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_(2)* mapping MR成像评价脊髓缺血再灌注后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可心 郑阳 +1 位作者 袁正伟 王晓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通过7.0T T_(2)*mapping MR成像技术检测脊髓缺血再灌注(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SCIR)损伤后脊髓前角铁沉积变化,并分析其与铁死亡蛋白变化的关系,以此反映SCIR后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Wistar大鼠(雄性,280~3... 目的:通过7.0T T_(2)*mapping MR成像技术检测脊髓缺血再灌注(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SCIR)损伤后脊髓前角铁沉积变化,并分析其与铁死亡蛋白变化的关系,以此反映SCIR后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Wistar大鼠(雄性,28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SCIR实验组(n=40)。实验组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恢复时间分为6 h组(n=8),12 h组(n=8),24 h组(n=8),48 h组(n=8)和72 h组(n=8)。建模完成后进行7.0T MR扫描。扫描后进行脊髓组织溶质载体家族11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11 member 2,SLC11A2)、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方差分析、Tukey检验比较各组T_(2)*值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SCIR后6 h,脊髓前角T_(2)*值显著降低(P<0.001,Tukey检验),至24 h达到最低(P<0.001,Tukey检验),48 h组回升(P<0.001)。SCIR损伤后6 h,SLC11A2表达具有轻度增加趋势,FTH1表达显著降低(P=0.007,Tukey检验),SCIR损伤后24 h,SLC11A2、FTH1、GPX4表达均显著降低(P=0.031,P=0.009,P=0.004,Tukey检验)。结论:SCIR损伤后脊髓前角T_(2)*值、SLC11A2、FTH1、GPX4均出现一过性降低过程,且T_(2)*变化与GPX4蛋白变化一致,提示T_(2)*mapping可通过检测脊髓铁沉积的变化进一步反映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