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地蓝佐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短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迪昕 方絮 +2 位作者 高科北 巴志强 林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007-4010,共4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OLP)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口腔黏膜疾病患者150例,其中ROU患者96例,eOLP患者54例。分别将ROU患者及eOLP...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OLP)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口腔黏膜疾病患者150例,其中ROU患者96例,eOLP患者54例。分别将ROU患者及eOL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试验组采用局部外用喷剂联合中成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含服,对照组1单纯使用西药局部治疗,对照组2单纯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含服,各组用药为期2周。分别在用药后第1周和用药后第2周对3组疗效〔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病变范围(糜烂或溃疡直径变化)、黏膜充血程度等〕进行评价。结果 ROU患者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23例;eOLP患者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2例。不同口腔疾病类型下3组患者的民族、性别、年龄、病程、视觉模拟评分、充血程度分布情况、最大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1周,ROU、eOLP患者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OU、eOLP患者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1)。用药后第2周,ROU患者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LP患者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P<0.01)。试验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停药及不良黏膜着色现象。结论采用蒲地蓝佐治ROU及eOLP短期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缓解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 口腔溃疡 糜烂型扁平苔藓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资本在压力与抑郁倾向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秋旭 杨常娱 +3 位作者 肖博洋 刘嵘 王瑶 刘维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2-784,787,共4页
目的本研究尝试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是否在压力与抑郁倾向之间起中介和或调节作用,并建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压力-心理资本-抑郁倾向的模型。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确... 目的本研究尝试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是否在压力与抑郁倾向之间起中介和或调节作用,并建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压力-心理资本-抑郁倾向的模型。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Herth希望量(HHI)、自编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压力感觉量表(PS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测量。使用Excel软件统一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通过回归分析,教育背景、收入及是否吸烟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以低教育背景、低收入及吸烟患者为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和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压力对自我效能及希望的直接效应非常显著(P<0.01),解释的变异量分别增加了38.0%及33.2%,相比,压力对自我效能的直接效应更为显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和抑郁倾向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50.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和抑郁倾向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心理资本对压力和抑郁倾向的显著性有影响。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对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对抑郁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对抑郁倾向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在压力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效能在压力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资本 压力 抑郁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碳与碳化硅双基体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口腔种植体材料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方铁钧 周群 +2 位作者 狄丽莎 谭兆军 邓景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碳纤维增强碳与碳化硅双基体陶瓷基复合材料(C/C-SiC)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实验材料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相对增殖度;采用急性溶血试验检测材料对血细胞的溶...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评价碳纤维增强碳与碳化硅双基体陶瓷基复合材料(C/C-SiC)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实验材料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相对增殖度;采用急性溶血试验检测材料对血细胞的溶血作用,计算溶血率;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阴性对照组、100%C/C-SiC组、纯钛组、阳性对照组的细胞散点图,计算正常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的比例。结果 C/C-SiC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为1级,溶血率为0.156%,无明显溶血反应,与阴性对照组和纯钛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SiC组4个象限细胞比例与纯钛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的早期凋亡、正常细胞比例与其他任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SiC复合材料有生物安全性基础,无细胞毒性,无溶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 溶血反应 MTT 成纤维细胞L929 复合材料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付军 王天祥 +1 位作者 王锡明 王秋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失败,成功率92.9%,全部病例切除原发灶同时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厚薄适中、成活率高、切口隐蔽、无需血管吻合、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一期重建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的meta分析
5
作者 董红 余和东 张敬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36-639,642,共5页
