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抗肿瘤McAb 3D5和抗CEA McAb对肺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宜 何安光 +2 位作者 张宝庚 杨志山 汤天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14-418,共5页
应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 3D5和抗CEA单克隆抗体,对101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 3D5可与63.4%的肺癌标本反应,且对肺鳞癌有较高的阳性率。抗CEA单克隆抗体可与77.2%的肺癌起反应,特别对... 应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 3D5和抗CEA单克隆抗体,对101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 3D5可与63.4%的肺癌标本反应,且对肺鳞癌有较高的阳性率。抗CEA单克隆抗体可与77.2%的肺癌起反应,特别对肺腺癌有较高的阳性率。两种单克隆抗体不具相同抗原性,联合应用时可提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通过MAPK途径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卫东 赵惠儒 +3 位作者 于秉治 王晓华 宗志红 刘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蛋白印迹法分析斑蝥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蛋白B1(cyc linB1)、p34cdc2、phos-p34cdc2、p21、sur...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蛋白印迹法分析斑蝥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蛋白B1(cyc linB1)、p34cdc2、phos-p34cdc2、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结果:斑蝥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斑蝥素作用于A549细胞后引起G2/M期阻滞;斑蝥素处理后,p34cdc2、phos-p34cdc2表达量没有改变,cyc linB1、survivin蛋白表达量减少,p21蛋白表达量增加。ERK1/ERK2、phos-ERK1/phos-ERK2表达量降低。结论:斑蝥素通过调节cyc linB1、p21、survivin、ERK1/ERK2、phos-ERK1/phos-ERK2等蛋白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引起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MAPK途径 细胞周期 肺癌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蓄痰集检法对肺癌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何安光 曲恒春 +6 位作者 刘江 刘可立 戴晓淳 李厚文 杨志山 殷洪年 胡永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65-368,共4页
本文采用自制的PAT蓄痰液,对210例怀疑肺癌病人进行检诊,其中108例为原发性肺癌,经本法检诊率为84.25%,比对照组一般涂片法64.81%,检诊率高13.5%~19.44%,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85%。本法简便,适于普查,可溶解粘液,易检异型细胞。蓄痰液保... 本文采用自制的PAT蓄痰液,对210例怀疑肺癌病人进行检诊,其中108例为原发性肺癌,经本法检诊率为84.25%,比对照组一般涂片法64.81%,检诊率高13.5%~19.44%,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85%。本法简便,适于普查,可溶解粘液,易检异型细胞。蓄痰液保鲜性良好,可邮寄,且价格低廉,可推广使用,是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痰液 肺癌 诊断 集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p53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彦多 何安光 +2 位作者 朱继江 王实 夏书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p53蛋白在68例各型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p53蛋白在常规石蜡切片中保存较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3.2%,正常细胞中未见p53蛋白表达。提示p53蛋白是...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p53蛋白在68例各型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p53蛋白在常规石蜡切片中保存较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3.2%,正常细胞中未见p53蛋白表达。提示p53蛋白是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物。支气管粘膜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可见p53蛋白表达,说明p53蛋白表达可能是支气管粘膜上皮癌变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蛋白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蓬碱抗肿瘤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华 王宏 何安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本文对从骆驼蓬种子里提取出来的生物碱(2A-1、2B-2)进行了体外抑癌试验。其结果表明:骆驼蓬总碱(2A-1、2B 2)对瘤细胞L-1210和K-56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5.71μg/ml、139.63μg/ml,36.40μg/ml和70.55μg/ml。其抗... 本文对从骆驼蓬种子里提取出来的生物碱(2A-1、2B-2)进行了体外抑癌试验。其结果表明:骆驼蓬总碱(2A-1、2B 2)对瘤细胞L-1210和K-56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5.71μg/ml、139.63μg/ml,36.40μg/ml和70.55μg/ml。其抗肿癌作用的强度和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中2A-1对两种瘤细胞的作用效果比2B-2的抗肿瘤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碱 抗肿瘤作用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蕾 何安光 +4 位作者 张宝庚 王宏 王晓华 代小淳 汤天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蕾 何安光 张宝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9-151,I023,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对人胰腺癌JF30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蛋白的表达、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经放射自显影显示DNA合成、核仁组成区嗜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对人胰腺癌JF30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蛋白的表达、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经放射自显影显示DNA合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及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标记法凋亡原位染色,观察TNF-β的作用。结果:PCNA及bcl-2蛋白的表达,在TNF-β处理前后变化不甚明显;AgNOR染色后,银染颗粒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颗粒面积减少显著(P<0.05);3H-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表明,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差异显著。