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制蛇毒酶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军 梁再赋 +1 位作者 詹丽芬 孙晋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精制蛇毒酶的安全性。方法小鼠100只,随机分成两组,尾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精制蛇毒酶后观察动物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各30只;家兔40只,随机分成4组。观察不同剂量组小鼠连续腹腔给药... 目的观察精制蛇毒酶的安全性。方法小鼠100只,随机分成两组,尾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精制蛇毒酶后观察动物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各30只;家兔40只,随机分成4组。观察不同剂量组小鼠连续腹腔给药90 d,家兔静脉给药45 d(隔天一次)的健康状况。在给药后第91天采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和血常规,并对肝肾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精制蛇毒酶小鼠尾静脉给药的半数致死量(ivLD50)为6.695 U.kg-1,90%的可信限为5.434~7.956 U.kg-1;小鼠腹腔给药的半数致死量(ipLD50)为4.599 U.kg-19,0%的可信限为3.735~5.462 U.kg-1;各剂量小鼠和家兔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精制蛇毒酶属低毒性。乳膏中蛇毒酶的含量为1.25×10-2 U.g-1,按成人用量0.05 g.cm-1(6.25×10-4 U.cm-1酶活力)局部用药,其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酶 精制 毒性 急性 毒性 慢性 半数致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质粒的构建和表达及其与Ca_(V)1.2通道结合的鉴定
2
作者 王红梅 王祥卉 +4 位作者 张文竹 何蕊 廖天佐 高青华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共5页
目的构建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长片段的融合蛋白质粒,表达、提取、纯化,并鉴定其与Ca_(V)1.2通道蛋白的结合。方法将提取的pGEX-6p-1/CaMKⅡ长片段质粒转化到原核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摇床培养箱中培养12 h,添加异丙... 目的构建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长片段的融合蛋白质粒,表达、提取、纯化,并鉴定其与Ca_(V)1.2通道蛋白的结合。方法将提取的pGEX-6p-1/CaMKⅡ长片段质粒转化到原核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摇床培养箱中培养12 h,添加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促进GST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DTT联合超声破碎法,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4B(GS-4B)分离、纯化GST-CaMKⅡ长片段后,经过PreScission蛋白酶处理,切除GST标签,得到CaMKⅡ长片段蛋白。采用15%SDS-PAGE鉴定CaMKⅡ长片段蛋白的分子量和相对纯度;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纯化后蛋白的浓度;采用pull-down结合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与Ca_(V)1.2通道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测序结果表明,CaMKⅡ长片段构建成功。通过DTT联合超声破碎法,得到了较高纯度和浓度的长片段CaMKⅡ蛋白,并能够与心肌Ca_(V)1.2钙通道末端CT1蛋白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aMKⅡ长片段钙调蛋白激酶融合蛋白质粒,提取、纯化了能够与Ca_(V)1.2通道蛋白结合并具有生物活性的CaMKⅡ长片段蛋白,为深入研究CaMKⅡ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质粒构建 分离 纯化 pull-dow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蛋白突变体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唐路红 刘忆芳 +3 位作者 潘雪婷 邢英美 郝丽英 苏敬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CaM)突变体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折叠识别建模、同源建模和蛋白对接方法预测突变体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利用42℃精确热击法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GST融合蛋白表...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CaM)突变体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折叠识别建模、同源建模和蛋白对接方法预测突变体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利用42℃精确热击法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GST融合蛋白表达;超声破碎法提取蛋白,GS-4B beads纯化、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利用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GST pull-down实验检测CaM-D130V与IQ基序的相互作用。结果蛋白对接结果表明,CaM-WT、CaM-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均具有结合作用,但与CaM-WT相比,突变体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位点减少,且结合构象发生变化,结合能减小(|S|由48.0866 kcal/mol下降至47.3095 kcal/mol)。GST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在2 mmol/L Ca^(2+)浓度下,与CaM-WT相比,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量显著减少(P<0.01),亲和力显著降低。结论CaM-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结合能力降低,可能导致CaV1.2通道功能改变,为探讨CaM突变体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蛋白 突变体 心肌CaV1.2通道 结合能力 长Q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小檗胺对细胞内钙稳态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杨东凝 周诗 +3 位作者 李玥霖 朱俊蒙 郝丽英 胡慧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 探讨N-甲基小檗胺(N-MB)对H9c2心肌细胞内钙稳态的调节作用,从而明确N-MB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OE软件预测N-MB与Ca_(V)1.2通道的结合并判断二者的结合能力与结合模式。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稳定表达hCa_(V)1.2的H... 目的 探讨N-甲基小檗胺(N-MB)对H9c2心肌细胞内钙稳态的调节作用,从而明确N-MB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OE软件预测N-MB与Ca_(V)1.2通道的结合并判断二者的结合能力与结合模式。