目的:探讨COX-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VIP、万方、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 目的:探讨COX-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VIP、万方、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评价指标,然后应用Meta分析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19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研究,其中病例组945例,对照组2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OX-2在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us,NOM)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19,95%CI=12.42~47.11,P<0.00001)。结论:COX-2高表达可能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对于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能将其作为判定口腔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环氧化酶-2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17细胞在牙周炎小鼠中的免疫状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琳源 关宁 林晓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辅助性T(Th)17细胞在牙周炎小鼠中的免疫状态。方法将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牙周炎组采用口腔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方法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对照组涂抹PBS液。在涂抹结束后的... 目的研究辅助性T(Th)17细胞在牙周炎小鼠中的免疫状态。方法将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牙周炎组采用口腔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方法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对照组涂抹PBS液。在涂抹结束后的第4周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OR)γτ+(Th1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的蛋白表达。结果牙周炎小鼠牙龈组织、颈部淋巴结和外周血中CD4+RORγτ+(Th17)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的比例和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牙周炎组IL-17A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Th17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增强,牙龈组织、颈部淋巴结和外周血可能是Th17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17细胞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促进犬牙槽骨再生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谭丽思 林晓萍 +1 位作者 刘尧 魏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以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Bio-Oss小牛无机骨粉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结合Bio-Gide胶原膜促进犬牙槽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在3只犬的口腔里人工制作12个三壁骨缺损,每只... 目的:探讨以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Bio-Oss小牛无机骨粉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结合Bio-Gide胶原膜促进犬牙槽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在3只犬的口腔里人工制作12个三壁骨缺损,每只犬的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植入组织工程化骨;对照组:单纯植入Bio-Oss骨粉。手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8周,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HE,Masson染色)检测骨缺损的再生效果。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X-ray可见缺损区新生骨骨量明显增加,切片HE染色见新生牙槽骨已充满骨缺损处,骨小梁成团状,Masson染色为红色;对照组X-ray可见骨缺损区阴影变浅,HE染色骨小梁排列凌乱,Masson染色为蓝绿色。结论:组织工程化骨促进犬牙槽骨再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骨 再生 Bio-Oss小牛无机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牙周炎小鼠中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琳源 关宁 林晓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小鼠中调节性T(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情况。方法:将8只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n=4)。通过口腔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建立牙周炎模型,对照组口腔涂抹羧甲基纤维素。涂抹结束后第4周处死小鼠,流... 目的:研究牙周炎小鼠中调节性T(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情况。方法:将8只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n=4)。通过口腔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建立牙周炎模型,对照组口腔涂抹羧甲基纤维素。涂抹结束后第4周处死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叉头翼螺旋转录分子(Foxp3)+细胞;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IL)-10的表达。结果:牙周炎小鼠牙龈、颈部淋巴结和外周血中CD4+Foxp3+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降低(P<0.01)。牙周炎小鼠TGF-β1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以及IL-10在牙龈、颈部淋巴结和血清中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减弱,牙龈、颈部淋巴结和外周血可能是牙周炎中Treg细胞主要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 T 细胞 牙周炎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智明 管新明 +4 位作者 孙明 刘芳 赵志国 魏巍 张力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舌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检测10例正常舌黏膜和45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Survivin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舌鳞癌与正常舌黏膜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舌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方法检测10例正常舌黏膜和45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Survivin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舌鳞癌与正常舌黏膜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和0%,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Survivin的高表达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相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舌鳞癌与正常舌黏膜中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0%,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Bcl-2蛋白的高表达与舌鳞癌TNM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urvivin与Bcl-2之间呈正相关(r=0.333,P=0.025)。