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穿刺引流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症状性淋巴囊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少雷 刘德华 +2 位作者 魏宏 史国栋 乔金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有症状淋巴囊肿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31例因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并行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有症状淋巴囊肿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有症状淋巴囊肿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31例因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并行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有症状淋巴囊肿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共处理31例患者46个囊肿。近期有效率100%。并发症包括引流管周围液体渗漏3例、引流管脱落1例;未发生感染。对26例患者进行了3个月以上的随访,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结论 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清扫后形成的有症状淋巴囊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术后淋巴囊肿 CT引导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磁共振的差异性表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腾飞 黄波 +4 位作者 罗娅红 张毅 牛微 马晓雯 李璞宸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13-818,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低级别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与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磁共振特征,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磁共振资料的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52例、纤维腺瘤68例,对其MRI征象表现进... 目的分析乳腺低级别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与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的磁共振特征,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磁共振资料的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52例、纤维腺瘤68例,对其MRI征象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叶状肿瘤以分叶状或多结节融合状多见,纤维腺瘤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无多结节融合状;叶状肿瘤及纤维腺瘤都以边缘光滑多见;T1WI上18个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病灶内见片状高信号影,病理提示出血,纤维腺瘤只有5例出现高信号;T2WI上叶状肿瘤多呈高信号,纤维腺瘤多呈低或等低信号;动态增强叶状肿瘤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无强化分隔及囊变;纤维腺瘤多表现为均匀强化,1例出现囊变,可见无强化分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分型,叶状肿瘤以Ⅱ型多见,纤维腺瘤以Ⅰ型多见;DWI信号表现,叶状肿瘤全部表现为高信号,纤维腺瘤有8例表现为等低或低信号。结论乳腺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在形状、信号、强化方式及TIC表现上具有一定差异,有助于其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瘤 纤维腺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功能性成像用于胶质瘤术前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佳佳 于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91-395,共5页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原发脑内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特征。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的主要影像手段。随着MR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原发脑内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特征。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的主要影像手段。随着MR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等功能MRI的发展,对于以手术为主的胶质瘤,能进行个性化的术前规划和术中监测,从而降低术后损伤,改善预后。作者就MRI及MRS、DTI、BOLD-f MRI这三种功能成像对胶质瘤术前规划和术中监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手术前评估 监测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