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稳定表达hCa_(V)1.2的HEK293细胞内Ca_(V)1.2钙通道电流的变化,观察N-MB (30μmol/L)对Ca_(V)1.2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将Fluo 3-AM荧光探针装载至H9c2心肌细胞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MB (3、30μmol/L)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N-MB (3、30μmol/L)对H9c2心肌细胞中Ca^(2+)调控相关基因Cacna1c、Cacnb2、Ryr2、Serca2a、Ncx1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MOE软件预测,N-MB和Ca_(V)1.2通道可以结合,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主要涉及Phe1191、Thr1420、Asn771等,作用方式有H-donor、pi-pi、pi-H 3种。N-MB(30μmol/L)对Ca_(V)1.2钙通道电流可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76.09±7.41)%。N-MB (3μmol/L、30μmol/L)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后细胞内钙信号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 <0.01)。与对照组相比,N-MB (30μmol/L)干预后,H9c2心肌细胞Cacna1c、Serca2a、Ncx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Cacnb2表达显著减少(P <0.001),Ryr2表达显著增加(P <0.05)。结论 N-MB可以与Ca_(V)1.2钙通道结合。N-MB可能通过抑制Ca_(V)1.2钙通道的表达而抑制钙电流;同时可能通过促进Ryr2表达而升高细胞内Ca^(2+)浓度来参与调节细胞内钙稳态,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小檗胺 细胞内钙稳态 Ca_(V)1.2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萌 雷帅 +5 位作者 张陈平 李玉花 魏欣玮 单晴云 胡慧媛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终末阶段,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住院患者病死率可达4.1%,至今仍无治愈方法。近年来,随着HF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机制的逐渐明晰,越来越多的新型HF治疗药物接连问世,药物的新用途不断...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终末阶段,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住院患者病死率可达4.1%,至今仍无治愈方法。近年来,随着HF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机制的逐渐明晰,越来越多的新型HF治疗药物接连问世,药物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临床用药的选择也越发多样化。本文对各类HF治疗药物的机制及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诗 胡慧媛 郝丽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8-434,共7页
人体内存在各种各样的活性多肽,它们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并能影响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在临床应用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多肽化学合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多肽类药物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因其高度的选... 人体内存在各种各样的活性多肽,它们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并能影响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在临床应用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多肽化学合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多肽类药物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因其高度的选择性、高效性、相对安全及耐受性好,多肽类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肿瘤、艾滋病、肝炎、心血管疾病等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多肽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稳态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3
7
作者 齐爽 袁媛 +2 位作者 杨雯 苏敬阳 郝丽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2-602,共11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及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AD病因复杂,且发生机制存在争议。钙信号变化可有效调控神经元生理活动,如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储存以及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及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AD病因复杂,且发生机制存在争议。钙信号变化可有效调控神经元生理活动,如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储存以及神经元凋亡等。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元钙稳态失衡是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本文从钙稳态与β-淀粉样蛋白的关系、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在tau蛋白磷酸化中的作用、AD中的钙信号通路、钙稳态与线粒体功能、自噬、神经炎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在AD中的作用和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钙离子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_(1-42)质粒的构建及其与钙调蛋白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齐爽 孙旋旋 +4 位作者 王绮萱 贺意婷 李佳睿 苏敬阳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与钙调蛋白(CaM)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表达的核心基因,预测AD防治的潜在靶蛋白;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GST-Aβ_(1-42)重组质粒并进行DNA测序;琼脂糖凝...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与钙调蛋白(CaM)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表达的核心基因,预测AD防治的潜在靶蛋白;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GST-Aβ_(1-42)重组质粒并进行DNA测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提取纯化GST-Aβ_(1-42)融合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是否纯化成功;GST pull-down检测质粒表达的GST-Aβ_(1-42)蛋白与CaM的结合作用。结果获取连接度排名前20的核心基因,将CaM作为靶蛋白;质粒的DNA测序结果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切后的片段与Aβ_(1-42)片段分子量大小理论值符合,进一步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GST-Aβ_(1-42)蛋白能够与CaM结合,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Aβ_(1-4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且与CaM具有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质粒构建 钙调蛋白 结合能力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钠通道Na_(V)1.5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9