结论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舌鳞癌发生、临床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在舌鳞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 Bel-2蛋白 鳞状细胞癌 舌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临床疗效观察及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的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洪利 郭燕军 林晓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比较2组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及复诊意愿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术后1、2周临床指标PD、SBI、BOP差异显著(P<0.05),AL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2组各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疗效患者满意度和复诊意愿指数在1、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象限刮治是一种短时、高效、经济、患者满意度高、复诊意愿强烈的牙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 慢性牙周炎 患者满意度 复诊意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患者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天祥 李金龙 +1 位作者 柳洪志 王秋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 S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p SS患者根据唾液腺受累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患者。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2在轻、中、重... 目的探讨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 S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p SS患者根据唾液腺受累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患者。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2在轻、中、重度p S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p SS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及细胞因子IL-22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患者病情越严重,外周血中Th22细胞及细胞因子IL-22水平越高: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p SS患者外周血中Th22及其细胞因子IL-22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且病情越严重,Th22及其细胞因子IL-22水平越高。因此,检测外周血中Th22及其细胞因子IL-22水平有可能成为判断p SS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 Th22 IL-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牙周炎小鼠辅助性T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琳源 关宁 +1 位作者 林晓萍 孙晓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牙周炎小鼠颈淋巴结细胞中辅助性T(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的牙周炎小鼠颈淋巴结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的牙周炎小鼠颈淋巴结细胞中辅助性T(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的牙周炎小鼠颈淋巴结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2×10-5mol/L ATRA处理组、2×10-5mol/L ATRA+2×10-5mol/L维甲酸受体(RAR)α拮抗剂LE135处理组、2×10-5mol/L二甲基亚砜(DMSO)组,培养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叉头翼螺旋转录分子(Foxp3)+和CD4+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OR)γτ+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结果与DMSO组相比,ATRA处理组CD4+RORγτ+(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和数量明显降低(P<0.001),IL-17A的表达降低(P<0.01),而CD4+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显著增加(P<0.05),IL-10和TGF-β1表达上调(P<0.05)。CD4+Foxp3+(Treg)和CD4+RORγτ+(Th17)细胞的比例和数量、细胞因子IL-17A、IL-10和TGF-β1表达水平在空白对照组、ATRA+LE135处理组及DMSO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TRA通过活化RARα,减少牙周炎小鼠Th17细胞并下调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A,增加Treg细胞并上调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牙周炎 辅助性T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到皮肤损伤部位的现象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利君 沈磊 王秋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1,17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皮肤创伤刺激下,能否从骨髓迁移到皮肤创面。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分离纯化MSCs,培养扩增后,经DAPI标记回植到骨髓中,制作皮肤创面,7,14d,观察皮肤组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皮肤创伤刺激下,能否从骨髓迁移到皮肤创面。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分离纯化MSCs,培养扩增后,经DAPI标记回植到骨髓中,制作皮肤创面,7,14d,观察皮肤组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结果将MSCs经DAPI标记回植后,实验组7dDAPI染色阳性的细胞较多,14d阳性细胞减少。而对照组阳性细胞稀少,在7,14d的皮肤组织切片中无差别。结论MSCs在皮肤创伤刺激下,可以从骨髓迁移到皮肤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创伤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癌中uPA及nm23-H1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维贤 钟丽芳 +1 位作者 王天祥 王秋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uPA及nm23-H1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uPA及nm23-H1在74例舌癌中的表达。结果:uPA及nm23-H1与舌癌的病理学分级无关。uPA表达与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H1表... 目的:探讨uPA及nm23-H1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uPA及nm23-H1在74例舌癌中的表达。结果:uPA及nm23-H1与舌癌的病理学分级无关。uPA表达与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H1表达与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uPA及nm23-H1的表达率呈负相关。uPA阳性并且nm23-H1阴性表达者,颈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PA阴性并且nm23-H1阳性表达者。结论:uPA及nm23-H1的表达可以作为舌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标志;uPA及nm23-H1的表达在舌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是一对相互拮抗的因素,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转移 UPA NM23-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肋软骨移植治疗鼻唇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娜 贾美娜 林晓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18,122,共3页
