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楠 侯阿娜 +1 位作者 孙梅 尚云晓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实习的120名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试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实习的120名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人,试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病例分析三项专业素质测评,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三项专业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留学生儿科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留学生 儿科学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列组合法应用于儿科门急诊输液座位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霞 姜红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在儿科门急诊输液座位管理中应用排列组合法对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儿及其家长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各100例(名),观察组各100例(名),分别采用自找座位法、排列组合法进行座位管理,并采用问卷调查输液患儿家长的... 目的探讨在儿科门急诊输液座位管理中应用排列组合法对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儿及其家长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各100例(名),观察组各100例(名),分别采用自找座位法、排列组合法进行座位管理,并采用问卷调查输液患儿家长的满意率。结果排列组合法家属满意率较自我座位法高(χ2=113.232,P<0.01)。结论排列组合法应用于儿科输液座位管理可提高儿科输液患儿家长满意度,减少纠纷和投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门急诊 输液 排列组合法 输液座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X1基因突变导致的Zellweger谱系障碍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苏颖 麻宏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报道1例7月25 d女性患儿,以互动反应差就诊,伴发育迟缓、喂养困难、肌张力低、听力异常、特殊面容。实验室检查显示,转氨酶和胆汁酸显著升高,高通量测序全外显子检查提示过氧化物酶1(peroxidase 1,PEX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血清极长... 本文报道1例7月25 d女性患儿,以互动反应差就诊,伴发育迟缓、喂养困难、肌张力低、听力异常、特殊面容。实验室检查显示,转氨酶和胆汁酸显著升高,高通量测序全外显子检查提示过氧化物酶1(peroxidase 1,PEX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血清极长链脂肪酸升高,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诊断为Zellweger谱系障碍(Zellweger spectrum disorder,ZSD),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康复训练等对症处理。通过报道本例PEX1基因突变致ZSD患儿,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缓 肌张力低 过氧化物酶1基因 Zellweger谱系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总结
4
作者 李墨 范玲 +1 位作者 贺琳晰 王思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对需要家庭机械通气的儿童提供标准化的评估和管理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模型对国内外相关学会、指南、数据库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对需要家庭机械通气的儿童提供标准化的评估和管理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模型对国内外相关学会、指南、数据库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队列研究2篇以及类实验性研究2篇。从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前期准备、照顾者培训、设备与安全、家庭护理技术、随访监测以及长期发展6个方面共形成28条证据。结论:儿童由医院过渡到家庭是一个烦琐、复杂的过程,临床应该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以及后续随访计划,以提高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延长儿童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家庭机械通气 长期机械通气 家庭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尿NGAL和KIM-1的改变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杜悦 侯玲 +2 位作者 赵成广 王秀丽 吴玉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53-155,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可能相关临床因素,明确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在肾病综合征初发患儿和并发AKI患儿中的改变。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肾科...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可能相关临床因素,明确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在肾病综合征初发患儿和并发AKI患儿中的改变。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肾科住院的患儿,记录新发儿童原发性NS人数和并发AKI人数,患儿的水肿情况,水肿时间,24 h尿量,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肌酐水平,是否有胃肠道症状,发热情况,输注白蛋白情况。采用ELLSA方法检测尿NGAL、KIM-1;免疫组化法检测NGAL、KIM-1在患儿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发儿童87例,其中12例并发急性肾损伤。NS并发AKI患儿组在水肿时间,24 h尿量与新发NS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并发AKI患儿发热患儿比例,胃肠道症状患儿比例,输注白蛋白患儿比例较单纯NS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并发AKI患儿住院时间与单纯NS患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并发AKI患儿Scr,尿NGAL,KIM-1以及肾组织NGAL和KIM-1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新发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肿持续时间越长,24 h尿量越少,儿童原发性NS越易并发AKI;原发性NS患儿出现胃肠道或其他感染症状,易导致AKI的发生。