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外科诊治决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新 刘丹 贾慧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4,共3页
小儿先天性膈疝已列入新生儿高危疾病行列,其早期诊断有了新的突破,产前规范检查及有效宫内干预使其发病率降至 1 /5000 -2500[1].但仍约有 44%的先天性膈疝患儿合并多种畸形[2].其死亡率 仍 高 达 50% -60%,后 期 治 愈 率 仅 60% -70%... 小儿先天性膈疝已列入新生儿高危疾病行列,其早期诊断有了新的突破,产前规范检查及有效宫内干预使其发病率降至 1 /5000 -2500[1].但仍约有 44%的先天性膈疝患儿合并多种畸形[2].其死亡率 仍 高 达 50% -60%,后 期 治 愈 率 仅 60% -70%[3,4].规范诊疗流程,延长预后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仍是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外科诊治 小儿 高危疾病 早期诊断 诊疗流程 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6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纪要
2
作者 袁正伟 白玉作 王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9-79,共1页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6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4日至9月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由辽宁省医学会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收到学...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6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4日至9月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由辽宁省医学会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56篇,内容涵盖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纪要 新生儿外科 小儿外科 肛肠 肝胆 中国医科大学 中华医学会 省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纪要
3
作者 郭新奎 白玉作 +7 位作者 董倩 郑珊 吴荣德 吴烨明 莫绪明 郭源 高亚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医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于2016年9月7至10日在西安陕西宾馆隆重召开,注册代表1001名,规模为历届之最。会议收到论文1707篇,经过专...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医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于2016年9月7至10日在西安陕西宾馆隆重召开,注册代表1001名,规模为历届之最。会议收到论文1707篇,经过专业学组评审,653篇论文进行了发言交流。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领导到会讲话,并由王维林教授和孙宁教授代表中华小儿外科分会为我国小儿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德高望重的张金哲院士颁发终身成就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外科 学术年会 十二 学分 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省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4
作者 王伟 白玉作 钟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0至1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以“合作、创新、发展”为...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0至1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以“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注册代表693名,收到论文1433篇,经过专业学组评审,599篇论文进行了交流。本次大会同时举行了小儿外科青年医师优秀论文比赛和青年医师手术录像大奖赛。有26名青年医师获优秀中青年学术论文奖;6名青年医师获全国中青年医师手术录像大奖赛优秀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中心 小儿外科 学术研讨会 外科青年医师 中华医学会 中青年医师 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省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精准医学发展及其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5
作者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临床决策体系。 即根据病人特征,在整合病人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诊治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包括基 因筛查:(测序)、建立数据库(建库...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临床决策体系。 即根据病人特征,在整合病人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诊治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包括基 因筛查:(测序)、建立数据库(建库)、云计算分析(分析)、制定个体化方案(方案)等步骤,最终实现“在正确的时机将正确的治疗施予适合的个体”(delivering the right treatment at right time to the right person)。一、 精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2016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精准医学研究列入2016年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优先项目,成为“十三五”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部分。此前,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宣布,到2030年前精准医疗领域将投入600亿元。同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专家们预测,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的诊断与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发展 小儿外科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个性化治疗 基因测序技术 个体化方案 医疗领域 专家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早期预后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佳 韩超 +1 位作者 王玉峰 蔡振存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年龄6~12岁、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年龄6~12岁、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神经阻滞麻醉组(RA组,n=45)和全身麻醉组(GA组,n=45)。GA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RA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主要研究结局包括术后1个月的关节活动度评分、握力测试评分、腕关节患儿自我评分及40项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covery 40,QoR-40)。