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脑伏核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维为 王铁民 魏孝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人脑伏核的位置关系和分部;伏核联系纤维伏核蒂的位置及走向;测定有应用价值的数值。以期对今后伏核的研究,为用立体定向外科手术进行戒毒治疗开阔思路,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共用11个成人脑。应用朱加也娃提出并详细阐述... 目的:探索人脑伏核的位置关系和分部;伏核联系纤维伏核蒂的位置及走向;测定有应用价值的数值。以期对今后伏核的研究,为用立体定向外科手术进行戒毒治疗开阔思路,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共用11个成人脑。应用朱加也娃提出并详细阐述的,经过特殊预处理后的人脑精细解剖方法。按设计的项目测量、统计、数码摄像。结果:人脑伏核埋伏於尾-壳核、内囊前肢的腹侧和钩束形成的薄板之间。内侧依偎隔区,外侧是外囊。伏核分为内侧与外侧两部分。核的前端缩窄被大脑白质包裹,后端横宽紧靠前连合。伏核强大的联系纤维就存在于后端围绕着前连合。伏核联系纤维也分为内、外侧两部分。伏核联系纤维内侧部主要走向终纹、丘脑、大脑水管周围和中脑腹侧。外侧部趋向嗅结节、前穿质等脑底结构。结论:伏核仅其内侧部依偎于隔区,故称为伏核比叫伏隔核更确切。伏核内侧部和许多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脑结构相连是伏核的核心部分。伏核在腹侧纹状体和基底前脑中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 伏隔核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SP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才丽平 方秀斌 +2 位作者 高杰 王铁民 于润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0,T012,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 ,观察哮喘豚鼠脊神经节、结状神经节、脊髓和孤束核内 P物质的变化。正常豚鼠 C7~ T5 脊神经节及结状神经节内存在 SP阳性反应细胞 ,其细胞质内充满棕色阳性反应颗粒 ,并可见大量的阳性反应纤维。 ...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 ,观察哮喘豚鼠脊神经节、结状神经节、脊髓和孤束核内 P物质的变化。正常豚鼠 C7~ T5 脊神经节及结状神经节内存在 SP阳性反应细胞 ,其细胞质内充满棕色阳性反应颗粒 ,并可见大量的阳性反应纤维。 P物质免疫反应也见于 C7~ T5 脊髓后角板层 、板层 、中间带外侧核 ,呈点状分布 ,偶见阳性纤维。孤束核内可见大量的 P物质阳性反应。哮喘豚鼠结状神经节、C7~ T5 脊神经节和相应节段脊髓后角、孤束核内 P物质阳性反应的密度明显增多而平均灰度值却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 P物质表达增强 ,提示这些部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哮喘 脊神经节 结状神经节 脊髓 弧束核 豚鼠 内脏传入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下呼吸道K物质放射免疫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3
作者 方秀斌 赵斌 +1 位作者 王铁民 于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豚鼠下呼吸道内K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肺内含量最高,支气管次之,气管最低。应用ABC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K物质免疫反应纤维在16只豚鼠下呼吸道的分布,结果指出,K物质免疫反应纤维分布于:1)各级呼吸...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豚鼠下呼吸道内K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肺内含量最高,支气管次之,气管最低。应用ABC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K物质免疫反应纤维在16只豚鼠下呼吸道的分布,结果指出,K物质免疫反应纤维分布于:1)各级呼吸道粘膜固有层、粘膜下层、平滑肌内及外膜层;2)肺内各级血管壁内平滑肌层,外膜层及二者的交界处,以及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内;3)肺泡隔内。本文并讨论了K物质与某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之间可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物质 放射免疫测定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激肽A免疫反应在哮喘豚鼠脊髓中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松林 方秀斌 +4 位作者 王铁民 佟晓杰 王振宇 高杰 于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合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研究了神经激肽A(NKA)免疫反应物在哮喘豚鼠脊髓中的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NKA免疫反应纤维及终末分布于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Ⅰ~Ⅲ层和背外侧索核区,NKA样阳性免疫...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合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研究了神经激肽A(NKA)免疫反应物在哮喘豚鼠脊髓中的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NKA免疫反应纤维及终末分布于豚鼠C7~T5段脊髓后角Ⅰ~Ⅲ层和背外侧索核区,NKA样阳性免疫反应物的平均密度在前者为42.2%,后者为37.2%;它们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34.7和92.9,与对照组(平均密度分别为27.2%和24.9%,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99.9和129.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1)。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内NKA可能参与了哮喘发作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是其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激肽A 脊髓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哮喘下呼吸道神经激肽B免疫反应纤维 被引量:2
5
作者 方秀斌 王铁民 于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神经激肽B免疫反应纤维在实验性哮喘豚鼠下呼吸道的变化。在气管和支气管,实验组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1500,对照组为1:1000,当两组的一抗浓度均为1:1500时,两者的神经激肽B免疫反应纤维见于平滑肌层,上皮内、...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神经激肽B免疫反应纤维在实验性哮喘豚鼠下呼吸道的变化。在气管和支气管,实验组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1500,对照组为1:1000,当两组的一抗浓度均为1:1500时,两者的神经激肽B免疫反应纤维见于平滑肌层,上皮内、上皮和平滑肌交界处以及外膜层,实验组的纤维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在肺组织,实验组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2000,对照组为1:1500,当一抗稀释浓度均为1:2000时,两组的神经激肽B免疫反应纤维主要见于肺内各级支气管平滑肌层、血管壁平滑肌层、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肺泡隔内,但实验组的阳性纤维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B 哮喘 免疫反应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十二指肠感觉神经的来源 被引量:1
6
