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海英 吴涛 乔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70,378,共6页
核斑点旁组装转录1(NEAT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由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转录位点转录生成。NEAT1可通过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转移等,驱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新型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核斑点旁组装转录1(NEAT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由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转录位点转录生成。NEAT1可通过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转移等,驱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新型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本文对NEAT1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系统分析NEAT1在妇产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妇产科疾病的病因机制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核斑点旁组装转录1 妇产科疾病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肌纤维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常靓 刘彩霞 李秋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探讨影响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产科因素。回顾性分析就产后早期而言,剖宫产对保护盆底结构的损伤不具有优势。
关键词 产科因素 盆底肌纤维肌力 剖宫产 阴式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来自中国的单中心研究:18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丽娟 周静 +1 位作者 王林 郑东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4-1030,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997年1月至2014年1月共18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34.3个... 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997年1月至2014年1月共18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34.3个月,61.1%的患者为双侧卵巢受累,与单侧卵巢受累患者相比,生存时间更短(P=0.036)。临床分期为ⅣE的患者与分期为ⅠE和ⅡE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时间更短(P=0.026)。与术前LDH正常患者相比,LDH升高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更短(P=0.024)。与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的患者相比,IPI评分>2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更短(P=0.002)。肿瘤≥10cm的患者有更差的预后(P=0.003)。仅有6例患者应用的美罗华治疗(R-CHOP方案),似乎可以改善预后,但与CHOP治疗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91)。结论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容易误诊,应认识其临床特征,尽早采取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肿瘤大小、IPI评分、术前LDH水平、Ann Arbor临床分期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其中肿瘤大小是最具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综合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时胎儿手术中产科干预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阳子 刘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1-683,共3页
对8例接受产时胎儿手术的孕妇进行术前及术中的产科干预,包括术前给予硫酸镁降低子宫敏感性、术中持续静点硫酸镁抑制子宫收缩、防止胎盘剥离、胎儿娩出后立即停止硫酸镁滴入、给予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防止产后出血以及全程的母儿监护,... 对8例接受产时胎儿手术的孕妇进行术前及术中的产科干预,包括术前给予硫酸镁降低子宫敏感性、术中持续静点硫酸镁抑制子宫收缩、防止胎盘剥离、胎儿娩出后立即停止硫酸镁滴入、给予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防止产后出血以及全程的母儿监护,探讨产时胎儿手术中的产科干预对手术结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产科干预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构成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栾濛 程大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0-603,共4页
目的分析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为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疾病防治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该医院病案信息系统中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全部妇科已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数据,共计360734例。按照ICD-1... 目的分析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妇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为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疾病防治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该医院病案信息系统中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全部妇科已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数据,共计360734例。按照ICD-10标准分类,采用SPSS 26.0生成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中位数、构成比等进行描述统计,运用帕累托图对妇科住院患者的疾病病种进行A、B、C分类因素的分析。结果2017-2021年卵巢良性肿瘤顺位始终保持第一,占17.00%,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子宫恶性肿瘤等共11类疾病构成妇科住院病例的主要(A类)疾病因素,占全部妇科住院病例总数的84.26%。2017-2021年妇科住院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7d,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相对最长。