凋亡原位染色显示,在TNF-β处理后的较短时间内即出现多量染色阳性细胞,与对照片比较,变化明显。结论:AgNOR染色颗粒面积减少及凋亡原位染色出现多量凋亡细胞,能较敏感地反映TNF-β处理对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Β 细胞增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测定对肺癌临床诊断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海 李厚文 何安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实验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07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癌胚抗原(SCEA)水平测定,并与健康人,胸部良性疾病和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CEA水平测定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有助于胸部疾病中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特别对周... 本实验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07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癌胚抗原(SCEA)水平测定,并与健康人,胸部良性疾病和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CEA水平测定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有助于胸部疾病中肺癌与良性疾病的鉴别,特别对周围型肺癌与胸部良性病灶的鉴别诊断意义显著。在已确诊的肺癌患者中,SCEA测定对于判定病期、手术切除可能性的估计均有一定意义。SCEA≥15μg/L是病期较晚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胚抗原 诊断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系JF305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昕 张宝庚 +1 位作者 贾兰玲 周伟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采用手术切除人胰腺癌标本进行裸鼠皮下移植,建立了人胰晾癌裸鼠移植瘤系JF305,该瘤系具有移植成功率高、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其组织学和生物学研完基本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染色体分析以超二倍体为主,核型显示为人类染色体核型。因此,JF... 采用手术切除人胰腺癌标本进行裸鼠皮下移植,建立了人胰晾癌裸鼠移植瘤系JF305,该瘤系具有移植成功率高、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其组织学和生物学研完基本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染色体分析以超二倍体为主,核型显示为人类染色体核型。因此,JF305是胰腺癌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研究的较好实验模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移植术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伟红 何安光 +4 位作者 张宝庚 杨志山 李振 贾兰玲 刘可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6-9,24,共5页
将人肺实体腺癌手术切除的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得到可连续传代的移植瘤系,其成功率为94.1%。该移植瘤潜伏期短,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性状稳定。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表明,该移植瘤较好地保持了原肿瘤的形态和功能特点,该... 将人肺实体腺癌手术切除的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得到可连续传代的移植瘤系,其成功率为94.1%。该移植瘤潜伏期短,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性状稳定。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表明,该移植瘤较好地保持了原肿瘤的形态和功能特点,该移植瘤己传至15代,命名为N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癌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合并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11
作者 辛彦 赵凤凯 +8 位作者 吴东瑛 王梅先 张荫昌 何安光 戴晓淳 姜奕 王舒宝 单吉贤 徐惠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92-93,共2页
胃的恶性淋巴瘤少见,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4%。胃癌合并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则罕见。本文对1例胃癌合并胃恶性淋巴瘤的病例进行了较系统的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并对恶性淋巴瘤、瘤样淋巴组织增生与胃癌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瘤 病理学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胸腺淋巴细胞诱导的LAK细胞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宝庚 姜奕 +11 位作者 李昕 王宏 邰春泉 韩硕 周雅芬 何安光 周伟红 刘可立 王晓华 贾兰玲 戴小淳 曲恒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19-422,共4页
我们利用胎儿胸腺淋巴细胞作为IAK细胞的前身细胞,制备成Th-LAK细胞,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Th-LAK细胞对离体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2.用^(125)I同位素释放法测定Th-LAK细胞对靶细胞(K562)具有杀伤活性。3.Th-LAK细胞对裸鼠移植... 我们利用胎儿胸腺淋巴细胞作为IAK细胞的前身细胞,制备成Th-LAK细胞,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Th-LAK细胞对离体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2.用^(125)I同位素释放法测定Th-LAK细胞对靶细胞(K562)具有杀伤活性。3.Th-LAK细胞对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说明Th-LAK细胞对肿瘤具有杀伤作用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淋巴细胞 LAK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腹癌ABH(O)血型抗原表达特点及其意义的研究
13
作者 周雅芬 张宝庚 +1 位作者 李振 曲恒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66-269,共4页
本文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40例壶腹癌标本的ABH(O)血型抗原的表达。结果显示,75%的癌细胞的ABH(O)抗原的表达减弱或消失,其中高分化乳头状及管状腺癌ABH(O)抗原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1)。在镜下随机观察的10... 本文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40例壶腹癌标本的ABH(O)血型抗原的表达。结果显示,75%的癌细胞的ABH(O)抗原的表达减弱或消失,其中高分化乳头状及管状腺癌ABH(O)抗原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1)。在镜下随机观察的100个视野中,高分化的高柱状癌细胞及其构成的乳头状癌巢ABH(O)抗原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分化的多形性及纺锤形癌细胞及其构成的条索状或弥漫分布的癌巢(P<0.01)。作者认为,ABH(O)抗原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对癌的形态学诊断中恶性度判定及鉴别交界性病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癌 血型 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CEA单克隆抗体在移殖人肺腺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14