尿NGAL和KIM-1对早期判断NS患儿并发急性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KI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NGAL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悦 侯玲 +2 位作者 韩梅 赵成广 吴玉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记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 dlipocalin,NGAL)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和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急性肾损伤的患儿36例,肾前性氮质...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记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 dlipocalin,NGAL)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和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急性肾损伤的患儿36例,肾前性氮质血症患儿28例,正常对照组52例。所有入选患儿均常规测血压,检测血常规、肝功、肾功及离子、尿常规、尿钠、尿肌酐、尿NAG、尿α1-MG。每个入选患儿收集3~5ml尿液,离心后-80℃冰箱冻存,ELISA方法检测尿NGAL。结果: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尿NGAL值明显高于肾前性氮质血症组和正常对照组(399μg/g creatinine[SD,366];P<0.01)。绘制ROC曲线后,NGAL在截断值为100μg/g creatinine时,其诊断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性为0.91(CI:0.74~0.98),特异性为0.98(CI0.97~0.99);阳性似然比为155.33(CI56.34~464.75),阴性似然比为0.08(CI0.03~0.27),明显好于尿NAG,尿α1-MG和血肌酐。结论:尿NGAL在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均明显好于血肌酐,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和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生物标志物在儿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杜悦 侯玲 +2 位作者 韩梅 赵成广 吴玉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评价尿NGAL,KIM-1和β2-MG在儿童不同基础疾病导致的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做的是前瞻性临床研究,检测在我院儿科门急诊不同疾病患儿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的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脏损伤因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 目的:评价尿NGAL,KIM-1和β2-MG在儿童不同基础疾病导致的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们做的是前瞻性临床研究,检测在我院儿科门急诊不同疾病患儿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的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脏损伤因子-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以AKIpRIFLE为分期标准将入选患儿分组,比较尿NGAL,KIM-1和β2-MG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析比较这3个指标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入选262例患儿中,23例患儿可诊断为AKI,15例患儿为AKI-R期,8例患儿为AKI-I期,入选患儿中没有AKI-F期,23例患儿中只有5例临床有AKI的诊断。尿NGAL,KIM-1和β2-MG的水平在血肌酐没有明显升高之前已经升高,随着肾损伤的加重升高的更明显,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NGAL和β2-MG在预测儿童AKI的早期诊断方面好于尿KIM-1(AUC>0.8)。结论:尿NGAL,KIM-1和β2-MG均可以在Scr没有升高之前预测儿童AKI的发生,是儿童AKI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尿NGAL在早期预测不同基础疾病可能发生AKI方面好于其他两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注意缺陷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兵 郭启勇 +3 位作者 麻宏伟 范国光 王璐 刘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患儿的注意/记忆水平,探讨单纯PNE患儿大脑主要投射、联络和连合纤维的扩散张量成像(DTI)部分各项异性(FA)值与正常对照儿童的差异。资料与方法12例右利手PNE患儿(试验组)以及1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对照组)... 目的评价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患儿的注意/记忆水平,探讨单纯PNE患儿大脑主要投射、联络和连合纤维的扩散张量成像(DTI)部分各项异性(FA)值与正常对照儿童的差异。资料与方法12例右利手PNE患儿(试验组)以及1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对照组)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力测试,计算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记忆/不分心(M/C)因子等,行DTI扫描,采用基于像素的分析方法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A值。结果 PNE患儿FIQ、VIQ和PIQ均在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患儿M/C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NE患儿右侧胼周额部深部白质(PCF)、右侧内囊前肢(AIC)和左侧小脑中脚(MCP)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存在注意、记忆缺陷,右侧PCF、右侧AIC和左侧MCP功能障碍可能与这种功能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遗尿症 注意缺陷和分裂性行为障碍 记忆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弥散张量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肛门护理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凡 臧爽 +1 位作者 胡晓云 范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3M无痛保护膜与红外线烤灯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肛门护理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将160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患儿术后拔除肛管后肛门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和红外线灯烤进行护理,实验组80例,患儿术后... 