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31镁合金的生物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柯 谭丽丽 +3 位作者 任伊宾 张炳春 张广道 艾红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6-30,共5页
研究了AZ31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体内外生物降解行为。初步分析了其作为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可行性。体外浸泡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的降解行为与其所处环境有关,在Hank’s溶液中的降解速度较在0.9%NaCl溶液中低;经过热处理后的A... 研究了AZ31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体内外生物降解行为。初步分析了其作为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的可行性。体外浸泡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的降解行为与其所处环境有关,在Hank’s溶液中的降解速度较在0.9%NaCl溶液中低;经过热处理后的AZ31镁合金较铸态和锻态降低了点蚀发生倾向,降解速度更慢。体内植入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与动物不同组织接触,其降解速度不同,在骨髓腔内的降解速度更快。植入5周时,镁合金已发生降解,20周降解更为明显。降解过程中镁合金表面有Ca-P物质沉积,表面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其降解产物主要通过尿液进行排泄。在表面制备Ca-P涂层可降低镁合金的降解速度。AZ31镁合金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医用植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生物降解行为 表面涂层 可降解植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岛基因 被引量:7
2
作者 林莉 赵戬 +2 位作者 李琛 刘静波 潘亚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应用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者76例,记录临床指标牙周... 目的:应用反向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分布,探讨这些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者76例,记录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探诊出血及牙齿松动度,取龈下菌斑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临床采集的样本提取的DNA为探针,以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P.gingivalis W83的特异基因片段PG0836、PG0838、PG0839为目标序列,采用Cy5荧光标记目标序列。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病变部位及非病变部位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的分布。结果:PG0836、PG0838、PG0839基因在病变部位和非病变部位中的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与牙周临床指数PD、CAL、TM相关。结论:PG0836、PG0838、PG0839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致病岛 慢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SACC-LM和SACC-83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斌 孙长伏 +2 位作者 于涛 黄汉 米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系SACC-LM和SACC-83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肺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停止在G1/S期的SACC-LM和SACC-83细胞,测定其细胞内FAK和ERK酶活力,采用Western bl...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系SACC-LM和SACC-83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肺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停止在G1/S期的SACC-LM和SACC-83细胞,测定其细胞内FAK和ERK酶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ACC-LM及SACC-83细胞中FAK及ERK蛋白表达,对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FAK及ERK在SACC-LM细胞中的活性均高于SACC-83细胞(P<0.01),SACC-LM细胞中FAK酶活性与ERK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r=0.62,P<0.05)。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到在SACC-LM细胞中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在SACC-8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FAK及ERK可能参与了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转移信号转导通路,FAK及ERK蛋白表达变化与SACC的转移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涎腺肿瘤 SACC-LM细胞 SACC-83细胞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哲 徐冰 卢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9-713,共5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下颌骨髁突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以下颌骨髁突、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关节固定技术为关键词,利用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检索中英文文献,按标...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下颌骨髁突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以下颌骨髁突、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关节固定技术为关键词,利用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检索中英文文献,按标准筛选文献,进行文献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篇文献是随机对照研究,另外16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术后最大张口度、最大前伸距离、张口偏斜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错、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因为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尽管Meta分析的一些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髁突骨折的评价不是结论性的,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IL-8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宏岩 潘亚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IL-8、弹性蛋白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30名和健康对照组20名龈沟液中IL-8的总量和浓度,采用底物法检测相同人群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总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采用SPSS1... 