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
作者 殷勇 尚云晓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8-900,共3页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目前常用于治疗慢性气道炎症,由于其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疗效确切。随着临床上需要长期雾化吸入ICS治疗患儿的增多,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家庭雾化...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目前常用于治疗慢性气道炎症,由于其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疗效确切。随着临床上需要长期雾化吸入ICS治疗患儿的增多,家庭雾化吸入ICS治疗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家庭雾化吸入ICS不仅是治疗场所的转变,更是个体化治疗、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的提升和治疗模式的突破。家庭雾化吸入ICS是治疗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目前哮喘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长期治疗状况并不理想[1],科学管理可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激素治疗 雾化吸入 家庭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应用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健 李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乌司他丁与常规治疗措施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学处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 an 4.2.10软件。结果共纳入9个RCT,536例患者。乌司他丁加常规治疗(A组)与常规治疗(B组)比较:5个试验的M eta分析结果显示,A组死亡率(20.55%,30/146)低于B组(46.85%,67/143),差异有极显著性[OR 0.24,95%C I(0.14,0.42),P<0.01]。8个试验的M eta分析结果显示,A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极显著性[SMD 3.04,95%C I(1.66,4.43),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的记录。结论研究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虽显示乌司他丁在改善ALI/ARDS近期临床疗效指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但因临床试验和病例数太少,且无评价远期疗效的试验,尚不能对其疗效得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肺损伤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肠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丹 郑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44-1348,共5页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所致的HAP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抗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 广泛耐药 全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当日其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识别研究
4
作者 肖适崎 戴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识别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当日患者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入住RICU当日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入院当日其家属不同年龄、月均... 目的探讨识别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当日患者家属中低生活质量人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入住RICU当日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入院当日其家属不同年龄、月均收入、与患者关系的SF-36量表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入住RICU当日,年龄大、月均收入低的患者家属及患者配偶为生活质量低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入院当日 患者家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在哮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少甜(综述) 杨男(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6,共6页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累及全年龄段,其患病率与社会医疗费用逐年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脂质分子作为调节多种细胞生物过程强有力的信号分子,通过对哮喘患者气道不同细胞的调节,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近年...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累及全年龄段,其患病率与社会医疗费用逐年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脂质分子作为调节多种细胞生物过程强有力的信号分子,通过对哮喘患者气道不同细胞的调节,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近年来不断发展的脂质组学与哮喘的研究出发,总结哮喘中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讨脂质代谢在哮喘发病过程对不同细胞发挥的作用机制,为哮喘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脂质代谢 脂质组学 脂肪酸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江伟 赵立 +2 位作者 朱丽华 王娜 孙朋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肺功能室登记的COPD患者447例,其中男254例,女193例,平均年龄(65±12)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定义为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FEV1差值<200 m L或FEV1改善率<12%,尽量排除气道高反应性对本研究的影响。结果随着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FEV1改变值逐渐变小,FVC改变率越来越大,FEV1改变率和FVC改变值没有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变化。结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越高,气流受限越来越不可逆;FEV1改变值可以作为评估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是否合理的依据,分为3组可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常规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晓晔 张伟 +3 位作者 朱敏 李胜歧 谷秀 赵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分析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血清学证实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CT的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9例,占25.7%,女26例,占74... 目的分析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初步诊断。方法对血清学证实的35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CT的分析由两位观察者分别独立进行。结果①35例患者中,男9例,占25.7%,女26例,占74.3%。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8.26;P<0.005)。②在25例病变分布于单侧肺内的患者,左侧19例,右侧6例,左侧发病明显多于右侧(χ2=6.76;P<0.01)。对35例患者各个叶段发病的统计显示,左下叶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其他叶段(χ2=15.709;P<0.01)。③CT影像上可见到磨玻璃密度阴影者占97.1%,其特点为由磨玻璃影逐渐过度到大片实变影,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多发斑片状实变影,或上两种改变同时存在,或在磨玻璃影像中散在分布结节影,所占比例分别为71.4%、74.3%、48.6%和68.6%。胸腔积液者占40.0%,纵隔淋巴结增大者占28.6%。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左肺发病多于右肺,其胸部CT影像上的一些特点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6
8
作者 赵博 陈莹莹 谭明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CD3^+、CD4^+、CD8^+与淋巴细胞计数(L)间回归方程,对照组CD3^+=485.45L+313.48(F=59.68,P<0.01),CD4^+=192.57L+290.11(F=24.62,P<0.01),CD8^+=275.14L+18.04(F=23.46,P<0.01);非重症组CD3^+=564.15L+25.04(F=96.56,P<0.01),CD4^+=381.91L-37.45(F=68.60,P<0.01),CD8^+=165.61L+61.83(F=55.47,P<0.01);重症组CD3^+=565.44L+49.09(F=31.87,P<0.01),CD4^+=332.34L-17.37(F=43.64,P<0.01),CD8^+=223.46L+54.39(F=13.90,P<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粗略估计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节约检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淋巴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 被引量:32
9
