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兴地区外籍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牟宝华 兰满 +1 位作者 孙欢欢 叶志弘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868-1869,共2页
多元文化护理理论由美国护理学者Madeleine Leininger提出,认为文化照顾是护理工作的本质和中心,是护理实践的原动力[1,2]。该理论在我国已得到推广应用,逐渐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之一[3,4]。绍兴县以“中国轻纺城”而享... 多元文化护理理论由美国护理学者Madeleine Leininger提出,认为文化照顾是护理工作的本质和中心,是护理实践的原动力[1,2]。该理论在我国已得到推广应用,逐渐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之一[3,4]。绍兴县以“中国轻纺城”而享誉海内外,吸引来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外籍患者就医数量也持续增长,相应的护理需求日益突出。本调查旨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服务 外籍患者 需求调查 绍兴地区 护理理论 多元文化 护理工作 文化照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高龄白内障手术300例围手术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士成 应文闯 +3 位作者 章爱武 王湘娟 周雁翀 吴红雅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5期758-759,共2页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gt;80岁高龄白内障患者也逐渐增多[1]。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式已被广大医患所接受。但高龄老人全身器官功能衰退,重...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gt;80岁高龄白内障患者也逐渐增多[1]。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式已被广大医患所接受。但高龄老人全身器官功能衰退,重要器官疾病多,手术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围手术期 基层医院 折叠人工晶体植入 器官功能衰退 囊外白内障摘除 致盲性疾病 白内障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佳 马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血栓成分及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接受颅内动脉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取栓术中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和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结局进行评价。所有血栓标本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栓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以及调节性T细胞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完整血栓数据的44例患者,其中红细胞型15例、混合型11例、纤维蛋白/血小板型18例,三组间ORG 10172急性脑卒中治疗分类试验(TOAST)病因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均P>0.05)。按TOAST病因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8例和心源性栓塞型1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血栓的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分别为58.0%(44.2%,72.5%)和24.5%(12.7%,48.0%),P<0.01],而心源性栓塞型患者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例明显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分别为73.0%(49.2%,84.5%)和40.0%(25.2%,54.5%),P<0.01]。4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者19例,神经功能结局不良者25例,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相关(均P<0.05),而其余临床相关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与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关(均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年龄、手术时间、CD4^(+)CD25^(+)T细胞数等变量,发现血栓CD4^(+)CD25^(+)T细胞数是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69,95%CI:1.101~1.701,P<0.01)。结论:血栓中红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与患者功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但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 红细胞 纤维蛋白/血小板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庭欢 钟晚思 +6 位作者 陈智才 沈轲 叶惠雅 喻志慧 罗佳 马骏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曲线探讨血红蛋白水平与EN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162例患者。与非END患者比较,END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分别为136与140 g/L,P<0.01),贫血比率更高(分别为24.2%与16.9%,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OR=0.995,95%CI:0.991~0.999,P<0.05)和贫血(OR=1.238,95%CI:1.055~1.454,P<0.01)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独立相关。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END风险呈U型关系(P<0.01),但这种U型关系只在男性患者中观察到(P<0.05)。结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END发生风险相关,特别是男性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或升高均可能增加END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红蛋白 贫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presepsin、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余建 邵强 +2 位作者 王权 张晓辉 黄凯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presepsin(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早期诊断严重创伤患者脓毒症及其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6~12月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resepsin、PC...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presepsin(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早期诊断严重创伤患者脓毒症及其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6~12月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resepsin、PCT和CRP,用ROC曲线及生存分析法评估联合检测3项指标诊断脓毒症及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研究周期内共纳入严重创伤患者176例,其中脓毒症患者63例(占35.8%)。脓毒症患者第1天血清presepsin、PCT和CRP高于非脓毒症患者(P均<0.01)。血清presepsin、PCT和CRP诊断创伤患者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31(95%CI:0.746~0.932)、0.775(95%CI:0.602~0.890)和0.618(95%CI:0.542~0.714),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40 pg/mL、0.91ng/mL和65 mg/L。制定生物评分后,2分以上的AUCROC为0.916(95%CI:0.839~0.991)。通过生存曲线分析63例脓毒症患者初始血清presepsin、PCT和CRP均明显升高的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指标升高的患者(P<0.05)。结论本组创伤患者中,联合检测血清presepsin、PCT和CRP能有效地早期诊断脓毒症,并可以有效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 presepsin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附106例报告) 被引量:35
6