结论妇科出院患者疾病谱的顺位变化不大,大多数病种的住院时间略有减少,应以出院患者的疾病谱构成为依据,大力加强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妇科癌症早期筛查的力度,指导科学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帕累托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的助孕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旭东 张斯文 谭季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一种由感染或创伤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而引起的妇科常见性疾病,可导致月经减少、不孕或复发性流产等症状,已成为女性继发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IUA不会危及生命,但其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一种由感染或创伤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而引起的妇科常见性疾病,可导致月经减少、不孕或复发性流产等症状,已成为女性继发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IUA不会危及生命,但其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是生殖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子宫内膜形态结构的破坏、生理功能的缺失以及宫腔微环境的改变是IUA影响生育力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IUA的疾病特征,提出个体化的助孕策略以及围孕期相关问题的应对方案,指导IUA患者的生育全程一体化管理,以期改善生育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疾病特征 复发性流产 继发性不孕 生育结局 生殖医学 应对方案 围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神经型Wiskott-Alrdich综合征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张硕 葛云鹏 +4 位作者 王婷婷 沈鸿飞 李佳钋 宋贵玉 乔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1,120,共6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神经型Wiskott-Alrdich综合征蛋白(N-WAS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分娩的6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15例)、早发对照组...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神经型Wiskott-Alrdich综合征蛋白(N-WAS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分娩的6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15例)、早发对照组(15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5例)、晚发对照组(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N-WASP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N-WASP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定位情况。结果RT-q 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N-WA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早发对照组(0.50±0.19 vs.0.93±0.73,0.35±0.17 vs.0.72±0.21),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N-WA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晚发对照组(0.83±0.34 vs.1.15±0.34,0.39±0.16 vs.0.76±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WASP mRNA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均呈负相关(r=-0.37,P=0.042;r=-0.39,P=0.01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N-WASP蛋白定位于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结论N-WASP低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型Wiskott-Alrdich综合征蛋白 子痫前期 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产后盆底功能评估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秦美英 夏志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0-685,691,共7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和预测产后3年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行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的192例产后42 d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和预测产后3年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行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的192例产后42 d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分娩组85例,剖宫产组107例。比较2组盆底肌力检测和盆底超声相关指标的水平和异常率。随访至2023年12月,统计产后3年内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盆底超声结果异常102例(53.13%);盆底肌力检测中,I类肌纤维疲劳度的异常率最高,为85.94%。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开放、膀胱膨出、肛提肌损伤、肛提肌裂孔面积、会阴体活动度、阴道动态压力等指标的异常率更高(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以及直肠壶腹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阴道动态压力、肌力等级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分别有22例和8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分别有13例和6例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2组中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其产后42 d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均异常。结论50%以上的单胎初产妇产后存在盆底功能和结构异常。产后42 d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均异常者,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盆底肌力检测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足月正常血压孕妇血清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悦 王珺 王晓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7-433,438,共8页