次要研究结局包括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 h、术后8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术后疼痛高峰的出现时间及强度;术后第1天(P_(1))、第2天(P_(2))及第3天(P_(3))氨酚待因消耗量、术后1~3 d氨酚待因累计消耗量(T_(1-3))及首次给予氨酚待因的时间;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非计划性入院的发生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GA组共44例、RA组共43例完成了所有时间点数据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即刻[7(0,10)分比0(0,4)分]、术后2 h[4(0,8)分比0(0,4)分]和术后8 h[4(0,7)分比2(0,5)分]的疼痛评分低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疼痛峰值出现时间晚于GA组[1(1,20)min比12(8,2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第1天氨酚待因消耗量、术后1~3 d氨酚待因累计消耗量低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首次口服氨酚待因的时间晚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1个月的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握力测试评分与G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1个月的腕关节患儿自我评分低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后1个月的QoR-40总分[175.0(158.0,186.5)分比152.0(143.0,185.0)分]、情感状态[55.0(50.0,60.0)分比42.0(37.0,47.0)分]、生理舒适[57.0(56.0,59.3)分比32.0(23.0,50.0)分]及心理支持[33.0(27.0,35.0)分比11.0(7.0,15.0)分]项目评分均高于G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较全身麻醉可更有效地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患儿对镇痛药物的依赖,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有助于术后1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这一结果将进一步提升神经阻滞技术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桡骨骨折/外科学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剑明 陈立天 +2 位作者 于树鹏 徐微娜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排空 反流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术后远期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琦 王常林 杨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0-471,共2页
随访1987-1997年我科手术治疗的46例(Ⅱ型肾积水18例,Ⅲ型肾积水28例)肾积水患儿,询问并记录他们的目前状况,用超声及ECT手段,观察患肾恢复情况。患儿身高、体质量,与同年龄儿的身高、体质量无差异,其社会交往无障碍;93.48%(43/46)患儿... 随访1987-1997年我科手术治疗的46例(Ⅱ型肾积水18例,Ⅲ型肾积水28例)肾积水患儿,询问并记录他们的目前状况,用超声及ECT手段,观察患肾恢复情况。患儿身高、体质量,与同年龄儿的身高、体质量无差异,其社会交往无障碍;93.48%(43/46)患儿无临床症状;患肾形态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Ⅱ型积水者,肾盂肾盏体积接近正常。Ⅲ型积水,肾盏、肾内肾盂明显变小,但仍有扩张改变,肾实质厚度始终薄于正常。肾积水术后远期疗效满意,患肾功能远期仍有恢复的趋势,仅部分Ⅲ型积水肾盂仍有扩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积水 远期疗效 肾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6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玉作 陈辉 +4 位作者 周新 曲日斌 张可仞 吕良英 王维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4-735,共2页
总结分析1994~2006年收治的6例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
关键词 小肠套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肛肠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亟待加强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共2页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消化道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畸形发生的复杂性及病理改变的严重性,常导致手术遗留下许多问题和并发症,约1/3的患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排便功能异常,部分患儿需要终身治疗,给患儿、家长和社会带来负担。目前...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消化道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畸形发生的复杂性及病理改变的严重性,常导致手术遗留下许多问题和并发症,约1/3的患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排便功能异常,部分患儿需要终身治疗,给患儿、家长和社会带来负担。目前,我国小儿外科专业区域分布极不平衡,而且尚未形成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小儿外科的专科医师培训试点也刚刚起步,待形成制度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肛肠疾病 临床研究 专科医师培训 肛门直肠畸形 医师准入制度 消化道畸形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肝外伤后胆汁性肝囊肿及胆汁性肺瘘3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太伟 吕良英 +1 位作者 李心元 王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6-156,158,共2页
肝脏外伤后导致胆汁性肝囊肿及胆汁性肺瘘临床罕见,作者近年来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囊肿 外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灌肠复位与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胡思佳 白玉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6-72,共7页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能够引发小儿呕吐、血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肠坏死,出现中毒性休克,影响患儿健康。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非手术治疗是应用最为广泛且优先选...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能够引发小儿呕吐、血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肠坏死,出现中毒性休克,影响患儿健康。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非手术治疗是应用最为广泛且优先选用的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在超声或透视引导下进行的灌肠复位。