作者 陈庆 杨志山 +2 位作者 殷洪年 何安光 周伟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39-41,共3页
应用改良氯胺T,将^(131)I标记于CEA单克隆抗体(McAb),并将^(131)I-CEA McAb注入荷人肺腺癌裸鼠体内,进行放免显像研究。结果表明,^(131)I-CEA McAb高度浓集于肿瘤组织,体外扫描显示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积聚。提示,^(131)I-CEA McAb... 应用改良氯胺T,将^(131)I标记于CEA单克隆抗体(McAb),并将^(131)I-CEA McAb注入荷人肺腺癌裸鼠体内,进行放免显像研究。结果表明,^(131)I-CEA McAb高度浓集于肿瘤组织,体外扫描显示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积聚。提示,^(131)I-CEA McAb应用于肺癌的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 放射免疫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高危个体危险度数量化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宝森 何安光 +4 位作者 刘可立 孙静 施海龙 谷德元 谷洪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22,共4页
危险度数量化评估方法是应用现代生物数学技术(模糊判别、信息论等)对人群及个体患肺癌危险度进行数量化评估,从而数量地指导人们进行肺癌的一、二级预防,有效地确定肺癌高危人群和高危个体。本文应用概率论,模糊数学等原理和方法... 危险度数量化评估方法是应用现代生物数学技术(模糊判别、信息论等)对人群及个体患肺癌危险度进行数量化评估,从而数量地指导人们进行肺癌的一、二级预防,有效地确定肺癌高危人群和高危个体。本文应用概率论,模糊数学等原理和方法,通过肺癌危险因系的数量化,建立了用于人群肺癌筛检的数学模型,按确定判别阈值的隶属度(AD)一0.5进行高危个体数量化评估,确定高危个体。本文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应用特点。是肺癌筛检中投资少,收益大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高危个体 危险度 数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建峰 刘雷键 +3 位作者 杨静宇 李士进 何安光 刘可立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20,共4页
介绍了一个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痰液涂片彩色显微图像中的肺癌细胞。为了提高识别癌细胞的稳定性与有效性,系统采用了一种细胞分割与分类的分层处理结构。首先,在某一特定的归一化彩色空间中利用自适... 介绍了一个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痰液涂片彩色显微图像中的肺癌细胞。为了提高识别癌细胞的稳定性与有效性,系统采用了一种细胞分割与分类的分层处理结构。首先,在某一特定的归一化彩色空间中利用自适应阈值的方法对细胞核进行分割,然后,利用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检出可疑癌细胞,最后用细胞核区的色度学特征和纹理特征对可疑癌细胞进行分类与识别,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处理 肺癌 计算机 图像处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LAK细胞对肺癌试验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安光 李振 +8 位作者 薛宜 周伟红 张宝庚 姜奕 李昕 杨志山 胡永校 殷洪年 赵惠如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利用Th-LAK细胞对4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治疗的观察。结果表明,71.7%的病例原有症状和体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期综合的一年生存率为82.6%,高于其它疗法的生存率;部分病例的肿瘤及转移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关键词 肺癌 杀伤细胞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肺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天趵 何安光 +2 位作者 张宝庚 杨志山 王晓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10-413,共4页
采用新鲜肺癌组织制成的细胞悬液及肺腺癌细胞株做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经活体增殖的无支原体污染的高活力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和多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筛选,得到两株分泌对肺癌具高特异性... 采用新鲜肺癌组织制成的细胞悬液及肺腺癌细胞株做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经活体增殖的无支原体污染的高活力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和多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筛选,得到两株分泌对肺癌具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与被检测的大多数人体正常组织无交叉反应,可初步用于肺癌病理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L治疗晚期癌性腹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华 王宏 何安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6,共2页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浸润肿瘤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lymphocyte,TIL)是肿瘤生物治疗中较为有效的抗浸润肿瘤淋巴细胞,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Rosen-berg等[1]报...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浸润肿瘤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lymphocyte,TIL)是肿瘤生物治疗中较为有效的抗浸润肿瘤淋巴细胞,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Rosen-berg等[1]报道,TIL经rIL-2重组基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腹水 TIL 治疗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TIL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晓华 何安光 王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TIL是肿瘤(AIT)中最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Rosenberg等报道,TIL在体外经rIL-2培养扩增后.具有比LAK细胞更强的抗肿瘤效果。TIL可渗入到组织中,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特异...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TIL是肿瘤(AIT)中最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6年Rosenberg等报道,TIL在体外经rIL-2培养扩增后.具有比LAK细胞更强的抗肿瘤效果。TIL可渗入到组织中,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特异性的杀伤作用。近年来,我室对几种肿瘤过继免疫疗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 治疗 癌性腹水 自体 抗肿瘤免疫 疗效观察 RIL-2 AIT 渗入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