作者 佟晓杰 于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法研究猫十二指肠感觉神经的来源。标记细胞以椭圆形和中型为多,分布在双侧T_3~L_4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下节,右侧多于左侧。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T_6~T_(13)节段。标记细胞的分布显示了既分... 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法研究猫十二指肠感觉神经的来源。标记细胞以椭圆形和中型为多,分布在双侧T_3~L_4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下节,右侧多于左侧。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T_6~T_(13)节段。标记细胞的分布显示了既分散又集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感觉神经 辣根过氧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嘉谦 于频(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257-262,279,共7页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和肾内注射HRP逆行标记神经元的方法,研究了猫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发现了下述的待点。1.猫左、右侧腹腔神经节相互融合,呈半环状包绕在肠系膜上(前)动脉的起始处,于其融合部,各发出左、右肾支。肠系膜上神经节与右...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和肾内注射HRP逆行标记神经元的方法,研究了猫肾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发现了下述的待点。1.猫左、右侧腹腔神经节相互融合,呈半环状包绕在肠系膜上(前)动脉的起始处,于其融合部,各发出左、右肾支。肠系膜上神经节与右侧腹腔神经节融合。2.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分别位于腹腔神轻节,同侧主动脉肾神经节和T_(12)~L^(4)节段的交感干神经节内,並具有局部定位分布的关系。3.肾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来自腹腔神经节(82.08%),其次是主动脉肾神经节(12.76%),交感干神经节最少(5.16%)。4.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交感干神经节中有少量呈梭形。5.支配肾周腹膜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与肾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存在部位、数量和在各种神经节内分布形式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腹腔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交感干神经节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包峰 何维为 +1 位作者 吕永利 李永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70,共4页
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光、电镜下进行定量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7—18天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体外生长发育过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3天时,神经元以2个突起为主,占81%;1周时,神经元以3个突起为主,占51%;2周时神经元以3~4... 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光、电镜下进行定量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7—18天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体外生长发育过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3天时,神经元以2个突起为主,占81%;1周时,神经元以3个突起为主,占51%;2周时神经元以3~4个突起为主,分别占37%和31%。定量组化结果显示神经元SDH、AChE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在第3天分别为64.2和3.8,1周时分别为98.2和12.8,2周时分别为127.6和24.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培养神经元在第3天时,神经元特异烯醇酶(NSE)呈阳性反应。上述结果提示,体外培养胚胎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在第3天基本发育成熟。本文还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培养 下丘脑 神经元 大鼠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脑缺血预处理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刁尧 李亚明 +3 位作者 陈春梅 高杰 赵恂 于成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线栓法阻断SD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预处理及脑缺血模型。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前脑皮质、基底核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 目的:探讨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线栓法阻断SD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预处理及脑缺血模型。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前脑皮质、基底核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血组相比,预处理缺血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Bcl2蛋白表达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Bc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缺血预处理诱导抗凋亡、产生脑保护机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脑缺血 预处理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秀斌 何维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75-79,共5页
应用DNA基因重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时发现,由降钙素基因转录的RNA有两个过程,其一是甲状腺C细胞中mRNA的产生;其二是神经组织中的mRNA的产生。甲状腺的mRNA编码了降钙素,而神经组织中的mRNA编码了一种新的含有37个氨基酸的神经... 应用DNA基因重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时发现,由降钙素基因转录的RNA有两个过程,其一是甲状腺C细胞中mRNA的产生;其二是神经组织中的mRNA的产生。甲状腺的mRNA编码了降钙素,而神经组织中的mRNA编码了一种新的含有37个氨基酸的神经肽,遂命名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P 降钙素基因 神经肽 基因转录 基因重组技术 大鼠 胃酸分泌 阳性细胞数量 神经丛 平滑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向疑核投射的光、电镜观察
11
作者 吕永利 赵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47-249,共3页
本实验采用HRP顺、逆行标记法及神经溃变技术,用光、电镜同时观察了大白鼠孤束核向疑核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孤束核向疑核有明显的纤维投射,这些纤维与疑核细胞形成Gray’sⅠ型轴-体、轴-树突触。提示疑核及其所在的延髓腹外侧网状结... 本实验采用HRP顺、逆行标记法及神经溃变技术,用光、电镜同时观察了大白鼠孤束核向疑核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孤束核向疑核有明显的纤维投射,这些纤维与疑核细胞形成Gray’sⅠ型轴-体、轴-树突触。提示疑核及其所在的延髓腹外侧网状结构区可能是某些内脏反射的重要整合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疑核 纤维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