目前针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主要集中于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钡剂、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灌肠复位 水压灌肠复位 小儿肠套叠 复位治疗 小儿急性肠套叠 非手术治疗 电解质紊乱 中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单中心外科治疗经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正浓 刘丹 +1 位作者 王雅楠 贾慧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病理类... 目的 分析儿童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平均年龄4.7岁(1~13岁),男20例,女10例。8例患儿未出现特异性症状(8/30,26.7%),7例为检查过程中意外发现,1例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术后随诊过程中发现;18例患儿因呼吸道症状就诊(18/30,60.0%),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2例胸背痛(2/30,6.7%);2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30,6.7%);12例伴发热(12/30,40.0%)。行胸腔镜手术16例(53.3%),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9例(30.0%),开胸手术5例(16.7%)。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神经母细胞瘤4例(13.3%),神经节母细胞瘤8例(26.7%),节细胞神经瘤16例(53.3%),神经鞘瘤1例(3.3%),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6.7%)。30例中良性16例(53.3%),恶性14例(46.7%)。结论 小儿纵隔肿瘤症状不典型,难以早期发现,胸部CT及MRI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经手术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外科学 膈/病理生理学 肿瘤/外科学 肿瘤/诊断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微创理念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玉作 刘书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近几十年来,微创内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个领域,微创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但手术切口的微创并不等于功能上的微创。本文旨在评述功能性微创的理念及其在儿童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通过与精准医疗、新技术... 近几十年来,微创内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个领域,微创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但手术切口的微创并不等于功能上的微创。本文旨在评述功能性微创的理念及其在儿童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通过与精准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结合,实现以最小创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功能性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肿型胆道闭锁的产前产后一体化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明欣 谢华 +12 位作者 唐维兵 刘翔 杨合英 李英超 潘永康 詹江华 吕志宝 任红霞 高志刚 冯杰雄 陈琦 虞梅 张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是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的特殊类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容易与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相混淆,二者早期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CBA与CC患儿产前超声... 目的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是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的特殊类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容易与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相混淆,二者早期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CBA与CC患儿产前超声影像特征、出生后2周内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及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对于CBA和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内地13个儿科研究中心产前发现的肝门区囊肿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入选新生儿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并于出生后2周内每周检测血CB和TBA水平各1次。根据手术结果或最终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CBA组和CC组,对比两组产前超声影像特征以及出生后2周内CB和TBA的差异,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对于CBA和CC的鉴别诊断效能及临界值。结果共143例产前发现肝门区囊肿的患儿纳入研究,其中CBA组37例,CC组106例,初始诊断时间为孕(25.29±6.07)周。两组囊肿初始体积和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囊肿体积增长速度显著高于CBA组,至产前末次超声检查时,CC组囊肿体积平均增长8.34倍,而CBA组仅增长1.48倍。当囊肿体积增长临界值设为3.90倍时,诊断CBA的AUC、灵敏度分别为0.828(95%CI:0.728~0.929)、83.3%。CBA组患儿的CB和TBA水平自出生后第1周开始显著升高,第2周继续升高。当出生后第1周CB(CB1)临界值为24μmol/L、出生后第2周TBA(TBA2)临界值为20.9μmol/L时,鉴别诊断CBA和CC的约登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0和0.826,对应AUC分别为0.902和0.860。结论经系列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囊肿体积增加倍数<3.90的新生儿患CBA的风险较高。胆囊形态异常对于CBA的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出生后2周内CB和TBA水平可用于鉴别诊断CBA和CC,当CB1≥24μmol/L和TBA2≥20.9μmol/L时,提示CBA的患病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型胆道闭锁 胆总管囊肿 诊断 鉴别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产后期 诊断 结合胆红素 总胆汁酸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胆囊及其收缩功能鉴别胆汁淤积性肝炎和胆道闭锁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士星 鞠浩 +5 位作者 冯舒 张尧 时博 徐忠义 黄英 孙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胆囊及其收缩功能改变,探讨超声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炎与胆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4例住院黄疸患儿分成胆汁淤积性肝炎组(n=25)和胆道闭锁组(n=19),均行腹部三维彩超检查。由同一观察者利用5 MHz凸阵探头和9 MHz线...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胆囊及其收缩功能改变,探讨超声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炎与胆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4例住院黄疸患儿分成胆汁淤积性肝炎组(n=25)和胆道闭锁组(n=19),均行腹部三维彩超检查。