目的探讨3M无痛保护膜与红外线烤灯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肛门护理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将160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患儿术后拔除肛管后肛门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和红外线灯烤进行护理,实验组80例,患儿术后拔除肛管后用3M无痛保护膜喷涂肛门皮肤,并进行暴露。结果实验组使用3M无痛保护膜在皮肤潮红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作用(P=0.001),起到了有效保护皮肤及促进皮肤愈合的目的 ,可有效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负担,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两组患儿家属主观感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M无痛保护膜方便实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肛门 护理 3M无痛保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WI结合常规MRI动态评价晚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子鉴 陈丹 +3 位作者 张静 王晓明 李娟 毛健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结合常规磁共振成像(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评价晚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CWMD),明确早期行 MRI 检查的最佳时间,并根据 MRI 表现客观评价其预后。方法对649例晚期早产儿行常规 MRI 和 DWI 检查,对271例确诊... 目的:结合常规磁共振成像(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评价晚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CWMD),明确早期行 MRI 检查的最佳时间,并根据 MRI 表现客观评价其预后。方法对649例晚期早产儿行常规 MRI 和 DWI 检查,对271例确诊早产儿 CWMD 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类型 CWMD 早期 MRI 信号特点,并对其中76例随访,比较不同类型 CWMD 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1)高危的晚期早产儿 CWMD 占41.8%。271例确诊早产儿 CWMD 中局灶性 CWMD 170例,广泛性77例,弥漫性24例。第1次行头磁共振检查的时间为(8.3±6.4)及(1.7~14.7)天,复查时间为(19.9±5.2)及(14.7~25.1)天,36例病灶范围减少,23例病灶消失,1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软化(6.3%),在3种不同类型 CWMD 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生后2周内,DWI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8%表现为高信号,T1WI 信号无变化或稍高信号,伴有或不伴有 T2WI 低信号。局灶性CWMD DWI 高信号持续时间长达3周以上,弥漫性 CWMD 持续时间较短(2周以内)。(3)局灶性CWMD 常仅累及一处损伤(65.3%),主要集中在侧脑室后脚(53.5%);广泛性 CWMD 常累及胼胝体和内囊(79.2%);而弥漫性 CWMD 常合并灰质损伤(50.0%)。(4)损伤类型与患儿神经发育结局有较好的相关性。损伤1~3周复查,局灶性 CWMD 有97.1%病灶消失或病灶范围减少,表现为 DWI 信号正常或稍高信号;T1WI 高信号,伴有或不伴有 T2WI 高信号;而弥漫性 CWMD100%发生软化,表现为 T2WI 高信号,T1WI 和 DWI 均为低信号。结论应该选择生后2周内(1周内最佳)对高危晚期早产儿进行 DWI 和常规 MRI 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局灶性 CWMD 预后较好,通常不会发生软化,而合并有灰质损伤或弥漫性 CWMD 预后极差,需要继续动态随访,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早产 晚期 脑白质损伤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新技术在发育迟缓患儿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芳 宇亚芬 麻宏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学新技术在儿童发育迟缓(DD)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儿童保健门诊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的180例DD患儿进行外周血或... 目的探讨遗传学新技术在儿童发育迟缓(DD)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儿童保健门诊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的180例DD患儿进行外周血或尿液分析。结果异常检出率为27.2%(49/180),其中49.0%(24/49)是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确诊:15例为21-三体综合征,9例为其他染色体异常;51.0%(25/49)是应用新近开展的遗传学新技术确诊:14例为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6例为遗传代谢病,5例为致病基因突变所致。14例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中3例为PraderWilli综合征,天使综合征、22q13缺失综合征、Williams综合征及Smith-Magenis综合征各2例,猫叫综合征、22q11微缺失综合征及1p36缺失综合征各1例;6例遗传代谢病中3例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枫糖尿症、酪氨酸血症和戊二酸尿症各1例;5例基因突变中3例为脆性X综合征,2例为德朗热综合征。结论遗传学新技术提高了对DD患儿的病因学诊断;常规染色体检查正常的儿童不能排除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和遗传代谢病。