作者 王佳琪 张峰慧 +1 位作者 李玥霖 胡慧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6-481,共6页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与心脏中离子通道功能破坏以及电信号在心肌细胞的传导异常有关。心肌钠通道Na_(V)1.5(cardiac sodium channel Na_(V)1.5)参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启动...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与心脏中离子通道功能破坏以及电信号在心肌细胞的传导异常有关。心肌钠通道Na_(V)1.5(cardiac sodium channel Na_(V)1.5)参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启动和兴奋的传导,基因突变所致的Na_(V)1.5通道表达和调控异常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Na_(V)1.5通道结构和功能的介绍及通道异常表达时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为心血管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以及药物心脏毒性等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V)1.5通道 心律失常 基因突变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玥霖 赵伊帆 +1 位作者 郝丽英 胡慧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感染肺脏造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近年的临床病例报告了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感染肺脏造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近年的临床病例报告了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主要为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其中,COVID-19相关心肌炎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存在延迟发作,且与COVID-19患者的不良预后和死亡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其临床特点、潜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可对未来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防治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关于COVID-19相关心肌炎的研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心肌炎 机制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QT综合征相关钙调蛋白突变体E141G的C末端片段载体构建和蛋白制备
11
作者 邵冬雪 张晨阳 +2 位作者 叶苗苗 陈帆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构建长QT综合征(LQTS)相关钙调蛋白(CaM)突变体E141G的C末端片段(C-lobe_(E141G))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将C-lobe_(E141G) cDNA片段插入PGEX-6p-3质粒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异丙基硫代-β-... 目的构建长QT综合征(LQTS)相关钙调蛋白(CaM)突变体E141G的C末端片段(C-lobe_(E141G))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将C-lobe_(E141G) cDNA片段插入PGEX-6p-3质粒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利用Glutathione-Sepharose 4B beads对融合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经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后,分别采用SDS-PAGE及BCA方法检测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纯度及浓度,GST pull-down方法和膜片钳技术检测纯化后蛋白活性。结果GST-C-lobe_(E141G)融合蛋白高表达,纯化后获得高纯度、高浓度C-lobe_(E141G)蛋白。纯化后C-lobe_(E141G)蛋白具有能与CaV1.2型钙通道结合并维持大鼠心室肌细胞通道开放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可以表达生物活性蛋白的C-lobe_(E141G)原核表达载体,可为CaM的C-lobe位点突变介导的LQTS机制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蛋白 C末端片段 突变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缺血时间对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燕 赵美眯 +4 位作者 闵冬雨 胡慧媛 孙雪菲 封瑞 郝丽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3只豚鼠离体心脏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Control,n=6)、缺血30 min再灌60 min组(I30R60,n=6)、缺血40 min再灌60 min(I40R60,n=5)、缺血50 min再灌60 min组(I50R60,n=6)...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3只豚鼠离体心脏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Control,n=6)、缺血30 min再灌60 min组(I30R60,n=6)、缺血40 min再灌60 min(I40R60,n=5)、缺血50 min再灌60 min组(I50R60,n=6),观察不同缺血组缺血前及再灌期间心率和冠脉流量,测定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漏出量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以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TTC)染色法测定梗死面积。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30R60组各指标尚未全部发生明显变化;而I40R60和I50R60组心率和冠脉流量降低,梗死面积加大,灌流液中LDH和CK漏出值升高,组织中SOD和MDA值降低;上述所观察指标中,I50R60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受缺血时间的影响,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以缺血50 min为宜,再灌时间可考虑限制于15~60 min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时间 豚鼠 离体心脏 缺血 再灌注损伤 Lan— gendorff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中GLT-1、EAAC1表达异常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凤 蔡际群 +2 位作者 谢妮 王清华 杨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癫痫大鼠(SER)皮质和海马中GLT-1、EAA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GLT-1、EAAC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GLT-1、EAAC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GLT-1、EAAC1蛋白。