此病的文献报道。8组文献中5组患儿家族中有肿瘤(多数为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其中3组还有基因异常改变。结论: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密不可分,在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家属的认知,做好预防保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双胞胎
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合并便秘患儿排便功能评定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中华
王大斌
刘丹
贾慧敏
白玉作
王维林
袁正伟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普通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
外科
功能检测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卫生部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800453,81270436,81671503)
文摘
目的便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种客观检查方法对ARM术后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同位素排便造影、直肠肛管测压、肌电图和肛门括约肌神经电生理等方法对49例ARM患儿和31例正常儿童的排便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和动态的评价,49例ARM患儿根据畸形位置分为中低位组和高位组,每组再根据是否发生便秘分出两个亚组,并对上述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位素排便造影结果显示,ARM术后便秘组半排时间[中低位:(13.45±8.35)s;高位:(20.59±4.26)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4.69±6.86)s;高位:(7.66±6.38)s]相比明显延长,ARM术后便秘组排空率[中低位:(29.35±14.84)s;高位:(33.00±9.04)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61.70±23.01)s;高位:(60.31±30.38)s]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肛管测压检测结果显示,直肠感觉阈在所有ARM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RM便秘组[中低位:(53.57±9.45)mL;高位:(57.50±9.14)mL]高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46.32±14.61)mL;高位:(47.27±8.76)mL]。ARM便秘组感觉收缩时间[中低位:(2.79±0.39)s;高位:(3.51±1.93)s]明显长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1.97±0.67)s;高位:(2.11±0.4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结果显示,反映排便动力的痉挛指数在术后合并便秘组均明显高于未合并便秘组。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会阴-肛门反射潜伏期在ARM患儿组均明显延长,其中ARM合并便秘组[中低位:(66.04±16.20)ms;高位:(70.41±17.91)ms]延长更加明显,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38.51±16.92)ms;高位:(49.91±9.45)ms]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M术后便秘患儿直肠感觉功能和排便动力存在明显异常,其严重程度与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系统的肛门直肠和神经功能的客观检查,明确排便功能障碍的具体病因和病理改变。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
便秘
排便功能
Keywords
Anorectal Malform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stipation
Defecation Function
分类号
R726 [医药卫生—儿科]
R574.6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UC3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吴迪
张可仞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20-1024,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中MUC3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神经母细胞瘤新鲜冰冻原发肿瘤组织44例,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YCN基因扩增状态,MSP检测肿瘤组织MUC3A甲基化状态。结果:NB中MUC3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达79.55%(35/44),且与患儿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低危组甲基化发生率38.46%明显低于中危组100%及高危组92.31%(P<0.05);MYCN扩增的肿瘤患者MUC3A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明显升高(RR=1.46,P<0.005)。结论:预后不良的NB中MUC3A基因呈高甲基化,与MYCN基因扩增具有相关性,该基因的表达对NB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MUC3A
甲基化
Keywords
Neuroblastoma
MUC3A, Methylation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胞胎肝母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冯丹
张可仞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49-1051,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的家族遗传倾向,为临床遗传咨询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3例双胞胎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资料,结合患儿生化、影像、治疗方案、生存期、家族史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遗传相关因素。结果:本文中3例双胞胎患儿均为单发,无家族史,其中1例为早产儿。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术后1例患儿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2例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均获得完全缓解。自1969年至今,已有8例关于兄弟姐妹同患此病的文献报道。8组文献中5组患儿家族中有肿瘤(多数为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其中3组还有基因异常改变。结论: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密不可分,在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家属的认知,做好预防保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双胞胎
单发
Keywords
Hepatoblastoma
Twins
Solitar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合并便秘患儿排便功能评定及病因探讨
杨中华
王大斌
刘丹
贾慧敏
白玉作
王维林
袁正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UC3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吴迪
张可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胞胎肝母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冯丹
张可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