目的探讨孕足月正常血压孕妇血清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1200例足月分娩且血压正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时新生儿体重将孕妇分为适于... 目的探讨孕足月正常血压孕妇血清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1200例足月分娩且血压正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时新生儿体重将孕妇分为适于胎龄儿(AGA)组(n=600)、大于胎龄儿(LGA)组(n=300)、小于胎龄儿(SGA)组(n=300)。收集3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LGA组、SGA组孕妇血尿酸分别为336(269~388)μmol/L和377(297~431)μmol/L,远高于AGA组[288(243~35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将孕妇血清尿酸水平与LGA、SGA发生情况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GA(孕妇血清尿酸水平每增加10μmol/L,调整后OR=1.040,95%CI:1.020~1.060)和SGA(孕妇血清尿酸水平每增加10μmol/L,调整后OR=1.072,95%CI:1.049~1.095)发生风险随尿酸水平增加而升高。LG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百分位数与孕妇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108,P<0.05);SG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百分位数与孕妇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224,P<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现近似“U”形关系,新生儿出生体重在3000 g时,母体尿酸水平最低。结论孕足月血压正常孕妇血清尿酸水平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孕足月血压正常孕妇的血清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密切相关,其中LGA组呈正相关,SGA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尿酸 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在卵巢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成琳 张淑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4,共7页
卵巢癌发病机制复杂,前期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辅助治疗易耐药,且晚期治疗缺乏有效手段,导致其预后较差,因此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显得十分重要。核酸适配体相较于传统抗体具有显著优势,在癌症的基础研究和诊断治疗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卵巢癌发病机制复杂,前期症状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辅助治疗易耐药,且晚期治疗缺乏有效手段,导致其预后较差,因此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显得十分重要。核酸适配体相较于传统抗体具有显著优势,在癌症的基础研究和诊断治疗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已通过筛选获得多个适配体,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传感器用于卵巢癌诊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卵巢癌适配体的筛选及基于适配体开发的传感器在卵巢癌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核酸适配体 诊断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版昆士兰促进母乳喂养临床指南的要点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茹雪 程逸帆 +2 位作者 单思雨 赵鑫淼 夏春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5-59,共5页
2023年版《昆士兰母乳喂养临床指南》从产前、产时和产后3个时期对医护人员开展母乳喂养护理提供最新实践依据。其中,在母乳喂养有效沟通、产前评估阻碍母乳喂养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时皮肤接触、产后补充喂养的评估实践及安抚奶嘴使用... 2023年版《昆士兰母乳喂养临床指南》从产前、产时和产后3个时期对医护人员开展母乳喂养护理提供最新实践依据。其中,在母乳喂养有效沟通、产前评估阻碍母乳喂养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时皮肤接触、产后补充喂养的评估实践及安抚奶嘴使用5个方面提出新的规范,要求最大程度尊重孕产妇个人选择,增强孕产妇母乳喂养意愿,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临床实践 指南 解读 皮肤接触 补充喂养 母婴同室 按需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至2023年沈阳市儿童EB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12
作者 孙婧譞 许鸣一 +4 位作者 柳中洋 齐莹 马艳萍 阮强 黄郁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至2023年沈阳市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就诊的12083例疑似EBV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及EBV相关血清学指标。采用LIAISION化学发光仪检测患儿血清中抗衣壳抗原IgM(VCA-IgM)... 目的分析2022年至2023年沈阳市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就诊的12083例疑似EBV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及EBV相关血清学指标。采用LIAISION化学发光仪检测患儿血清中抗衣壳抗原IgM(VCA-IgM)抗体、抗衣壳抗原IgG(VCA-IgG)抗体、抗核抗原IgG(EBNA-IgG)抗体及抗早期抗原IgG(EA-IgG)抗体,采用实时PCR法检测EBV-DNA。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之间抗体阳性的差异。结果12083例患儿中VCA-IgM、VCA-IgG、EBNA-IgG、EA-IgG抗体阳性分别为1202例(9.95%)、6110例(50.57%)、5562例(46.03%)及596例(4.93%)。VCA-IgM、EA-IgG阳性率男患儿(分别为9.09%;4.44%)均低于女患儿(分别为11.10%、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0~1岁,>1~3岁,>3~5岁,>5~10岁,>10~18岁)患儿VCA-IgM、VCA-Ig G、EBNA-IgG、EA-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季节之间比较,VCA-IgG、EBNA-IgG和EA-IgG抗体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检出14种EBV抗体阳性组合,其中,VCA-IgG、EBNA-IgG抗体均阳性患者最多,为4741例(39.24%)。进行EBV-DNA检测的3712例患儿中,EBVDNA阴性3034例(81.73%),EBV-DNA阳性678例(18.27%),EBV-DNA阴性、阳性患儿中均是VCA-IgG和EBNA-IgG抗体双阳性患者最多,分别为983例(26.48%)和194例(5.23%)。结论沈阳市儿童EBV感染以VCA-IgG、EBNA-IgG抗体双阳性为主,EBV抗体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不同年龄、不同发病季节患儿EBV抗体阳性率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HSD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赵奕涵 申颖 戴姝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2-1016,1024,共6页