由同一观察者利用5 MHz凸阵探头和9 MHz线阵探头观察空腹、餐后1 h及餐后2 h胆囊大小和收缩率,比较和分析胆囊的不同表现。结果胆汁淤积性肝炎组与胆道闭锁组的空腹胆囊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胆汁淤积性肝炎组中18例(18/25,72.00%)空腹胆囊空虚状态者与胆道闭锁组17例(17/19,89.47%)患者的胆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胆道闭锁组餐后1 h及2 h胆囊均无明显收缩,与胆汁淤积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空腹胆囊及其收缩功能变化,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炎与胆道闭锁的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胆囊 胆道闭锁 胆汁淤积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肝脏组织中SHH信号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志波 胡婷嫣 +1 位作者 何峰 高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5-307,316,共4页
目的观察胆道闭锁(BA)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SHH信号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关系,探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过程中SHH信号在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经手术证实为BA的患儿(年龄1~3个月)肝脏组织10例,无消化道疾病新生儿(年龄1~3个月)尸... 目的观察胆道闭锁(BA)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SHH信号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关系,探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过程中SHH信号在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经手术证实为BA的患儿(年龄1~3个月)肝脏组织10例,无消化道疾病新生儿(年龄1~3个月)尸检肝脏组织5例做正常对照,应用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SHH及反映EMT的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患者肝脏组织中SHH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adherin表达无明显变化,而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EMT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而SHH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这一过程,从而导致肝脏组织持续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SHH信号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兵 张薇 刘振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回顾分析用Ponseti方法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80例,106足),按照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38例(50足)]和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关注,42例(56足)]。分析微信平台对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 回顾分析用Ponseti方法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80例,106足),按照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38例(50足)]和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关注,42例(56足)]。分析微信平台对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并发症发生、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信平台形式的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家长更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降低石膏压疮率,有效增加门诊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PONSETI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6例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雪莹 韩枫 胡晓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0,共2页
总结过去10年中我院手术治疗的156例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要注意结肠灌洗的安全操作;术后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腹部体征同时做好肛周护理。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婴幼儿 护理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曲媛 刘丹 +3 位作者 梁星池 贾慧敏 白玉作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以期获得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我科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2198例(非手术治疗组786例,急诊手术组1 412例)。数据统计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以期获得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我科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2198例(非手术治疗组786例,急诊手术组1 412例)。数据统计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血WBC总数及CRP值,影像学结果,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在临床发病特点上,非手术治疗组与急诊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检验指标提示,治疗后WBC在非手术治疗组呈逐渐下降趋势(F=34.53,P=0.000),在急诊手术组亦呈逐渐下降趋势(F=11.27,P=0.002),但非手术治疗组下降更快;CRP在非手术治疗组呈逐渐下降趋势(F=23.82,P=0.000),在急诊手术组中呈术后短时间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F=5.43,P=0.028),在非手术治疗组中下降更快。在两组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非手术治疗组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7.95±5.02 vs 9.51±4.75;t=3.28,P=0.001)较急诊手术组短,住院时间(8.33±5.38 vs 10.44±6.44;t=3.47,P=0.001)亦为非手术治疗组更短;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1.95,P=0.000),其中肠梗阻、腹腔积液及腹腔包块的发生率均较急诊手术组低。结论儿童复杂性阑尾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急诊手术治疗,血液检验指标趋势及影像学评估亦优于急诊手术组,提示早期非手术治疗可能为大部分复杂性阑尾炎患儿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外科手术 治疗 回顾性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