目的:探讨IL-8、弹性蛋白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30名和健康对照组20名龈沟液中IL-8的总量和浓度,采用底物法检测相同人群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总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其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IL-8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8总量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IL-8和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在重度牙周炎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牙周炎组(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IL-8和弹性蛋白酶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炎症过程,二者的协同作用将加重慢性牙周炎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弹性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 慢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对牙龈上皮细胞内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寇育荣 潘亚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发安全有效的牙周炎症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牙龈上皮细胞引起细...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发安全有效的牙周炎症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牙龈上皮细胞引起细胞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以Real-time RT-PCR法检测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表达环氧化物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的作用。结果:EGCg浓度依赖性抑制牙龈上皮细胞内PGE2分泌和COX-2、MM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成为牙周炎症抑制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上皮细胞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前列腺素E2(PGE2) 环氧化物酶-2(cox-2)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血链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组成的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寇育荣 李雪莲 潘亚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分离纯化血链球菌血链素,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检测。方法:通过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SephadexG-150凝胶柱层析、中空纤维柱超滤脱盐、浓缩,分离并纯化血链素,SDS-PAGE检测其纯度及亚基分子量并检测其分子量,同时以紫外线吸收法及苯... 目的:分离纯化血链球菌血链素,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检测。方法:通过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SephadexG-150凝胶柱层析、中空纤维柱超滤脱盐、浓缩,分离并纯化血链素,SDS-PAGE检测其纯度及亚基分子量并检测其分子量,同时以紫外线吸收法及苯酚-硫酸法检测血链素蛋白及糖含量。结果:血链素分子量为180kDa,亚基分子量为110kDa和70kDa,其中蛋白含量为87.51%,糖含量为12.49%。结论:纯化的血链素是一种由两个亚基组成的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 血链素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寇育荣 潘亚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检测分离纯化的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SephadexG-150凝胶柱层析、中空纤维柱超滤脱盐、浓缩纯化提取血链球菌细菌素,以具核梭杆菌为指示菌,洞平板法检测细菌素的抑菌活性。经HA柱层析得... 检测分离纯化的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SephadexG-150凝胶柱层析、中空纤维柱超滤脱盐、浓缩纯化提取血链球菌细菌素,以具核梭杆菌为指示菌,洞平板法检测细菌素的抑菌活性。经HA柱层析得到4个相互分离的组分,经洞平板法检测,第Ⅱ峰的蛋白具有抑菌活性,冻干后得纯化后的细菌素,终产率为0.082%;1mg/mL的细菌素溶液可形成17mm的抑菌环,最小抑菌浓度为62.5μg/mL。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牙周可疑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 细菌素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合金CPTi和Ti-6Al-4V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在细胞培养液中腐蚀情况分析
9
作者 李晶 史玲玲 +3 位作者 艾红军 徐坚 孙伟 钟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体外评价CPTi和Ti-6Al-4V牙科种植体材料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增殖的影响,并检测这两种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的腐蚀情况。方法将HU(2×104/mL)接种于CPTi和Ti-6Al-4V金... 目的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体外评价CPTi和Ti-6Al-4V牙科种植体材料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增殖的影响,并检测这两种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的腐蚀情况。方法将HU(2×104/mL)接种于CPTi和Ti-6Al-4V金属表面,电镜观察细胞接种初期的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接种后4 h、1 d、2 d、3 d、7 d、10 d和14 d所测的OD值,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法分析2种金属在细胞培养液浸泡前后的表面层组元。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细胞接种后4 h、1 d、2 d、3 d、7 d、10 d和14 d所测的OD值表明2种材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后6 h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在CPTi和Ti-6Al-4V表面的形态基本类似,没有明显的形态和数量差别出现;XPS结果显示2种合金表面都有不同厚度的钝化膜形成,CPTi表面的钝化膜要比Ti-6Al-4V的厚一些。结论 CPTi和Ti-6Al-4V对HU的增殖没有影响,在培养基中也没有发生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I TI-6AL-4V 3(-4 5-二甲基噻唑-2)-2 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黏着斑激酶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10