作者 曲丹 林琳 李胜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指导临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0例经血清学证实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最常见CT表现为磨玻璃影(34/40,85.00%)及实变影(28/40,70.00%)...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指导临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0例经血清学证实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最常见CT表现为磨玻璃影(34/40,85.00%)及实变影(28/40,70.00%),其他表现有结节影(18/40,45.00%)、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40,15.00%)、小叶间隔增厚(6/40,15.00%)、纵隔淋巴结肿大(6/40,15.00%)及胸腔积液(4/40,10.00%)。病变以双肺下叶多见,多呈小叶性分布。部分患者病灶的吸收较临床表现改善慢。结论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评分与肺功能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小街 颜恒毅 +2 位作者 王翠红 叶蕊 赵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特征。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我院呼吸内科资料库中稳定期COPD患者122例,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患者一般信息、既往COPD急性加重情况、临床症状评分等,分... 目的探讨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特征。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我院呼吸内科资料库中稳定期COPD患者122例,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患者一般信息、既往COPD急性加重情况、临床症状评分等,分为频繁急性加重组及非频繁急性加重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症状评分情况,评估COPD频繁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气短(包括静息时、活动时、夜间)、喘息、乏力症状及睡眠质量评分,频繁急性加重组显著高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P<0.05),以上症状评分增高为COPD频繁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肺功能指标分析显示,舒张后FEV1、FEV1%prd、FEV1/FVC值对频繁急性加重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乏力评分增高(OR=1.531,95%CI:1.161~2.017,P=0.003)为频繁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乏力评分增高为频繁急性加重表型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视乏力明显的COPD患者并予以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频繁急性加重 表型 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抗原测定快速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洁 陈愉 +2 位作者 孙继梅 孙博 周秀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感染的临床意义及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用免疫色谱层析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尿抗原... 目的了解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感染的临床意义及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用免疫色谱层析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尿抗原,对痰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住院患者行静脉血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进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73例患者中,肺炎链球菌痰培养阳性率为2.74%(2/73),血培养阳性率为1.37%(1/73),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15.07%(11/73)。支原体抗体阳性21例(28.77%),衣原体抗体阳性4例(5.48%)。未检出军团菌阳性病例。结论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快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沈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尿抗原测定 肺炎链球菌 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健 李澎 陈卫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58,共1页
危重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相关。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预后不良组CRP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危重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体质量指数与病情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强 郑海明 郑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742,共5页
目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患者进行分层,探讨BMI与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96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指数将患者分成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4组,分析患者... 目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患者进行分层,探讨BMI与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96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指数将患者分成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4组,分析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年龄、性别、吸烟、生化指标、肺功能、有创呼吸机使用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与BMI的关系。结果 BMI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P=0.04);BMI越低,吸烟患者比例越高,吸烟量越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低是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FEV1/FVC、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AECOPD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比例低于正常人群。BMI低的AECOPD患者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体质量指数 肺功能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锐 秦晓松 +1 位作者 李文洁 康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背景与目的 Src酪氨酸激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 背景与目的 Src酪氨酸激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肺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NSCLC细胞侵袭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NSCLC细胞(PC14PE6、H226、PC-9、A549)培养上清中MMP-2和MMP-9含量以及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NSCLC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影响;Boyden chamber法检测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NSCLC细胞体外侵袭浸润的影响。结果 NSCLC细胞中PC14PE6和H226中MMP-2和MMP-9的水平较高,A549细胞中MMP-9的水平较低,而MMP-2和MMP-9在PC-9细胞中检测不到。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PC14PE6中的MMP-2水平以及PC14PE6、H226和A549细胞中的MMP-9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关系。10μM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PC14PE6细胞中的MMP-2水平、H226细胞和A549细胞中的MMP-9水平降低50%以上。10μM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H226细胞中的MMP-2无明显抑制作用。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4种NSCLC细胞体外侵袭浸润的抑制程度略有差异,但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3μM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PC14PE6、H226、A549和PC-9细胞体外侵袭浸润的抑制率分别为79.1%、68.09%、90.96%和96.98%(P<0.001)。结论通过抑制NSCLC细胞分泌MMP-2和MMP-9,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可降低细胞的体外侵袭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酪氨酸激酶 肺肿瘤 MMP-2 MMP-9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危险分层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晓宇 陈莹莹 +2 位作者 叶茂盛 吴莎 郑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22-3126,共5页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PTE)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危险分层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为临床PTE危险分层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PTE患者60例,依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PTE)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危险分层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为临床PTE危险分层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PTE患者60例,依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及管理指南》中提出的PTE的危险分层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高/中危组(n=35)和低危组(n=25)。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血脂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TE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比例及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近期手术、创伤、长期卧床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PTE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OR=1.145,95%CI(1.059,1.238),P<0.05]。