目的检测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7β-HSD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卵巢恶性、交界性、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各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7β-HSD1的表达情况。比较3组患者间17β-... 目的检测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7β-HSD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卵巢恶性、交界性、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各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7β-HSD1的表达情况。比较3组患者间17β-HSD1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17β-HSD1表达水平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7β-HSD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17β-HSD1的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糖类抗原12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绝经情况、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腹水无明显相关(P>0.05)。17β-HSD1表达水平、术前CA125和HE4水平、肿瘤分化程度、FIGO分期是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17β-HSD1表达水平和FIGO分期是影响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7β-HSD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 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宝 孙磊 +2 位作者 郑阳 姜洁璇 金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组织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且非肥胖(BMI<25 kg/m2)GDM孕妇(GDM组)和同期糖代谢正常(正常组)孕妇胎...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盘组织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及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探讨其在G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且非肥胖(BMI<25 kg/m2)GDM孕妇(GDM组)和同期糖代谢正常(正常组)孕妇胎盘组织各10例,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时PCR方法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SHBG和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IRS-1、ISR-2、PI3K p85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GLUT-4)的表达,各指标进行直线回归依存关系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GDM组胎盘组织中SHBG m 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IRS-1蛋白、IRS-2 m RNA表达降低(P<0.05);PI3K p85α和GLUT-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GLUT-3蛋白,GLUT-4 m 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HBG m RNA与IRS-2 m RNA、PI3K p85αm RNA、GLUT-4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IRS-2 m RNA和GLUT-4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IRS-1 m RNA和PI3K p85αm RNA、GLUT-3 m RNA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IRS-2m RNA和GLUT-1 m RNA的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 GDM孕妇胎盘中胰岛素信号转导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存在异常,SHBG可能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调节,GDM时胎盘滋养细胞合成和分泌SHBG减少,引起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及GD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性激素结合蛋白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5
作者 侯锐 赵福杰 +3 位作者 林蓓 姜罗 冯岚 马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双侧卵巢良性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90例,根据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分单极电凝组(A组)、双极电凝组(B组)和缝合组(C组),每组30... 目的评价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双侧卵巢良性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90例,根据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分单极电凝组(A组)、双极电凝组(B组)和缝合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窦卵泡计数(AFC)的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3组术后均出现血清E2和AFC降低,FSH和FSH/LH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分别有8例和1例患者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处理残留卵巢会造成卵巢功能降低,采用双极电凝法会减少对卵巢的损坏,而采用缝合法是保护卵巢功能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肿瘤 卵巢功能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子宫脱垂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秋玲 刘思诗 +2 位作者 崔红 郑东明 刘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1-893,共3页
目的评估妊娠期子宫脱垂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孕中期接受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孕中期麦氏紧急宫颈环扎术的48例患者,均为初孕单胎,已明确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孕周范围为16周至27+6周,排除羊膜囊脱出,绒毛膜羊膜炎和... 目的评估妊娠期子宫脱垂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孕中期接受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孕中期麦氏紧急宫颈环扎术的48例患者,均为初孕单胎,已明确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孕周范围为16周至27+6周,排除羊膜囊脱出,绒毛膜羊膜炎和胎膜早破。48例根据有无子宫脱垂分成2组,子宫脱垂组8例,非子宫脱垂组40例。结果2组在母亲平均年龄、孕周、自然流产史和宫颈扩张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脱垂组宫颈至阴道口的距离平均值明显缩短[(2.3±0.5)cm vs(6.3±0.2)cm,P<0.05],孕周延长时间明显少于非子宫脱垂组[(6.5±3.6)d vs(47.2±15.2)d,P<0.05]。2组在新生儿出生孕周、存活率、入住NICU比率和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脱垂是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紧急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宫颈环扎术 妊娠期子宫脱垂 宫颈机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23
17