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基因突变检测、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互补作用,彼此不能完全替代,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特殊面容和临床特征,选择相应的遗传学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构成并护理对策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伟 刘威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发生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经PICC置管化疗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的85例(112例次)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和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发生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经PICC置管化疗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的85例(112例次)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和原因,观察开展强化护理培训、规范PICC置管操作流程、积极处理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PICC置管患儿发生并发症112例次,非正常拔管率18.82%(16/85);实施护理干预后6个月,发生并发症22例次,非正常拔管率7.14%(1/14);实施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是减少PICC置管化疗患儿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必要和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白血病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英文)
13
作者 刘维亮 李芳 +2 位作者 何志旭 艾戎 麻宏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总结各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在更广范围内指导SMA分子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法对存在SMN1基因纯合缺失的66例中国SMA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典型的临床特征存在于每种类型SMA中,此外还伴... 目的总结各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临床特征,为在更广范围内指导SMA分子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法对存在SMN1基因纯合缺失的66例中国SMA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典型的临床特征存在于每种类型SMA中,此外还伴有一些非典型的临床特征:5例患儿有周围神经病变表现(Ⅰ型3例,Ⅲ型2例),4例有卵圆孔未闭(Ⅰ型3例,Ⅲ型1例),4例有骨骼畸形(Ⅰ、Ⅱ型各1例,Ⅲ型2例),2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Ⅰ型1例,Ⅲ型1例),1例Ⅲ型患儿有舌肌肥大。结论典型临床特征可作为SMA的初步诊断标准,作为伴发病的非典型临床特征反应了SMA的表型多样性,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是少数SMA临床谱的一部分。每一型SMA可能和不同的伴发病相关联。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未来精确SMA分子致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SMN基因 典型临床特征 非典型的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经胃管途径补钾的护理分析
14
作者 姜莉 贺琳晰 范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4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对儿科消化道途径进行补钾方式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低钾血症患儿316例采用经胃管途径进行补钾治疗,对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中离子及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加强护理,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儿... 目的对儿科消化道途径进行补钾方式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低钾血症患儿316例采用经胃管途径进行补钾治疗,对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中离子及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加强护理,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儿低钾血症均得以纠正,补钾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儿采用经消化道途径补钾时,给予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儿低钾血症,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消化道 补钾 患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晚期早产儿脑损伤类型与临床影像评价
15
作者 毛健 冯子鉴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前资料显示,全世界早产儿的出生率在72.7/千~100/千(每1000个出生的活产儿),其中晚期早产儿占早产儿比例约为70%~75% [1].随着NICU救治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极低和超低体重儿获得了存活,他们的神经精神发育受到密切的关注和深入... 目前资料显示,全世界早产儿的出生率在72.7/千~100/千(每1000个出生的活产儿),其中晚期早产儿占早产儿比例约为70%~75% [1].随着NICU救治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极低和超低体重儿获得了存活,他们的神经精神发育受到密切的关注和深入研究,而对晚期早产儿的神经精神发育的研究则甚少.众所周知,晚期早产儿的呼吸系统疾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的呼吸衰竭常合并PPHN,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实际上,在晚期早产儿低血糖症、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同样有较高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脑白质 高信号 局灶型 弥漫型 脑损伤 白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rskog-Scott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雪娇 黎芳 麻宏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患儿,男性,年龄6岁1个月,因“生长迟缓6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3100 g,身长50 cm,生后无窒息,自幼生长缓慢,每年身高增长4~6 cm,平时食欲较差,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 患儿,男性,年龄6岁1个月,因“生长迟缓6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3100 