结果SER皮质中... 目的探讨自发性癫痫大鼠(SER)皮质和海马中GLT-1、EAA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GLT-1、EAAC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GLT-1、EAAC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GLT-1、EAAC1蛋白。结果SER皮质中GLT-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Wistar大鼠(P<0.05);EAAC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Wistar大鼠(P<0.01);SER海马中GLT-1蛋白表达高于Wistar大鼠(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LT-1、EAAC1在SER、Wistar大鼠皮质和海马中均有表达,且位于细胞膜上。结论SER皮质中GLT-1、EAAC1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癫痫的发生;海马中GLT-1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一种代偿性神经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T-1 EAAC1 RT-PCR 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 自发性癫痫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金生 李刚 +5 位作者 高青华 郭凤 赵美眯 刘书源 朱彤 郝丽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关系。方法酶机械法分离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观察17β-雌二醇对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并通过加入雌激...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关系。方法酶机械法分离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观察17β-雌二醇对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并通过加入雌激素受体阻断剂tamoxifen(TAM)研究该作用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结果 17β-雌二醇(10-9~10-7mol.L-1)使ICa-L峰电流密度值从(-3.5±0.6)pA.pF-1分别减少至(-2.4±0.3)pA.pF-1、(-1.9±0.3)pA.pF-1和(-1.1±0.3)pA.pF-1(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1,n=5)。TAM(10-7 mol.L-1)预处理后,17β-雌二醇(10-7mol.L-1)使ICa-L峰电流密度值从(-3.5±0.6)pA.pF-1减少到(-1.0±0.2)pA.pF-1(与对照组比较,P<0.01,n=5),与未应用TAM(10-7 mol.L-1)预处理时比较,ICa-L峰电流密度值无变化(P>0.05,n=5)。结论 17β-雌二醇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ICa-L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雌激素受体阻断剂TAM不能阻断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Ca-L的抑制作用,提示17β-雌二醇对ICa-L的抑制作用可能与ER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L型钙电流 膜片钳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阻断剂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对遗传性癫痫大鼠脑内GAT-1和GA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毛小元 程振国 +7 位作者 俞军龄 闵冬雨 郭凤 刘睿 吴坤灿 张宇轩 谢妮 蔡际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TRM大鼠脑内GAT-1和GAT-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istar正常组、TRM组、TPM40组和TPM80组脑内GAT-1和GAT-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GAT-1、GAT-3和β-actin标准曲线相...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TRM大鼠脑内GAT-1和GAT-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istar正常组、TRM组、TPM40组和TPM80组脑内GAT-1和GAT-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GAT-1、GAT-3和β-actin标准曲线相关性良好,基因特异性强。GAT-1 mRNA在TRM组的海马高于正常组(P<0.01);与TRM组比较,TPM80组海马中GAT-1 mRNA明显降低(P<0.05);GAT-3 mRNA在TRM组海马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GAT-1蛋白表达在TRM组的海马高于正常组(P<0.01);与TRM组比较,TPM80组海马中GAT-1蛋白明显降低(P<0.01);GAT-3蛋白在TRM组海马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TRM组海马内GAT-1及GAT-3的表达增加可能促进了癫痫的发生。托吡酯的抗癫痫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内GAT-1的表达来实现的,这种调节存在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1 GAT-3 TRM大鼠 癫痫 托吡酯 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及细胞内钙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美眯 孙雪菲 +7 位作者 连雯雯 胡慧媛 王燕 曾本清 封瑞 高青华 赵金生 郝丽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钙电流,并采用荧光显微镜CCD成像系统动态观察细胞内钙(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钙电流,并采用荧光显微镜CCD成像系统动态观察细胞内钙(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Ca2+]i)变化。结果 1×10-6mol·L-1AS-IV可明显抑制I Ca-L,使最大电流峰值降低32.6%。AS-IV对60 mmol·L-1KCl诱导的[Ca2+]i升高有抑制作用,最大荧光密度变化值从1.17±0.30(n=6)降低到0.26±0.16(n=5,P<0.05)。AS-IV可直接促进钙池内钙释放,使[Ca2+]i从0.08±0.02(n=10)升高到0.23±0.07(n=8,P<0.05)。结论 AS-IV抑制L型钙通道,可减少细胞外钙内流;同时它促进内钙释放,对心肌细胞内钙稳态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膜片钳技术 钙电流 细胞内钙 心肌细胞 Flu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蒿内酯对原代和传代培养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滕赞 封瑞 +4 位作者 魏文娟 赵金生 于秀华 王嫘 李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滨蒿内酯(scoparone,Scop)对原代及短期传代培养的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cells,ASMCs)内钙的影响,同时,比较原代与传代ASMCs在形态、生长曲线及内钙释放受Scop及caffeine影响的异同。方法细胞计数法绘制原代... 