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宏升 陈苏宁 金钟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49-2651,共3页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体针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体针联合药物组相比,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更明显(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针联合药物及头、体针联合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也证明了应用针刺手段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过程中头、体针联合应用的效果好于单纯体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体针联合 中风恢复期 气虚血瘀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夏芸芸 苏晓琳 姜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351-354,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单纯中药或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1978年至2015年国内发表的中药治疗MDS的相关文献,收集比较单纯中药或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MD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质量评分表... 目的:评价使用单纯中药或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1978年至2015年国内发表的中药治疗MDS的相关文献,收集比较单纯中药或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MD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质量评分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1统计分析(由国际Cochrane协作网提供)。结果:采用单纯中药或联合西药组治MDS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9,95%CI(2.52,4.54),P<0.000 01]。结论:与单纯西药相比,中药治疗MDS疗效更确切,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飞 金钟太 +3 位作者 丁涛 张博 梁靓靓 陈苏宁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8-90,共3页
为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对我院2009~2010年住院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体温、临床表现及平均住院日变化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用药后治疗组的... 为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对我院2009~2010年住院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体温、临床表现及平均住院日变化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用药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1或P〈0.05)。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及显效病例高于单纯西药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低。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较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能更快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散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37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董文毅 胡莹 +1 位作者 张博 陈苏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汤剂清肝散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血清雌二醇(E2)含量关系。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口服免煎中药汤剂清肝散;对照组32例口服中成药全天麻胶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汤剂清肝散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血清雌二醇(E2)含量关系。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口服免煎中药汤剂清肝散;对照组32例口服中成药全天麻胶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图(TCD),同时检测血清E2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CA、MCA、PCA、VA、BA、E2间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A、MCA、PCA、VA、BA、E2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散是治疗围绝经期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散 围绝经期综合征 脑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超声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痛消痞方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方银玲 陈苏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型大鼠胃内残留量,血浆胃动素(MTL)、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作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分别用生理...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型大鼠胃内残留量,血浆胃动素(MTL)、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作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胃痛消痞方高、中、低剂量组、吗叮啉,每日2次灌胃,持续14天,测定各组大鼠胃内残留量及MTL、NO的含量。结果:胃痛消痞方能减少胃内残留量(P<0.05),中剂量组疗效优于高、低剂量组(P<0.05)。胃痛消痞方高、中剂量组提高MTL的水平,各剂量组均降低NO的水平(P<0.05)。结论:胃痛消痞方能提高MTL的水平及降低NO的分泌,减少胃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型 动物实验 胃动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