作者 叶利洪 陈永良 +4 位作者 蒋小强 钱卫良 陶水祥 何建松 李王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06例,结石大小0.8~1.6cm,平均1.2cm。经输尿管硬镜扩张后留置输尿管扩张鞘,寻及结石以200μm光纤、0.8~1.2J/5~10Hz功率钬激光碎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106例,结石大小0.8~1.6cm,平均1.2cm。经输尿管硬镜扩张后留置输尿管扩张鞘,寻及结石以200μm光纤、0.8~1.2J/5~10Hz功率钬激光碎石。结果106例共有结石122枚,结石寻及率96.7%(118/122),单次碎石成功率91.8%(112/122)。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术后住院1~4d,平均3d。无脓肾、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91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结石体积较小、肾盏无明显积水,以及因解剖特点预期体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的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田国琴 寿炎明 +6 位作者 方雅琴 徐丽娟 张志英 陈建炜 倪惠娟 沈华 王杏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绝经 老年妇女 子宫内膜癌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志明 储修峰 +1 位作者 娄建平 孟兴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价值。方法 2010年5~2011年5月115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结石,分别施行TUSPLC(单孔组,n=55)和常规LC(常规组,n...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价值。方法 2010年5~2011年5月115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结石,分别施行TUSPLC(单孔组,n=55)和常规LC(常规组,n=60)。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单孔组52例顺利完成TUSPLC,3例中转LC(2例因胆囊三角粘连致密,1例因左肝叶肥厚影响视野);常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手术时间(52.5±21.8)min显著长于常规组(43.3±17.6)min(t=2.433,P=0.016);单孔组术中出血量(19.5±9.5)ml与常规组(22.2±8.0)ml无统计学差异(t=1.633,P=0.105);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2.5±1.4)d与常规组(2.3±1.2)d无统计学差异(t=-0.814,P=0.417);单孔组2例术后需要镇痛,常规组12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χ2=6.646,P=0.010);2组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12例随0.5~11个月,平均6.2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USPLC与常规LC相比安全、可行,具有瘢痕不明显且隐避,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对术者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 单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前馈控制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少凤 谢珠红 +1 位作者 高江美 钟爱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概...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护理质量评分、医师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4.17%,护理工作质量5个单项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师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师满意率为80.83%和95.83%,患者满意率为80.00%和9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动态的前馈控制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医师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在保证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风险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因素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陈林 祝志梅 王瑞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8期628-629,共2页
目的了解影响临床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因素,提高不良事件自愿上报率,做到资源共享。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对254名临床护士进行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因素无记名调查。结果担心影响年终考核者占57.9%,担心影响自身形象者占55.7%,担心... 目的了解影响临床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因素,提高不良事件自愿上报率,做到资源共享。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对254名临床护士进行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因素无记名调查。结果担心影响年终考核者占57.9%,担心影响自身形象者占55.7%,担心受到经济惩罚者占48.9%,缺乏上报意识者占47.2%。结论建立非处罚的、保密的、独立的、针对系统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营造积极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和手术时机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孟华 余利荣 方孙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5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石梗阻,再用...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5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石梗阻,再用十二指肠镜或腹腔镜或两镜联合进行序贯治疗。结果2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其中18例取石成功,2例因结石无法取出而行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10例2~3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2例3~4周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8例胆囊结石未发现胆总管结石,经保守治疗血尿淀粉酶正常或接近正常,1~2周后行LC。50例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58例随访0.5~3年,平均2.1年,无远期并发症及胰腺炎复发。结论先采用MRCP明确结石位置;非梗阻型,保守治疗1~2周后行LC;梗阻型48h内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管下端嵌顿结石或ENBD治疗,3~4周后采用LC及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序贯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微创、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1 位作者 孟兴成 张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77-878,886,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55例胆囊管结石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术中明确“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近侧端,剪开远侧部分胆囊管管壁,钝性... 目的探讨胆囊管残端部分开放联合胆道造影在胆囊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2月,对55例胆囊管结石行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术中明确“三管”关系后夹闭胆囊管近侧端,剪开远侧部分胆囊管管壁,钝性挤压远端,挤出可能残留结石直至清亮胆汁流出,自胆囊管开放口置管行术中胆道造影,判断有无结石残留。术后观察腹部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常规行B超复查,必要时行MRCP检查,明确有无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结果5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胆囊管残端开放钝性挤压,15例有残留小结石挤出。术中胆道造影,1例发现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多次反复挤压取石失败,术后第3日行ERCP+EST取石成功,余54例无结石残留。术后2例不明原因上腹疼痛,肝功能、B超及MRCP检查均无异常,予以对症解痉治疗后腹痛缓解,余均顺利康复。结论对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用胆囊管残端开放法,通过钝性挤压胆汁溢出,冲出可能残留结石,辅以经胆囊管残端插管胆道造影,及早发现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继发胆总管结石残留,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 胆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志明 黄洪军 +1 位作者 孟兴成 储修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1-1142,1146,共3页