作者 张斌 孙长伏 +3 位作者 王璐 黄汉 周小平 米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2-455,共4页
目的:研究阻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性细胞系(SACC-LM)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媒组和Genistein组,应用Transwell小室通过平均穿膜细... 目的:研究阻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性细胞系(SACC-LM)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媒组和Genistein组,应用Transwell小室通过平均穿膜细胞数观察Genistein对SACC-LM细胞侵袭的影响;将SACC-LM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Genistein组及Genistein不同作用时间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enistein组平均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FAK和ERK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阻断FAK表达可降低SACC-LM细胞的侵袭能力;在SACC-LM细胞中,FAK的变化影响了ERK蛋白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侵袭 黏着斑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毒理学研究
11
作者 邓春富 谭学新 +4 位作者 周青 黄绍辉 王玉新 王绪凯 王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探讨下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应用 3%TritonX 10 0对SD大鼠的下颌下腺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 ,制备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 ,将该材料的浸提液注入小鼠体内进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 ,观察小鼠全身反应。将该材料植入Wistar鼠... 为探讨下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应用 3%TritonX 10 0对SD大鼠的下颌下腺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 ,制备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 ,将该材料的浸提液注入小鼠体内进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 ,观察小鼠全身反应。将该材料植入Wistar鼠肌内进行体内植入试验 ,不同时间观察支架材料与组织反应。用传代培养的第 2代下颌下腺细胞与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 ,第 7d时进行MTT检测 ,观察支架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体内植入试验 2、4、8W时光镜下表现与对照组基本相似 ,MTT检测结果 ,细胞相对增长率为 91.6 6 % ,支架材料的毒性为 0级。结果可见 ,经 3%TritonX 10 0脱细胞处理后所制备的下颌下腺生物衍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机体无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脱细胞基质 生物相容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导管细胞与胶原海绵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黄绍辉 周青 王玉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探讨胶原海绵对颌下腺 (submandibulargland ,SMG)导管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观察SMG导管细胞接种于胶原海绵后 ,细胞的生长情况。光镜下可见接种后第 1d细胞数量较少 ,分散于胶原海绵支架中间 ,第 7d细胞... 为探讨胶原海绵对颌下腺 (submandibulargland ,SMG)导管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观察SMG导管细胞接种于胶原海绵后 ,细胞的生长情况。光镜下可见接种后第 1d细胞数量较少 ,分散于胶原海绵支架中间 ,第 7d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IV型胶原抗体染色呈阳性 ,说明细胞与支架材料之间已经有细胞外基质产生。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是一种理想的支架材料。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 ,颌下腺导管细胞仍可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G导管细胞 胶原海绵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内碎屑的清理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丛鑫禹 薛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比较声波、超声和激光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的清理能力。方法选取32颗具有管间峡区的人上颌第一前磨牙,ReciprocBlue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成4组(n=8),分别进行如下冲洗处理:传统冲洗器组(对照组)使用27... 目的比较声波、超声和激光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的清理能力。方法选取32颗具有管间峡区的人上颌第一前磨牙,ReciprocBlue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成4组(n=8),分别进行如下冲洗处理:传统冲洗器组(对照组)使用27号侧方开口冲洗器、声波组使用EDDY连接气动马达、超声组使用IRRISafe连接超声P5手柄、激光组使用9 mm光纤头连接Er:YAG激光器,每根管冲洗20 s。每组前4个样本冲洗80 s,后4个样本冲洗120 s。将所有样本进行固定、脱钙、包埋、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采集图像,利用ImageJ软件测量峡区和根管的清洁度,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冲洗80 s时,传统冲洗器组、声波组、超声组、激光组的峡区清洁度分别为30.91%±3.14%、52.22%±0.31%、83.77%±5.64%、77.97%±7.97%,3个实验组均优于传统冲洗器组(P<0.05),超声组、激光组优于声波组(P<0.01,P<0.05),但超声组和激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120 s时,传统冲洗器组、声波组、超声组、激光组的峡区清洁度分别为75.72%±2.38%、85.66%±4.42%、88.07%±4.09%、89.12%±3.63%,3个实验组均优于传统冲洗器组(P<0.05),但各实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的根管清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120 s时的峡区清洁度和根管清洁度均优于冲洗80 s时(P<0.01,P<0.001)。结论声波、超声和激光3种动能冲洗技术对管间峡区的清理作用均优于传统冲洗器法,超声和激光动能冲洗技术优于声波,冲洗120 s的清洁度优于冲洗8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冲洗 管间峡区 碎屑 超声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