g,身长50 cm,生后无窒息,自幼生长缓慢,每年身高增长4~6 cm,平时食欲较差,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3岁时于当地医院行房间隔修补术,5岁时发现腹股沟疝及隐睾,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否认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父亲身高171 cm,母亲身高158 cm,遗传平均身高17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科大学 小儿外科手术 出生体质量 房间隔修补术 近亲结婚 腹股沟疝 智力发育 生长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36在致痫幼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奎宁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加尉 刘雪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39,51,共5页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36(CX36)在癫痫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阻滞剂奎宁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锂-匹罗卡品法制造幼鼠癫痫模型,并在干预组用奎宁进行特异性阻滞。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1、3、24 h模型组与奎宁干预组海马神经...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36(CX36)在癫痫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阻滞剂奎宁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锂-匹罗卡品法制造幼鼠癫痫模型,并在干预组用奎宁进行特异性阻滞。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1、3、24 h模型组与奎宁干预组海马神经元的受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免疫印迹检测各组海马中CX36的动态表达。结果:尼氏染色可见癫痫发作1 h即可出现神经元的缺失、损伤,至24 h达到巅峰。奎宁干预组较模型组神经元受损情况明显减轻。模型组各时间点CX36表达增多,致癫痫3 h达到高峰,之后下降。奎宁干预组各时间点CX36表达较实验组降低。结论:CX36可能参与幼鼠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神经元 缝隙连接蛋白36 奎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启飞 许巍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发病影响因素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婴儿初发先天性梅毒8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39例及普通组43例。回顾... 目的分析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发病影响因素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婴儿初发先天性梅毒8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39例及普通组43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婴儿初发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重症组发病影响因素及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82例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均阳性,且效价均高于母血4倍以上。重症组以皮肤黏膜损害、胃肠功能损害和肺损害为主,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为22.22%(8/36)。年龄较小婴儿、早产儿、农村患儿及发病时间较长是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发病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是否机械通气及器官功能障碍数目是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以皮肤黏膜损害、胃肠功能损害和肺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死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婴儿初发重症先天性梅毒的警惕性,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先天性 婴儿 疾病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征1例
19
作者 宇亚芬 麻宏伟 +1 位作者 黎芳 宋莹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171-172,共2页
患儿女,3岁6个月,因发育落后3年于2013年6月21日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就诊。患儿生后渐发现运动及语言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滞,5个月会抬头,9个月会坐,18个月会爬,24个月会站,32个月会走,现仍走不稳。10个月会无... 患儿女,3岁6个月,因发育落后3年于2013年6月21日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就诊。患儿生后渐发现运动及语言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滞,5个月会抬头,9个月会坐,18个月会爬,24个月会站,32个月会走,现仍走不稳。10个月会无意识说“爸爸、妈妈”,27个月会说单字,现语言功能和智力发育仍明显迟缓,语言能力仅局限于讲5~6个字的简单词语,吐字欠清楚,不会与小朋友交流。步态不稳,跑跳时易摔跤。大小便尚不能自理,高兴时咬牙,双手握拳,经常在眼前搓手,喜欢看动画片。平素经常半夜不能入睡,脾气大。自新生儿期开始有湿疹,对牛奶过敏,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近半年间断出现泌尿系感染伴镜下血尿。曾于外院诊断为“营养不良,高氨血症,酮症性低血糖,运动落后”。口服精氨酸、东维力3个月,症状略好转。病史中无抽搐及震颤发作。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因羊水浑浊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95 kg,出生身高47 cm,无窒息抢救史,母乳喂养。家族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无家族遗传病史。母亲怀孕时年龄28岁,父亲27岁,母孕2个月时有先兆流产病史,予以保胎治疗。体格检查:身高95 cm(X-1SD),体重11kg(X-3SD),神志清,营养差,皮下脂肪小于0.8 cm,表情呆滞,无眼神对视,叫其名字反应差。面容特殊:前额突出,眼眶深,中面部凹陷,塌鼻梁,眼距宽。心肺听诊无异常,动作欠协调,四肢肌张力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综合征 综合病症 智力低下 长臂 患儿 孤独症 情感性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