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离及鉴定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X-10产生的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1
作者
焦欣雨
周琬宜
+3 位作者
吴秀丽
任晋玮
江冰娅
郭正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1-700,共10页
目的从宁夏枸杞种植地的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X-10中分离并鉴定其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Streptomyces sp.NX-10的发酵提取产物,利用采集...
目的从宁夏枸杞种植地的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X-10中分离并鉴定其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Streptomyces sp.NX-10的发酵提取产物,利用采集的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并结合文献比对,解析化合物结构。另外,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评估其抗细菌活性。结果本研究从Streptomyces sp.NX-10中成功分离出5个白黄菌素类化合物(alboflavusins,AFNs),包括一个含有开环哒嗪结构的新环六肽化合物AFN 741(1)及4个已知化合物AFN A4(2)、AFN A1(3)、AFN B1(4)和AFN A5(5)。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革兰阳性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5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值为0.39μmol/L。结论Streptomyces sp.NX-10能产生具有环六肽结构的白黄菌素类次级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链霉菌
白黄菌素
环六肽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公藤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博
王宇
+4 位作者
潘华奇
梁洪玥
赵楠
陈再兴
刘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2期27-30,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PHPLC等手段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内生真菌广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PHPLC等手段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内生真菌广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苯酞(Ⅰ)、腺苷(Ⅱ)、尿苷(Ⅲ)、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1,1′-二(1,1′-羧基乙基)醚(Ⅵ)、赤藓醇(Ⅶ),其中化合物Ⅱ、Ⅲ、Ⅵ、Ⅶ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内生真菌
广布拟盘多毛孢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博
赵楠
+1 位作者
王宇
刘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67-70,共4页
对金银花提高小鼠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的活性部位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采用Shimadzu Shimpack PREP ODS(H)C18色谱柱(250mm×4.60mm,5μm),以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0nm...
对金银花提高小鼠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的活性部位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采用Shimadzu Shimpack PREP ODS(H)C18色谱柱(250mm×4.60mm,5μm),以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0nm,柱温为30℃。建立了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8个共有峰,并通过与对照品对照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10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8。该方法准确快捷,可作为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入药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耐缺氧活性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离及鉴定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X-10产生的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1
作者
焦欣雨
周琬宜
吴秀丽
任晋玮
江冰娅
郭正彦
机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微生物
药物
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医学科
学院
药物
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
医学科
学院
&北京协和医
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代谢工程室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宁夏
医科大
学
药学院
中国
科
学院
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1-70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2070044)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No.2021-RC350-010)。
文摘
目的从宁夏枸杞种植地的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X-10中分离并鉴定其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Streptomyces sp.NX-10的发酵提取产物,利用采集的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并结合文献比对,解析化合物结构。另外,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评估其抗细菌活性。结果本研究从Streptomyces sp.NX-10中成功分离出5个白黄菌素类化合物(alboflavusins,AFNs),包括一个含有开环哒嗪结构的新环六肽化合物AFN 741(1)及4个已知化合物AFN A4(2)、AFN A1(3)、AFN B1(4)和AFN A5(5)。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对革兰阳性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5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值为0.39μmol/L。结论Streptomyces sp.NX-10能产生具有环六肽结构的白黄菌素类次级代谢产物。
关键词
土壤链霉菌
白黄菌素
环六肽
抗菌活性
Keywords
Streptomyces
Alboflavusins
Cyclic hexapeptid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公藤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博
王宇
潘华奇
梁洪玥
赵楠
陈再兴
刘涛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中国
科
学院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锦州
医科大
学
药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药学院
中心实验室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2期27-3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0267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3315)
文摘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PHPLC等手段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内生真菌广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苯酞(Ⅰ)、腺苷(Ⅱ)、尿苷(Ⅲ)、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1,1′-二(1,1′-羧基乙基)醚(Ⅵ)、赤藓醇(Ⅶ),其中化合物Ⅱ、Ⅲ、Ⅵ、Ⅶ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雷公藤
内生真菌
广布拟盘多毛孢
次级代谢产物
Keywords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endophytic fungus
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
secondary me- tabolit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博
赵楠
王宇
刘涛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67-70,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博士启动基金计划项目(20121119)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3315)
文摘
对金银花提高小鼠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的活性部位进行了HPLC指纹图谱研究。采用Shimadzu Shimpack PREP ODS(H)C18色谱柱(250mm×4.60mm,5μm),以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0nm,柱温为30℃。建立了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8个共有峰,并通过与对照品对照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10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8。该方法准确快捷,可作为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入药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关键词
金银花
耐缺氧活性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Keywords
Flos Lonicerae
hypoxia tolerance active fraction
HPLC
fingerprint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离及鉴定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X-10产生的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焦欣雨
周琬宜
吴秀丽
任晋玮
江冰娅
郭正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雷公藤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李博
王宇
潘华奇
梁洪玥
赵楠
陈再兴
刘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银花耐缺氧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李博
赵楠
王宇
刘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