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轮匝肌麻痹酶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研究
1
作者 郭小东 吴艺 +3 位作者 刘洁 李华 孙桂媛 石玉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麻痹的发病机制与面神经挫伤后肌肉功能恢复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夹持wistar大鼠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制备眼轮匝肌麻痹模型。采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染色,显微图像分析、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眼...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麻痹的发病机制与面神经挫伤后肌肉功能恢复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夹持wistar大鼠面神经颞支和颧支,制备眼轮匝肌麻痹模型。采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染色,显微图像分析、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眼轮匝肌及运动终板酶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①眼轮匝肌肌纤维:术后1周直径及SDH含量开始下降,3周末降至最低,4周肌纤维直径及SDH活性开始恢复,5~8周逐渐接近正常。②运动终板:4周面积和AchE活性稍降低。5~7周逐渐下降,8周开始再生,AchE活性恢复。10周时再生运动终板增多,面积增大,AchE活性基本恢复。12周完全恢复正常。③超微结构:3周肌纤维内线粒体空泡变,嵴断裂、消失,肌原纤维间隙增宽,部分肌丝溶解,明暗带不清。4~7周突触后膜接头褶变浅、排列紊乱、局部消失。8~10周逐渐恢复,线粒体增多增大,肌丝排列较规则,突触膜接头褶清晰可见。12周恢复正常,白肌运动终板改变较其它两型明显。结论:眼轮匝肌以快缩纤维白肌为主,白肌纤维对损伤敏感,反应剧烈,恢复晚,故临床上面瘫患者眼部麻痹症状重于口部及其他面肌;其受单侧神经支配,神经纤维直径大,易损伤,程度重,神经功能恢复慢,在面神经挫伤后第12周,眼轮匝肌可重新建立神经与肌肉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 琥珀酸脱氢酶 乙酰胆碱酯酶 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转运蛋白3在小鼠海马苔藓纤维的定位分布
2
作者 王占友 田伟 +2 位作者 杨茂伟 赵祯 葛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锌转运蛋白 跨膜转运 海马 苔藓纤维 定位分布 脑部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黑质密部alpha4烟碱受体免疫电镜的研究
3
作者 孙桂媛 侍继忠 +1 位作者 张开 宁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9-400,共2页
大鼠黑质密部alpha4烟碱受体免疫电镜的研究孙桂媛侍继忠张开宁斌(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沈阳110001)黑质密部(substantianigraparscompacta,SNc)神经元已经显示出α3、α... 大鼠黑质密部alpha4烟碱受体免疫电镜的研究孙桂媛侍继忠张开宁斌(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沈阳110001)黑质密部(substantianigraparscompacta,SNc)神经元已经显示出α3、α4、α5、和β2、β3烟碱受体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黑质密部 烟碱受体 免疫 神经元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4
作者 温昱 李彬 +1 位作者 党瑞山 张传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男性骨髓,体外全骨髓培养,传代后采用免疫微珠分选方法收集CD1+33细胞,EGM-MV2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EPCs,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纯...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培养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成年男性骨髓,体外全骨髓培养,传代后采用免疫微珠分选方法收集CD1+33细胞,EGM-MV2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EPCs,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EPCs特殊分子标志物CD34、CD133和VE-cadherin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选细胞超微结构,UEA-1和Dil-ac-LDL双染色法检测分选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分选后细胞培养第3天出现集落样生长,集落边缘细胞形态伸展呈梭形或多边形,传代后呈现串珠样排列;培养至5~6 d,细胞连接成大片条索状结构;CD 3+4、CD 1+3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4.13%、93.29%,其表面特异性表达CD133、CD34、VE-cadherin,具有EPCs形态特征,能吞噬Dil-ac-LDL并结合UEA-1。结论成人骨髓来源的EPCs经体外培养后形态、增殖率、生存能力、表面标志表达、功能等均较为稳定,可作为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或用于干细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祖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鲁氏四联症心肌毛细血管结构及其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电镜观察
5
作者 石玉秀 王占友 祝素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52-452,共1页
法鲁氏四联症心肌毛细血管结构及其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电镜观察**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石玉秀王占友祝素文(中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沈阳110001)我们已经报告了法鲁氏四联症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电... 法鲁氏四联症心肌毛细血管结构及其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电镜观察**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石玉秀王占友祝素文(中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沈阳110001)我们已经报告了法鲁氏四联症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心肌 毛血管 结构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R受体免疫电镜观察
6
作者 石玉秀 刘冬娟 +2 位作者 徐彦平 谢藏霞 河田光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电镜 免疫 GR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浦肯野细胞酶细胞化学的超高压电镜观察
7
作者 石玉秀 酒井真弘 小川和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2-12,共1页
本研究采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小脑浦肯野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布,在超高压电镜下进行了观察,探讨了线状溶酶体的存在。实验动物采用 wistar 成年健康大鼠,体重150克左右,乙醚麻醉,用30mM pipes 缓冲液(PH7.4,8%蔗糖)缓冲配制的2%... 本研究采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小脑浦肯野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布,在超高压电镜下进行了观察,探讨了线状溶酶体的存在。实验动物采用 wistar 成年健康大鼠,体重150克左右,乙醚麻醉,用30mM pipes 缓冲液(PH7.4,8%蔗糖)缓冲配制的2%PFA(多聚甲醛)和GLA(戊二醛)混合固定液进行心脏灌流10分钟,立即取小脑切1mm×2mm小块,于4℃继续浸泡固定1小时后,同种缓冲液洗净。用 microslicer(微组织切片机)作成40μm非冻结切片,置入 Gomori’s 改良法配制的孵育液中,37℃恒温振荡孵育40分钟。对照组去除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浦肯野细胞酶 细胞化学 超高压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8
作者 邢佳 贺宇辰 +3 位作者 王恺悦 万鹏志 符园园 翟效月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50-150,共1页
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分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是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然而其活化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证实,m6A甲基化通过甲基化转移酶(METTL3/14,WTAP)、去甲基化酶(FTO,ALKBH5)、阅读蛋白(YTHDF1-3)调节mRNA代谢,参与干细胞分化、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分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是肾间质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然而其活化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证实,m6A甲基化通过甲基化转移酶(METTL3/14,WTAP)、去甲基化酶(FTO,ALKBH5)、阅读蛋白(YTHDF1-3)调节mRNA代谢,参与干细胞分化、细胞应激和免疫应答等与肾纤维化相关的病理过程。本研究基于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通过Masson、PAS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其病理;ELISA检测组织m6A甲基化水平;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6A酶的定位与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肾纤维化相关分子包括免疫因子(IL-6、TNF-α)、肌成纤维细胞(α-SMA、S100A4)及其起源细胞(PDGFR-β、E-cadherin)、细胞外基质(collagenⅣ、fibronectin)等的关系。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1周后管周间隙增大,2周出现细胞外基质沉积,21d间质纤维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结扎 肾间质纤维化 S100A4 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肾纤维化 免疫因子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