目的探讨滨蒿内酯(scoparone,Scop)对原代及短期传代培养的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cells,ASMCs)内钙的影响,同时,比较原代与传代ASMCs在形态、生长曲线及内钙释放受Scop及caffeine影响的异同。方法细胞计数法绘制原代及传代培养ASMCs的生长曲线,应用Fluo-3/AM为细胞内Ca2+示踪剂,通过倒置荧光纤维镜观察和记录原代及短期传代培养的ASMCs的细胞形态及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改变。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ASMCs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1.89±1.24)h和(22.91±6.82)h,传代培养ASMCs的倍增时间明显缩短(P<0.05),传代培养的ASMCs相对原代培养ASMCs体积增大。在细胞外液无钙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cop(10-6、10-5、10-4mol.L-1)可降低静息状态下培养的ASMCs的[Ca2+]i,并与给药浓度有关,原代与传代培养的ASMCs比较,对不同浓度的Scop的降钙反应无明显异同(P>0.05);不同浓度咖啡因(caffeine,10-4、10-3、10-2mol.L-1)在10-4mol.L-1Scop存在下,可升高ASMCs的[Ca2+]i,传代培养的ASMCs[Ca2+]i较原代对caffeine的反应下降(P<0.01)。结论Scop可降低培养的ASMCs的[Ca2+]i,并且不受细胞传代影响。短期传代培养的ASMCs相对于原代细胞,形态及内钙释放通道特性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蒿内酯 气道平滑肌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癫痫大鼠海马内GAT-1和GAT-3表达上调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小元 俞军龄 +6 位作者 闵冬雨 郭凤 刘睿 吴坤灿 张宇轩 谢妮 蔡际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大鼠(TRM)海马内GAT-1和GAT-3mRNA与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GAT-1和GAT-3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GAT-1和GAT-3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GAT-1和GAT-3蛋白的分布。结果TRM大鼠海马内GA... 目的探讨遗传性癫痫大鼠(TRM)海马内GAT-1和GAT-3mRNA与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GAT-1和GAT-3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GAT-1和GAT-3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GAT-1和GAT-3蛋白的分布。结果TRM大鼠海马内GAT-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Wistar大鼠(P<0.01);GAT-3mRNA表达高于正常Wistar大鼠(P<0.05);GAT-3蛋白表达亦高于正常Wistar大鼠(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AT-1在TRM和Wistar大鼠海马的CA1、CA3和DG区均有明显分布,且在TRM鼠海马的CA1、CA3和DG区中均比在正常Wistar鼠中明显;而GAT-3蛋白只在TRM和Wistar大鼠海马的CA1区中表达丰富,同时,和正常Wistar鼠比较,TRM鼠海马CA1区中GAT-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TRM大鼠海马内GAT-1和GAT-3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癫痫的发生,可能是癫痫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1 GAT-3 TRM大鼠 癫痫 RT-PCR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及其基本电生理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美眯 赵金生 +2 位作者 高青华 何桂林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8-250,254,共4页
目的分离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并观察其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Langendorff灌流,胶原酶法分离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酶法分离得到存活杆状细胞达50%以上。全细胞电流钳模式下记录... 目的分离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并观察其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Langendorff灌流,胶原酶法分离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酶法分离得到存活杆状细胞达50%以上。全细胞电流钳模式下记录,细胞静息电位为(-69.9±3.4)mV,复位到95%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95)为(313.1±38.9)ms。全细胞电压钳模式下记录到典型L型钙通道电流。结论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获得性能稳定的心室肌细胞,尤其适用于膜片钳心电生理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膜片钳技术 全细胞记录 动作电位 L型钙通道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癫痫大鼠海马组织Ca^(2+)/Ca_V1.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昕瞳 封瑞 +7 位作者 蔡际群 徐晓雪 马丽华 何桂林 胡慧媛 赵金生 赵美眯 郭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痫大鼠(tremor,TRM)海马组织电压门控性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单位(CaV1.2)、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与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R...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痫大鼠(tremor,TRM)海马组织电压门控性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单位(CaV1.2)、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与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RM海马CA1、CA3和DG区CaV1.2、CaM和磷酸化CaMKⅡ(p-CaMKⅡ)的蛋白表达及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RM海马组织中[Ca2+]i。结果与正常Wistar大鼠相比,TRM海马组织中CaV1.2和CaM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p-CaMKⅡ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双标法结果显示:CaV1.2、CaM、p-CaMKⅡ在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群表达丰富,同时CaV1.2与CaM、p-CaMKⅡ与CaM在海马各区域均存在共定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RM海马细胞[Ca2+]i明显增强(P<0.01)。结论Ca2+/CaV1.2/CaM/CaMKⅡ通路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遗传性癫痫大鼠的癫痫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癫痫大鼠 海马 电压门控性钙通道 钙调蛋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