目的总结肋软骨移植治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完成肋软骨移植治疗的86例鼻唇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 目的总结肋软骨移植治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完成肋软骨移植治疗的86例鼻唇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及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对肋软骨移植治疗鼻唇畸形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改善心理状况和睡眠治疗,提高患者舒适度,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畸形 肋软骨移植 综合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 mRNA及蛋白在舌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智明 刘芳 张力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检测舌鳞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舌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urvivin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舌黏膜,13例高分化舌鳞状细胞癌,20例中分化舌鳞状细胞癌,12例低分化舌鳞状细... 目的:检测舌鳞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舌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urvivin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舌黏膜,13例高分化舌鳞状细胞癌,20例中分化舌鳞状细胞癌,12例低分化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survivi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舌鳞癌标本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舌黏膜标本(P<0.01),高、低分化的舌鳞癌标本之间survivin 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mRNA及其蛋白在舌鳞癌不同阶段中明显增加,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鳞状细胞癌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利君 刘芳 +1 位作者 郭澍 沈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71-173,170,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猪MSCs,培养扩增后,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1×10^-8,1×10^-7,1×10^-6mol/L地塞米松,培养24h后,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V—FITC/PI...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猪MSCs,培养扩增后,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1×10^-8,1×10^-7,1×10^-6mol/L地塞米松,培养24h后,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MSCs凋亡的影响。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1×10^-6mol/L地塞米松诱导后MSCs部分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高,尤其以浓度为1×10^-6mol/L最显著。结论地塞米松可引起MSCs凋亡,有浓度依赖性,1×10^-6mol/L引起MSCs凋亡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凋亡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上颌前牙埋伏齿及正畸牵引治疗
18
作者 刘帆 晏琳 +3 位作者 王艳红 王军 闻越 房伯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2-873,共2页
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方法显示上颌前牙埋伏齿三维立体影像,根据影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制定出治疗计划。37例上颌前牙正畸导萌牵引病例中成功33例,失败4例,成功率89%。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颌前牙埋伏齿的诊断,外科手术治疗及正畸治疗... 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方法显示上颌前牙埋伏齿三维立体影像,根据影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制定出治疗计划。37例上颌前牙正畸导萌牵引病例中成功33例,失败4例,成功率89%。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颌前牙埋伏齿的诊断,外科手术治疗及正畸治疗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 上颌前牙埋伏齿 正畸导萌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丹 周晓佳 +2 位作者 刘冰阳 刘洪利 林晓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探讨患有牙周炎与非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龈沟液中的TNF-α含量,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 目的探讨患有牙周炎与非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龈沟液中的TNF-α含量,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牙周状况分组。结果对照组1和实验组1各项牙周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2和实验组2各项牙周指标差异显著(P<0.05),血清TNF-α和龈沟液TNF-α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实验组1,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龈沟液和血清中TNF-α含量具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516、0.492,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HbA1c水平,还应做好牙周病的健康教育和牙周维护,可有效地减少牙周炎的发生或减轻牙周炎症。降低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的机率和加强牙周维护,也可有效地控制HbA1c水平,缓解糖尿病的糖代谢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龈沟液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脂联素与内脂素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胥丹妮 靳赢 +2 位作者 王越 宋利明 林晓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9-1132,1137,共5页
目的检测肥胖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脂联素与内脂素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0例我科就诊患者,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20例(H组)、牙周炎组20例(CP组)、肥胖组20例(OB组)、肥胖伴牙周炎组20例(OB+CP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 目的检测肥胖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脂联素与内脂素的表达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0例我科就诊患者,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20例(H组)、牙周炎组20例(CP组)、肥胖组20例(OB组)、肥胖伴牙周炎组20例(OB+CP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指标;收集龈沟液及静脉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测定龈沟液及血清中脂联素与内脂素的表达水平;利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P组、OB组及OB+CP组血清中脂联素的浓度低于H组(P<0.05)。OB+CP组血清中脂联素的浓度低于CP组及OB组(P<0.05)。CP组、OB组及H组龈沟液中脂联素的浓度高于OB+CP组(P<0.05)。CP组、OB组及H组血清中内脂素的浓度低于OB+CP组(P<0.05)。结论肥胖可能通过抑制脂联素表达、促进内脂素的表达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牙周炎 脂联素 内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