2015年1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45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我们认为只要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腹膜后肿瘤切除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能,选择合适患者,腹腔镜下囊性... 2015年1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巨大假性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45 ml,术后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我们认为只要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腹膜后肿瘤切除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能,选择合适患者,腹腔镜下囊性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假性囊肿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超权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功能分级及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83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Ⅳ级;25例心功能I级,心力衰竭病史≥6个月;89例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与心衰患者匹配的健康者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功能分级及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83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Ⅳ级;25例心功能I级,心力衰竭病史≥6个月;89例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与心衰患者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并测定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心功能I级者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病因心衰组相互比较,血清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UMA水平与血清Cys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心衰患者血清CysC的改变较Scr的改变出现迅速。结论血清CysC水平对预测CHF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及评估心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胱抑素C 血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干预去势雌鼠泪腺中MMP1和TIMP1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涛 刘涛 +2 位作者 吴红雅 刘阳 陈健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雌鼠泪腺中MMP1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60只雌鼠泪腺中MMP1和TIM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SⅠt检测。结果:雌鼠去势后SⅠt显著缩短,MMP1和TIMP1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势雌鼠泪腺中MMP1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60只雌鼠泪腺中MMP1和TIMP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SⅠt检测。结果:雌鼠去势后SⅠt显著缩短,MMP1和TIMP1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给予雌激素后,SⅠt比给药前显著缩短,MMP1和TIMP1蛋白、mRNA表达较给药前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雌激素上调MMP1和TIMP1表达,而且可以加重泪液分泌的减少,所以临床需慎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蛋白印迹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6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志明 孟兴成 储修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69-70,8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LDP6例,年龄33~76岁,平均45.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LDP6例,年龄33~76岁,平均45.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25~365min,平均250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168ml。术后病理报告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癌4例。1例术后胰漏,经保持引流通畅、抑制胰酶分泌等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5~19d,平均7.8d。结论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胰腺外科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直肠癌联合根治并胆囊切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衡桂 俞学军 +3 位作者 方孙阳 邱海江 杨应林 牟一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辅助 胃癌 高龄患者 胆囊切除 联合根治 胆囊多发性结石 萎缩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骶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林 祁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4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骶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观察组103例入院后即开始进行健康教育、训练丁字带下如何排尿、术中术后控制液体滴注速度、术后尽早督促排尿、发生尿潴留时及时采取诱导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骶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观察组103例入院后即开始进行健康教育、训练丁字带下如何排尿、术中术后控制液体滴注速度、术后尽早督促排尿、发生尿潴留时及时采取诱导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肛肠疾病骶管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尿潴留 护理干预 骶管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精囊镜技术诊治血精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珠红 钟爱英 高江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87-288,共2页
血精症多由精囊和前列腺的炎症引起,具有自愈性,但顽固性血精常规药物难以奏效。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2月经尿道精囊镜手术诊治血精4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手术配合 手术诊治 血精症 精囊 尿道 顽固性血精 常规药物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乙状结肠造口还纳术6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2 位作者 俞学军 孟兴成 张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造口还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对我院6例乙状结肠造口行腹腔镜下还纳术,沿造口边缘切开皮肤,将造口的肠管自腹壁分离,包埋吻合器抵钉座,将肠管放回腹腔内,将10 mmtrocar通过原造口处切口置入腹...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造口还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对我院6例乙状结肠造口行腹腔镜下还纳术,沿造口边缘切开皮肤,将造口的肠管自腹壁分离,包埋吻合器抵钉座,将肠管放回腹腔内,将10 mmtrocar通过原造口处切口置入腹腔内,缝合固定.通过此trocar建立CO2气腹和视镜通道,腹腔镜直视下于脐部及右侧下腹分别放置5 mm或10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游离降结肠,使两肠管断端相靠无张力.在腹腔镜监视下自肛门插入吻合器机身,在适当的位置穿出中心杆与抵钉座镶嵌,旋紧击发,完成吻合.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0 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2~30 h,平均24 h;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6.5d.造口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技术用于乙状结肠造口还纳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乙状结肠造口术 还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