两组心悸、咯血或痰中带血、晕厥、濒死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咳嗽、胸痛、三联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速、颈静脉充盈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肿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湿啰音、发绀、第二心音亢进、哮鸣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是发生高/中危PTE的危险因素。若PTE患者存在心悸、晕厥、濒死感、心动过速及颈静脉充盈等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中需要警惕高/中危PT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危险分层 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特征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BALF及血清SP-A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焦光宇 张晓晔 +2 位作者 刘春利 高红 何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标本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检测,并加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观察对SP-A的影响,研究SP-A在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肺损伤实验组采用脂多糖气管内灌注大鼠制备急性肺损伤动...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标本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检测,并加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观察对SP-A的影响,研究SP-A在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肺损伤实验组采用脂多糖气管内灌注大鼠制备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干预组气管内灌注脂多糖的同时尾静脉推注甲基强的松龙;分别采集4,12,24h组BALF及血清样本,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SP-A的含量。结果:BALF中SP-A的含量于肺损伤4~24h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激素干预4~12h组SP-A含量明显高于肺损伤组。血清SP-A于损伤后4~24h均明显增高;激素干预4~12h组较肺损伤组血清SP-A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与BALF中SP-A的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BALF中SP-A的含量降低可以早期准确地反映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程度;血清SP-A含量可以作为早期敏感的周围血标志物,反映肺损伤的情况。在急性肺损伤的早期给予激素可能会减轻SP-A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表面活性蛋白A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晔 周妍 +2 位作者 刘卫青 李胜歧 赵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方法:实验组小鼠35只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2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于12h,1,14d,实验组于12h,1,3,7,14,28d处死...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方法:实验组小鼠35只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2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于12h,1,14d,实验组于12h,1,3,7,14,28d处死,右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3次,灌洗细胞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左肺病理切片亦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另分别取两组小鼠各5只,3d后处死,取肺组织原代培养细胞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在BLM诱导的IPF病理过程中,NF-κB在肺间质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肺泡内及肺间质内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病程早期较强,随着病程的进展表达强度减弱。实验组BAL细胞核p6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气管内灌入BLM后1d,p65表达强度明显高于12h、3,7,14,28d;实验组肺组织培养细胞p65平均积分光密度(aiOD)值为462.04±152.25,对照组为1.03±0.37(P<0.05)。结论:NF-κB在IPF病理的早期阶段,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NF-κB不仅在BAL细胞中,而且在肺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在IPF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博莱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及cathelin相关抗菌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莉 蔡栩栩 +2 位作者 张晗 尚云晓 李淼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5-890,共6页
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MP)感染BALB/c小鼠模型,探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感染后3、7、14、21 d)肺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cathelin相关抗菌肽(CRAMP)的动态变化。方法64只小鼠随机分为MP感染3、7、14、21 d组和相应对照组(每组n=8),应用HE... 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MP)感染BALB/c小鼠模型,探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感染后3、7、14、21 d)肺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cathelin相关抗菌肽(CRAMP)的动态变化。方法64只小鼠随机分为MP感染3、7、14、21 d组和相应对照组(每组n=8),应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采用PCR进行模型鉴定;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中VDR的表达;实时PCR测定肺组织中VD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CRAMP的表达。结果 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呈间质性炎性改变,肺泡间隔增宽,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在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内有渗出,且炎症程度于MP感染7 d表现最为严重。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P-DNA呈阳性表达,证明造模成功。免疫组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DR及CRAMP含量表达呈动态变化,在MP感染3 d出现一过性增加,MP感染7 d降低恢复正常,MP感染14和21 d再次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及CRAMP可能参与了MP感染的损伤和抗损伤过程;VDR及CRAMP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表达变化趋于一致,提示在MP肺部感染时可能通过VDR影响CRAM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维生素D受体 CRAMP 固有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坏死性肺炎 被引量:19
19
作者 尚云晓 冯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1-705,共5页
儿童坏死性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定义尚不统一,其主要特点是肺实质损伤、坏死伴有空洞形成。虽然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儿童坏死性肺炎主要的发病因素,但是大部分仍未找到明确致病菌。儿童坏死性肺炎临床病情较普通肺炎... 儿童坏死性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定义尚不统一,其主要特点是肺实质损伤、坏死伴有空洞形成。虽然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儿童坏死性肺炎主要的发病因素,但是大部分仍未找到明确致病菌。儿童坏死性肺炎临床病情较普通肺炎重,并发症常见;及时行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上仍以保守抗生素治疗为主,绝大部分病例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肺炎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囊性纤维化并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菲 杨男 +2 位作者 陈宁 蔡栩栩 尚云晓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CF)并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为CF并发ABP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近10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报道CF并发ABPA的资料。结果11岁患儿,男,曾诊断哮喘,因持续咳嗽、喘... 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CF)并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为CF并发ABP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近10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报道CF并发ABPA的资料。结果11岁患儿,男,曾诊断哮喘,因持续咳嗽、喘息入院,初步确诊ABPA。基因检测显示患儿CFTR基因变异,汗液氯离子浓度93 mmol/L。最终确诊CF并发ABPA。以“ABPA、CF、儿童”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近10年文献,病例报道7例,国内2例,国外5例。患儿基因变异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中国报道CF并发ABPA病例与欧美国家不同,均为先发现ABPA,经过基因检查、汗液氯离子试验确诊CF。结论CF患儿应监测是否存在ABPA,及早发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囊性纤维化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