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作为骨科植入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纯博 刘冬妍 +2 位作者 刘吉泉 刘学勇 吕厚山(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473-476,F0003,共5页
文章总结了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和相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作为骨科植入物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生物相容性 植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调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宇 赵江月 +3 位作者 罗文婷 李晶 刘佳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1在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中miR-181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 ... 目的:探讨miR-181在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中miR-181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 000瞬时转染miR-181 mimic和inhibitor调节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iR-181的表达,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组,miR-181的表达显著升高;miR-181 mimic转染组,miR-181的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miR-181 inhibitor转染组,miR-181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18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呈高表达,miR-181能够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miR-181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新途径,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81 细胞凋亡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 let-7a调控Caspase家族影响白内障发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宇 张劲松 +3 位作者 闵晓洁 罗文婷 李晶 赵江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4-8,12,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a靶向调控Caspase家族的机制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7~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晶状体前...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a靶向调控Caspase家族的机制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7~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标本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我院眼科眼库提供的新鲜人眼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let-7a可能调控的Caspase家族中的关键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q-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let-7a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let-7a mimic和inhibitor,调节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let-7a的表达,利用Real time 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并检测预测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3种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到Caspase家族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可能为let-7a的靶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let-7a的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显著升高。let-7a mimic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升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显著降低;let-7a inhibitor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let-7a可能通过靶向调控Caspase家族成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let-7a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let-7a CASPASE家族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维甲酸诱导显性脊柱裂胎鼠骶尾部神经前体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晓伟 袁正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脊柱裂发生早期,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变化规律。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胚胎10天时,实验组1次性经胃管注入致畸量反式维甲酸诱导产生脊柱裂动物模型,对照组胃饲等量溶剂,分别在妊娠11、12、13天(E11,E12,E13...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脊柱裂发生早期,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变化规律。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胚胎10天时,实验组1次性经胃管注入致畸量反式维甲酸诱导产生脊柱裂动物模型,对照组胃饲等量溶剂,分别在妊娠11、12、13天(E11,E12,E13)时剖宫取胚胎,一部分胚胎固定后进行全胚胎TUNEL染色观察其整体凋亡情况;另一部分胚胎常规制作石蜡切片,采用TUNEL切片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胚胎脊部神经管组织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于多个发育部位明显增多,集中表现在颅面原基、颅部神经管的背外侧、骶尾部神经管的背部中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脊柱裂组胚胎畸形发生部位的神经前体细胞的凋亡率升高[E11(2.02±0.52)%与(0.57±0.23)%,E12(3.56±0.33)%与(0.93±0.14)%,E13(3.76±0.37)%与(1.24±0.21)%,P<0.001]。而细胞增殖降低[E11(65.17±2.30)%与(81.76±2.17)%,E12(63.97±3.03)%与(76.98±5.14)%,E13(56.86±2.80)%与(73.43±1.99)%,P<0.001]。结论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大鼠脊柱裂胚胎骶尾部神经管中神经前体细胞凋亡增多,而细胞增殖减少,这可能是脊柱裂胚胎神经元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全反式维甲酸 神经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侯玲斌 高琳琳 +1 位作者 杜悦斌 吴玉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951-954,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方面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生后3~4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方面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生后3~4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处理组(IRI+DMOG组),每组6只。Sham组右侧肾脏切除,仅游离左侧肾动脉,但不钳夹;IRI组右侧肾切除,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45 min,之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肾脏血流(术前24 h给予DMOG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IRI+DMOG组IRI术前24 h给予腹腔内注射DMOG 40 mg/kg(用生理盐水溶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的HIF-1α和NGAL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Hmox-1和NGAL 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各组的肾功能(BUN、Scr、Cystatin C)、评价各组肾脏的形态学改变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UNEL法检测各组肾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对各组结果的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DMOG处理后的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GAL和HIF-1α的表达上调;并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结论:在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GAL可能受HIF-1α调控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