作者 姜洁璇 孙磊 +4 位作者 金镇 息小雪 郑阳 张璇 冯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组织细胞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GLUT4)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HBG与GLUT1、GLUT3、GLUT4在30例GDM孕妇和3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组织细胞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GLUT4)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HBG与GLUT1、GLUT3、GLUT4在30例GDM孕妇和3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GDM孕妇胎盘组织中,SHBG、GLUT1、GLUT3、GLUT4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401 6±0.014 8,0.405 8±0.012 3,0.402 0±0.012 1,0.391 3±0.008 4。在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414 2±0.011 5,0.427 0±0.029 4,0.418 0±0.008 7,0.402 9±0.095 9。比较SHBG与GLUT1、GLUT3、GLUT4在GDM孕妇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HBG和GLUT4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2=0.410 4,P<0.05)。结论 GLUT1是胎盘中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载体,可能在母婴间葡萄糖转运中发挥主要的作用。GLUT4在胎盘组织表达较少,却受SHBG表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葡萄糖转运蛋白类 胎盘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中分泌型磷脂酶A2的表达与羊膜腔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洋 周佳任 +2 位作者 徐漫飞 张怡舜 赵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及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实验组)分娩发动前后、30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未足月正常妊娠患者(正常对照组)及30例足...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及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实验组)分娩发动前后、30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未足月正常妊娠患者(正常对照组)及3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足月对照组)分娩发动后外周血中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结束妊娠后取胎膜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有无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结果未分娩发动时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为1.079±0.746,正常对照组为0.651±0.481,实验组与同孕周正常对照组相比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分娩发动时外周血中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为2.439±0.086,足月对照组为2.575±0.036,实验组与足月对照组相比sPLA2 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787)。实验组中分娩发动时s PLA2的含量与是否患绒毛膜羊膜炎有关(P=0.008)。结论 sPLA2升高可能参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并与羊膜腔的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分泌型磷脂酶A2 绒毛膜羊膜炎 分娩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态及其高危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诗卓 王宁 +4 位作者 魏恒 栾晓梅 刘霞 吉耀华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研究辽宁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和其主要高危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特异PCR检测辽宁地区24 041名女性HPV DNA及其主要高危型别的分布。结果辽宁地区女性人群中HPV总感染率为45.60%(95%CI44.97%~46.23%),其中28... 目的研究辽宁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和其主要高危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特异PCR检测辽宁地区24 041名女性HPV DNA及其主要高危型别的分布。结果辽宁地区女性人群中HPV总感染率为45.60%(95%CI44.97%~46.23%),其中28.25%(95%CI 27.68%~28.82%)为HPV机会性感染,17.35%(95%CI 16.87%~17.83%)为持续性感染。持续感染性HPV的主要高危基因型别依次为HPV-16(18.21%,95%CI 17.04%~19.38%)、HPV-58(13.20%,95%CI 12.17%~14.23%)、HPV-18(8.66%,95%CI 7.81%~9.51%)、HPV-52(7.06%,95%CI 6.28%~7.84%)及HPV-33(6.78%,95%CI 6.02%~7.54%)。结论在辽宁地区女性人群中主要持续感染HPV-16、HPV-58、HPV-18、HPV-52和HPV-33 5种高危基因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 基因分型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致围产期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陈静 李秋玲 +1 位作者 那全 崔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并发产后出血后行围产期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手术时机及术中处理,并探讨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163例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前置胎盘发生率为2.9%(1 163/4...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并发产后出血后行围产期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手术时机及术中处理,并探讨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 163例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前置胎盘发生率为2.9%(1 163/40 804);同期围产期子宫切除患者89例,因前置胎盘而行子宫切除患者39例(43.8%,39/89);(2)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比较,其中高龄、经产妇、剖宫产史、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以及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因前置胎盘而行子宫切除患者术中总出血量与未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9例切除子宫患者术后有21例(21/39,53.8%)转入ICU病房,活产35例(35/39,89.7%),共有新生儿37例(其中双胎2例),12例(12/37,32.4%)转入新生儿科继续治疗,死亡1例,死亡率2.7%(1/37)。结论高龄、经产妇、剖宫产史、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以及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因素是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因前置胎盘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占围产期子宫切除患者的比例较大。重视术前风险评估,提高围手术期处理水平,对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母儿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围产期子宫切除 临床分析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